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猪和鸡蛋价格走势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3
2021年生猪行业的价格走势及市场现状分析2021年已过半,可想而知,时间就像沙漏一样,转眼即逝。
在过去的半年里,养猪人可谓尝尽了苦与甜。
而上半年的猪价可用四字形容:淡季不淡,养殖户们的春天是否来临呢?以下是我整理分析的2021年生猪行业的价格走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生猪价格走势总体来数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月份到3月中旬,二是3月份中旬到6月末。
1月份到3月中旬1月,元旦之际,全国人民准备年货,猪价有所上涨,但仍在6元时代。
到了下旬,年关之际,猪价仍在下跌。
直到大年三十,猪价仍没有上涨的迹象,红红火火的新年,养猪人“暖冬不暖〞。
过了年之后,被称之为淡季,猪价却显涨势,但仍然没过多久之后又现下跌,连元宵也拯救不了。
直到3月中旬,猪价才触底反弹。
清明、五一前后也只是稍微震荡而后无一不重拾涨势。
端午直接震荡可以无视,大有一股谁都阻挡不了猪价上涨势头的态势。
而那时养猪人不知道的是,猪价至此翻身,直线上涨。
3月份中旬到6月末猪价自3月份中旬上涨以后,一直到6月末,一直在涨,甚至一天一个价。
而7月份猪价也仍是涨势。
3月份中旬生猪价格的上涨,可以说山东金锣的病猪事件是一个催发剂,提前让猪价现涨势,并且在2021年养殖户大量退出而造成的生猪供给减少引起供不应求的有利条件下,猪价从此不涨不可收拾。
一开始说猪少,养殖户是拒绝的,但随着猪价的越涨越高,收猪人催猪的越越急,养猪人不得不成认并意识到时机:猪真的少了。
而上半年的生猪存样和能繁母猪的存栏一直在减少。
直到2021年5月份,全国生猪存栏38615万头,比上月减少0.2%,比去年同期减少9.8%;能繁母猪存栏3923万头,比上月减少1.2%,比去年同期减少15.5%。
这也是连续第21个月持续下滑,生猪养殖业“去产能〞力度和时间均远超预期,虽然去产产能化速度渐缓,但很显然,淘汰仍在继续。
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3923万头,比标准的4800万头减少将近千万头,而母猪的存栏,关系到一年后的猪价,可想而知,后期的猪价将不会太低,至少不会回到2021这个养猪人的“末日〞。
2022年1-9月我国生猪养殖收益情况分析近期,山东省东阿县物价局组织人员对本县刘集、鱼山、新城3个乡镇5个规模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及2个散养户2022年以来生猪生产成本、养殖收益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总体状况是呈“V”字形波动。
1-9月份,生猪猪肉价格先跌后涨,缓慢下跌充斥第一、二季度。
“春节”以后,由于“节日效应”的消逝和气温的渐渐上升,生猪消费进入淡季,第一、二季度生猪价格渐渐跌至谷底,最低价位跌至10.2元/公斤。
第三季度形成价格拐点,生猪价格止跌回升,7月份猪粮比价才再次达到盈亏平衡点。
生猪价格走势状况自进入2022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滑,1月份均价为13.6元/公斤,较去年12月份15.8元/公斤,价格下降2.2元,环比下降13.92%,同比下降9.33%;2月份均价12.6元/公斤,环比下降7.35%,同比下降10%;3月份均价11.2元/公斤,环比下降11.11%,同比下降9.68%;4月份均价10.2元/公斤,环比下降8.93,同比下降7.27%。
5月份,均价10.8元/公斤,环比上涨5.88%,同比下降12.9%;6月份均价11.2元/公斤,环比上涨3.70%,同比下降22.22%;7月份均价14.3元/公斤,环比上涨27.68%,同比下降4.67%。
8月份,均价14.8元/公斤,环比上涨3.5%,同比下降2.63%。
9月份,均价14.6元/公斤,环比下降1.35%。
养殖成本及收益状况以东阿县刘集镇刘合束村庆增生猪养殖场为例,该养猪场占地36亩,总投资240万元,存栏规模800头,1-9月份成本及收益状况如下:一季度共出栏144头,平均每头出栏重106公斤,平均每头毛收入1321元,平均价格12.47元/公斤;仔猪(自繁自养)平均每头重15公斤,平均每头仔猪价格370元,仔猪价格26元/公斤。
平均每头生猪饲料花费706.7元。
饲料平均价格2.84元/公斤。
其他费用状况:平均每头燃料动力费27元、水电费12元、煤炭费13.6元、医疗防疫费51元、死亡损失费50元、工具材料及修理维护费10元、固定资产折旧费平均每头20元,管理费19元。
一2020年鸡蛋市场供需形势回顾1产蛋鸡存栏高位,鸡蛋供给充足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生猪产能快速下滑,作为猪肉主要替代品的鸡蛋,则消费量大幅上涨,有效支撑了2019年鸡蛋市场行情持续向好,蛋鸡养殖维持了2018年较大的利润区间,尤其是2019年8月到11月,鸡蛋批发市场月均价格超过了10元/千克,激发了养殖场(户)补栏、扩栏的积极性,出现了蛋鸡补栏、扩栏的高潮。
根据蛋鸡养殖周期,2019年下半年补栏、扩栏的蛋鸡在2020年上半年释放产能,2020年3月出现了产蛋鸡存栏量全年的最高点。
5月活禽交易市场开始陆续开放,产蛋鸡存栏才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且一直持续到年底。
但由于产蛋鸡的存栏量处于历史高位,持续去产能未影响鸡蛋的有效供给。
总的看,2020年产蛋鸡存栏量全年处于历史高位,鸡蛋市场供给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0-K2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501305)。
作者简介:朱宁(1987-),男,山东泰安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通讯作者:秦富(1964-),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中国鸡蛋市场供需形势及展望朱宁1,曹博2,秦富1*(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2.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北京100028)2020年产蛋鸡存栏高位,鸡蛋供给过剩,导致蛋价全年低位,养殖场(户)亏损运营。
进入2021年,产蛋鸡存栏趋于合理,鸡蛋消费也将回归正常,鸡蛋价格回升明显,蛋鸡养殖有望盈利。
为了促进蛋鸡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建议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强化配套政策体系建设、提高蛋鸡从业者期货市场参与度以及健全鸡蛋市场供需预警体系等,以缓解或解决重大突发事件对鸡蛋市场供需影响大、鸡蛋期货套期保值功能发挥有限以及鸡蛋市场供需预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蛋鸡产业产生了多方位、多维度的影响,严重冲击了鸡蛋市场的平稳发展,给鸡蛋市场供需带来了不确定性,导致2020年蛋鸡产业未能延续2019年良好的发展势头。
市场商品价格变动调查报告市场商品价格变动调查报告1XX年以来,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粮油、肉、蛋以及房地产价格普遍上涨,依据8月4日市场调查,今年以来部分与居民生活关系亲密的重要商品价格变动状况如下:1、粮食价格涨势趋稳。
自从3月份小麦、玉米价格消失上涨后,始终趋于平稳。
1月份小麦的收购价格为0.73-0.74元/500克,零售价格为0.75-0.76元/500克,5月22日收购价格为0.76-0.77元/500克,零售价格为0.79-0.80元/500克,零售价格涨幅为5.33%;玉米1月份的收购价格为0.57-0.58元/500克,零售价格为0.60元/500克,5月22日收购价格为0.75元/500克,零售价格为0.76元/500克,零售价涨幅26.67%。
据业内人士分析,到新粮〔小麦〕上市时,小麦价格存在下降趋势,而玉米价格则趋升。
2、食用油价格呈上涨趋势。
4月份,食用油价格开头上涨,一级桶装〔5升〕鲁花牌花生油由1月份的80.00元/桶上涨到5月22日的93.00元/桶,涨幅16.25%,散装花生油由1月份的7.00元/500克上涨到8.00元/500克,涨幅14.29%。
花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缘由是花生的收购价格上涨。
3、牛、羊、猪肉价格消失不同程度上涨。
牛肉1月份价格为9.00元/500克,5月22日价格为10.00元/500克,涨幅11.11%;羊肉1月份价格为12.00元/500克,5月22日价格为13.00元/500克,涨幅8.33%;猪肉中肋和后座价格分别由1月份的6.50元/500克和7.00元/500克上涨到5月22日的9.00元/500克和10.00元/500克,涨幅分别为38.46%和42.86%。
猪肉价格上涨的缘由一是受去年疫情的影响,生猪存栏较去年有所下降;二是饲料价格上涨,饲养本钱增加;三是生猪收购价格上涨,截止调查时,生猪收购价格为 6.20元/500克,依据上述缘由,业内人士分析,猪肉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
2022年5月全国畜产品和饲料价格走势及分析依据农业部畜牧司对全国450个畜产品价格信息点调查统计,5月份与4月份相比鸡蛋、雏鸡价格上涨,而生猪产品、牛羊肉、玉米价格均有小幅下跌。
由于活猪、玉米价格同时下降,使得猪粮比价仍达到6.19∶1,连续22个月保持在5.5∶1以上的高效益区内。
一、生猪产品价格生猪产品价格连续下降,连续了从去年10月份以来逐步从高位回落的趋势。
仔猪全国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4.02元(以下价格单位简称元),比4月份(以下简称环比)下降3.4%,比去年同期(以下简称同比)增长18.5%。
山西价格最高,为19.35元,广西最低,为8.58元。
活猪全国平均价格为8.05元,环比下降3.7%,同比下降2.7%。
北京价格最高,为9.72元,四川价格最低,为6.98元。
猪肉全国平均价格13.27元,环比下降2.3%,同比上涨0.8%。
上海猪肉价格居全国之首,为16.88元,宁夏价格最低,为11.0元。
估计将来2个月生猪产品价格还会有肯定幅度的下降。
本月生猪价格虽然连续下降,但从近10年的价格曲线看仍处在较高价位,平均价格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1-5月份全国仔猪、活猪、猪肉平均价格分别是14.03元、8.55元、13.85元,同比分别增长30.3%、8.2%和8.9%。
鉴于当前饲料价格下降,猪肉市场消费无明显增长,估计生猪产品价格回落的趋势会持续。
尽管如此,由于猪粮比价高于 5.5∶1的盈亏点,养猪有利可图,农户对养猪增收仍有信念,所以仔猪价格连续三个月高于猪肉价格。
但随着供求力气对比的持续变化,对生猪生产的将来行市不行盲目乐观。
从各地状况看,5月份全国有77%的省份三种生猪产品均消失环比下降,全国活猪价格在连续25个月同比上涨后首度同比下降,对此应高度重视并加强预警分析。
二、家禽产品鸡蛋、雏鸡价格涨,鸡肉价格跌。
鸡蛋全国平均价格6.56元,环比增长3.8%,同比上涨9.3%。
贵州、海南价格最高,分别为8.6元和8.55元。
第23周生猪市场行情分析及其预测本周(06.01-06.05),全国大部分生猪价格消失企稳。
全国均价为8.92元/公斤,环比下跌1.93%,其中四川、湖北、江苏涨/跌幅分别为-4.73、-3.72、1.42%。
与上月同期比较涨/跌分别为-9.23、-2.26、0.9%;与上年同期比较分别涨/跌-37.16、-36.15、-44.9%。
分析:本周市场评述:东北地区生猪价格以稳定为主,外三元均价为9.4-9.6元/kg;华北地区近期猪价以稳定为主,外三元均价在9.2-9.6元/kg;华东地区外三元均价在9.8-10.2元/kg;华中地区均价在9.4-9.8元/kg;华南地区10.2-10.6元/kg;西北地区8.0-9.0元/kg;西南地区8.8-9.8元/kg。
本周影响生猪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以下几方面:1、前期受节日效应的影响,猪价有所回暖,导致部分养猪户消失惜售心理,猪价消失稳定;2、饲料成本高企不下,这也是进一步加重养猪户惜售的主要缘由。
近期由于豆粕期货市场火热,大量资金的进入,使得现货豆粕价格稳步上行。
另外,由于前期大豆收储,使得豆类产品价格高位企稳,加重大豆深加工企业经营风险,使得开工率普遍较低。
玉米市场近期较为稳定,东部地区均价在1750-1780元/吨,华北地区均价在1680元/吨,东北地区均价1600元/吨。
3、食品平安法的实施使得鲜猪肉价格消失企稳。
目前,全国鲜猪肉均价为10.6元/斤,与上周基本持平。
由于食品平安法的实施,加重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在销售方面为进一步提高销售价格供应理由。
以上为生猪价格消失变化的微观因素,另外作为国内的宏观因素又将作何变化呢?首先,猪粮比价已连续4周低于6:1-5.5:1(蓝色区域),依据预警系统来讲,此时应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增加冻肉储备并做手做好二级响应预备工作(鼓舞企业增加商业储备和猪肉深加工),作为政府假如不食言的话,近期会实行相应的措施。
但由于社会对国家实施生猪调控褒贬不一,以及国家同时也看到了对生猪调控的失败,在后期实行的详细措施时会比较谨慎。
2023年中国生猪市场数据分析简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中国猪肉产量接近全球猪肉产量的一半,2023年,全球猪肉产量约为1.25亿吨,中国猪肉产量为5541万吨,中国猪肉产量在全球猪肉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4.47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安全、吃得健康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要求逐渐向高蛋白、低脂肪的方向转变,禽肉、水产品在中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但猪肉依然是中国居民第一大肉类消费产品。
据相关学者考证研究,明代初年猪肉就成为了中国人的首选肉食,2023年,全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34.6公斤,其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6.9公斤。
中国生猪养殖历史悠久,养猪在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大部分地区农业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生猪养殖业逐渐演变成对资金、技术、管理等均具有严格要求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最近几年,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在人工成本、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生猪产消环节严重分离,不仅放大了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也造成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生产者及消费者福利的下降,由此在生产端和消费端同时产生了对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1.1.产出11I .猪肉产量在2023年高猪价带来的高利润的激励下,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业高速扩张,养殖规模大幅增长,猪肉产量明显提升,猪肉价格大幅下降,部分生猪养殖企业亏损甚至倒闭;2023年,国内生猪产能继续释放,猪肉产量维持增长趋势,但在上一年行业大幅度亏损的背景下,2023年全国猪肉产量增幅明显放缓。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猪肉产量为5541万吨,同比增长4.63%,距离恢复近年来的峰值产量(2014年,5820.8万吨)还有279.8万吨的差距。
图表1:2023年中国猪肉产量及其变化趋势-0.13%608%3.22%3.60%弓0】%弓加%0∙48%@88% IIII111ii11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3年2023年2023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1. 1.2.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生猪出栏量的增长,2023年,中国全年生猪出栏7亿头(69995万头),同比增长4.27%。
2022年我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价格高点或现需警惕断崖式下跌在业内人士看来,罕见的淡季高猪价在肯定程度上推升了物价,但从二季度开头,猪价的推升作用将会开头消失减弱,中国经济消失滞胀的可能性微小。
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偏宽松的环境不会转变。
以下是2022年我国生猪价格走势猜测分析:“火箭猪”窜天菜篮子淡季不淡定据数据显示,2022年3月11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11.50元/斤,比2022年3月4日的11.05元/斤上涨4.07%;比2022年3月11日的7.18元/斤上涨60.17%。
周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涨幅巨大。
“进入3月份,国内生猪价格整体冲高小幅回落后再次持续涨势,国内多地生猪出栏价破20元/公斤,3月10日国内外三元生猪市场均价为18.60元/公斤,较月初3月1日上涨1.97%,较2022年最低点(3月19日、11.89元/公斤)上涨56.43%,目前国内生猪价格已经创下新高。
”生意社分析师李文旭告知中国证券报记者。
风水轮番转。
对于猪价的变化,养殖户有切身体会。
据相关人士估算的数据,去年养一头猪大约亏300元,今年养一头猪却能赚500元,稳定的上涨行情,让养殖户最终松了一口气。
“熬过来的,现在可以数钱了!”中粮期货讨论员陈建业说也表示,猪价呈现淡季不淡的态势,无论是生猪价格还是生猪养殖利润都处于历史同期的高位。
“今年是罕见的淡季高猪价。
”芝华数据生猪分析师姚桂玲告知记者,仔猪价格持续高位,局部地区仔猪价格接近千元。
养殖利润方面,根据自繁自养110公斤出栏推算,局部省份头均利润接近800元/头。
目前主要产销区养殖户压栏心情比较浓,生猪供应量仍旧明显偏少。
猪价强势上涨,也带动多种食品价格走强。
鸡蛋价格就在近期触底反弹。
数据显示,3月11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31元/斤,比3月4日的3.24元/斤上涨2.16%,周环比小幅上涨。
果蔬价格亦是如此。
上周蔬菜价格连续在历年同期的最高位运行。
2022年全国各地生猪行情走势分析:供需不平衡猪价持续下滑生猪行情走势如何呢?据我了解到,近来两天,部分地区由于养殖户的抵触心情以及出栏的削减,消失了企稳和微涨的态势,但是由于市场生猪供应量充分,屠宰企业打压猪价心情深厚,企稳和反弹行情终究是难以坐稳。
目前北方地区呈现整体回落的态势,尤其是东北地区回落幅度比较大。
更多详情,下文是我整理的2022年全国各地生猪行情走势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生猪市场以降为主,供应充分,抛售仍未停止,北方跌势明显。
全国外三均价17.85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跌-0.1元/公斤。
土杂全国均价17.03元/公斤,环比下跌-0.08元/公斤,瘦肉型生猪均价17.38元/公斤,价格较昨日降0.08元/公斤。
全国白条猪肉价格24.5元/公斤,较前一日持平,北京白条猪肉价格较前一日持平。
昨日国内生猪市场稳中回落,华中个别厂家小幅上调结算价格,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在17.38元/公斤。
全国今日黑龙江为全国最低价,均价为16.3元/公斤,浙江为全国最高价,均价为18.8元/公斤。
全国各地生猪行情走势分析:供需不平衡猪价持续下滑今日全国生猪均价整体连续弱势行情,北方跌幅照旧较大,全面走软,多数地区跌幅达到0.4元/公斤,部分地区0.2元/公斤,截止到目前,东北及内蒙古生猪均价在16.4-16.8元/公斤,局部地区已经跌破16元/公斤。
因东北价格偏低,京津地区多选购东北生猪,导致,河南,河北,山东猪价下跌,目前均价普在17.2元/公斤。
南方整体稳定,部分地区涨跌互现,其中福建地区猪价下调0.4元/公斤,广东温氏四会选购价为17.4元/公斤,价格较前期降价0.2元/公斤,湖南地区因收购困难,上涨0.2元/公斤,其他地方大体稳定。
其中:东北供应充分,持续下滑,降幅扩大,屠宰厂结算价下调0.1-0.35元/公斤,出栏价稳居全国最低,好良杂猪16.4-16.6元/公斤;双节需求提振并不明显,且屠宰厂压价严峻,生猪成活率高于往年同期的水平,均对猪价压制,估计猪价止跌企稳后,保持平稳的概率较大。
2022年我国6月生猪市场行情及7月走势分析据统计,6月份全国范围内生猪价格连续良好的上涨态势,整月生猪销售平均价格约为7.65元/斤,较5月上升0.5元/斤-0.8元/斤,总体猪粮比为6.40:1,总体生猪养殖盈利水平稳步提升,个别自繁自养规模养殖场盈利不断扩大。
南方地区月初受养殖户惜售影响,猪价稳步上升,但到端午节前后区内生猪出栏量逐步上升,而终端需求再度下降,各市场开头消失剩猪现象,涨势开头减弱,截至月末,整月累计上涨幅度为0.30元/斤-0.50元/斤,涨幅可观,但整体市场交易行情走势波动性依旧较大,交易价格起伏大,批发商盈利水平未能与猪价上涨同步提升。
6月份生猪行情呈现稳步上扬的走势,猪价稳步迈向8元。
整月南北猪价走势虽然以上涨为主流,然而北方地区猪价上涨速度表现更为迅猛,且幅度也更大,其主要缘由在于肉食消费需求下降的状况下,食品企业为掌握成本获利,长期压制猪价上涨,养殖户在亏损严峻下,受压实行压栏惜售,导致猪源严峻紧缺,猪价暴涨重现。
总体而言,整体生猪存栏量持续偏低,市场上猪源体重普遍不大,生猪出栏量并未有明显上升迹象,生猪市场依旧处于供应偏紧的格局,使得猪价拥有良好的上涨空间;本月全国猪价最高价为东北区域、华北区域及西南区域,价格为8.1元/斤-8.2元/斤,最低价消失在华南区域约为7.5元/斤-7.7元/斤。
7月份生猪行情走势可以从以下几个基本面进行推断:(一)利好因素1、猪价持续攀升,生猪养殖利润水平稳步提升,养殖户将更趋向于适时出栏,压栏惜售现象仍会存在,生猪供应维持紧缺局面。
2、气温不断上升,令生猪长速大为放缓,生猪体重维持偏低水平,集中出栏可能性降低。
3、北方地区行情持续好转,南猪北调逐步增多,后期市场行情有望得到提振。
(二)利空因素1、终端肉类消费需求下降在所难免,制约猪价提升空间。
2、部分地区疫情持续加重,养殖户对特别猪群将提前上市。
更多行业资讯可查询《中国生猪产业深度讨论报告》。
2022年我国生猪行业市场分析:价格连涨4个月“近期全国猪价已经开挂,一句话代表了绝大部分养猪人的心情,只要栏里有猪,你就是幸福的。
”业内人士的一句调侃道出了养殖户对猪市持续回暖的兴奋之情。
国内生猪价格自3月下旬触底反弹以来,目前已经连续上涨接近4个月,几乎可以说“一天一个价”。
数据显示,3月13日,全国22省市生猪平均价仅为11.6元/公斤,为2022年5月初以来的最低点,此后猪价明显反弹,当月月底达12.24元/公斤;此后猪价加速上涨,4月底、5月底和6月底分别达到13.67元/公斤、14.54元/公斤、15.65元/公斤。
截至目前,全国22省市生猪平均价达到17.39元/公斤,近4个月的累计涨幅为50%,多地甚至冲高突破18元/公斤大关。
“部分高价地区生猪出栏价格已经达到18.0元/公斤,北方猪价大涨刺激南方养殖户惜售心理增加,市场收购较为困难,国内生猪价格连续‘火箭猪’涨势。
”分析师表示。
生猪存栏量的低迷与猪周期的启动是促使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受“卖跌不卖涨”心理的影响,养殖户压栏待涨心理较重,进一步加剧了猪源阶段性偏紧的局面。
据方正证券介绍,2022年年中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养猪业亏损明显,养殖户和散户养殖均大量退出市场,从而带来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趋势性降低,供应端的下行压力最终传递到了价格端。
中国生猪产业深度讨论报告数据显示,5月全国生猪存栏量为38615万头,比2022年同期削减9.8%,环比4月削减0.2%;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23万头,同比和环比分别下跌15.5%和1.2%,相比前期高点5068万头,下降了22.59%。
生猪养殖业“去产能”力度和时间均远超预期,加剧了对后市供应紧急的担忧。
安信证券讨论认为,当前母猪存栏量意味着2022年生猪供应严峻紧缺,估计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下降至少将持续到2022年7月份,存栏在3900万头以下,这将导致将来生猪供应量的严峻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