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专题三 第三讲 小说环境类3大题型——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51
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赏析小说环境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它服从于小说形象、情节和主题的需要,故能体现小说的体裁特征。
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主要有三种题型:环境特点概括题、环境描写作用题以及环境描写手法题。
综观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环境特点概括题、环境描写作用题两种题型上。
题型一环境特点的概括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特点概括也就分为自然环境特点概括和社会环境特点概括两类。
一、掌握必备知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特点概括题解题“3步骤”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的区别,后者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
题型二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等等。
而且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也有一定区别。
一、掌握必备知识环境描写的作用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4角度”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4角度”环境描写作用题解题“3步骤”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增是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和目的是一致的。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并作对应分析。
这里要注意区分自然环境描写作用与社会环境描写作用各自不同的思维角度。
(具体角度请回看上面“一、掌握必备知识”)第三步:分条列,规范答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题型三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描写的角度(写景顺序、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
环境描写的手法题思考“3角度”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①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
(新高考)专题三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师用书(解答技巧归纳+练习)—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学案第三节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1.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地位、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地点、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人物出场、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境,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⑤揭示或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象征某种概念、思想或感情,如象征和平、幸福、品格、命运、前景、希望等;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暗示人物心情、命运;暗示下文情节。
2.答题指要⑴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意作答。
⑵答题角度:环境+人物+情节+主题⑶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
【过关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鼓书艺人老舍宝庆的心情十分震动,一个抗日团体给他来了信,要他的班子为抗战做点事情。
当琴珠问起他们肯出多少钱时,他大吃一惊。
他知道人家连车马费都不会给的。
琴珠一听,直摇头:“不干!”“我来付车马费。
”宝庆没辙了。
琴珠笑得前仰后合,半天才憋出话来:“您钱多,您有钱……我们穷人得挣钱吃饭。
小说环境类题教学目标:1、熟悉环境类3大题型。
2、学习环境类题型的分析方法。
3、实战应用,规范答题。
教学重点:认识题型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学法指导:讲解—应用体验—应用媒体设计: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小说环境分类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1)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它包括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
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
(2)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命题的重心有三:一是环境特点,二是环境描写的手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相结合。
二、环境特点题概括环境特点是高考考查小说景物描写的最常见题型,主要考查赏析小说景物描写的能力。
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活动,事件也在一定的环境里发展。
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对准确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区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三、概括环境特点的5个角度1.从“时”的角度思考“时”泛指时间,具体指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比如“抗战时期”,也指自然环境中的时令节气。
2.从“地”的角度思考“地”泛指地点,具体指“场所”“场合”“地域”等,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3.从“人”的角度思考“人”指人物,主要指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团结友善)等角度分析。
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而十分虚化的社会环境,通过理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判断人际关系是友善的还是紧张冷漠的,等等。
专题03小说阅读环境描写专题03小说阅读环境描写一、人物环境(一)自然环境1.特点(1)画面示例:《荷花淀》诗与画和谐的统一,构成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是一幅幅秀美而明丽的画面;《祝福》以“雪”为特定环境描写,营造了一幅压抑悲凉的画面;《边城》语言朴实、笔墨简练,勾勒出一幅优美、宁静、恬然、闲适的画面;《老人与海》中大海被描写成一位女性形象、细腻深沉,在老人捕鱼的过程中,大海呈现出安详、宁静、祥和、波澜不惊的状态。
(2)景物示例:《荷花淀》中明月、清风、雾霭、荷花,《老人与海》中的大海,《百合花》中小雨、树枝、野菊花、皎洁的满月等,《边城》中明净的天空、青翠的小山和清澈的溪流。
(3)地点示例:《荷花淀》故事发生地点——荷花淀,《祝福》故事发生地点——鲁镇,《老人与海》故事发生地点——大海,《边城》故事发生地点——湖南茶峒等。
(4)时令天气示例:《百合花》故事发生在中秋佳节,《祝福》故事集中在新年前后,》《荷花淀》故事发生在荷花盛开的夏季,《边城》故事主要集中在“三个春秋的端午”。
2.作用(1)审美: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示例:《边城》的自然环境描写表现出边陲小城的闭塞而安宁,恒古而秀丽,《荷花淀》的自然环境描写白洋淀抗日地区清新宁静、充满诗情画意,《老人与海》中大海宁静安详,《哦,香雪》描写台儿沟的山青水碧、清新明亮等。
(2)渲染:渲染气氛。
示例:《荷花淀》“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出当地的地方特点,还渲染出平静、温馨的氛围。
《百合花》中描写小雨过后的清晨,渲染了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祝福》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觉得沉寂。
”渲染了一种凄惨悲凉的气氛,《边城》中湘西山水渲染了边城的古朴秀美,《老人与海》中大海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大雪的描写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
专题03 环境描写考点分析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综合来看,考查环境描写的命题角度有三种: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特点的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特点概括自然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自然景观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景物”“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例: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芒种》)社会环境特点概括题即对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情风俗、处所以及人际关系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生活”“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例: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东坛井的陈皮匠》)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邮差先生》) 解答步骤:第一步:审题干,分清环境描写的类型,即分清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
此类题干中常有显示环境类型的关键词。
如“景物描写”显示是自然环境,“古城”显示是社会环境,据此类关键词,可快速确定题目的环境特点。
第二步:抓景物类别,依类概括特点。
(1)社会环境:①人物活动的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分析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②弄清楚在此场所中的人际关系是友善,还是紧张、冷漠;③要注意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是否压抑或者愉悦等。
(2)自然环境:分析写的景物的“形、声、色”,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第三步:抓景物修饰词,提炼景物特点。
小说描写环境,往往要对景物进行修饰性的描述,抓住这些修饰性的词语,即可提炼出景物特点。
二、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描写的角度(写作顺序、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
环境描写的手法考题有的侧重于考查具体方法,有的侧重于考查描写角度,更多的则是综合性考查。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小说之理解环境知识【复习任务】学会分析小说中环境的特点和作用,尤其能认识环境与人物的互动关系,并能掌握环境题的答题要点。
理解社会环境特点和作用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
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
它有大有小,大的有城市、地域等,小的有居所、家庭等。
它有硬有软,“硬”是指看得见的,如建筑器物等;“软”是指人际关系、风土人情等。
请温习课文《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填写下表。
请温习课文《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填写下表。
【答案】(1)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
(2)受这种封建礼教思想的毒害,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死亡。
(3)社会黑暗,政治腐败。
(4)①展现了北宋末期腐败政治下官员的贪婪、腐朽。
②推动林冲转变思想,走上了造反、反抗的道路。
02理解自然环境特点和作用自然环境,是指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两篇课文都描写了“雪”,其特点与作用有异有同。
请温习课文,填写下表。
《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两篇课文都描写了“雪”,其特点与作用有异有同。
请温习课文,填写下表。
【答案】(1)大而乱(2)①烘托出祥林嫂死得凄惨悲凉(对主要人物的作用)。
②衬托出“我”深夜神伤的孤寂悲愤(对次要人物的作用)。
(3)大而猛(4)①为高潮的出现勾画了气象森寒的情景。
②“卷”字为下文写雪压倒房屋做铺垫。
(5)大而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