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链反计算例题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尺寸链计算例题及习题在工程设计中,尺寸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用于确定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
尺寸链计算旨在确保产品装配和功能的可靠性,减少设计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例题和习题来深入理解。
一、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原理尺寸链计算是基于尺寸和公差的理论,通过将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公差进行数学运算,确定其装配尺寸和公差的合理范围。
尺寸链计算涉及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基准尺寸:每个零部件都有一个基准尺寸,用于确定其相对位置和尺寸关系。
2. 公差:公差是指零部件尺寸的允许偏差范围。
公差可以分为上公差和下公差,上公差表示允许的最大偏差,下公差表示允许的最小偏差。
3. 拉链原理:尺寸链计算中经常使用拉链原理,即将所有零部件的尺寸和公差按照装配顺序进行连锁运算,以确定整个装配件的尺寸和公差。
二、例题解析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尺寸链计算的具体步骤。
差如下:A的基准尺寸为100,公差为±0.05;B的基准尺寸为50,公差为±0.03;C的基准尺寸为80,公差为±0.04。
装配件的要求是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0.1。
请计算整个装配件的装配尺寸和公差。
解题步骤如下:1. 确定装配件的基准尺寸。
根据拉链原理,装配件的基准尺寸等于各个零部件基准尺寸之和,即100+50+80=230。
2. 计算装配件的公差。
根据公差的加法原则,装配件的上公差等于各个零部件上公差之和,下公差等于各个零部件下公差之和。
上公差=0.05+0.03+0.04=0.12,下公差=0.05+0.03+0.04=0.12。
3. 检查装配件的装配间隙。
装配间隙等于装配件的上公差减去基准尺寸和下公差减去基准尺寸的差值的绝对值,即|0.12-230|+|-0.12-230|=0.12+0.12=0.24,小于要求的0.1,满足装配间隙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装配件的装配尺寸为230,公差为±0.12,满足设计要求。
尺寸链反计算例题例题:加工如图所示一链轮传动机构。
要求链轮与轴承端面保持间隙N为0.5~0.95mm试确定机构中有关尺寸的平均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
解:⑴绘尺寸链图.(2)间隙N 装配后得到的,故为封闭环。
由尺寸链图中知:A1为增环、A2、A3、A4为减环。
总环数N=5(3)按平均公差法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及偏差T平均=T N/N-1式中T N=(0.95-0.5)mm=0.45mmT平均=0.45/(5-1)=0.1125mm根据加工难易程度及基本尺寸大小,分配各环公差为T1=0.15mm T2=0.07mm T3=0.15mm为满足公式TN=T1+T2+T3+T4TN应进行计算:T4=TN-(T1+T2+T3)={0.45-(0.15+0.07+0.15)}mm=0.08mm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如下N=A1-(A2+A3+A4)={150-(8+133.5+8)}mm=0.5mmES N=N MAX-N=0.95-0.5=0.45mmEI N=N MIN-N=0.5-0.5=0为组成环公差带分布符合“向体内原则”,则按EI1=ES2=S3=ES4=0于是各组成环的尺寸为A1=150+0.150mm A2=8 0-0.07mm A3=133.5 0-0.15mm A4=8 0-0.08mm本题亦可按平均等级法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及偏差。
18.如图4-17所示齿轮内孔,加工工艺过程为:先粗镗孔至Ф84.8+0.070mm,插键槽后,再精镗孔尺寸至Ф85.00+0.036mm,并同时保证键槽深度尺寸87.90 +0.23mm,试求插键槽工序中的工序尺寸A及其误差。
18.解:据题意,加工最后形成的深度尺寸87.90+0.23 0㎜为封闭环尺寸,画尺寸链图(答案图4-2)。
根据公式计算计算工序尺寸A及公差、极限偏差。
由画箭头方法可判断出A、85+0.036 0mm为增环,84.8+0.07 0/2 mm为减环。
尺寸链公差计算案例
假设我们要计算一条尺寸链的公差,该尺寸链包含4个零件距离,它们是A、B、C和D。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每个零件的尺寸和公差。
假设A的尺寸
为10mm,公差为±0.1mm;B的尺寸为15mm,公差为
±0.2mm;C的尺寸为20mm,公差为±0.3mm;D的尺寸为
25mm,公差为±0.1mm。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每个零件的尺寸范围。
对于A零件来说,其下限是10 - 0.1 = 9.9mm,上限是10 + 0.1 = 10.1mm。
同样地,B的下限是15 - 0.2 = 14.8mm,上限是15 + 0.2 =
15.2mm;C的下限是20 - 0.3 = 19.7mm,上限是20 + 0.3 = 20.3mm;D的下限是25 - 0.1 = 24.9mm,上限是25 + 0.1 = 25.1mm。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尺寸链整体的下限和上限。
下限是各个零件下限之和,即9.9 + 14.8 + 19.7 + 24.9 = 69.3mm;上限是各
个零件上限之和,即10.1 + 15.2 + 20.3 + 25.1 = 70.7mm。
最后,我们可以得到尺寸链的公差范围。
公差是上限减去下限,即70.7 - 69.3 = 1.4mm。
因此,该尺寸链的公差为±1.4mm。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尺寸链公差计算案例,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零件和更多的尺寸限制。
尺 寸 链 的 计 算一、尺寸链的基本术语:1.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如下图间隙A0与其它五个尺寸连接成的封闭尺寸组,形成尺寸链。
2.环——列入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
如上图中的A0、A1、A2、A3、A4、A5都是环。
长度环用大写斜体拉丁字母A,B,C……表示;角度环用小写斜体希腊字母α,β等表示。
3.封闭环——尺寸链中在装配过程或加工过程后自然形成的一环,称为封闭环。
如上图中A0。
封闭环的下角标“0”表示。
4.组成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称为组成环。
如上图中A1、A2、A3、A4、A5。
组成环的下角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增环——尺寸链中某一类组成环,由于该类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该组成环为增环。
如上图中的A3。
6.减环——尺寸链中某一类组成环,由于该类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反向变动,该类组成环为减环。
如上图中的A1、A2、A4、A5。
7.补偿环——尺寸链中预先选定某一组成环,可以通过改变其大小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要求,该组成环为补偿环。
如下图中的L2。
二、尺寸链的形成为分析与计算尺寸链的方便,通常按尺寸链的几何特征,功能要求,误差性质及环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位置等不同观点,对尺寸链加以分类,得出尺寸链的不同形式。
1.长度尺寸链与角度尺寸链①长度尺寸链——全部环为长度尺寸的尺寸链,如图1②角度尺寸链——全部环为角度尺寸的尺寸链,如图32.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与工艺尺寸链①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如图4②零件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如图5③工艺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如图6。
工艺尺寸指工艺尺寸,定位尺寸与基准尺寸等。
装配尺寸链与零件尺寸链统称为设计尺寸链。
3.基本尺寸链与派生尺寸链①基本尺寸链——全部组成环皆直接影响封闭环的尺寸链,如图7中尺寸链β。
例题1图示零件加工时,图样要求保证尺寸10±0.1,但这一尺寸不便直接测量,要通过测量尺寸L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
解:⑴画尺寸链图550-0.05L±0.054010±0.1图中:10±0.10-----------------封闭环。
40±0.05、L--------------增环。
55 0-0.05-------------------减环。
⑵根据定义计算:①∵ 10=(40+L)- 55∴工序尺寸L=10+55-40=25②∵ +0.10=(+0.05+ES L)-(-0.05)∴其上偏差ES L=+0.10-0.05-0.05=0③ ∵-0.10=(-0.05+EIL )-0 ∴其下偏差EIL=-0.10+0.05=-0.05答:工序尺寸及其上下偏差为25 0-0.05 。
例题2 如图所示零件,镗孔前表面A 、B 、C 已加工好。
镗孔时,为了使工件装夹方便,选择了A 面为定位基准,此时通过测量尺寸L 来间接保证20±0.15,试求工序尺寸L 及其上、下偏差。
-0.06解:⑴ 画尺寸链图100-0.06L50+0.1020±0.15图中:20±0.15------------封闭环L 、100-0.06------------增环 50+0.10----------- 减环⑵根据定义计算:①∵ 20=(10+L)- 50∴工序尺寸 L = 20+50–10=60②∵ +0.15=(0+ ES L)- 0∴其上偏差 ES L=+0.15③∵ -0.15=(-0.06+EI L)-(+0.10)∴其下偏差EI L=-0.15+0.10+0.06=+0.01答:工序尺寸及其上下偏差为60+0.15+0.01。
例题3 如图所示的箱体零件需要加工孔D,面底面A、孔B和孔C均已加工,各设计尺寸如图示。
例题:加工如图所示一链轮传动机构。
要求链轮与轴承端面保持间隙N为0.5~0.95mm试确定机构中有关尺寸的平均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
解:
⑴绘尺寸链图.
(2)间隙N 装配后得到的,故为封闭环。
由尺寸链图中知:A1为增环、A2、A3、A4为减环。
总环数N=5
(3)按平均公差法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及偏差
T平均=T N/N-1
式中T N=(0.95-0.5)mm=0.45mm
T平均=0.45/(5-1)=0.1125mm
根据加工难易程度及基本尺寸大小,分配各环公差为
T1=0.15mm T2=0.07mm T3=0.15mm
为满足公式TN=T1+T2+T3+T4
TN应进行计算:
T4=TN-(T1+T2+T3)
={0.45-(0.15+0.07+0.15)}mm=0.08mm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如下
N=A1-(A2+A3+A4)
={150-(8+133.5+8)}mm=0.5mm
ES N=N MAX-N=0.95-0.5=0.45mm
EI N=N MIN-N=0.5-0.5=0
为组成环公差带分布符合“向体内原则”,则按
EI1=ES2=S3=ES4=0
于是各组成环的尺寸为
A1=150+0.15
0mm A2=8 0
-0.07
mm A3=133.5 0
-0.15
mm A4=8 0
-0.08
mm
本题亦可按平均等级法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及偏差。
18.如图4-17所示齿轮内孔,加工工艺过程为:先粗镗孔至Ф
84.8+0.07
0mm,插键槽后,再精镗孔尺寸至Ф85.00+0.036
mm,并同时保
证键槽深度尺寸87.90 +0.23
mm,试求插键槽工序中的工序尺寸A及其误差。
18.解:据题意,加工最后形成的深度尺寸87.90+0.23 0㎜为封闭环尺寸,画尺寸链图(答案图4-2)。
根据公式计算计算工序尺寸A及公差、极限偏差。
由画箭头方法可判断出A、85+0.036 0mm为增环,84.8+0.07 0/2 mm为减环。
A=(87.9+84.8/2-85/2) =(87.9+42.4-42.5)mm=87.8mm
ES=(+0.23+0-0.036/2)mm=+0.212mm
EI=(0+0.07/2-0)mm=+0.035mm
故工序尺寸为87.8 +0.212 +0.035 mm
答案图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