最新三十六计与企业经营第五篇_并战篇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36
第五套并战计25.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曳其轮也。
【大意】古代战阵中有“天衡”首尾相对,犹如大梁;又有“地轴”贯穿中央,恰似支柱。
本计是指通过把对手居于“梁”、“柱”位置的主力进行频繁的变更,以求达到“偷”、“换”的目的,俟其虚弱不振,一举将对手彻底控制。
26.指桑骂槐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大意】此计是三十六计中比较少有的侧重军事管理方面的一项计策。
它为施计者设计了一种富有很强暗示作用和迂回特点的整肃法纪、治兵树威的方法。
而此计后来则更多地被运用到处理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的活动之中,显示出它的奇特作用。
27.假痴不癫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
静不露机。
云雷屯也。
【大意】表面上糊里糊涂,心底却非常清楚,实际是心理战的应用。
疯疯傻傻是装给旁人看的,信则有,不信也罢。
总之,施计者巴不得众人都会信以为真,而能够蒙混过关暗自经营,伺机改变不利地位。
既然都是装出来的,便也就无奇不有,不足为怪了。
28.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遇毒,位不当也。
【大意】挖好了陷阱让敌人来跳,原因就在于对方被所示惠的诱饵所迷惑,勾起贪性,自以为有利可图,便贸然前来,不想做个瓮中之鳖,令其在无所戒备的情况下突遭致命打击,足见置梯之功的妙处。
29.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力小势大。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大意】在本身力量比较有限时,利用已经形成的有利条件,虚张态势,大造声威,令对手真假莫辨,不敢轻举妄动,自然而然对其形成一种镇慑的作用,进而寻觅强己胜敌的宝贵机会。
30.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大意】即要积极进取争势,努力把握机会,逐渐从较为不利的一方转化到较为有利的一方来,从较为受制被动的一方转化到主动制敌的一方,因势而为,随机应变,从而令主客易位。
三十六计在企业战略中的运用导言: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长期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以实现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
而在迅猛发展的商业竞争中,三十六计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三十六计在企业战略中的运用,并给出实际案例。
第一计:瞒天过海企业战略中需要善于隐藏企图、掩盖底细,以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企业可以在市场推广中运用虚假宣传,掌握竞争对手的重大决策,借机推出新产品或服务。
例如,小米公司在手机市场上采用了瞒天过海的战略。
在推出首款家电产品前,小米企业一直是以手机为主要业务,然而在推出家居装备产品后,成功地打破了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知。
这样的措施让小米可以继续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第二计:围魏救赵企业战略中,面对持久而艰难的竞争局面,有时需要采取转移目标和转移焦点的策略,增加竞争对手的困扰。
举例来说,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在面对亚马逊进入中国市场时,决定将发展重心放在本土市场上,推动中国市场的电商发展,增加国内竞争对手的困扰。
通过阿里巴巴的努力和市场份额的增长,阿里巴巴成功阻挡了亚马逊进军中国市场的势头。
第三计:借刀杀人企业战略中,与强大竞争对手的直接竞争可能会导致失败,因此企业可以考虑与竞争对手合作,让竞争对手为其达成某种目标。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Uber与中国的滴滴出行合并。
Uber在中国市场面临着来自滴滴出行的强大竞争,最终,Uber决定将其中国业务交给滴滴出行,并成为滴滴的战略投资者,借此消除了对手并实现了业务转型。
第四计:借花献佛企业在战略中面临的问题往往不仅是竞争对手的压力,还包括如何与不同利益相关者合作。
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例如,腾讯与日本软银集团合作成立了LINE,这是一个以移动服务为主的社交网络平台。
这不仅加强了腾讯的国际影响力,也提高了LINE在中国市场的渗透能力。
第五计:以逸待劳企业战略中,有时通过主动放弃某些市场或领域,以待机会的到来,这样可以使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中精力进行更有利的战略布局。
三十六计全文及译文三十六计全文及译文三十六计是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成书于明清时期,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三十六计又分为六套计策: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十六计全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总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翻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翻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翻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翻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三十六计》第五套(并战计)
(偷梁换柱)
【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曳其轮也。
【译文】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们的兵力调开,等待他们自己败阵,然后乘机进攻。
《易经.既济》卦说;'先拖住敌人,然后再替换他。
“
(指桑骂槐)
【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译文】强大的势力想要控制弱小的势力,应该以警告的方式去诱导他。
刚强而不偏激可能得到人们的信服。
冒险行事,果断而又勇敢,也可能使人顺从。
(假痴不癫)
【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为作假知妄为。
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译文】宁愿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不采取行动,也不要假装什么都知道而轻举妄动。
就像是云压住了雷一样,静待时机,不露机巧。
(上屋抽梯)
【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遇毒,位不当也。
【译文】故意露出破绽,诱敌深入,断其后援,陷敌人于绝地。
敌人贪功冒进,举措失当,身陷绝境,自取灭亡。
(树上开花)
【原文】借局布势,利小势大。
鸿渐于阿,其羽可用为仪也。
【译文】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起来阵容也显得强大。
《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的羽毛丰满助长气势。
(反客为主)
【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译文】敌方细小的疏漏我们也要乘机插足进去,进而控制它的最关键的地方,渐渐地向前走,循序渐进。
论三十六计在商战中的应用一,偷梁换柱以取得谈判成功·在实际经商活动中,偷梁换柱之策,往往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就是盗用名牌商标,以欺骗手段,生产制造假冒伪劣商品,以获取暴利。
这种事例在目前我国的商品经营活动中还是经常发生的,如前一段市场上曾出现的假茅台酒、郎酒、汾酒;假云烟、红塔山烟以及晋江假药等等。
当然这种投机经营,只能得势于一时一事,不可能也绝不会长久的。
它无论是对生产者还是经营者都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则是反其意而用之,以变更自己的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企业在生产初期,产品处于试制试销阶段,因而需要经常变更形象,待产品成熟定型后,再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变更的形式有:一是变更企业名称。
当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信誉不佳时,往往采取改换企业名称策略,以重新树立新的企业形象;二是改变产品商标。
即在产品初创,不知市场反馈如何时,采取不注册商标策略,以便在以后产品竞争力不强时,及时更新商标,等产品质量逐渐提高后,再注册商标。
三是模仿名牌商标。
如目前市场出现的从酒瓶包装式样到商标图案都与贵州茅台酒或四川郎酒相似的白酒等等,即是利用名牌商标推销自身产品的实例。
但这种模仿应该是质量过硬、价格低廉,否则消费者就不会买第二次。
偷梁换柱之策,在商务谈判中,还有其特殊作用。
即根据谈判双方都急于了解对方底细的心理,使对手上当。
如故意造成疏忽的假象,让对方得知自己的底细,或将假情况遗弃在对方容易发现的地方等等,给对手以假象,耗费其精力,以取得谈判的胜利。
二,“上兵伐谋”与企业经营机制的选择为了获取企业的最高效益,推进企业向前发展,企业应当与供应商、用户和竞争对手建立和谐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市场竞争中,各企业之间,应当寻求和睦相处的可能性,并将各自的优势联合起来,努力开拓与扩大市场空间,并分享其利益。
根据企业之间建立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的思维方式,在目前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将是从内部管理到市场营销的高水平、高技术、系列化、集团化的超级竞争。
商战三十六计(5)趁火打劫之计在经营中的运用《三十六计》是一部奇书,是一部“谋略”大全。
然而,这本书以文言写成,今天的读者一般很难理解,也就很难把这些计谋用在实际生活中。
然而,《商战三十六计》不但能使你在商场上深谋远虑,进退自如,见风使舵,抓住一个个商机,还能使你掌握现代经营管理技能,成为21世纪的富豪。
本期《军字一号》推出商战三十六计系列文章(5)乘人之危捞一把乱而取之抢市场——谈趁火打劫军事计谋在经营中的运用“趁火打劫”为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第五计。
古兵法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刚决柔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敌方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候,就要乘势发兵战而胜之。
这正是强者战胜困境之敌而采取的重要决策。
“趁火打劫”之计名出自吴承恩的章回小说《西游记》,原意是趁别人家里发生火灾,正处于一片混乱时,乘机偷抢人家的东西。
“趁火打劫”之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
《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
”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趁火打劫”之计的运用,切记不可死守空洞的“人道”信条。
在战争或者商战之中,一仁之念就会断送己方的前程,将是更大的不人道。
而且,也不可只等着敌方内部出现“火”情,有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制造“火”,然后等待敌方出现危难后出击致胜。
“趁火打劫”之计有四种含义:一、乘危取利。
人们辛苦奋斗,都为获利。
正常情况下求利,当然满足不了贪婪者的胃口,而在对方危急时取利,就很容易获得成功,也可称为乘间取利,乘人之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落井下石。
当敌人已遇到危难时,我方乘机再给它制造更大的危难,直至把敌方置于死地,往往能够很容易取得成功,为自己谋得利益。
这种办法也可称为火上烧油。
三、明助暗夺。
对方后院“起火”,我方装出“救火”的姿态前去凑热闹,这样既不会被对方拒绝,也不会引起对方的注意。
在“救火”过程中,我方便暗中捞取好处,或在暗角再点“新火”。
商战必备三十六计目录第一部分:胜战计 (3)第一计:隐忍低调,暗中崛起 (3)第二计:由小及大,逐步吞噬 (3)第三计:善用资源,共创双赢 (3)第四计:洞察规律,运用自如 (3)第五计:敌手困顿,乘势夺利 (4)第六计:避其锋芒,分化击败 (4)第二部分:敌战计 (4)第七计:制造虚假表象,诱敌深入 (4)第八计:隐秘行动,乘机突袭 (4)第九计:坐山观虎斗,伺机而动 (4)第十计:深藏不露,新品研发 (5)第十一计:舍局部,取全局 (5)第十二计:见微知著,捕捉商机 (5)第三部分:攻战计 (5)第十三计:明察秋毫,洞悉全局 (5)第十四计:独具匠心,化敌为友 (5)第十五计:声东击西,避风蓄势 (6)第十六计:循序渐进,宽严相济 (6)第十七计:投石问路,诱导对手 (6)第十八计:擒贼先擒王,挫其锋芒 (6)第四部分:混战计 (6)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内部分化 (6)第二十计:混水摸鱼,制定规则 (7)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善出奇兵 (7)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全面收购 (7)第二十三计:联盟合作,壮大自我 (7)第二十四计:火中取栗,不如雪中送炭 (7)第五部分:并战计 (7)第二十五计:瞒天过海,借机合作 (7)第二十六计:借刀杀人,警示弱者 (8)第二十七计:按兵不动,蓄势待发 (8)第二十八计:金蝉脱壳,釜底抽薪 (8)第二十九计:借尸还魂,借鸡生蛋 (8)第三十计:喧宾夺主,主导行业 (8)第六部分:败战计 (9)第三十一计:美人力挽狂澜,挫其斗志 (9)第三十二计:真假参半,虚实互见 (9)第三十三计:反间之计,化敌为友 (9)第三十四计:真诚服务,感动客户 (9)第三十五计:内部团结,外部分化 (9)第三十六计:以退为进,伺机而动 (10)商战必备三十六计第一部分:胜战计第一计:隐忍低调,暗中崛起自古以来,强者恒强,弱者则被淘汰。
在弱者蜕变之前,最好保持谦逊低调,专注于垂直细分领域,悄然积累财富。
【三十六计】混战计第五计之远交近攻远交近攻原文释义【原文】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上火下泽。
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
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腋。
范雎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
当受到地理形势的限制时,攻取附近的敌方,就有利;攻击远隔的敌方,就有害。
这是从《睽卦》象辞“上火下泽,睽”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在攻势纷乱的局面中,各方都不择手段,翻云覆雨,随机应变,为自己争夺利益。
远处的不要去进攻,但是可以用些利益和他结交;邻近的如果去结交,反可使变乱发生在身旁。
战国时范雎的谋略,就是把地理位置远近作为结交或攻击的准则,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
核心提示远交近攻是指先和距离远的国家交朋友,然后再进攻邻近的国家。
最初作为外交和军事的策略,是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而与相邻的国家为敌。
这样做既可以防止邻国肘腋之变,又使敌国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
战国时范雎为秦国采用这一外交策略,达到了并吞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目的。
后亦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计谋缘起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这是范雎说服秦王的一句名言。
远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略性谋略。
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
为了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地去分化敌人,各个击破。
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又成为新的攻击对象了。
“远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用的外交诱骗。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
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
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
范雎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
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
军队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
三十六计在商战中的典型运用
在商战中,三十六计的典型运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瞒天过海:这种策略是通过欺骗或误导对手,使其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例如,一家公司可能会隐瞒某些信息或发布夸大品质的广告,以吸引顾客购买其产品或服务。
但是,这种策略必须谨慎使用,因为如果被发现,它可能会对公司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严重损害。
2. 围魏救赵:这个策略指的是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以解救自己的困境。
在商业竞争中,这种策略可以用来针对竞争对手的弱点,从而减轻自己的压力。
例如,一家公司可以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找出其弱点,然后针对这些弱点开发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但是,这种策略必须谨慎使用,因为如果攻击对手过猛,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击。
3. 趁火打劫:在敌方处于危机的时候,趁机对之使用武力而夺取胜利。
在商业经营中,这个策略也可以运用,比如在对手遇到困难或者危机时,利用他们的弱点进行打击,以此夺取市场或者资源。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五:趁火打劫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第1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2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3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第4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第5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楼抽梯、虚张声势、反客为主。
第6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策。
第五计: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春秋时,晋太子圉(yǔ)被质于秦国多年,太子圉的母亲是梁国人,而梁国是小诸侯国。
梁国国君执政不力,又不体恤民众,整天只顾修造自己的宫殿、生活极其奢侈。
梁国本是个小国、穷国,根本经受不起国君的如此折腾,因此,民众载声怨道,为逃避过重的税赋,大批难民只得纷纷逃往秦国。
秦穆公趁梁国君无道、民心已乱,派大夫百里奚等,领兵攻打梁国,趁机灭了梁国,梁国君被乱民所杀。
晋太子圉见秦国灭了自己的母国,感到受了莫大的羞辱,并设法逃回到晋国。
不久,晋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为晋怀公。
软件企业的新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是人类知识与智能的结晶,它不仅在军事上得到广泛运用,而且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以及文化、体育、日常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也早己被中外人士所重视。
现在在经济运行上,特不是现代企业的经营治理中,研究、借鉴并适当运用古代兵法,差不多是一种特不普遍的现象。
20世纪后半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把“三十六计”广泛应用于工商业活动,在短时刻内取得了令整个世界震惊的经济腾飞。
而当全球经济进入到以IT及软件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三十六计”更加受到商界的推崇。
目录第1计:瞒天过海软件公司巧上市 (2)第2计:围魏救赵瑞星再战江湖 (3)第3计:借刀杀人安全软件“以黑制黑” (3)第4计:以逸待劳 3721后发制人 (4)第5计:趁火打劫金山中标政府采购 (4)第6计:声东击西 JAVA生死保卫战 (5)第7计:无中生有东软巧取电信市场 (5)第8计:暗渡陈仓软件厂商卖硬件 (6)第9计:隔岸观火 LINUX悄然兴起 (6)第10计:笑里藏刀微软打击盗版 (7)第11计:李代桃僵实达铭泰成人之美 (7)第12计:顺手牵羊突攻票据打印市场 (8)第13计:打草惊蛇重拳出击反盗版 (8)第14计:借尸还魂 APPLE浴火重生 (9)第15计:调虎离山硕思冤怨被起诉 (9)第16计:欲擒故纵新中大赠内存条 (10)第17计:抛砖引玉人才、宝马与按摩 (10)第18计:擒贼擒王领导核心“两面手” (11)第19计:釜底抽薪 IBM大搞服务战 (11)第20计:混水摸鱼网络淘金显神通 (12)第21计:金蝉脱壳东软巧设虚拟总部 (12)第22计:关门捉贼软件防盗特工队 (12)第23计:远交近攻金仕达迅速成长 (13)第24计:假道伐虢市场扩张有诀窍 (13)第25计:偷梁换柱微软照抄照搬 (14)第26计:指桑骂槐治理职员的艺术 (15)第27计:假痴不癫查克.雷送球鞋 (15)第28计:上屋抽梯盖茨智斗斯泰克尔 (16)第29计:树上开花 WINDOWS插花有术 (16)第30计:反客为主微软成就霸业 (17)第31计:美人计广告大战多佳丽 (17)第32计:空城计亚琪净赚200万 (18)第33计:反间计金硅公司抱金归 (18)第34计:苦肉计只拿一美元的CEO (19)第35计:连环计 PDA巧胜CSS (20)第36计:走为上策 EMC改头换面作软件 (20)第1计:瞒天过海软件公司巧上市一般人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往往可不能怀疑,此计确实是利用人们的这一错觉,来掩盖自己的真正意图。
三十六计与企业经营第1计瞒天过海【运用要点】1、隐迹潜踪2、转移视听3、示假隐真4、阳奉阴违【防范对策】1、发现疑点2、宁有虚防3、及时反馈4、穷追不舍5、转移视听【运用实例】“精工”兵败“卡西欧”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第2计围魏救赵【运用要点】1、以迂为直2、避实击虚3、从易者始4、攻其必救【防范对策】1、瞻前顾后2、丢卒保车3、速战速决【运用实例】周口味精辟蹊径日本轿车美国的小电器公司永利挫败卜内门第3 计借刀杀人【运用要点】1、不劳而获2、杀人不见血3、拉人下水【运用实例】1、塞洛克斯公司的高价牌2、借奥运会发展的精工表3、尤伯利斯的海口【防范对策】(一)不要使自己成为被借之“刀”1、遇事不盲从2、比较利害3、“杀人”要有理由(二)不要使自己成为被杀之人1、修好自己的篱笆2、及时揭露3、拆散敌人的联盟第4计以逸待劳【运用要点】1、养精蓄锐2、疲劳敌人3、以守为攻4、等待时机【运用实例】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之道【防范对策】1、先处阵地2、以简驭繁3、以静应动4、以枢应环5、暗中蓄锐第5计趁火打劫【运用要点】1、乘危取利2、落井下石3、明助暗夺4、入火分利【运用实例】1、瘟疫带来好运转2、低价买进德国厂3、风行世界的牛仔裤4、打败“白猫”的“金鱼”【防范对策】1、防范于未然2、团结一致3、关好门户4、重点防卫第6计声东击西【运用要点】1、忽东忽西2、即打即离3、发动佯攻4、避强击弱运用实例】1、高谐查靴2、智守南阳(张绣)3、赠送的刷子4、皮鞋中的秘密【防范对策】1、常山之蛇、首尾呼应2、善于分析3、要进行替换思维第7计无中生有【运用要点】1、凭空捏造2、以假代真3、无事生非【运用实例】1、闻风而动2、矢田一郎的绝计3、脱贫致富的小山村4、雷诺巧宣传【防范对策】1、不要轻信2、不要松懈3、流言止于智者第8计暗渡陈仓【运用要点】1、以迂为直2、以明隐暗3、以正隐奇【运用实例】1、小纸巾的用意2、代保剩酒的酒店3、粘住金币的胶水【防范对策】1、布成圆阵2、善于侦察3、事先堵死陈仓之路第9计隔岸观火【运用要点】一是要善于发现竞争对手的矛盾。
《三十六计》讲义第16讲:并战计(三)《三十六计》讲义第16讲:并战计(三)教学内容:《三十六计》并战计之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树上开花”和“反客为主”这两个计策的原典、释义、计名探源及经典实例;探讨这两个计策的实质及在战争和博弈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树上开花”和“反客为主”这两个计策的原典、释义、计名探源及经典实例。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树上开花”指树上本来没有开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朵粘在树上,做得和真花一样,不仔细去看,真假难辩。
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
树上开花之计的基本内涵为:借助于阵局可以为军队构建出气势来,让小的力量呈现出大的气势。
其包含三种含义:一是借局布势;二是虚张声势;三是求之于势。
【原典】借局布势,力小势大①。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②。
【注释】①借局布势,力小势大:句意为借助某种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兵力弱小但可使阵势显出强大的样子。
②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语出《易经.渐卦》。
渐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巽上).上卦为巽为木,下卦为艮为山。
卦象为木植长于山上,不断生长,也喻人培养自己的德性,进而影响他人。
渐,即渐进。
渐卦上九说“鸿渐于陆,其羽可为仪,吉利,”是说鸿雁走到山头,它的羽毛可用作装饰,是吉利之兆。
渐卦的内卦为艮,艮为山为止;外卦为巽,巽为风为木为顺。
一般来说,内卦为己,外卦为敌,整个卦形的高度拾级而上,下者为上者之基础,可见外卦并无摧毁内卦之意。
从中可以推断出,外卦为友军而非敌军;两军原是并肩作战,相互为用。
其外卦与内卦,若用来分析战场的形势阵势,表明友军冲锋在前,我方兵力弱小,只不过在后面充当殿军,压压阵而已。
艮为止,即止步;渐卦的含义是渐进:亦即走走停停,正像殿军所为。
按照渐卦的卦义,是要渐进。
因为此卦六个爻分别象征着不同的高度,所以卦义就指导人们要沿着卦中的自然高度循序渐进。
而循序渐进,无非是跟在友军后面亦步亦趋,这正是两难中的前一难。
第一计:出师有名中国人有着传统的正名思想,讲究名正言顺。
《礼记.檀弓下》中的"师必有名",说的是出兵打仗要有借口,做什么事都要有光明正大的理由。
西方人也有类似中国的正名思想。
沃尔特.里斯顿有言:"概念或观念也是一种新的货币。
"产品要有一个好的名字,要为企业和产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理论依据。
这就是所谓的"企业目的神圣化"。
企业家不仅要善于创造物质产品,也要善于创造精神产品,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带来非凡的凝聚力。
市场营销不仅是产品的竞争,同时也是思想观念的竞争、概念的竞争。
你要想成功,就必须有自己明确的营销主张,并以此为中心做出营销努力。
对消费者来说,你所推销的不只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消费理念;对于员工来说,你经营的不仅是一家工厂,更是在弘扬一种企业精神。
这就是"师出有名"的新涵义。
概念营销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概念营销已成为市场营销的一把利器。
"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是迈克尔.戈德海伯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Attention Shoppers)的文章中提出来的。
戈德海伯指出,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对人来说,信息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而是相对的过剩,稀缺的资源是人的注意力。
因此,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
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是"虚拟经济的硬通货"。
在信息爆炸和产品过剩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这种稀缺的商业资源,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点。
概念营销是在大千市场中凸现自家品牌,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一种快捷方式。
概念营销指的是企业以某种有形的产品或无形的服务为依托,借助大众传媒,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出发,创造新的产品概念和市场概念,进行大规模的整合营销传播,赋予产品独特的市场定位和鲜明的品牌形象,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资产快速增值的一种新营销理念。
《三十六计》之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原典】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注释】①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之。
②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纷。
既济,龄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
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
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即济”。
既,已经;济,成功。
本卦初九?《象》辞:“曳其轮,义无咎也。
”意为,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己方抽其友方劲旅,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会坍塌,于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
【按语】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
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有。
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
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解析】这则按语,主要是从军事部署的角度讲的。
古代作战,双方要摆开阵式。
列阵都要按东、西、南、北方位部署。
阵中有“天横”,首尾相对,是阵的大梁;“地轴”在阵中央,是阵的支枕。
梁和柱的位置都是部署主力部队的地方。
因此,观察敌阵,就能发现敌军的主力的位置。
如果与友军联合作战,应设法多次变动友军的阵容,暗中更换它的主力,派自己的部队去代替它的梁柱,这样一定使它的阵地无法由它自己控制,这时,立即吞并友军的部队。
这是吞并这一股敌人再去攻击另一股敌人的首要战略。
以上的这段按语,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军阀割据,所谓“友军”,不过只是暂时的联合而已,所以“兼并盟友”是常事。
不过,从军事谋略上去理解本计,重点也可以放在对敌军“频更共阵”上。
也就是多次佯攻,促使敌人变换阵容,然后伺机攻其弱点。
这种调动敌人的谋略,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探源】偷梁换柱,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
“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都是同样的意思。
在军事上,联合对敌作战时,反复变动友军阵线,借以调换其兵力,等待友军有机可乘、一败涂地之时,将其全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