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及启示
姓名:申微璇 学号:2015010519 专业:学科教学英语
-
01
杜威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02
文献综述
03
教育本质观
04
教学论
05
பைடு நூலகம்启示
-
CONTENTS
目 录
一、杜威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
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 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 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 代表。
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和 结果。它包含主动的尝试和被动的承受结果两个因素,并以特定的形式结合着,单纯的活动并不构成经验。
-
教育目的论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生长和更好的教育,而生长和生活都是无止境的,无终极的,也是没
有最后目的的,因此教育是没有目的的,这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社会环境并不是 静止的或绝对的,而是变化无终极的,未来生活的不可预测性使得学校除了传授具体的知识外, 更应该有一种不变的工具能力。因此,我们将儿童作为教育的出发点,社会作为教育的归宿点, 这期间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良好的教育目的是根据受教育者特定的个人情况制定的, 忽视个人的能力和要求,提出一致的目标和终极的教育目的是不可取的。教育的目的必须能转 化为受教育者的活动或进行合作的方法,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之中。
-
3.姜俊和发表的《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在该文中指出:杜
威主张的是教育即生长,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教育过程以外 无目的,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在民主制度下, 由于不同的个体拥有各自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才能训练每个人养 成有秩序地促进社会变迁的反省习惯。因此,我们对教育目的应该 从现实与未来两方面进行认识;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青少年心 理的适应性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教育目的不应仅仅保存与传递现 有的社会理想、价值观、或再现过去的社会状态,还必须具有对流 行的社会价值观进行评析和批判的只能。[ 姜俊和.杜威的教育目 的论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