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1131]《微生物学》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1131]《微生物学》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1131]《微生物学》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1131]《微生物学》作业标准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类病毒的化学本质是

.核酸

.核酸和蛋白质

.糖蛋白

.蛋白质

.核酸、蛋白质和多糖

2、人类克-雅病因子的化学本质是()

.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

.蛋白质

.糖蛋白

.核酸、蛋白质和多糖

3、诺卡氏菌属放线菌产生的孢子是()

.凝聚孢子

.横隔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厚壁孢子

4、人和哺乳动物B淋巴细胞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骨髓

.胸腺

.法氏囊

.淋巴结

.脾

5、现代微生物学之父是()

.Elhrich

.Domagk

.Fleming

.Koch

.Pasteur

6、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获得新的遗传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导

.转化

.接合

.突变

.溶原性转换

7、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破伤风痉挛毒素

.霍乱肠毒素

.白喉外毒素

.肉毒毒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8、真菌对哪种因素抵抗力最弱?()

.干燥

.60℃1小时加热

.紫外线

.化学药物

.潮湿

9、在同一抗体分子中含有不同种属来源抗体片段的抗体是().嵌合抗体

.重建抗体

.单链抗体

.噬菌体抗体

.人源化抗体

10、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Ig是()

.IgG

.IgA

.IgM

.IgD

.IgE

11、决定Ig的类和亚类的部位是()

.VL十VH

.VL十CL

.铰链区

.CH

.CL

12、潜伏感染的特点是()

.潜伏期长达数月至数十年

.症状多为亚急性

.潜伏状态检测不到任何病毒指标

.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很快被清除

13、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作用主要是()

.抑制病毒生物合成

.诱导干扰素产生

.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用

.中和病毒毒素

.杀伤细胞内的病毒

14、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

. D. 细胞溶解死亡

. E. 细胞融合

. F. 细胞转化

.包涵体形成

.以上均对

15、真菌无性孢子的主要作用是()

.抵抗不良环境

.抗吞噬

.进行繁殖

.引起炎症反应

.引起变态反应

16、G+与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β-1,4糖苷键

.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

17、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具有抗吞噬作用;

.一般在机体内形成;

.化学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

.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

18、支原体与螺旋体的不同点是()

.含两种核酸

.无细胞壁

.对抗生素不敏感

.形成包涵体

.专性细胞内寄生

19、关于煮沸法描述,错误的是()

.常用于食具的消毒

.煮沸100℃ 5分钟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和芽胞

.可用于一般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

.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105℃ .但不足以杀死所有芽胞

20、细菌的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

.需要质粒

.供体菌和受体菌直接接触

.需要噬菌体

.不需供体菌

.不需受体菌

21、连续培养时培养物的生物量是由()来决定的。.培养基中限制性底物的浓度

.培养罐中限制性底物的体积

.温度

.稀释率

.比生长速率

22、新洁尔灭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的常用浓度是()

.0.01~0.05%

.0.05~0.1%

.1~5%

.10%

.2%

23、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

.繁殖

.抵抗不良环境

.入侵宿主细胞

.引起炎症反应

.引起变态反应

24、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25、与致病性无关的细菌合成产物是()

.毒素

.血浆凝固酶

.热原质

.细菌素

.透明质酸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