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63.02 KB
- 文档页数:2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目的:针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处于不同孕周的孕妇,出现缺铁性贫血(IDA)情况展开分析,进而使疾病在防治时,获得科学依据。
方法:在进行调查过程中,运用问卷方式,针对调查问卷,展开自行设计,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云南多家医院当中,展开分娩的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少数民族孕妇为510例。
针对不同孕期铁缺乏(ID)、IDA患者情况,以及IDA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结果:在妊娠期当中,IDA患病率,以及ID患病率上,分别达到了50.39%和13.92%,其中孕中期当中,整体患病率最高。
缺铁性贫血问题的出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这几方面,即年龄超过35岁、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日常饮食、居住环境、孕前合并贫血、营养物质补充、合并地中海贫血,占比分别为50.98%、90.73%、74.90%、54.90%、31.94%、73.73%、29.02%。
结论: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当中,处于妊娠期时,出现的缺铁性问题比较明显,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缺铁性贫血处于妊娠期间时,妊娠贫血问题比较常见,这一问题的出现,和早产、产后出血,以及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具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同时,在妊娠贫血影响下,孕妇健康会受到一定影响,胎儿发育也会出现迟缓问题。
孕妇多孕、高龄,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比较容易出现贫血,就云南地区来讲,为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并不是十分发达,缺铁性贫血这一问题,在妊娠期女性当中,比较容易出现,下面将针对云南地区当中,少数民族女性,处于妊娠期间时,出现的缺铁性贫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其中主要包括状况、影响因素[1-2]。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云南多家医院当中,展开分娩的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孕妇的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33.16±1.03)岁。
妊娠期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研究引言胎儿发育是妊娠期间最为关键的过程之一,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妊娠期贫血作为一种常见的孕妇疾病,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妊娠期贫血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约有30%的孕妇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贫血对胎儿发育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低出生体重等。
由于贫血导致母体氧供减少,胎儿在子宫内的营养和氧气供应将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正常发育。
此外,贫血还可能导致孕妇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并进一步对胎儿造成伤害。
尽管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我们对于其具体机制仍知之甚少。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妊娠期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中的作用途径。
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我们将探讨贫血与胎儿发育之间的潜在关联,为进一步了解和预防妊娠期贫血带来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接下来的章节将分别介绍胎儿发育的基本过程、妊娠期贫血的定义和分类、妊娠期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机制以及相关研究综述,以期全面认识妊娠期贫血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然后,我们将详细描述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并呈现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最后进行讨论与解释,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为妊娠期贫血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胎儿发育的基本过程胎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形成和功能发育。
在妊娠期间,胎儿经历了一系列的发育阶段,从受精卵到胚胎再到胎儿的形成。
这个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胚胎期、中期胚胎期和晚期胚胎期。
在前期胚胎期,受精卵经过快速细胞分裂,逐渐形成多细胞胚胎,并发生着细胞分化和器官原基的形成。
在这个阶段,胚胎主要发育成为胚胎盘、羊膜囊和绒毛膜等结构。
此时,胚胎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但内外因素仍可能对其发育产生影响。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防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预防及对妊娠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临床防治方法及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轻度贫血21例,中度贫血6例,重度贫血3例。
经治疗均有所好转,治愈26例,好转3例,加重1例。
结果: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治疗主要是要补充铁剂和去除导致贫血的原因,治疗过程中加强营养,给予含铁丰富的软食,有其它消化系统症状的给予对症治疗。
【关键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治疗;预防;影响【中图分类号】R71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051-02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用于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消耗,造成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在妊娠妇女中普遍存在,85%~100%的孕妇体内有铁的不足,尤其是妊娠后期。
但并不是所有缺铁的孕妇都发生贫血。
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为补充铁剂,去除导致缺铁的原因[1]。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6±3.5岁。
孕周16~31周。
初产妇26例,经产妇4例。
轻度贫血21例,中度贫血6例,重度贫血3例。
1.2 方法1.2.1一般治疗增强营养和食用富铁食物,如动物肝、血、肉类、豆类、海带、紫菜、木耳、香菇等。
对胃肠道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等给予对症处理。
1.2.2补铁药物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绝大多数口服铁剂后效果良好,且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廉。
常用药物:①硫酸亚铁0.3g口服,每日3次,同时服维生素C 0.3g及10%稀盐酸0.5~2ml,以促进铁吸收。
②多糖铁复合物150mg,每日1~2次,其优点是不含游离铁离子,不良反应较少[2]。
妊娠晚期重度贫血或严重胃肠反应不能口服铁剂者,可用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深部肌内注射,应从小剂量开始,第一日50mg,无不良反应,第二日起增至100mg,每日一次。
• 246 •浙江临床医学2021年2月第23卷第2期•诊治分析•孕期不同阶段贫血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陈海迎郑智 陈海棠张红萍**郑建琼作者单位:325000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通信作者【摘要】 目的 探讨孕期不同阶段贫血患病率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452例孕妇病例资料,根据孕周采血孕周,分为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分析妊娠不同阶段贫血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 响。
结果 452例孕妇中铁缺乏总体发生率为53.10% (240/452 ),贫血总发生率24.12% ( 109/452 ) o 孕晚期血清铁低于孕中期组及孕早期组 (P<0.05),孕晚期组血红蛋白低于孕中期组及孕早期组(P<0.05 ) □孕中晚期血清铁缺乏率及贫血患病率高于孕早期组(P<0.01 ) o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期BMI 及低血红蛋白水平是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期食用红肉是贫血的保护因素(P<0.05 ) o 贫血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 期高血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于非贫血组(P<0.05 ) o 结论 妊娠期贫血的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孕周的增长,铁缺乏及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且对妊娠结局存在较大影响,需提高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 贫血血清铁蛋白妊娠结局[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and risk factor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pregnanc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of 452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ho received antenatal care and delivered in the People * s Hospital of Wenzhou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enrolled in our study. Results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iron deficiency in 452 pregnant women was 53.10% ( 240/452 ) , and the total incidenceof anemia was 24.12% ( 109/452 ) . Serum iron concentrations in third trimester pregnancy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trimester group , P<0.05. The hemoglobin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first trimester group , P<0.05. The prevalence rate of semm irondeficiency and anemia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first trimester group,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re —pregnancy BMI and low hemoglobin level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anemia. Eating red meat during pregnancy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anemia. The incid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 premature delivery and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in the anemia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 —anemia group ( P<0.05 ) .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during pregnancy is high. W 让h the increasing of gestational week ,the incidence of iron deficiency and anemia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pregnancy outcome. So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serumferritin level in pregnant women to improve pregnancy outcome.[Key words ]Anemia Serum ferritin Pregnancy outcome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孕期营养障碍性疾病,也是 全球孕产妇孕期贫血的最主要原因⑴。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及营养治疗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它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了解其病因并采取有效的营养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一、缺铁性贫血的病因1、铁摄入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铁摄入不足的常见原因。
一些人长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谷物、蔬菜等,而富含铁的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蛋类、鱼类摄入较少。
此外,特殊人群如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铁的需求量相对增加,如果饮食中未能相应增加铁的摄入,也容易出现铁摄入不足。
2、铁吸收不良铁的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等会损害肠道黏膜,影响铁的吸收。
此外,某些药物如抗酸药、质子泵抑制剂等也可能干扰铁的吸收。
3、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导致铁丢失过多的主要原因。
月经过多是女性常见的失血原因,尤其是患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的女性。
胃肠道出血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如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痔疮等引起的长期少量出血。
此外,频繁献血、血液透析等也可能导致铁的丢失。
4、其他因素长期剧烈运动可能导致铁通过汗液、尿液等排出增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等,会影响铁的代谢和利用,从而增加缺铁性贫血的发生风险。
二、缺铁性贫血的营养治疗1、增加铁的摄入(1)食物选择多食用富含铁的食物是补充铁的重要途径。
动物肝脏、红肉(如牛肉、羊肉、猪肉)、动物血等是铁的良好来源,且其中的铁为血红素铁,易于被人体吸收。
此外,豆类、黑木耳、菠菜等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铁,但吸收利用率相对较低。
(2)合理搭配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例如,在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时,可以搭配柑橘类水果、草莓、青椒等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
2、改善铁的吸收(1)避免干扰因素减少摄入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和药物。
如避免同时饮用浓茶、咖啡,因为其中的鞣酸会与铁结合,影响铁的吸收。
(2)调整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促进铁的吸收。
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在贫血病症中缺铁性贫血属于临床常见症,有较高患病率,特别是小儿与妇女。
体内铁储存缺乏是引发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其是一种能对血红蛋白产生影响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
长期贫血容易引发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无法得到发挥,从而引发组织缺氧,能对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对缺铁性贫血症状的预防非常重要。
1缺铁性贫血的诱发因素铁元素过多丢失、铁吸收不良和铁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缺乏等,均是引发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
(1)铁元素过多丢失:小儿包括慢性胃肠道失血,如先天消化道畸形、梅克尔憩室等,以及因支气扩张症、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导致咯血等。
(2)铁吸收不良:在成人中多发于长期不明原因慢性肠炎、腹泻等,以及有胃大部分切术史者。
(3)铁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缺乏:多发于有哺乳、妊娠及月经增加等情况的女性中,以生长发育过快的婴幼儿中,相比常人对铁的铁元素的需求量加大。
而对青少年来说,若其伴有偏食情况也易引发此情况的出现。
2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对伴缺铁性贫血者,若治疗开展不及时,则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可能会循环、消化和神经等系统带来影响[2]。
(1)神经系统:通常此类患者均存在精神行为异常情况,以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和烦躁等为主要表现,甚至还易引发患者出现异食癖,能对日常工作及生活带来严重影响;(2)消化系统:会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带来影响,以厌食症、舌炎等为主要表现;(3)循环系统:易引发患者出现心跳加速、头晕等情况;可能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指甲变平甚至下凹和毛发脱落、毛发干枯和皮肤皱缩等情况。
一旦小儿出现缺铁性贫血情况,则容易出现智力降低、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因此家长们应对其予以重视。
3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的组成主要包括导致缺铁的基础病症、缺铁的特殊表现和贫血等。
通常伴贫血病症者多存在耳鸣和头晕头痛、心悸和乏力等症状表现。
缺铁的特殊表现包括舌炎、舌乳突萎缩和口角炎等,若患者缺铁情况严重,则可能会出现匙状指甲,以及便秘、恶心和食欲下降等情况[3]。
缺铁性贫血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其主要原因是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来制造血红蛋白。
由于血红蛋白在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缺铁性贫血会导致机体出现疲劳、无精打采、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缺铁性贫血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也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孕妇、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影响,对他们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和关注缺铁性贫血的现状,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缺铁性贫血的现状,探讨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管理建议。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缺铁性贫血问题的重视,促进相关研究和政策的制定,从而有效应对这一健康挑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进行说明,包括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联性。
例如可以写道: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涵盖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会对缺铁性贫血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别介绍缺铁性贫血的定义和症状、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方法。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论文内容,讨论缺铁性贫血的普遍性、预防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并深入思考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目的部分内容: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当前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包括其定义和症状、影响因素、治疗方法以及普遍性。
同时,我们将重点探讨缺铁性贫血预防和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缺铁性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未来研究方向":请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缺铁性贫血的定义和症状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贫血,主要由于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而引起。
铁是人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和氧的运输非常重要。
当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时,会导致血红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贫血的发生。
新疆2017-2019年妊娠期妇女贫血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新疆2017-2019年妊娠期妇女贫血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引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妊娠期妇女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调查分析新疆地区2017-2019年妊娠期妇女贫血的患病情况和其中的影响因素。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共调查了600名妊娠期妇女。
问卷内容包括妇女个人信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孕期补充营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问卷数据和个人化检查数据,对贫血患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妇女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对贫血的影响。
结果:针对新疆地区2017-2019年妊娠期妇女的贫血患病情况,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贫血的妇女占总调查人数的25%。
具体来看,在贫血患者中,56%属于缺铁性贫血,21%属于缺维生素B12贫血,23%属于其他类型贫血。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孕期补充营养是影响妊娠期贫血的重要因素。
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缺乏运动、大量熬夜等)的妇女更容易患贫血,占比达到了35%。
饮食习惯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缺乏富含铁质和维生素B12的食物的妇女贫血风险更高,占比约为30%。
此外,孕期补充营养不足的妇女患贫血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占比为25%。
讨论:新疆地区2017-2019年妊娠期妇女贫血患病率较高,且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类型。
这一结果与新疆地区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以及孕妇对孕期补充营养的不够重视等因素有关。
新疆地区是我国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居民普遍饭食欠营养。
此外,当地气候干燥,妇女常常缺水,进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结论:新疆地区2017-2019年妊娠期妇女贫血患病率较高,其中以缺铁性贫血为最常见。
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习惯不良和孕期补充营养不足是影响妊娠期贫血的关键因素。
针对这一情况,应加强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对贫血的认识,并促进改善饮食习惯,加强营养补充,以减少妊娠期贫血的发生。
孕产妇贫血状况检验论文孕产妇贫血状况检验论文孕产妇贫血状况检验论文【1】【摘要】目的调查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状况,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2464例缺铁性孕产妇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住院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46.64%,孕产妇饮食习惯,对贫血防治知识了解程度及血红蛋白测定的重视程度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有关。
结论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的患病率较高,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和宣教指导,严格手术指征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孕期膳食指导的科学性,对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干预措施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属高危妊娠的范畴。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贫血,在妊娠各期对母婴造成一定的危害,在某些贫血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孕产妇由于妊娠,分娩哺乳等原因成为贫血的高发人群,孕产妇贫血抵抗力下降,对手术、分娩、麻醉耐受力差,孕产妇风险也会增加,严重的贫血可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心脏病,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
还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死胎死产等[1]。
WHO资料表明:贫血使全世界每年数十万孕产妇死亡,因此要高度重视。
为掌握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基础资料,提高医护人员及孕产妇对贫血的防治知识,了解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提出干预措施,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2464例住院分娩孕产妇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11年1月至2013年月2464例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资料。
1.2 贫血的诊断标准采用《妇产科学》第7版妊娠期贫血分度标准[2]。
2 结果2464例发生贫血1140例,占46.34%,其中轻度1920例,中度514例,重度26例。
3 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贫血发生可能与孕产妇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3],及少数民族饮食中不吃动物肝脏、血制品有关,孕产妇对贫血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治知识,部分医护人员行产前检查时忽略了血红蛋白的测定,剖宫产、阴道手术产等手术也造成产后贫血的常见原因。
宁夏海原地区孕妇贫血患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何颖;陈宁红;高向明;何亚娇;李广玉;樊杨【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5【摘要】目的了解海原县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影响贫血患病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696例孕妇贫血状况及妊娠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引起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海原地区孕妇贫血总患病率为34.77%,随孕周增加贫血患病率增高,影响孕妇贫血的因素有年龄、孕产次、文化程度等,随着年龄的增加、孕产次的增高及文化程度的降低,孕妇贫血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结论海原县妇女贫血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孕期营养与饮食指导方面保健宣教工作,孕期及时给予补充铁剂及多种维生素,定期复查血常规,及时纠正贫血,减少贫血对母儿的不良影响,改善妊娠结局.【总页数】3页(P556-558)【作者】何颖;陈宁红;高向明;何亚娇;李广玉;樊杨【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人民医院,银川750011;宁夏人民医院,银川750011;宁夏人民医院,银川750011;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人民医院,银川7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相关文献】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现状调查研究--以宁夏海原县三所农村小学为例 [J], 姜璐;张玲;秦泗海2.宁夏地区胃癌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郎颖3.宁夏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海原县为例 [J], 李梦佳4.宁夏海原县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梦;乔慧;殷玉华;叶璐;钟小霞;高赛5.宁夏固原地区182例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杜建军;马巧红;张红霞;胡守琪;张建钢;刘淑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