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种群的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4.73 MB
- 文档页数:13
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
(一)数量特征
这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
种群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其数量大小受四个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这些参数继而又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率、内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从而形成种群动态。
(二)空间特征
种群均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个体在空间上分布可分为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此外,在地理范围内分布还形成地理分布。
(三)遗传特征
既然种群是同种的个体集合,那么,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但不同的地理种群存在着基因差异。
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世代传递,在进化过程中通过改变基因频率以适应环境的不断改变。
(四)系统特征
种群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
它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为中心,也以作用于该种群的全部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所组成的系统。
因此,应从系统的角度,通过研究种群内在的因子,以及生境内各种环境因子与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机制与规律。
4.1种群的特征编写:刘强审核:刘强使用时间:2012.4 编号:16010【学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重点难点】种群的特征;样方的选择和确定【学习过程】一、种群的概念(课本P59)种群的概念:生活在的生物的个体。
【针对性练习】1.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B.一块田地里的狗尾草 C.一棵树上的寄生物 D.一座山峰上的树2.种群是指一定环境中()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3.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二、种群的数量特征(1)_______ __(2)__________(3)____ ________(4)____________(5)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概念: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是种群的特征。
特点: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不一样;同一物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也不一样。
意义:反映了种群在的数量。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在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
对于难以逐个计数的种群,可采取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1)样方法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取样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样方数量、面积适当。
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即只要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夹角的个体均正确,如右图(涂黑处为所计数个体,现取右、下两边):数据处理:对于计数的不真实值要进行取舍,然后再把各组数据相加,求平均值。
如下表:其中第1组数据和第8组数据不真实,与其他组差别太大,应舍去,剩下的几组求平值。
(2)标志重捕法成立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41种群的特征范文
以下是关于41种群体的特征:
一、老年人群:老年人群的年龄主要在65岁以上,其主要特征是可
能伴随有衰老的健康状况,并可能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各种
后遗症等疾病。
老年人普遍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较高的慢性病发病率,可
能会与其他人群的社会交往有所不同,有较少的参与社会活动,视力、耳
鼻喉、大脑衰老、动作缓慢等。
二、青少年群:青少年群主要是指12-18岁的青少年,这一群体的成
长阶段比较特殊,他们对事物热情高涨,充满活力,具有更强烈的追求、
规划能力和更多的未来视野。
青少年群一般特征是思想活跃、行动灵活,
追求创新、好奇心强、思维敏捷,好奇心强,但缺乏责任感、那种做事的
耐心和坚持,所以比较容易放弃,注意力也不够集中,通常难以做到专注
与深思熟虑。
三、学生群:学生群为6-18岁学龄期儿童,其思想活跃,能力有限,学习力强,有较大的学习潜力,乐于接受新的知识,善于吸收,喜欢独立
思考和尝试新事物,有追求,有梦想。
学习能力受环境、社会文化和家庭
背景等影响,通常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注意力容易分散,态度容易受到环
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别人,有一定的自我意识。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58 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项目定义特点或意义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②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①类型②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③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3.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1)样方法①适用对象:植物、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密度的调查。
②过程: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估计值。
③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①适用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密度估算公式初次捕获标记数M个体总数N=重捕的标记个体数m再次捕获个体数n。
考向一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的辨析1.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春运期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参考答案】B技法提炼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1)统计图(2)曲线图(3)柱形图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41种群的特征范文群体特征是指具有其中一种共同特点的一群人或物体所表现出的共同属性和特征。
下面是对于41种群体特征的范文,旨在展示每种群体的特征和特点。
1.家庭群体特征家庭是一种由亲属关系构成的生活共同体,具有亲密关系、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生活的特点。
2.学生群体特征学生群体是指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一群人,具有年轻、好奇、求知欲旺盛、学习能力强的特点。
3.老师群体特征老师群体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群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责任心强、耐心细致、善于与学生沟通的特点。
4.农民工群体特征农民工群体是指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具有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勤劳朴实的特点。
5.企业家群体特征企业家群体是指从事创业的一群人,具有冒险精神、预见能力、坚持不懈、创新意识强的特点。
6.文化人群体特征文化人群体是指从事文化艺术、学术研究等领域的人,具有渊博的知识、艺术品味、创造力强的特点。
7.建筑工人群体特征建筑工人群体是指从事建筑施工的一群人,具有体力劳动、技术熟练、团队合作、抗压能力强的特点。
8.车手群体特征车手群体是指从事驾驶交通工具的一群人,具有驾驶技术熟练、应急处理能力强、对交通法律规定熟悉的特点。
9.音乐家群体特征音乐家群体是指从事音乐创作和演奏的一群人,具有音乐天赋、艺术感知力、耐心细致的特点。
10.运动员群体特征运动员群体是指从事各类体育运动的人,具有身体素质好、技术娴熟、执行力强、团队协作的特点。
11.程序员群体特征程序员群体是指从事编程工作的一群人,具有逻辑思维、抗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强的特点。
12.医生群体特征医生群体是指从事医疗工作的一群人,具有医学知识、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冷静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13.粉丝群体特征粉丝群体是指对一些明星或者团体非常狂热支持的一群人,他们具有忠诚度高、共同热爱、积极参与活动的特点。
14.玩家群体特征玩家群体是指对游戏非常热爱并且经常参与游戏的一群人,具有游戏技能高、团队协作意识强、拓展创新思维的特点。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学案4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数量的变化(Ⅱ)。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复习要求1.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2.分析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3.掌握“J”型曲线和“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及特征 4.列举“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基础自查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1)概念: 。
(2)调查方法①样方法⎩⎪⎨⎪⎧适用于 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取样方法有 和 两种②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想一想 标志重捕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2.出生率和死亡率: 。
3.迁入率和迁出率: 。
4.年龄组成(1)概念: (2)类型①增长型: 。
②稳定型: 。
③衰退型: 。
想一想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构建种群增长模型(1)方法:。
(2)意义: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1)条件: 。
(2)数学公式:(3)特点:。
3.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2)概念:。
(3)K值:又称,在的情况下,。
(4)特点:。
课堂深化探究一.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1.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分析种群数量特征模型、理解种群数量特征:(2)析图①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 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③ 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④除图中影响因素外,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改变。
⑤预测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首先依据的是,其次是,由此推导预测出种群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的变化趋势。
2.种群的年龄组成图解及分析(1)模式图①图解②析图特别提醒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
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组成,还与气候、食物、天敌等有关,譬如遇到剧烈的气候变化,可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此外,种群数量还与迁入率、迁出率直接相关。
必修三 4.1种群的特征【学习目标】1.简述种群的概念含义。
2.列举种群的主要特征。
3.尝试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群的种群密度。
【自主学习讨论】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的个体。
基本特征有:⑴种群密度;⑵和死亡率;⑶迁入率和迁出率;⑷和。
2.种群密度的概念:种群在单位或单位中的个体数。
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其表示方式:种群密度=数/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⑴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样方法①样方大小:一般以的正方形为宜。
②取样方法:取样法和取样法等。
③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选取若干样方,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⑵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标志重捕法①应用范围:活动能力,活动范围的动物。
②测量方法:③计算公式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1.出生率和死亡率:2.迁入率和迁出率: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⑴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和。
⑵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数目的比例。
⑶能够预测未来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巩固检测】1.下列有关个体、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B.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C.个体与种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物种是所有种群的集合2.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B.种群是许多同种个体的总和C.种群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D.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4.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湖泊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②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稗草是一个种群④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⑤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④⑤ D.③⑤5.下面是四个种群年龄结构模型,其中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种群是6.影响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不包括()A.季节的变化B.土壤中的含水量C.食虫鸟的数量D.植物的种类和数量7.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B.人口出生率是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量C.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D.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的区别8.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C.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9.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