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原料,方法]原料乳中掺假定性检测方法探索乔雨婷刘鹏
- 格式:docx
- 大小:9.08 KB
- 文档页数:4
如何检测原料牛奶中掺假成份及其有害物质?1、如何检测乳房炎原料牛奶?乳房炎乳不是掺假乳,但它属生理异常乳。
检测乳房炎乳的目的一是可防止乳品加工企业收进这种生理异常乳,二是帮助奶农及早发现患了乳房炎的病牛。
主要检测方法有电导率法、体细胞计数法、酒精试验法、氯化物检测法等。
2、如何查验原料牛奶掺入碱性物质?可采用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法。
取奶样2mL于试管中,使试管倾斜,沿管壁小心加入0.04%的溴百里香酚蓝乙醇溶液0.6mL,然后缓慢转动3~5次,静置2分钟后,观察界面环层颜色变化。
黄色为无碱,黄绿色、淡绿色、绿色的含碱量依次升高。
也可为采用玫瑰红酸显色反应法,取被检奶样、正常奶样各1mL分别注入两个试管中,然后各滴加0.2%玫瑰红酸酒精溶液1mL,摇匀后观察其变化。
若乳中含碱则呈玫瑰红色,含碱量越大其颜色也越鲜艳,而不含碱的牛奶则呈棕黄色(肉桂色)。
3、如何检测原料牛奶中亚硝酸盐、硝酸盐?方法一:亚硝酸盐在弱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α-萘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从而加以识别。
指示剂配制方法为:将0.1gα-萘酚、0.2gα-萘胺及0.6g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400mL 50%的冰醋酸中,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检测时,取奶样2 mL于试管中,然后加入1.5 mL测亚硝酸盐指示剂,摇匀2分钟后,白色为正常乳,微粉红至粉红色的亚硝酸盐含量依次升高。
方法二: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和甲萘胺作用形成红色的偶氮化合物,可用于检测。
指示剂配制方法为:(1)还原剂:硝酸钡44克,硫酸锰5克,醋酸镉2克,锌粉2克,烘干后混合在一起,研成细粉贮存于棕色广告口瓶中备用。
(2)显示剂:同测定亚硝酸盐的试剂。
检测时取乳样2mL于小试管中,加还原剂一小勺(约0.3克),充分摇匀后,加显色剂2mL,摇匀约3分钟后观察颜色深浅判定结果。
乳白色为正常乳,粉红至红色的亚硝酸盐含量依次升高。
4、如何检测原料牛奶中葡萄糖及多糖类物质?根据葡萄糖粉、糊精、脂肪粉、植脂末中都有含量不等的葡萄糖,通过医用尿糖试纸(各大医药店均有销售)对其进行检测。
关于牛乳中常见掺假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作者:任世民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乳的营养价值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共识。
乳品工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乳牛养殖业、乳品加工工业遍及城乡各地。
但现在乳品行业仍然处于奶源不足的状况,随之而来的是掺假情况也较为严重。
掺假乳不但降低了乳产品营养价值,严重的还会导致食物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了奶农、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有些掺假通过感观检查就可以判断出来,但大多数的掺假方式,必须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才能做出判断。
关键词:牛乳;掺假现有的各种掺假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只适合在实验室内使用,需要复杂的样品处理过程和昂贵的药品、设备,还不能应用于实践当中,有些只能对特定掺假物进行检测,其他一些掺假物可能会对此检测方法有影响,有些需要时间过长,不利于现场检测。
本文主要针对牛乳中常见掺假物快速定性检测方法的研究一、牛乳中掺水的检测正常牛乳在20 ℃时,相对密度在1.029~1.033之间,掺水后的牛乳,其相对密度将低于此值,(每加10 %的水可使比重降低0.003)。
将混合均匀的待测样品小心的倒入200 mL或250 mL量筒中,不要产生气泡,然后小心的放入比重计,注意不可使比重计的重锤与筒壁相碰撞。
静置2~3 min,读取相对密度值即可。
二、牛乳中掺豆浆或豆饼水的检测豆浆中含有皂素,皂素可溶于热水或热酒精,并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
取样品20 mL,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1)乙醇-乙醚混合液3 mL及25 %氢氧化钠溶液5 mL,摇匀静置5 min后观察。
混合液成黄色,说明样品中掺有豆浆,如呈暗白色则为正常。
三、牛乳中掺淀粉或米汤类的检测为了提高牛乳的稠度和非脂固体的含量,往往向牛乳中掺入淀粉或糊精,或直接加入米汤、面粉等淀粉类物质。
取被检乳样5 mL于试管中,稍稍煮沸,加入数滴碘液如出现蓝色或蓝青色反应,并出现沉淀物,说明含有上述物质。
新增5项原料奶掺假项目1.原料奶中硫代硫酸钠的检验方法原理碘与淀粉在有「存在时能形成一种蓝色可溶性的吸附化合物,当加入硫代硫酸钠后,硫代硫酸钠与碘反应,从而使蓝色消失。
反应的化学式为:I2+2S2O32-2Γ+S4O62-,本法检出限为0.007%o试剂配制碘•碘化钾溶液:0.7g碘与1.8g碘化钾定溶于IOOm1水中,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
IOgA淀粉指示剂:Ig可溶性淀粉溶于Ioom1超纯水中,必要时可以加热。
操作步骤取2m1牛奶于试管中,加入2滴淀粉指示剂,摇匀后,精确加入加入50UI碘.碘化钾溶液,摇匀后立即观察颜色(10秒内观察)。
结果判定原奶中硫代硫酸钠掺假判定标准2原奶中硫代硫酸钠掺假判定比色版3.原料乳中掺焦亚硫酸钠的检测方法焦亚硫酸钠,又名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白色结晶或粉末,有二氧化硫的臭气。
易溶于水与甘油,微溶于乙醇,对水的溶解度为:30%(常温),50%(IOO o C)o1%水溶液PH为4.0〜5.5,在空气中放出二氧化硫(SO2)而分解。
具有强烈的还原性且价格低,常用于水果蔬菜的漂白,它能消耗组织中的氧,抑制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并能抑制某些微生物活动所必须的酶的活性,所以有防腐作用。
原理焦亚硫酸钠具有强烈的还原性和漂白作用,它能把碘还原成碘离子,从而使碘失去了遇淀粉变蓝的能力。
试剂配制碘一碘化钾试剂:2g碘加4g碘化钾定溶于IOomI超纯水中。
10g∕1淀粉指示剂:Ig淀粉溶解于IOOmI超纯水中(必要时可以加热溶解)。
操作步骤取3m1奶样于试管中,滴加50UI滴碘-碘化钾试剂(一定要准确),振荡摇匀(3〜5)秒后,再加2滴1%淀粉溶液,振荡摇匀后观察现象。
结果判定(按奶样颜色判定结果)以上实验现象如蓝色判定为焦亚硫酸钠未检出,白色判定为焦亚硫酸钠检出。
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
4.原料奶中掺硫化物的检验方法原理硫化物能与乙酸铅生成黑色的硫化铅沉淀。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鉴别原料乳掺假
陈巧燕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2(033)007
【摘要】针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原料乳中掺假的现状,建立了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掺假原料乳的分析方法.收集正常原料乳和掺假乳样品,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定标识别模型,并通过不同搀假乳的红外光谱检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原料乳中是否掺假的快速鉴别.
【总页数】3页(P105-107)
【作者】陈巧燕
【作者单位】深圳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0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绿茶生产日期快速鉴别 [J], 庄新港;王丽丽;史学舜;王恒飞;陈琦;方家熊
2.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鉴别航天育种番茄 [J], 施佳慧;陈自力;邵咏妮;何勇;冯盘;朱加进
3.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检测生乳掺假 [J], 王晓雨;罗海峰
4.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转Bt基因水稻种子及其亲本快速鉴别方法 [J], 林萍;高明清;陈永明
5.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栽培香菇产地快速鉴别 [J], 夏珍珍;郑丹;夏虹;姚晶晶;王胜鹏;仇建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的掺假检验一实验目的一切人为改变乳的成分和性质,均称为掺假。
这样做既有碍乳的卫生,降低乳的营养价值,有时还会影响乳的加工及乳制品质量。
所以生产单位和卫生检验部门对原料乳的质量应严格把关。
在收奶时或进行乳品加工前,对乳应进行掺假检验。
二实验内容首先对乳进行感官检验,观察乳的色泽、稀稠,鼻闻有无不正常的气味如酸味、腥味、焖煮味等。
口尝有无异味,如咸味、苦涩味等,再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
常见的掺假有掺水、掺碱、掺淀粉、掺盐等。
新鲜的乳是一种青白色,白色或微黄色的,不透明的胶性液体。
新鲜的羊奶有纯白的感觉。
乳色主要取决于乳的成份。
如乳的白色是由脂肪球、酪蛋白酸钙、磷酸钙等对光的反射和所产生的,白色以外的颜色是由一些色素物质决定的,如核黄素、胡萝卜素等。
乳的一般物理性状包括色泽、气味、比重、粘度、沸点、比热、表面张力、冰点、折射率以及乳的反应等许多内容。
这些性质不仅在辩别乳的质量方面是一些必要的因素,同时为明了乳加工中所产生的变化和检验生鲜乳及乳制品的掺杂(如加水、脱脂、掺混其它东西)、变坏及病乳等。
三仪器及试剂密度计:20℃/4℃的密度计;500mL和250mL的量筒;温度计;20mL试管,5mL吸管,5mL量杯。
0.05%玫瑰红酒精液:溶解0.05g玫瑰红酸于100 ml 95%的乙醇中;碘溶液:取碘化钾1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然后用此溶液溶解结晶碘0.5g,待结晶碘完全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即可;0.01mol/L硝酸银溶液:取1.75g硝酸银溶于蒸馏水即可;10%铬酸钾溶液:取10g铬酸钾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
四实验过程4.1掺水检验(相对密度法按国标GB5413.33—2010)4.1.1原理使用密度计检测试样,根据读数经查表可得相对密度的结果。
4.1.2分析步骤取混匀并调节温度为10℃~25℃的试样,小心倒入玻璃圆筒内,勿使其产生泡沫并测量试样温度。
试论原料乳中碳酸钙掺假的检测方法李小兵四川省雅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摘要:原料乳的掺假不仅会对正常的食品加工行业秩序造成影响,而且对于人们群众的身心健康安全也会产生威胁。
本文首先对当前国内原料乳碳酸钙掺假情况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重点探究了原料乳碳酸钙掺假的检测方法,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分析了原料乳碳酸钙掺假的防控措施,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共同维护我国原料乳生产和食品加工业的安全性和有序性。
关键词:原料乳;碳酸钙;检测技术1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原料乳碳酸钙掺假等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据调查显示,原料乳碳酸钙掺假从现代乳制品行业发展之初就已经存在,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掺假技术和手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如何在此种环境下,全面分析出原料乳碳酸钙掺假检测方法,提升原料乳碳酸钙掺假防控能力,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2国内原料乳碳酸钙掺假情况分析2.1多样化的掺假手段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在原料乳的加工环节掺假物质种类较多,不仅有水、豆浆、尿素和淀粉等常见物质,而且还有水解动物蛋白、水解植物蛋白、脂质末等食品添加剂。
除此之外,原料乳碳酸钙掺假也是较为常见的掺假形式,碳酸钙价格较低掺入牛乳原料当中可以提升原料乳的新鲜度和食用口感,因此常常成为不法分子惯用的一种掺假物质。
除了掺假物质多样化之外,掺假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
甚至还有不法造假企业同某些科研院所合作,以现代化的技术提升掺假效率,对于国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2较为滞后的掺假检测在掺假物质和掺假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原料乳碳酸钙掺假相关检测技术更新速度较慢,较为滞后的掺假检测技术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食品生产和加工业的需求。
例如,在三鹿乳制品三聚氰胺事件产生之后,在较长时间内三鹿企业内部的技术部门对于造成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物质种类没有真正弄清楚。
原料乳中“碱”掺假检测方法
乌燕;荆学铭;王春花;皇甫金东;刘振兴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工业》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研究原料乳中“碱”掺假物质定性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检测原料乳中“碱”质量分数在0.01%(以碳酸钠计)以上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同时方法操作简单,结果便于观察,适用于再养殖、收购、乳制品企业等进行原料乳质量验收检验.
【总页数】1页(P68)
【作者】乌燕;荆学铭;王春花;皇甫金东;刘振兴
【作者单位】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原料乳中牛尿、豆浆水掺假感官评定检测方法 [J], 秦思文;刘丽云;鲍晓凤;刘玉茹;张现密;常远
2.原料乳中碳酸钙掺假的检测方法 [J], 彭晓飞;张慧萍;刘美霞;肖锦华;王丹慧;李梅
3.原料乳中铵盐与氟乙酰胺掺假定性检测方法 [J], 李燕;张云鲜;王宏;陈瑞良
4.原料乳中掺假定性检测方法探索 [J], 乔雨婷;刘鹏;李春梅
5.试论原料乳中碳酸钙掺假的检测方法 [J], 李小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掺假乳的检测方法
每小平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杂志》
【年(卷),期】2001(020)004
【摘要】@@牛乳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饲养管理好,环境卫生清洁,干燥通风,健康奶牛挤出的乳汁具有光泽,呈乳白色不透明的液体,倒入杯中时发出舒畅的流动音。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每小平
【作者单位】陕西省长安县动物检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79.1
【相关文献】
1.原料乳及乳粉中糊精掺假的检测方法 [J], 王丹慧;王春苗;李梅;刘卫星
2.原料乳硫氰化物掺假定性检测方法 [J], 王慧;王艳华;袁凤琴;李梅
3.原料乳及乳粉中水解蛋白掺假检测方法的改进 [J], 薛小静;赵小玲;王丹慧;王佳
4.基于PLS-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鲜乳和掺假乳的检测方法研究[J], 刘波平;荣菡;邓泽元;罗香
5.浅谈淀粉掺假使杂的快速检测方法 [J], 潘显玲;张廷文;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料乳中掺假定性检测方法探索乔雨婷刘鹏
摘要:乳品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比如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质元素等,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还是0-3岁婴幼儿的优质营养食物。
由于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其安全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其中原料乳掺假问题的危害最大,是严重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所以针对原料乳质量鉴别技术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重点阐述了原料乳中掺假物质的常规检测方法,并对乳制品的掺假定性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乳品掺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发展趋势
1 牛乳及其乳制品概述
牛乳是母奶牛乳腺分泌出的一种白色带有淡黄色、不透明、微甜的液体,它具有胶体特殊性质,含有的营养成分是幼畜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牛乳是87%-88%的水分和12%-13%的干物质组成的。
它含有脂肪、蛋白质、乳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许多营养物质,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牛乳中有一百多种化学成分是人体需要的。
牛乳的营养成分组成比较稳定和均匀,而且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许多营养成分能够促进人类生长发育及维持健康水平,所以牛乳成为了人类最完善食品的种类之一,人们把牛乳作为了婴幼儿断奶之后补充的基础食品,同时牛乳也成为了开发各种食品的基础。
自90年代我国出现了居民对乳品消费的高速增长,乳品工业已成为我国农业、食品工业的最大的亮点。
虽然乳品工业经过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大力的发展,乳品工业的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更高的飞跃,但是乳品的质量依然是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其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是牛乳的质量检测。
目前我国牛乳掺假现象比较的严重,下文将就牛乳掺假的主要手段及检测方法展开研究。
2 原料乳掺假概念及常见掺假物质
2.1 牛乳中掺假的概念
部分人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或者想掩盖生牛乳真实的品质,向原料乳汁中添加低成本或者没有营养价值的物质等施假掺杂行为。
比如,为了提高牛乳品质加入了非食用物质或者有毒害的物质;为了能让生鲜牛乳提高质量而加入了防腐的物质,使这些掺假的牛乳能够通过一般的感官检验,不易被检查出来。
2.2 常见的掺假物质
牛乳时间过长会变酸,加碱就可以降低酸度。
还有的向牛乳里加甲醛、亚硝酸盐是为了达到防腐的目的。
牛乳的乳蛋白检测含量低,不法分子会加入三聚氰胺或者尿素等含氮的物质。
现在掺假物质越来越多样化了,已经发展到掺加植脂末、水解动物蛋白、水解植物蛋白。
与此同时,掺加手段花样百出了,不只是单单的掺加某一种物质,而是将几种物质用不同的方法搭配联合使用掺加到牛乳中去。
3 原料乳中掺假物质的定性检测方法
3.1 原料乳中掺水检测
3.2 原料乳中掺入非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3.2.1 三聚氰胺检测
三聚氰胺分子中氮的含量达到了66.7%,我们现在采用的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和饲料的粗
蛋白含量时,不能够区分出是否为蛋白质中的氮含量,只能测出氮的含量。
三聚氰胺含有大量氮元素,有些不法分子为了增加牛乳及乳制品中的含氮量,以此冒充高蛋白乳制品,将工业用品三聚氰胺掺加到牛乳及乳制品中,这样既能通过质量检测又可降低成本。
工业用品三聚氰胺本身就有一定的毒性,它会对人的泌尿系统造成伤害,人们长时间食用这种伪劣的乳制品后会导致泌尿系统产生结石,还会严重的损害婴幼儿的身体,更严重会危及到生命安全。
在2008年8月爆发的某奶制品公司大量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后,在原料乳添加
三聚氰胺这种行为对我国食品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卫生部规定原料乳必检三聚氰胺,要依据国标G/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检测,还规定
了在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属于违法行为。
到目前为止,我国乳及乳制品三聚氰胺的检验还可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三聚氰胺测定。
液相色谱法:将30ml的乙腈加入
到充分混匀的15g原料乳样品(准确至0.01g,置于5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剧烈摇晃约6m in,最后加水定容到满刻度,充分混合均匀后静置3min,可以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上清液并用针式过滤器过滤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上机检测。
3.2.2 硫氰酸钠检测
3.2.3 尿素检测
在奶牛饲养或产奶过程中由于使用一些抗生素药物治疗疾病,导致了抗生素残留在牛乳中,这是乳品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
抗生素也被人为的掺加到了乳及乳制品当中,这样可以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
抗生素对乳只产品的风味会产生很多有害的影响,消费者长时间的食用含有抗生素的乳制品身体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例如人的身体会降低对抗生素类药物的敏感度,使身体里面肠道菌群受到破坏不能有效的工作,肠道细菌耐药性增加等等。
牛乳中常见的抗生素主要有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氯霉素类等。
乳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很多,根据检测方法的原理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理化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法和免疫法。
3.4 原料乳中掺入蛋白质类的检测
动物胶原水解蛋白来源于动物皮革、毛发等下脚料,掺入到乳品中不仅会影响乳的口感和风味,还会改变牛乳的溶解度,若消费者长时间食用这种营养价值低劣的乳制品,将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羟脯氨酸在正常胶原蛋白中含量大约为13.5%,是胶原蛋白所特有的氨基酸,而不存在其他蛋白质中。
因此我们判断乳品中水解动物蛋白的掺假,可以通过化学
方法检测出羟脯氨酸在乳中含量来鉴别。
还可使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法判断乳蛋白和
水解动物蛋白组成差异较大的氨基酸,从而半定量地检测牛乳中水解动物蛋白的掺入比例范围。
氨基酸:国家强制规定很多乳品的检测项目,尤其是乳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现在市场上很多的乳饮品种繁多,大多数以牛奶为原料生产的,营养丰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有一些乳品厂把一种氨基酸(特别是甘氨酸)或者氨基酸螯合物替换成了含有丰富蛋白质的原料奶,这样可以减少成本增加自己的利益。
如果我们用国家规定的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含量,检测为合格,这其实属于欺骗消费者。
由于正常情况下新鲜牛乳中游离的氨基酸比例含量是一定的。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乳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判断乳品中是否添加了单一氨基酸。
我们通过测定乳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比例与含量是否高过正常值,当牛乳中游离甘氨酸含量大于 50g/L时,可判定添加了甘氨酸。
原料乳中掺入糖类物质:不法分子为了降低成本,使牛乳粘稠,在乳品中掺加糖类物质有淀粉、糊精等。
牛乳中在添加糖类会影响乳制品的风味,使乳制品可能出现糊状。
我们可采用淀粉经糊化后遇到碘变蓝色的化学方法来鉴定乳品中是否淀粉掺假:先用试管吸取10 mL乳液,放入小烧饼里,经过加热煮开,然后放置等到常温之后,往里加入几滴0.1mol/L 浓度的碘液,如果牛乳中出现蓝色说明乳液里掺入淀粉等。
在盐酸溶液里蔗糖可以和间苯二酚发生反应,出现红色。
我们可以从这个现象来判断原料乳中是否加了蔗糖。
我们通过观察掺入淀粉、米汤和糊精等物质的牛乳,会出现粘稠感,再将牛乳倒入玻璃杯中观察,如果发现牛乳流淌的比较慢而且在加热后有容易出现糊锅的现象,这就可以判断牛乳里掺加了糖类物质。
3.5 原料乳中掺盐类检测
牛乳中掺入食盐等氯化物感官检验:牛乳中掺入氯化物如食盐,其乳稠度较差,呈现出青白色,品尝时牛奶有咸味。
另外,正常牛乳沸点为100.5℃。
若牛乳掺入了食盐,经过加
热沸点会上升。
3.6 原料乳中掺加碱类检测
在适宜的温度下尤其是在夏季,营养丰富的牛奶中,微生物会大量繁殖,造成牛奶酸败。
不良奶农为了减少损失掩盖酸败,经常往牛奶里加苏打,碱面这些碱性物质,中和酸碱度,减少损失。
但牛乳添加了碱性物质后破坏营养成分;失去原本的风味;还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法:40mg溴百里香酚蓝倒入100ml酒精(浓度95%)制成0.04%酒精溶液。
原料乳中滴加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正常原料乳显黄色,若原料乳显黄绿色则说明有碱存在。
碱的含量增加颜色变深,黄色-黄绿色-绿色-蓝色。
冰醋酸法:准备样品牛乳5ml倒入试管中,然后加冰醋酸1ml,经过反复摇晃,若发现牛乳中有气泡产生,则书说明牛乳中掺加碱类物质,为异常乳。
4 原料乳掺假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4.1 乳品在线检测技术快速发展
在线检测利于质检人员对乳品质量监管能力的提高,在线实时监控检测也将成为乳制品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乳品检测设备近红外光谱检测正从大型设备向小型便于操作发展,这也成为了近红外光谱的发展方向。
在线检测将是未来乳品掺假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4.2 广泛使用乳品快速检测试剂盒
快速检测试剂盒具有很强的专一性,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等优点,它是以酶联免疫吸附法为原理制作的,不用特殊器材,操作方便,可以同时进行很多个样品检测,避免了在实验室检测操作复杂繁琐的程序、实验时间长等缺点。
因此,它不仅适合中小企业,也适合乳品质检人员的现场快速检测,已是当前乳品掺假检验技术的重要方法。
5 结语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关心食品质量安全,在乳及乳制品方面体现在数量向质量安全方面的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的奶源市场加剧竞争,一些不良奶商的掺假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加之现在掺加的物质及手段正在不断的推新,研究出一套准确、简洁、快速的检测技术已经显得十分的重要与迫切。
我们科研人员必须继续认真探索生鲜牛乳及乳制品中掺假物质的准确、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深入开发方便检测的仪器设备,促进我国乳及乳制品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