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序言、初中化学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813.00 KB
- 文档页数:18
高中化学知识口诀顺口溜(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化学知识口诀顺口溜高中的化学是文科性质非常浓的学科,因此有许多需要背的知识,那么高中化学有哪些顺口溜呢,本店铺整理了相关信息,期待会对大伙有所帮助!高中化学口诀巧妙记忆法线键式有机物对应分子式求算:算碳找拐点,求氢四里减。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目的]:了解化学与生活,了解化学发展史学习高中化学的方法[重点]:激发化学兴趣,学好高中化学[教法]:自学、观看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初、高中化学不相适应的主要方面1.初、高中化学教材中内容的脱节 现行的初三化学新教材和高中化学教材之间在某些内容上存在一些脱节的现象。
现行的初三化学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删掉了一些内容,有些内容改成了阅读材料,有些内容大大地降低了难度。
其中有些是高考也不要求的内容,但也有一些是为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中某些内容打基础的入门知识,而这些知识在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却并没有因此而降低起点。
备课时间:2019-12-31 第 周 第 节2.初、高中化学教学要求的不同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就可以了;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定量分析,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
初中化学的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的学习除了要加强形象思维外,还要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另外初中教材文字活泼,有较多插图,还有贴近生活的一些选学内容,具有较好的可读性,教材内容的表达易于理解;相比较而言高中教材就显得平白、精练、难懂些。
3.初、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有区别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死记硬背只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还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性,用主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学生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
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得蛮不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后,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高挂红灯。
初三化学绪言及第一章知识点一、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二、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不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三态转换、破碎、挥发”。
化学变化:变化中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燃烧、腐败、生锈、酿造、生米做熟、与某某反应”。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传热性、传磁性”。
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毒性”。
(兰州)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 B.酸碱性 C.氧化性 D.挥发性(广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C.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肇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木柴燃烧B.湿衣服晾干C.铁器生锈D.高粱酿酒三、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四、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一)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二)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三)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四)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五、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六、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发现问题→查找资料→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兰州)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七、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高中化学第一章复习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一章复习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一章复习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班别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一、确保实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①药品安全存放和取用②实验操作的安全③意外事故的处理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识别一些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SO4、NaOH-—腐蚀品[练习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练习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C。
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D.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①固体与固体混合物:若杂质或主要物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二者均易溶,但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差别较大,可用重结晶法;还可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除去,然后再结晶得到主要物质。
②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若固体不溶于液体,可用过滤法;若固体溶于液体,可用结晶或蒸馏方法。
③液体与液体混合物:若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若互溶在一边且沸点差别较大,可用蒸馏法;若互溶在一起且沸点差别不大,可选加某种化学试剂萃取后再蒸馏.④气体与气体混合物:一般用洗气法,可选用液体或固体除杂试剂。
化学课堂笔记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主要是三态变化)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电灯发光,工业制氧气,吸附色素,分馏石油,汽油去油污,冰雪融化,糖溶于水,铁杵成针,独木成舟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 煤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动植物呼吸,光合作用,缓慢氧化,燃烧。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助燃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脱水性、腐蚀性、毒性、酸碱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人教版化学序言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绕核运动,带负电荷。
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称为原子序数Z,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质量数A。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Z,不同质量数A的原子。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结合力。
按照共价键和离子键的不同可分为共有键、离子键和金属键,分子的构成方式和形态不同,形成不同的分子。
3. 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状态变化包括溶解、熔化、气化、沉淀等。
溶解是指可溶解物质的分子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熔化是指固体物质受热,温度升高而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气化是指液体或固体物质受热,温度升高而转变为气体的过程;沉淀是指溶液中某些溶解物质受到外界条件影响,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4.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5.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由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表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6.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条件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物质的数量保持恒定的状态。
根据平衡常数表示化学平衡的方向,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等。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包括氧化剂、还原剂等参与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电子转移和氧化数的变化。
8.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含氢离子的酸与含氢氧根离子的碱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
酸碱反应的特点是生成水和盐。
9. 化学能化学能是指物质内部的能量。
根据能量转化的方向,可分为放热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反应放出热量,吸热反应是指反应吸收热量。
10. 周期表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性质分为一组一段,包括主族元素和过渡族元素。
必修一化学复习提纲资料整理学习化学考生可以从知识点出发用知识结构为主线,把所学化学知识归纳起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必修一化学复习提纲资料整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必修一化学复习提纲资料整理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有机化学基础知识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_.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_h_o_)(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_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金属+酸→盐+H2↑中: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 Mg Fe 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3.物质的检验(1)酸(H+)检验.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2)银盐(Ag+)检验.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3)碱(OH-)的检验.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高一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把含有6._,_1_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_,_1_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Vm,=,_.4,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高中化学应该怎么学习】一.精读课本是知识的依据,我们对新学的知识必须认真细致.逐字逐句阅读其概念,掌握其实质和含义,只有把课本读懂了,才能深刻理解,应用时才能挥洒自如.如:〝烃〞的定义及其分类中说:〝烃〞是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类物质总称.包含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其中石油和煤的产品绝大多数是各种烃的混合物.由此可知清洁燃料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都是烃类,它们的主要成份都是碳氢化合物.二.归纳有些同学害怕化学,原因之一就是化学〝繁,难,乱〞.这时可以用归纳法来解决这些问题.1.我们可以从知识点出发用知识结构为主线,把所学化学知识归纳起来.如研究卤素知识点结构可知其教学顺序: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存在→保存等.可得⑴结构的规律性: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等.⑵性质的规律性:由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推知单质的氧化性较强,得电子后形成离子还原性较弱,而其它含有卤素(正价)的化合物大多数都有较强的氧化性等等.2.依据物质的特点,把所学过的一类物质归纳起来,如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可以归纳出学过的原子晶体有金刚石,单晶硅,碳化硅等.3.根据典型的习题可归纳出常用解题方法,如高一化学的物质守恒计算.混合物计算等等.【怎么才能提高高中化学成绩】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听课阶段: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划划或写写.必修一化学复习提纲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