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教育理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82.54 KB
- 文档页数:68
杜威的教育学原理杜威,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包括《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儿童与课程》等。
他认为教育即生活,主张从做中学,并且他反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一、教育即生活在杜威看来,传统教育过于注重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好各种准备,让儿童整天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训练,这让儿童整天处于压抑的状态,不利于他们的天性发展,学校应当把这些活动呈现给儿童,并且以各种方式把它们再现出来,使儿童逐渐了解它们的意义,并能在其中起着自己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儿童的生长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而生活就是在不断发展和生长的。
因此他明确提出要以儿童生活为依据设置课程。
并且教育的过程就是眼前的生活,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因此教育要与儿童当下的生活融合,教会儿童适应眼前的环境过好当前的生活。
二、教育即生长他极力强调教育者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与交往中学习,使他们的本能和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就是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使教育教学适应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但他认为这种尊重不是放纵,不是为所欲为,如果只是放任儿童的兴趣,让他无休止地继续下去,那就没有生长,而生长并不是一个消极的结果。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高度重视经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在杜威看经验是个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包含着个体主动地尝试的过程和被地承受结果的过程,它应该既要让学习者获得一些认识的结果,又要增强他们的经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他指出:“教育是对经验的重建和重组,它能增添经验的意义,使人们指导今后经验过程的能力得到增强。
”杜威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目的就是要让学习者从传统的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精神,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的实践中去,“在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习,不断丰富他们的经验,增强他们对不断变化世界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