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变更流程图
- 格式:vsd
- 大小:172.50 KB
- 文档页数:1
应用软件系统运维服务规范(试行版)(V )镇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中心二Ο一三年三月目录1.................................................................................................................................................. 总则41.1 ......................................................................................................................................... 目标方针41.2 ......................................................................................................................................... 适用范围41.3 ......................................................................................................................................... 术语解释42.......................................................................................................................................... 运维守则63.......................................................................................................................................... 角色职责73.1 ................................................................................................................ 信息中心主管(分管)83.2 ......................................................................................................................... 信息中心技术人员83.3 ................................................................................................................................. 业务经办人员83.4 ................................................................................................................ 业务经办主管(分管)83.5 ................................................................................................................................. 业务经办主任93.6项目领导 (9)3.7需求组长(运维组长) (9)3.8实施人员(开发人员) (9)3.9版本发布人员 (9)3.10质量保证人员 (10)3.11数据库保护人员 (10)4服务范围、内容 (10)4.1服务范围 (10)4.2服务内容 (10)5服务规范 (11)5.1版本发布流程 (11)5.2开库操作流程 (14)5.3BUG修复流程 (20)5.4需求变更流程 (23)5.5政策变更引发程序调整流程 (26)5.6数据提供流程 (28)6日常运维工作 (31)6.1每周例会 (31)6.2每日巡检 (31)6.3每一个月巡检 (32)7应急处置 (33)7.1故障类型 (33)7.1.1一级故障 (33)7.1.2二级故障 (33)7.1.3三级故障 (33)7.2处置流程 (34)7.2.1流程图 (34)7.2.2流程说明 (34)8表单 (35)1总则1.1目标方针❖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服务,保障关键业务稳固高效运行。
需求变更管理流程需求变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项目需求的变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项目在需求变更过程中能够做到灵活应变,保证项目的目标和交付成果能够与组织的期望保持一致。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需求变更管理流程,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1.提交需求变更申请:当项目中出现需求变更的情况时,项目团队成员或者利益相关者可以将变更请求提交给项目经理。
变更请求应包括变更的原因、变更的内容以及对项目影响的评估等信息。
2.需求变更评估:项目经理和相关团队成员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包括评估变更的可行性、影响范围、时间和资源的需求等。
评估结果应当包括对项目目标和交付成果的影响评估,以及对风险管理计划和沟通计划的调整需求等。
3.决策和审批:根据需求变更评估的结果,项目经理应当对变更请求做出决策。
决策可能包括接受变更请求、拒绝变更请求或者将变更请求放置在待定状态等。
决策结果应当经过相关方的审批,包括项目发起人、项目团队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
4.实施变更:一旦变更请求得到批准,项目团队应根据变更请求的内容和影响进行变更实施。
变更实施可能涉及到对项目计划、资源分配、沟通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调整。
项目团队应当严格按照变更管理计划和变更过程进行变更实施,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5.验收和监控:完成变更实施后,项目团队应对变更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验证。
这包括对交付成果、项目目标和项目阶段目标的验收确认,以及对项目绩效和变更效果的监控和控制。
如果变更导致项目目标无法实现或者不符合组织的期望,项目团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6.变更文档和知识管理:在变更管理过程中,项目团队应当做好变更文档和知识管理工作。
这包括对变更请求、变更评估、变更实施和变更验收的文档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及对变更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知识进行总结和分享。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需求变更管理流程的关键在于对变更请求的评估和决策,以及对变更实施的控制和监控。
需求变更处理流程1、需求变更的原因分析需求变更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老板临时改变想法、项目预算增加或减少、客户对功能的需求改变等。
在IT项目中,变更可能来自方案服务商、客户或产品供应商等,也可能来源于项目组内部。
虽然需求变更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究其根本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1)、范围没有圈定就开始细化细化工作是由需求分析人员完成的,一般是根据用户提出的描述性的、总结性的短短几句话去细化的,提取其中的一个个功能,并给出描述(正常执行时的描述和意外发生时的描述)。
当细化到一定程度后并开始系统设计时,范围会发生变化,那细节用例的描述可能就有很多要改动。
如原来是手工添人的数据,要改成根据信息系统计算出来,而原来的一个属性的描述要变成描述一个实体等。
(2)、没有指定需求的基线需求的基线是指是否容许需求变更的分界线。
随着项目的进展,需求的基线也在变化。
是否容许变更的依据是合同以及对成本的影响,比如软件整体结构已经设计出来是不容许改变需求范围的,因为整体结构会对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有初步预算。
随着项目的进展,基线将越定越高(容许的变更将越少),其过程如下:变更请求à比较基线à变更实现。
(3)、没有良好的软件结构适应变化组件式的软件结构就是提供了快速适应需求变化的体系结构,数据层封装了数据访间逻辑,业务层封装了业务逻辑,表示层展现用户表示逻辑。
但适应变化必须遵循一些松祸合原则,各层之间还是存在一些联系的,设计要力求减少会对接口入口参数产生变化。
如果业务逻辑封装好了,则表示层界面上的一些排列或减少信息的要求是很容易适应的。
如果接口定义得合理,那么即使业务流程有变化,也能够快速适应变化。
因此,在成本影响的容许范围内可以降低需求的基线,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如何控制需求变更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概念,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分为启动、实施、收尾三个过程。
需求变更的控制不应该只是项目实施过程考虑的事情,而是要分布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需求计划的实施步骤流程图1. 确定需求目标和范围•确定项目的需求目标,明确项目的预期成果和实施范围;•分析和收集相关需求信息,包括用户需求、业务需求和系统需求;•与项目相关方进行沟通,澄清需求和解决可能的矛盾。
2. 需求分析和规划•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和归类,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制定需求规划,明确每个需求的实施时间和责任人;•确定需求的详细描述和规范,包括功能描述、性能要求和界面设计等。
3. 需求评审和确认•邀请相关专家和项目组成员进行需求评审,检查需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评审会上讨论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与项目相关方进行需求确认,征得他们的同意和支持;•对需求进行最终的修改和调整,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需求开发和测试•设计需求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和模块设计等;•开发人员按照需求规划进行需求开发和编码;•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确保需求的正确性和稳定性;•跟进和解决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
5. 需求发布和验收•将已经开发和测试完成的需求进行发布;•向用户和相关方进行需求的宣传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和理解需求;•进行需求的验收,检查需求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需求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6. 需求变更和追踪•当项目中出现需求的变更或新的需求时,对需求进行评估和优先级排序;•确定变更的实施计划和影响分析;•修改需求规划和开发计划,确保变更的顺利实施;•对需求变更进行追踪和管理,及时更新需求文档和相关记录。
7. 持续改进和优化•定期对需求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和审核,发现问题和不足;•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需求实施的效率和质量;•鼓励团队成员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促进需求实施的不断完善;•建立和维护需求管理体系,确保需求实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以上为需求计划的实施步骤流程图,通过明确需求目标和范围、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需求评审和确认、需求开发和测试、需求发布和验收、需求变更和追踪以及持续改进和优化等步骤,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实施需求,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交付。
集团IT部需求变更管理流程
1、各部门权限情况
分公司需求部门
提出需求变更意向到总公司直属管理部门
总公司需求部门
审核分公司提出的需求变更意向
提出需求变更意向到IT部
参加需求会商
填写需求变更单
会商确认需求变更单和需求变更评估报告
IT部
接收需求变更意向进行可行性分析,反馈意见组织需求会商
对于超权限的需求变更向上一级进行报批
根据需求变更单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
会商确认需求变更单和需求变更评估报告
更新需求规格说明书
上级部门
对于下级超权限的需求变更进行审批
2、流程图
3、流程说明
4、流程信息清单。
需求变更处理流程1、需求变更的原因分析需求变更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老板临时改变想法、项目预算增加或减少、客户对功能的需求改变等。
在IT项目中,变更可能来自方案服务商、客户或产品供应商等,也可能来源于项目组内部。
虽然需求变更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究其根本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1)、范围没有圈定就开始细化细化工作是由需求分析人员完成的,一般是根据用户提出的描述性的、总结性的短短几句话去细化的,提取其中的一个个功能,并给出描述(正常执行时的描述和意外发生时的描述)。
当细化到一定程度后并开始系统设计时,范围会发生变化,那细节用例的描述可能就有很多要改动。
如原来是手工添人的数据,要改成根据信息系统计算出来,而原来的一个属性的描述要变成描述一个实体等。
(2)、没有指定需求的基线需求的基线是指是否容许需求变更的分界线。
随着项目的进展,需求的基线也在变化。
是否容许变更的依据是合同以及对成本的影响,比如软件整体结构已经设计出来是不容许改变需求范围的,因为整体结构会对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有初步预算。
随着项目的进展,基线将越定越高(容许的变更将越少),其过程如下:变更请求à比较基线à变更实现。
(3)、没有良好的软件结构适应变化组件式的软件结构就是提供了快速适应需求变化的体系结构,数据层封装了数据访间逻辑,业务层封装了业务逻辑,表示层展现用户表示逻辑。
但适应变化必须遵循一些松祸合原则,各层之间还是存在一些联系的,设计要力求减少会对接口入口参数产生变化。
如果业务逻辑封装好了,则表示层界面上的一些排列或减少信息的要求是很容易适应的。
如果接口定义得合理,那么即使业务流程有变化,也能够快速适应变化。
因此,在成本影响的容许范围内可以降低需求的基线,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如何控制需求变更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概念,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分为启动、实施、收尾三个过程。
需求变更的控制不应该只是项目实施过程考虑的事情,而是要分布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软件需求变更控制流程文档名称:文件编号:归档日期:需求变化控制过程编写者:审核人:批准者:太阳修订日期2021-4-142021-4-152021-4-19修订人孙孙孙版本号创建修改修改增加流程图,更改流程修改流程角色,更改流程修订内容*此消息中包含的信息已确认,不应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无论您是否是消息中指定的目标地址。
*本文件所含内容为机密信息。
未经授权,不得复制、修改或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copyright?2021xxx(shanghai)ltd.allrightsreserved1.目的指导项目部、软件部、质量部、测试部对产品的软件变更需求(简称cr)进行控制和管理,规范相应的作业流程,详细地定义了各流程环节中状态、角色和动作。
1.1明确流程中各角色的职责1.2规范软件缺陷的变更流程2.适用范围所有项目的软件变更需求控制和管理。
3.定义CCB:变更控制委员会简称变更控制小组,由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软件开发组长、软件部经理、测试部主任组成。
scm:softwareconfigurationmanagement的缩写,软件配置管理员。
sqa:软件质量保证产品部门:简称pd项目部门:简称pm软件部门:简称sw测试部门:简称test质量部门:简称sqa4.参考资料:无5.部门职责产品部5.1.1制定产品战略规划、产品定位和定义。
5.1.2客户技术支持、需求分析和管理。
5.1.3向质量部申请需求变更。
5.2质量部5.2.1接收产品部提出的变更需求。
5.2.2成立项目需求变更评审(CCB)小组,召集小组成员对需求变更进行评审。
5.3项目部5.3.1参与需求变更评审,确定需求变更的可行性。
5.3.2将审核后的需求变更单以通知的形式发送给软件部和测试部。
5.4软件部5.4.1对需求变更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估,编写系统需求规格与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技术实现方法、进度要求和风险分析结果以及建议等。
5.4.2确定需求变更信息,制定开发计划,安排代码设计,更新需求说明书。
拟制人朱良超日期2023.05.02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作者/修日期版本修改容审核人改者2023.05.07 V1.1 朱良超完善需求治理流程及相关人员分工2023.05.11 V1.2 朱良超2023.05.22 V1.3 朱良超修改整体流程,补充需求治理措施。
增加需求评审阶段成果,需求上线阶段增加客户确认,形成闭环。
需求治理方案修改记录目录1.1.11.21.32.3.3.13.23.2.13.2.23.2.33.2.43.2.53.2.63.2.73.2.84.5.1.概述1.1现状分析目前工程需求治理的过程中,在需求收集、流程设置、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需求得不到准时有效的解决、工程推动缓慢、客户满足度降低等。
比较常见问题如下:➢需求提出时,不够细化、完全,不能完整、准确的反映客户的实际需求。
➢没有考虑整体性和关联性,有些需求只适用于个别分支机构;需求上存在理解差异,待功能交付后,用户提出所见非所求,造成需求、 bug 争论不休,需求变更及 bug 修复频繁,影响系统稳定并造本钱钱消耗。
➢需求提交方式多样,有很多口头或沟通容,存在需求过于简洁描述不清。
➢没有划定需求的优先级,需求进度难以掌握,过多的争论造成了临时事务增多,➢需求提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后续无人跟踪。
1.2目的为了更规更有效的治理需求工作,保证需求工作的可控性,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容、处理流程、参与人员以及相关干系人的职责,特制定本治理方法,相关人员必需严格依据本方法执行需求相关工作。
1.3适用围本制度适用的读者包括:主要干系人:工程经理、需求治理员、开发负责人相关干系人:实施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开发人员、工程治理专员。
2.岗位与职责主要干系人职责:角色主要职责1.负责需求收集,与甲方沟通、确认需求相关事宜并编写需求文档。
2.协作开发人员供给业务学问的支持。
3.参与需求评审分析。
4.依据需求评审意见,准时修改需求文档,并发给需求相关干系人。
需求变更流程需求变更流程是项目管理中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当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对原先的需求进行调整或修改,因此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需求变更流程来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下面将介绍一个常见的需求变更流程。
首先,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团队需要明确需求变更的范围和目标,并确定相应的流程和责任人。
这个阶段需要充分沟通和协调各方的利益,尽量确保需求变更是可行和有益的。
其次,在需求变更申请阶段,项目团队成员或相关利益方可以提交需求变更申请。
这个申请需要包括变更的原因、目标、影响范围和预期的变更结果等信息。
申请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提交,也可以通过会议、讨论等方式提出。
然后,在需求变更评估阶段,项目经理或指定的评估小组会对需求变更申请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变更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影响等方面。
评估结果可以是同意、拒绝或需要进一步研究。
接下来,在需求变更审批阶段,项目经理或相关的决策者会对评估结果进行审批。
审批的依据可以是评估报告、项目目标和约束条件等。
审批结果可以是通过、拒绝或需要进一步讨论。
最后,在需求变更执行阶段,项目团队会根据批准的变更申请进行相应的执行工作。
这包括修改项目计划、调整资源分配、更新文档和通知相关利益方等。
执行过程中需要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变更的顺利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需求变更流程中,沟通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项目团队成员需要及时、准确地传达信息,确保各方对变更的理解一致;同时,项目经理需要积极主动地与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解决各方的关切和疑虑。
此外,需求变更流程还需要灵活和敏捷,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有时候,变更可能是紧急和迫切的,需要快速响应和处理;而有时候,变更可能是复杂和长期的,需要仔细考虑和深入研究。
总结起来,需求变更流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只有通过明确的流程和有效的沟通,才能确保需求变更的成功和项目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