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35例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90.66 KB
- 文档页数:3
利血平、美托洛尔医治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体会肠道病毒71型病毒感染后容易显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少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严峻的患者,病情可于短时刻内迅速进展,发生肺水肿、肺出血和呼吸循环衰竭等,严峻并发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
咱们在2020年桂林手足口病流行时共收治重症、危重症患儿270余例[1],依照指南医治后绝大部份患者均得以痊愈,小部份手足口病归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在呼吸机通气医治以后,肺部水泡音专门快消失,X 线胸片的大片状阴影消失,但患儿显现顽固性高热,体温达40℃,心率持续超过240~260次,救治无效死亡。
如何提高危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2020年3-7月,我院在诊治重症、危重症EV71感染患儿时,应用利血平、美托洛尔辅助医治EV71感染重症患儿,现报告如下。
病例1:女,8个月,因发烧3天、发觉皮疹、四肢抖动1天,在基层医院查血WBC ×109/L,ECG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50次/分),胸片无异。
那时按指南给予甘露醇、速尿、甲基强的松龙、西地兰、米力农等处置病情无好转,显现嗜睡、心率较前加速,复查胸片提示双肺肺水肿急救护车送我院。
那时当即气管插管,随及见大量粉红色泡沫涌出。
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初始参数O2100%,PEEP14,R 30,潮气量95ml。
约30分钟后肺部罗音消失,依照指南用药医治,用甘露醇5ml/kg q3h,IVIG1g/kg,米力农饱和量kg/h,速尿1mg/kg,甲基强的松龙后血气指标得以改善,患儿SaO2大体稳固在98%,但患儿高热,T40℃,心率持续24-260/分,BP 130-140/90以上,双侧瞳孔针头大小,血糖由17上升至23。
双下肢下腹部皮肤发花,肢端发凉。
ECG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3条静脉管道同时给予生理盐水/3%氯化钠扩容,硝普钠扩血管,胰岛素 u/ ,患儿病情仍无好转。
考虑该病肺水肿的机理是脑干脑炎致交感神通过度兴奋致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所致;以为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在呼吸机辅助通气、肺水肿取得操纵后,显现持续性心率增快(>220)、中枢性高热往往预后不佳,大多死亡,且目前对这组临床表现无特殊医治方式。
12例危重症肠道病毒71型感染护理体会(北海市人民医院儿科广西北海 536000)【摘要】目的:总结12例危重症肠道病毒71型感染(ev71)抢救和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7月我市手足口病定点医院住院12例ev71阳性死亡患儿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
结论:危重症ev71感染病例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重症病例,可以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ev71 ;危重症;抢救;护理12 example danger critically ill enteric virus 71 infection nursing experience【abstract】 goal: summarizes 12 example danger critically ill enteric virus 71 infections (ev71) to rescue and the nursing main point. the method review analysis i the city hand and foot stomatopathy fixed point hospital is hospitalized 12 example ev71 masculine gender death baby clinical material march, 2010 to july and the nursing main point. the conclusion danger critically ill ev71 infection case gets up critically ill, the condition progress is rapid, observes the condition closely, discovers the critically ill case early, may cut the mortality rate.【key word】ev71; danger critically ill; rescue; nursing【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47-0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5岁以下年龄发病率高,主要是柯萨奇a16和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可见手、足、臀部皮肤皮疹和疱疹,口腔和咽部疱疹或溃疡[1],ev71是20世纪70年代首次从一脑炎病人的标本中分离并定型的[2],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3岁以下的儿童是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3]。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应该如何预防?*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肠道病毒71型感染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肠道病毒71型感染应该如何护理,肠道病毒71型感染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一、预防:1、注意卫生,远离病毒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卫生,杜绝传染源。
教育孩童、学生自幼养成卫生习惯,改掉吮手指的习惯,远离垃圾及不洁环境;养成游戏后、饭前、便后一定彻底洗手的习惯。
大人感染后没有症状,成为隐性传染源,更危险。
因为此病毒一般来说并不没特殊的治疗药物,而且还会并发其它症状。
特别是肠病毒流行高峰期(6~9月),家长更要多多注意,防治肠病毒必须由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着手,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正确洗手,注意饮食及饮水必须煮熟及煮沸。
2、保证公共场所的卫生条件符合要求对幼托机构的环境及玩具、公共游泳池等必须严格消毒。
3、防止病毒通过口传染。
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因为此病毒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食物和物品密切接触传播。
4、隔离患者一发现有此病的症状,例如发现手足口征候的孩子,应将其与其他孩子隔离,且用具、玩具等要分开,马上送医院隔离治疗。
5、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凡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或发现手足口疱疹皮疹病儿,应速去医院就诊。
6、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病毒提高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做好预防措施一样重要,这是比较根本的措施。
日常生活中多吃些水果。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护理方法,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常见护理措施。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常见护理方法:*一、护理预后确诊病例的总病死率为6.2%,其中29.5%为瘫痪疾病,65%为延髓性麻痹。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怎样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护理方法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肠道病毒71型感染”可以找到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
现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作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补充,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一、临床分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
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
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
肠道EV71病毒感染重症病例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93-01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轻型病例可出现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皮疹或疱疹。
重型病例可出现持续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呼吸异常,循环功能异常等。
病程5天内,尤其3岁以下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我院儿科picu2010-2011年收治的20例ev71感染重症病例,经过临床专家救治和精心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例患儿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在5月-4岁,临床表现除有手足、口腔、肛周出现疱疹外,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神经系统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及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呼吸系统出现呼吸异常,呼吸增快或减慢或节律不整,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发花、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
20例重症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有1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放弃治疗1例。
其他患儿经精细护理和治疗后,均治愈出院。
2 护理2.1做好急救护理工作持续心电监护,将头肩部抬太高15°或侧卧位交替进行,中-高流量吸氧,迅速建立2条有效静脉通道,严密观察患儿的意识、哭声、生命体征、瞳孔面色、呼吸频率与形态、心率、心律、颈部抵抗程度和肢体活动情况,维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并做好气管插管准备,随时准备配合医生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控制体温。
2.2加强消毒隔离患儿入院即按呼吸道及消化道隔离处理,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流通,地面每天湿式清扫2次,病室拖把专用,并有明显标记,用后先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浸泡30min,再用清水涮干净后悬挂晾干备用,病房门把手、床头柜等患儿可接触到得物品每天用500mg/l有效氯擦拭,2次/d,再用清水擦净,不宜浸泡的物品置阳光下暴晒1h以上,患儿呕吐物、吸引物经2000mg/l 有效氯搅匀后加盖作用2h再倒入下水道,对出院后的床单元被褥等病房、物品做好终末消毒。
重症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进展重症手足口病大多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疾病发生后可快速流行与蔓延,该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严重影响到小儿正常生长发育。
本文将从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临床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消毒隔离、护理管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两方面对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性研究,以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标签:重症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护理进展手足口病是学龄前儿童多发的传染性疾病,以3岁以下小儿发病率最高,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臀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如果是因EV71感染所致,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增加了病死风险,临床将这部分病例称为重症病例,我国自2008年多省份出现重症病例引发人们高度关注,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与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下面进行具体综述研究。
1 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出现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不仅会出现手、足、口腔、臀部皮疹,还会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相应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为:嗜睡、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烦躁、易怒、肢体颤抖、抽搐等,临床检查可见脑膜刺激征且腱反射消失或者减弱。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困难、呼吸浅促或节律性呼吸、口唇发绀伴有咳嗽、气喘,咳粉红色的泡沫样痰液,肺部听诊可闻湿罗音与痰鸣音。
循环系统表现:皮肤晦暗、花纹、四肢冰凉、趾端发绀、冒冷汗、心率加快、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或者降低。
相关文献报道显示,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前期危险病症有:呕吐、嗜睡、反射性抖动等[1-2]。
神经系统危险病症为高热,体温超过39℃持续2 d,嗜睡、抽搐、呕吐、血糖升高(>8.204 mmol/L)。
发生肺水肿危险因素有:肌张无力、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
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现状从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口腔及饮食护理、高热的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方面对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现状进行了综述,说明加强医护人员的对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的护理,对于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及危重患者的救治十分重要。
标签:EV71;手足口病;重症;护理EV71感染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se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多数患者儿症状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但有少数患儿病情复杂多变,会发展成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这类患儿往往会伴有较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出血合并症,具有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1]。
临床研究表明,要提高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降低其死亡率,尽早识别、治疗和护理干预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有关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报道很多,现将其归纳如下。
1 心理护理由于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病情进展迅速,往往会伴随有较严重的合并症,如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危险,易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2],易给家长带来紧张、焦虑、不安、疑虑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患儿的治疗[3]。
因此,普遍认为有必要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患儿以安抚为主,根据患儿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进行因人施护[4],以消除患儿心理恐惧、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
对于家长应加强沟通,做好健康宣教和相应的解释工作,以减轻家长的担忧,积极争取患儿家长对治疗和护理的支持与配合,提高患儿康复速度。
2 消毒隔离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对于重症EV71手足口病患儿,普遍认为必须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要求:①隔离病房:空间要清洁、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2次/d,30min/次~1h/次,保持温度为22℃~24℃,湿度为50%~60%,遇到寒冷潮湿时以空调调节为主[5],采用紫外线循环机对病室定时消毒,早晚1次/d,每隔1h 1次[6];地面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 2 次/d,当地面出现呕吐物、尿粪等排泄物时,喷洒浓度为2000mg/L的有效氯进行消毒,有效时间持续60min,清洁后需要确保地面干燥;床头桌、椅等物表要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7];②患儿所用物品:对患儿经常使用的各种用物品必须及时进行消毒,2次/d,并擦洗患儿可能触摸到的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8]。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管理体会
胡小英;魏文琼;易静;徐平平
【期刊名称】《国际护理学杂志》
【年(卷),期】2009(028)012
【摘要】对武汉市儿童医院2008年5~10月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采取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及严格的管理,28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无1例死亡,均痊愈出院.为了避免该病的传播,加强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护理管理极为重要.【总页数】2页(P1683-1684)
【作者】胡小英;魏文琼;易静;徐平平
【作者单位】430016,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430016,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430016,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430016,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合肥市某医院手足口病患儿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的感染状况调查
2.柯萨奇病毒A组6型与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比较
3.肠道病毒71型与非肠道病毒71感染所致的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手足口病的对比分析
4.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A组16型混合感染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分析
5.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Th17 Treg细胞表达与病情程度相关性及预后评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急性神经系统损伤的护理发表时间:2012-10-24T13:29:00.6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陈春香韦霞[导读] 介绍20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护理措施。
陈春香韦霞(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西桂林 541001)【摘要】介绍20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护理措施。
具体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入院评估,密切观察生命征,呼吸道管理,循环系统管理,神经系统管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安全管理。
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护理肠道病毒71型(EV71)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1],是引起手足口病(HFMD)的重要病原之一,感染多表现为HFMD,大多数HFMD呈良性经过,愈后良好。
但EV71有明显的嗜神经性,可导致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病变。
少数脑干脑炎患者,病情可于短时间内迅速进展,发生肺水肿、肺出血以及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2]。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3-2012年4月在我院院收治的20例EV71感染脑炎患儿,通过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例患儿经桂林市疾病控制中心病原学检测粪便均为EV71阳性患儿。
男12例,女8例。
年龄中位数1.85岁(7月-3岁)。
神经系统受损的标准:[3](1)无菌性脑膜炎:头痛、呕吐、激惹、肢体抖动、脑膜刺激征阳性。
(2)脑炎:意识障碍及脑脊液单核细胞增高或正常或无意识障碍,但同时存在脑脊液异常和脑电图异常。
(3)迟缓性麻痹:急性肢体无力、伴肌力,腱反射减弱,常伴膀胱潴留。
(4)脑脊髓炎:同时具有脑炎迟缓性麻痹的表现。
(5)脑干脑炎:一侧或双侧颅神经受累,球麻痹、共济失调、震颤、肌阵挛,肢体运动感觉障碍。
严重者迅速发展为肺水肿,心力衰竭。
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经MRI检查主要累及蛛网膜下腔、软脑膜、大脑、延髓、脊髓、脊髓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