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拟立项项目
- 格式:xls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集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合作单位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5.29•【字号】•【施行日期】2019.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集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合作单位的公告“十四五”时期是湖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开局五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需要对中长期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集思广益,更好发挥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我委经广泛征集多方意见,论证确定了一批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其中,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合作单位的研究课题有17个(见附件1)。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研究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全面推进“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布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事关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要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以用为主、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的原则,研究提出既符合长远目标要求、又能在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实施的思路和举措,作为“十四五”规划思路起草和纲要编制的重要基础。
1.紧扣时代主题。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新目标,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把事关湖北“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关键领域的重要问题研究深、研究透。
2.强化战略导向。
围绕构建“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区域和产业布局,加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地统筹谋划,同时,注重前瞻性和引领性,使研究成果更加符合湖北发展特点,遵循发展规律。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19年省委省政府督办重大产业项目清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05.21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5.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19年省委省政府督办重
大产业项目清单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
经各地上报和复核汇总,并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现将2019年省委、省政府督办的重大产业项目清单印发给你们。
全省共计41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989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192亿元。
请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建立领导包保工作责任制,认真组织实施,力保重大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见效。
省政府将适时组织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5月21日。
附件1:2019年度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申报指南一、光电子信息1.1 面向各类高端应用的特种光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2 光通信用高端激光器芯片技术研究与应用;1.3 面向400Gbps及以上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超长跨距Raman放大、硅基集成相干光接收等关键技术研究;1.4 5G通信用FBAR射频滤波器、光传送网芯片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5 毫米波成像、雷达核心芯片及智能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1.6 北斗多模多频智能芯片技术研究与应用;1.7 三维存储器堆叠封装关键技术研究;1.8 高性能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材料研究;1.9 离子注入、气相沉积、薄膜生长、蒸镀溅射等高端电子制造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10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及激光器集成应用系统研究;1.11 超快激光种子源技术及在微电子工业的应用研究;1.12 无损激光超声实时精密检测关键技术研究;1.13 半导体深紫外LED光源及其高端应用关键技术研究;1.14 大功率2微米脉冲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1.15 人工智能在目标识别、自主无人系统、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研究;1.16 数据库性能与安全检测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17 移动互联网、5G网络等重点领域态势感知、安全审计与威胁预警关键技术研究;1.18 机场净空区、高铁基础设施、水下海防等重点领域安全检测与智能监测技术研究;1.19 面向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MEMS 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20 高温用NTC热敏器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二、新材料2.1 高速铁路、航空航天高端专用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2 高品质汽车用及切割器具高强特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3 低铁损高张力硅钢涂层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4 高端高温、极低温耐压合金材料研发与应用;2.5 新型环保型耐火材料、绝缘材料研制与应用;2.6 高端玻璃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7 高性能陶瓷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8 建筑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护养护材料研发与应用;2.9 高使役性能碳及碳化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10 特种工程塑料及橡胶材料改性工艺研究与开发;2.11 高效分离用高通量膜材料研制与应用;2.12 功能纤维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2.13 新型纺织材料与工艺技术研究;2.14 大规模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材料研制及应用;2.15 特种电子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16 新型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材料研制与工艺研发;2.17 新型环保光固化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1.03•【字号】鄂政发〔2020〕2号•【施行日期】2020.0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强省,奖励为我省科技事业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按照《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议,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刘经南院士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授予“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等6项成果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纳米结构光电极及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等11项成果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雷达影像地物解译的理论与方法”等11项成果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授予“宽扁型江海直达船开发”等11项成果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多变场景下产品视觉检测技术及应用”等8项成果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复合材料检测技术研究”等8项成果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授予“高光束质量万瓦光纤激光器核心技术及其产业化”等2项成果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柿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33项成果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柴油机排放控制与在线监测、评价、监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86项成果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南水北调水源区感染性疾病的精准防治”等123项成果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授予“可视喉镜系列产品的研发及推广应用”成果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一等奖;“猕猴桃黄肉新品种推广及提质增效栽培关键技术应用”等5项成果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二等奖;“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等5项成果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三等奖。
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9.07.25•【字号】鄂财教发〔2019〕43号•【施行日期】2019.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鄂财教发〔2019〕4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高校院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127号)、《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鄂发〔2018〕28号)、《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技和教育资金预算执行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库〔2018〕96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国科发资〔2019〕45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我省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优化科研项目预算管理(一)精简合并直接费预算编制科目。
在项目申报时,将直接费用中的材料费(资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数据采集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印刷出版费)合并为材料事务费;将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合并为业务事务费;将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合并为人资费。
简化后,科研项目直接费预算科目包括设备费、材料事务费、业务事务费、人资费、其他支出,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分别归并列入专用设备购置、专用材料费、差旅费、劳务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支出经济分类,预算执行中,据实列入相关支出经济分类。
附件:2019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拟立项项目名单专项及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单位1. 大数据获取与处理理论方法研究1.1深海全数据背景下传感信号检测和分析关键技术的研究王洪君山东大学1.2支撑精准智能诊疗的跨组学大数据因果推断理论方法及其智能系统研究袁中尚山东大学2. 模式识别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1基于多模影像组学的冠心病精准诊断与风险智能评估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刘治山东大学2.2多模态大数据模式识别理论与技术研究张化祥山东师范大学2.3肿瘤影像深度智能分析理论和方法郑元杰山东师范大学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2.4面向智慧城市的人工智能视频分析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郝敬全有限公司3. 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3.1面向康养服务机器人的人-机-环境共融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马昕山东大学4. 智能控制系统关键理论研究4.1面向超精密制造装备的直驱式智能伺服理论与集成技术研究闫鹏山东大学4.2新一代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控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张承慧山东大学4.3基于区块链的智能控制系统架构基础研究盖珂珂曲阜师范大学5. 芯片制造关键技术理论与方法5.1大功率芯片微通道热管理及键合互连关键技术研究巩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 防灾减灾基础支撑理论6.1热带与中高纬对山东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协同影响及其机理李建平中国海洋大学6.2千米深井冲击地压致灾机理及卸支协同防控理论赵同彬山东科技大学6.3泥质粉砂储层水合物安全高效稳定开采储层变形机理研究蒋宇静山东科技大学7. 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辅助育种7.1小麦高产优质抗逆的重要基因挖掘及分子设计育种赵翔宇山东农业大学7.2小麦高产、耐逆关键基因发掘及作用机制研究刘树伟山东大学8. 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关键理论研究8.1微藻减排烟气耦合蛋白质高效生产的关键科学基础研究高政权山东理工大学8.2深海微生物代谢产物结构和生物功能研究朱天骄中国海洋大学8.3碳-氢键选择性氧化P450酶的人工设计李盛英山东大学8.4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高效降解转化的关键机理研究刘巍峰山东大学9. 畜禽食品安全关键基础理论研究9.1奶牛乳腺炎病原学研究及新型疫苗研制张兴林临沂大学9.2高效表达非洲猪瘟病毒多抗原的伪狂犬载体构建及评价王海龙山东大学10. 基于经典名方与中药大品种的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10.1基于引经及气机升降理论的中药药性及经典名方配伍机制研究王世军山东中医药大学10.2基于靶向载体技术的中药引经药药性理论及在中药经典名方的配伍机制研陈大全烟台大学究11. 糖脂代谢重要机理研究11.1肾脏区域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易凡山东大学12. 重大疾病诊治基础理论研究12.1酶敏感纳米载药系统增强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效果的应用基础研究李亚平烟台药物研究所12.2苔藓植物中二萜类化合物的发现与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娄红祥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12.3功能化纳米探针用于循环肿瘤DNA检测研究杨飘萍究院12.4内质网—线粒体钙转运调控心肌细胞坏死及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王建勋青岛大学12.5类异戊二烯脂代谢免疫调控机制及其在传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索研究张友明山东大学12.6代谢综合征共病精神障碍的神经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田梗滨州医学院13. 脑科学关键理论研究13.1去泛素化酶OTUD3参与帕金森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研究姜宏青岛大学13.2“社交印迹”神经环路挖掘以及自闭症深部脑刺激靶点的探索研究张迪山东大学13.3急性全脑缺血后抑郁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张遐青岛大学13.4小胶质细胞调控记忆连接和PTSD相关记忆连接障碍的分子细胞和环路机制周宇青岛大学研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13.5脑卒中神经损伤机制及防治的基础研究孙保亮东省医学科学院)14.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应用基础研究14.1皮肤干细胞干性维持与定向分化研究吴训伟山东大学14.2干细胞复合材料移植修复眼表功能的应用基础研究史伟云山东省眼科研究所14.3人功能性皮肤再生修复机制研究王一兵山东省千佛山医院14.4人体iPS细胞来源特定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神经环路重建和再生修韩发彬聊城市人民医院复新策略研究15. 数学应用基础研究15.1金融风险计量理论和控制技术陈增敬山东大学15.2非线性随机系统的控制与对策吴臻山东大学16. 物理前沿原创理论研究16.1有机半导体多尺度激发态量子新效应郝晓涛山东大学16.2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中场能及粒子束动能相互转换的物理机制研究董全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17. 化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17.1基于仿生金属簇的精准合成和化学转化王文光山东大学17.2仿生过渡金属催化材料及其光/电/生物酶催化研究刘健青岛科技大学17.3宽带隙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何茂帅青岛科技大学17.4过渡金属氮气配合物的合成及固氮化李晓燕山东大学17.5光合作用光系统I-捕光天线I的结构演化及其能量传递机理研究秦晓春济南大学17.6多尺度/多维度新型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聚集态结构调控及光电性能研究闫寿科青岛科技大学17.7分子尺度原位化学刻蚀合成超微孔碳及其电化学储能研究范壮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申报2019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项目推荐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高效节能超大吨位浮法一窑两线多品种精确调控技术及成套装备开发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荆州市人民政府提名意见:该项目开发了高效节能超大吨位浮法一窑两线多品种精确调控技术及成套装备,并建立了一套高质量玻璃液分流技术,实现了两线产品结构灵活调配。
同时,该项目还配套开发了超宽优质薄玻璃成型技术及关键装备、差速传动精调退火技术及关键装备、宽板多片智能化线控快速堆垛技术等配套技术,形成了项目整体技术及成套装备。
项目整体技术成果通过湖北技术交易所组织评价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9项专利,所生产的系列产品已通过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测认定,并在多家企业得到了应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达16亿元。
项目成果对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有突出的示范效应,对其下游光伏、家电、汽车、制镜等行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43045)。
本项目针对小吨位浮法熔窑薄玻璃生产能耗高、质量控制难度大,大吨位一窑一线无法量产薄玻璃,大吨位一窑多线无法实现多线之间灵活调配以及同时满足产品的高品质的技术难题,采用计算机模拟及主要关键技术做支撑,开发了高效节能超大吨位浮法一窑两线多品种精确调控技术及成套装备,并建立了一套高质量玻璃液分流技术,实现了两线产品结构灵活调配,使主线支线所有产品能耗都达到最优。
项目开发了超宽优质薄玻璃成型技术及关键装备,差速传动精调退火技术及关键装备、宽板多片智能化线控快速堆垛技术等配套技术。
在2.0 mm 以下薄玻璃生产时,总成品率大于92%,优等品率大于83%,每千克玻璃液热能耗4991 kJ/kg,突破了汽车级薄玻璃生产的技术壁垒。
开发的综合高效余热利用技术,使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率高达86%,低温余热利用率超过60%。
项目涵盖基础研究、工艺技术、装备开发、技术及产品应用等诸多内容,申报国家专利11项,已授权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