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中医治疗医院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治疗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重复性劳作等原因造成。
腰肌劳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常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僵硬、疲劳等。
要治疗腰肌劳损,需要综合运用中西医的方法,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1. 中医理疗中医理疗可以调整腰椎骨骼、肌肉和关节的功能,改善疼痛和僵硬感。
常用的中医理疗法有推拿、针灸、拔罐等。
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的方法,可以解除腰部疼痛和肌肉紧张。
针灸是一种通过针刺来刺激特定穴位的方法,以调节身体的机能和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而拔罐则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消除疲劳和酸痛感。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一种通过机械力、电磁波等方法,改善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电疗等方法。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在家庭中,可以用小热水袋或加热垫等方式来实现。
冷敷可以减轻肌肉炎症和减少肿胀,常用的冰袋即可。
电疗则可以利用电流产生的生物效应,改善疼痛和损伤程度。
3. 运动疗法不适当的运动可能加重腰肌劳损的症状。
但是,适当的锻炼可以加强脊柱,改善姿势,并增加肌肉的弹性。
常见的运动包括瑜伽、普拉提等。
瑜伽可以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伸展和加强肌肉和骨骼。
普拉提主要是对深层腹肌和腰部肌肉的锻炼,可以帮助改善脊柱姿势和强化腰部肌肉。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一种快速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的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和抗炎药。
止痛药主要是缓解疼痛的作用,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抗炎药则是减轻肌肉炎症、缓解疼痛的作用,如布洛芬等。
5.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身体状况的方法。
对于腰肌劳损而言,重点需要关注营养的结构和摄入量如何调整。
正常人日常需要的营养物质应当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所以加强食物的多样化,多摄入蔬菜和水果,控制肉类、油脂和零食的摄入量,可达到减轻腰肌劳损症状的效果。
通过中西医综合治疗,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来治疗腰肌劳损,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最佳选择之一。
文/焦权明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如何从中医角度解读腰肌劳损?近年来,腰肌劳损已然成为了临床的常见病,此病的发生与身体长期保持同一体位、不良姿势等均有一定的关系。
腰部是人体承受力量最为集中的部位,若长期超负荷工作,容易导致脊柱结构的稳定性受损,腰肌会出现代偿性肥大、增生,腰肌持续性的紧张则引发了慢性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主要是指腰部软组织发生的堆积性、慢性损伤,症状较轻时可引起肌纤维变性,症状严重时还可引发撕裂,导致病变部位出现水肿或是出血的情况,进而可导致肌肉发生纤维化,在进行触诊时,可触摸到圆形或是条索状的质地坚硬的结节。
随着人们伏案工作、学习的时间不断延长,腰肌劳损有了很明显的年轻化发展趋势,青少年需引起重视。
本文从中医的角度带大家了解何为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的症状以及判断标准症状:1.腰部有胀痛或是酸痛感,尤其在劳累过后症状会明显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2.腰部有轻度的压痛感。
判断标准:1.有过腰部外伤史或是劳损史,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比如坐姿不正确或是长期弯腰工作)腰部受凉病史。
2.经X 线检查,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增生的情况,还有少数患者有先天性畸形的情况。
从腰部的外观进行观察并无明显异常。
中医对腰肌劳损的解读中医认为,慢性腰肌劳损可归“痹证”的范畴,多因长期劳累、外感寒湿、年衰、久病所致寒湿凝络、肾精亏损、筋脉失养引发。
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是导致此病的内在基础,而外邪侵袭是导致此病的外在条件。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可将腰肌劳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时症状仍无法缓解,尤其在阴天下雨时症状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疗时应以温经通络、散寒祛湿为主。
雨天或是热天疼痛尤其加重,在活动过后症状可青春护航Youth Escort青春期健康56气海穴以及足三里。
中医推拿治疗此病可起到舒筋、活血、止痛之功效。
但应注意应是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而且操作时需要注意力度,切不可使用蛮力进行按揉,避免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意外损伤。
腰肌劳损的中医治疗方法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受力过度或姿势不当导致的疼痛和不适。
中医药学认为腰肌劳损是由于腰部气血循环不畅、活动不足或过度使用造成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1. 中药药物治疗中医药学常用的治疗腰肌劳损的中药药物包括祛风湿、活血化瘀和强筋骨等方剂。
具体方剂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调配,应由中医医生进行准确的辨证论治。
在药物治疗中,一些常用的中药有桑寄生、红花、川芎、四棱豆等,这些药物具有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腰肌劳损的治疗中。
通过刺激相关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痛感。
常用的穴位包括腰阳关、次髂前点等,刺激时可以选用针刺、温灸或电针等不同方式。
针灸疗法的优点是安全有效,缓解腰肌劳损症状的同时,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腰肌劳损常用的手法之一。
按摩可以刺激患处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在按摩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中药药膏或草药贴敷以加强疗效。
推拿按摩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掌握正确的手法和力道,以避免引发其他损伤。
4. 中医物理疗法中医物理疗法包括温热疗法、艾灸疗法等。
温热疗法可以通过热敷、热汤浴或艾灸等方式刺激患处,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
艾灸疗法是利用艾绒的特殊药性,在相应穴位进行温热刺激,起到活血祛寒、调理气血的作用。
这些物理疗法在中医治疗腰肌劳损中广泛应用,有效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5. 中医调养养生法中医强调平衡身体阴阳、调理气血的方法对于腰肌劳损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可以改善腰部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
同时,饮食调理也是关键,多吃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姜、蒜、黑木耳等,有助于加强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
总结起来,中医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包括中药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医物理疗法以及调养养生法等。
金柱康—疏通带脉治疗腰肌劳损和各种腰痛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腰肌劳损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病,又称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劳损等。
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对长期在办公室久坐而缺少运动的人,或是因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长时间维持一个体位或姿势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并引发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复性损伤后积累发病。
腰骶部有先天性结构异常,使肌肉的起止点随之发生异常或该部活动不平衡,因而急性腰肌劳损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迁延日久,可造成慢性腰肌劳损。
中医认为腰肌劳损多属肾阳不足,寒凝带脉,或肝经湿热侵及带脉,经行之际,带脉气结不通而出现疼痛;或冲任气血充盛,以致带脉壅滞,湿热滞留而疼痛。
带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
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之三阴、三阳以及任督二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
带脉的位置相当于腰带所系的位置带脉与肾脏有关,故带脉强健可以固精、强肾、壮阳。
带脉病候主要表现为“带脉不引”,即约束无力所致各种弛缓、痿废诸证。
如腰部痠软、腰痛引腰脊、下肢不利及男女病症,包括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少腹拘急、疝气下坠等。
现多用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等的诊治。
腰肌劳损的中医外治常巧妙利用金柱康疏通带脉。
因其兼备固定、磁疗、牵引、热疗,通过固定和牵引及时有效地纠正脊柱弯曲和压迫,保持带脉通顺;通过磁疗在带脉经过的穴位上给予持续的刺激,达到疏经络、通血脉、消炎止痛的作用,有效消除疼痛;热疗有利于补充肾阳,疏通带脉寒凝。
金柱康使用安全、经济、简单便利,目前已得到临床普遍认可,获得患者一致好评。
产品按照材质分为皮质型和弹力透气无纺布型,春秋冬季节尽量使用皮质型效果更佳,夏季炎热可使用无纺布型。
一般每天佩戴6-8小时即可,需按疗程坚持佩戴1-2个月。
因磁疗的通经络作用,金柱康对于腰腹部其他疾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中医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引言腰肌劳损是指因腰肌受到过度使用或受伤而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腰肌劳损的治疗有着特殊的方法和理论。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希望能为腰肌劳损患者提供帮助。
传统中医理论五行学说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腰肌劳损主要与腰部周围的肝经、肾经和膀胱经相关。
肝经主要调节筋脉,肾经主要调节骨髓,膀胱经主要调节筋脉的排泄和水代谢。
因此,调理肝、肾、膀胱经络对腰肌劳损的治疗非常重要。
脏腑理论根据中医的脏腑理论,腰肌劳损与肝肾脏腑有关。
肝主筋,肾主骨,两者相互关联,共同调节腰肌的功能。
当肝肾功能失调时,易导致腰肌劳损。
因此,中医治疗腰肌劳损注重调理肝肾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腰肌劳损,中医常用的中药包括以下几种:1.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减轻腰肌劳损引起的疼痛。
2.川芎: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可帮助恢复腰肌的功能。
3.狗脊灵:具有祛风祛湿、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肌劳损引起的湿冷症状。
4.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可促进腰肌的修复和恢复。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的独特疗法之一,对于腰肌劳损有较好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治疗方法包括:1.刺血法:通过刺激相应穴位的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肌劳损引起的疼痛。
2.艾灸法:使用艾绒或艾条燃烧,对腰部穴位进行温热刺激,有助于舒缓腰肌劳损引起的不适。
3.针刺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平衡腰部肌肉和组织的功能。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腰肌劳损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推拿按摩手法包括:1.揉法:用指腹或掌根揉动腰部肌肉,缓解疼痛和痉挛。
2.捏法:用指腹或拇指在腰部肌肉上揉动和按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肌肉疼痛。
3.推拿法:用掌根或手指推动腰部肌肉,解除肌肉和筋膜的紧张状况,促进恢复。
理疗方法除了中药、针灸和推拿按摩,中医还有一些理疗方法可以治疗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中医诊疗方案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腰背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僵硬、肌肉紧张等。
中医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医学体系,具有较好的诊疗效果,下面是关于腰肌劳损中医诊疗方案的具体介绍。
一、中医诊断中医诊断腰肌劳损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具体包括:1.望诊:观察腰背部异常症状,如肌肉紧张、肌肉萎缩、腰椎畸形等。
2.闻诊:通过听取患者的病情相关描述和自述的症状表现,如腰部疼痛的性质、程度等。
3.问诊:询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等,以了解病因、发病机制等。
4.切诊: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以了解体内的阴阳失衡情况。
二、中医治疗1.中药治疗:常用方剂包括四逆汤、桂枝汤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用合适的药材组方。
中药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腰部疼痛、舒缓肌肉紧张等。
2.中医推拿: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和调理患者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痛等。
3.中医穴位贴敷疗法:选择适当的穴位贴敷患者的腰部,如肾俞穴、脾俞穴等,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4.针灸治疗:选择适当的针灸穴位刺激患者的经络,如膀胱经、肾经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活血止痛、消肿等。
5.中医外治法:包括热敷、石灸、艾灸等方法,可以温热腰部、舒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三、中医调理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外,中医还注重调理患者的整体状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调理、锻炼等:1.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如长时间站立、坐着或弯腰工作。
定期休息,适当进行腰部暖身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搬运。
2.饮食调理:适当加入一些益气补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以补充体内的营养成分,提高机体抵抗力。
3.锻炼:进行适当的腰部肌肉锻炼,如腹部收紧、腰背部伸展等,有助于加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腰部稳定性。
总结起来,腰肌劳损的中医诊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中医推拿、中医穴位贴敷疗法、针灸治疗、中医外治法等,同时还需调理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和锻炼习惯。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
腰肌劳损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一般来说外敷膏药效果不错,直接渗透皮肤,外敷【腰肌舒络平
痛贴】,效果挺好。
2、热敷治疗:每天晚上可用热水袋或热疗灵在疼痛部位热敷,也可用麸皮
1.5公斤,在铁锅内炒糊后,再加食醋0.25公斤速搅拌均匀后,装入自制布
袋内,然后放置在腰痛部位用被子盖好保暖热敷。
3、在工作时可以使用腰围以保护腰部肌肉,但是休息时记得要摘掉腰围,以防
止肌肉因得不到活动而萎缩。
腰肌劳损的症状:
1.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
3.不能坚持弯腰工作。
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4.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5.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
治疗腰肌劳损常用的方法
一、治腰肌劳损的方法
1.药物治疗
患者往往会有腰部疼痛等症状,如果腰痛症状特别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消炎止痛的药物缓解病情,或者应用皮质类固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缓解病情。
2.封闭疗法
如果患者觉得疼痛难忍时,还可以对痛点注射普鲁卡因,醋酸强的松龙等药物进行封闭治疗,一般止痛效果非常好。
3.物理治疗
如果患者的腰痛症状严重,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病情,比如,红外线,激光,超声波等,通过这些治疗方法舒筋活络,缓解肌肉痉挛的症状,可以让腰部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
4.中医治疗
中医上治疗腰肌劳损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拔火罐,按摩,服用中药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能很好的缓解病情,而且副作用比较小。
5.手术治疗
如果腰肌劳损特别严重,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二、腰肌劳损的日常保健
1.消除致病因素
因为许多人出现腰肌劳损都和平时工作的姿势不当有关系,所以工作
的时候坐姿一定要端正,而且最多坐一个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10分钟左右,对于腰肌劳损的防治有很好的作用,平时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多休息
患者腰部疼痛严重时,建议多卧床休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围腰制动,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腰肌的牵拉,缓解疼痛症状。
3.适度锻炼
患有腰肌劳损的人要注意适度的锻炼,尤其是腰背肌的锻炼,比如可以做一做保健的体操,打一打太极拳等,坚持锻炼对于病情的缓解也有好处。
名老中医治疗腰肌劳损验方
对于腰肌劳损的治疗,中医常常采用中草药的方剂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名老中医常用于治疗腰肌劳损的验方:
1.加味逍遥散:
•枸杞子15 克
•川芎10 克
•柴胡10 克
•白芍15 克
•生地15 克
•当归15 克
•罗布麻20 克
•川楝子10 克
•红枣10 克
•炙甘草6 克
上述中药混合制成颗粒或煎剂,具有舒经活血、祛风化湿的作用,适用于腰肌劳损引起的疼痛。
2.桂枝茯苓丸:
•桂枝6 克
•白芍6 克
•茯苓9 克
•生姜3 片
•大枣12 枚
•炙甘草3 克
•枳实3 克
上述中药煎剂制成丸,具有温经散寒、祛湿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寒湿阻滞引起的腰肌劳损。
3.骨伤愈方:
•熟地15 克
•当归15 克
•白芍15 克
•桑寄生10 克
•斑蝥10 克
•红花10 克
•紫菀10 克
•巴戟天10 克
•独活10 克
•细辛6 克
上述中药混合制成颗粒或煎剂,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肌劳损引起的疼痛。
以上方剂仅供参考,治疗腰肌劳损应该根据个体的体质、病情和中医医生的具体诊断来选择合适的方剂。
在使用中草药治疗时,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以确保合适的配方和剂量,并避免不良反应。
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概述天水市麦积区中医医院甘肃天水 741020腰肌劳损[1]临床既是一种常见病,也是引起慢性腰痛的主要疾患之一.常因无器质性损伤可见而被称之为“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等,其主要病变在腰背肌纤维、筋膜等软组织,故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本病外伤史尚不明显,与其职业工种和劳动姿势有一定关系.临床发展缓慢,腰部酸胀疼痛,病程较长,劳累以后或阴雨天气症状明显加重,适当休息可以缓解.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现在,腰肌劳损有多种治疗方法.然而,药物、理疗、针灸、按摩等方法可暂时缓解症状[2],但症状往往反复.就是这样一种处境,才促使人们进一步探索新的疗法.腰肌劳损的根本性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强调“防重于治”,因此多以综合治疗为主,重视医患合作,并以疗程判断疗效,不能简单以某种单一方法而很快取效.现将一些治疗方法总结如下:1、中药内服治疗[3]1.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代表方:甘姜苓术汤加减.本方温中、散寒、化湿作用,适用于寒湿闭阻经脉而致腰脊疼痛之证.1.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代表方:四妙丸加减.1.3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患者有跌扑闪挫病史.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代表方:身痛逐瘀汤加减.本方有活血通络止痛作用,适用于腰部外伤,瘀血阻脉,腰痛如刺.1.4肾虚腰痛1.4.1肾阴虚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代表方:左归丸加减.本方有滋阴补肾,强壮腰脊作用,适用于肾阴亏虚,腰脊失于濡养,腰痛绵绵,五心烦热.1.4.2肾阳虚: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晄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壮阳,温喣筋脉.代表方:右归丸加减.本方有补肾壮腰,温养命门火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筋脉失于温煦,腰痛绵绵,拘急肢冷.2、陇中正骨理筋手法治疗[4]腰肌劳损疼痛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发展过程是建立在“痛则不松,不松则痛”的基础上,理筋手法治疗是根据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位置和层次,用指、手、掌或肘的替代物,采用推浅侧,拿中层、压深层等手法,整体治疗肌肉的浅筋膜、深筋膜和近、远端骨膜附着处.强调肌肉整体平衡,从而达到“以松止痛,松则不痛”的目的.3、蜡疗[5]蜡疗是指以加温后的液体石蜡作为导热体,覆盖于疼痛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石蜡是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具有热容量大,导热性小的特点,主要治疗作用是温热效应和机械压迫效应.由于人体皮肤对石蜡温热的耐受性较好,且能与身体各部位紧密接触,具有温通经脉、舒筋止痛、消肿散瘀等功效.4、针灸治疗[6,11]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中医治疗腰肌劳损常用方法。
腰肌劳损治疗方法
1、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腰肌劳损是经络不通所致。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沟通表里,贯通上下。
如果经络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外伤等,会导致气血凝聚,阻塞脉络,发生“不通则痛”。
中医常用古顺敷堂腰肌贴,掏宝上就有,是很多病人的首选。
2、按摩疗法
以掌根和拇指拨揉腰椎两侧肌肉数次,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再用拇指重按腰部的疼痛点及环跳、肾俞、志室、大肠俞、委中穴,每穴按压2分钟可反复数次,长期按摩可有效缓解疼痛。
3、打封闭疗法
打封闭是将一定浓度和数量的激素或者利多卡因混合注射到病变区域。
这些药物有抗炎作用,能够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致病因子对机体的损害。
激素使用时需要注意用量,具体请医生定夺。
4、拔火罐疗法
拔罐疗法适合家庭治疗,简单易操作。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罐内负压对局部具有机械的吸引作用,可使局部组织充血,甚至瘀血使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血管溶血现象,出现罐斑等,对机体起着良性刺激作用。
腰肌劳损锻炼方法:
1、转胯运腰。
站立姿势,双手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
中指按在腰眼部,即中医所讲的肾俞穴位上,吸气时,将跨由左向右摇动,呼气时由右向左摆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连续做8-32次。
2、旋腰转背。
取站立姿势,两手上举至头两侧与肩同宽,拇指尖与眉同高,手心相对。
吸气时体由左向右扭转,头也随着向后扭动,呼气时,由右向左扭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连续做8一32次。
科普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眉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620860腰肌劳损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腰痛疾病,患者发病时主要疼痛部位为腰骶关节中心位置,常常出现隐隐作痛或者是酸痛不适的情况。
一般来说,患者早起时痛感较轻,随着其活动程度的加重疼痛感也更加强烈,病情较重的患者不能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并且在弯腰过程中比较困难。
本文主要分析腰肌劳损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一、腰肌劳损疾病病因腰部位于人体的中心位置,人的身体承受重力的大关节就是腰骶关节,这也是人体进行腰部活动的主要枢纽,牵扯到人们进行前倾、后仰以及转身等动作。
人们在进行活动或者运动的过程中,腰骶关节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若是劳动或者活动的程度较大,那么关节承受的压力也就相应增加。
腰骶关节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并不是独立运行的,需要肌肉来对其运动过程进行辅助,因此腰骶关节附近的肌肉比较容易产生疲劳感以及损伤。
从字面意思进行分析,腰肌劳损就是指腰部肌肉积劳成疾。
对于部分患者来说,虽然其没有进行过较大程度的体力活动,并且参加劳动的程度也不大,但是因为在劳动或者运动的过程中没有保持正确的姿势,那么长此以往会导致脊柱处于半弯的状态,腰部的肌肉也处于高度紧张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腰肌劳损疾病的出现,进而发展成为无菌性的炎症,对神经末梢产生刺激,进而引发身体的疼痛。
二、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一)中医治疗方法对于中医来说,其认为腰肌劳损疾病主要产生的原因是受到湿热或者寒湿气候的影响,进而导致肾亏体虚、气滞血瘀等。
在中医诊疗中,腰肌劳损疾病的病理变化往往是以肾虚为基础,并且主要特点是受到外邪和跌扑闪挫的影响。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实现应该对患者的表里虚实寒热进行区分,根据患者致病原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寒湿型的腰肌劳损疾病患者来说,其主要表现为腰部的冷痛,进而随着疾病的恶化转变为不利于活动,当处于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时其病情并没有减轻,并且在阴雨天病情会加重。
腰肌劳损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陈婷婷;付本升;丁宇;钟毓贤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
【年(卷),期】2024(33)5
【摘要】腰肌劳损是一种由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导致的炎症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胀痛,可向臀部放射,活动受限,多在扭转、久坐久立及天气变化时加重,通常在短暂休息或改变体位后,疼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本病的病理机制主要与肌组织及其附着点处的过度牵拉,导致局部反应性炎症、局部组织变性有关。
近年来,中西医在本病的治疗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镇痛药效果较好,但存在不良反应,而中药内服、外敷、推拿、艾灸、康复锻炼等中医疗法效果显著,作用时间久,不容易复发,深受患者喜爱。
腰肌劳损在军事训练伤中较为常见,管理者与临床医生也开展了系列研究。
【总页数】4页(P59-62)
【作者】陈婷婷;付本升;丁宇;钟毓贤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腰肌劳损的中医壮医治疗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2.中医药治疗腰肌劳损研究进展
3.中医药防治腰肌劳损的研究进展
4.中医药治疗腰肌劳损的研究概况
5.中医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肌劳损怎样治疗好
1. 药物治疗
关于治疗腰肌劳损的第1个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也是医生比较推荐的一种疗法,所用药物主要是消炎止痛药用于口服,加之外用药也可以治疗腰肌劳损。
2. 食物治疗
第2种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是食物治疗,可以通过一些食物来缓解症状,比如说医生建议多吃一些比如核桃仁,枸杞,羊肉的温性的食物,但同时要避免吃一些寒性的食物,否则对症状的缓解百害而无一利。
3. 其他疗法
我们推荐的第3种方法包括推拿,按摩以及物理疗法等,推拿按摩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腰肌劳损有非常好的效果,物理治疗可以采取超声波,激光等等来治疗腰肌劳损。
4、中医外敷治疗
一般病人可以选择{古顺敷堂腰肌贴},掏宝上就有,是很多病人的首选。
腰肌劳损保健方法:
1、揉腰,我们用两手在左右腰部进行按摩就好了,知道感觉到腰部有发热的感觉,一般情况下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就好了。
2、击打后背,双手半握拳头,在人体腰部凹陷的地方轻轻的击打,
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住为宜,却不可太用力,每次击打10分钟为宜。
3、腰部前屈后伸运动,将两只脚尽量的分开以肩同宽的位置,然后双手叉腰,作好预备的姿势,让腰部充发的前屈再后伸,后伸在前屈,如此循环几次,这样可以让腰中的肌肉得到更好的放松的机会。
中医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一、什么是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指长期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腰部肌肉,导致腰部肌肉疲劳、僵硬、酸痛等现象。
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久坐或站立的人群,也常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
二、中医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腰肌劳损的一种传统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桂枝汤、四逆散等,这些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身体气血流通和神经系统功能来缓解腰部不适。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节身体功能的方法。
在治疗腰肌劳损时,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从而缓解腰部不适。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和推拿来改善身体状态的方法。
在治疗腰肌劳损时,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和推拿腰部肌肉来缓解疲劳和酸痛。
4.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在皮肤表面使用吸杯来刺激身体穴位的方法。
在治疗腰肌劳损时,拔罐可以通过刺激腰部穴位来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从而缓解腰部不适。
5. 中医药浴中医药浴是一种通过使用中草药浸泡水浴来改善身体状态的方法。
在治疗腰肌劳损时,中医药浴可以通过温暖和湿润腰部肌肉来缓解疲劳和酸痛。
6. 中医食疗中医食疗是一种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身体状态的方法。
在治疗腰肌劳损时,中医食疗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食物来滋补身体,从而缓解腰部不适。
三、如何预防腰肌劳损?1.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长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可以减少腰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
2.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减少腰部劳损的发生。
3.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腰部肌肉疲劳和损伤,因此需要适时调整身体姿势。
4. 注意饮食营养饮食营养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需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健康。
5. 定期进行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身体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腰肌劳损等疾病的发生。
总之,中医治疗腰肌劳损是一种传统方法,有很好的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腰肌劳损等疾病的发生。
腰肌劳损中医治疗医院
作者:黄运绥腰部劳损是种导致腰部疼痛的常见疾病之一,腰部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病。
那么,腰肌劳损要怎么治疗呢?腰肌劳损中医治疗医院,有哪些?
现在有很多患者都在关注怎样治疗腰肌劳损的问题,目前针对腰肌劳损治疗方法有很多,在中医来说,腰痛是以外因、内因及不内外因的辨症论治。
在外因方面,腰痛是以外感风寒湿引起的病由于主。
在内因方面,腰痛是以肾阳虚和肾阴虚为主。
在不内外因方面,腰痛是虚症跟实症的辨症为主。
实者,是以腰痛较激烈,其痛状如锥刺,痛有定处而拒按,俯仰不便,是属于淤血腰痛,其余尚有闪挫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等等。
虚者,其腰痛隐隐发生,腰部酸软,喜按喜揉,遇劳愈甚,卧则减轻,这是属于腰肌劳损的腰痛。
腰肌劳损中医治疗医院,患者在关注怎样治疗腰肌劳损时,还应清楚该病的表现有哪些。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病。
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腰部可有广泛压痛,脊椎活动多无异常。
腰肌劳损中医治疗医院,另外,在患者了解到怎样治疗腰肌劳损后,还应掌握一些此病保健的常识,如腰肌锻炼保健法:仰卧保健法: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支撑于床上,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维持感到疲劳时,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
按此法反复进行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
俯卧保健法:患者采取俯卧位,将双上肢反放在背后,然后用力将头胸部和双腿用力挺起离开床面,使身体呈反弓型,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
依此法反复锻炼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