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的检测
- 格式:pptx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68
生产中印刷或打印出来的条码该使用什么样的条码设备进行检测条码的等级等参数,如何检测条码的问题,那么现在来分享一下深圳远景达科技华为供应商条码检测等级评定解决方案!1、如果需要详细的条码检测报告,并检测条码的印刷质量等级,那么必须要使用条码检测仪,一般来说条码检测仪分为进口和国产的,进口的条码检测仪价格较贵一些,得力捷、康耐视等,连接检测设备的软件后台评定条码标签等级。
2、如果只是想简单的测试一下条码是否能读出来,这样就可以采用简单的条码扫描枪或者数据采集器等就可以,因为这些条码设备可以识读常见的CODE39码和Code128码等条码类型,并且还携带方便。
印刷的条码等级标准简单介绍:条码的印刷等级是表示印刷质量好坏的指标等级,一般有A、B、C、D、F,使用条码检测仪根据印刷好坏判定的质量等级,A级为最好,F级为不合格,不合格的条码就是用条码扫描器也可能无法识读,而B C D 级根据需要判断是否合格,一般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B、C级都可以认为是合格的。
如果客户对条码要求不高,只要判断这个条码是否能读出来,则可以使用条码扫描枪或条码数据采集器。
但条码扫描枪和条码数据采集器不能检测出质量等级,只能判断此条码是否能读出来。
以下是2种条码检测设备的简单区别:1、条形码检测仪:(1)、可用来检测等级,印刷质量等所有问题,不存在任何码制问题,(限一维条码),只要直接使用即可,如果要出打印出的质量报告要另外讨论。
(2)、费用相对是最高的,有部分国产的价格是相对便宜些。
(3)、体积较小,可方便携带。
2、条码扫描枪:(1)、只判断是否可读,不能判断印刷质量好坏。
(2)、不存在码制问题,一般的扫描器都可以扫描所有一维条码(code39和code128 都属于一维条码)。
(3)、须连同电脑等外接设备一起来使用,不可单独使用。
(4)、条码扫描枪本身体积小,可方便携带。
(5)、基本不需要软件配套即可使用,且费用较低。
远景达科技配备固定式读码器,可应用于流水线在线自动检测打印的条码,是否存在重号、漏号、错号、跳号、超过范围等多种不良现象。
卓弘公司条码检测执行程序和标准1. 外观印刷品外观检测:表面有无破损、折裂、穿孔、涂抹等缺陷;表面有无脏污、印刷油墨拖挂,着墨不均匀等现象;与其他图案相距是否太近或出现重叠印刷;有无明显污点、脱墨等印刷缺陷。
2. 尺寸精度,包括原版胶片尺寸精度检测和印刷品尺寸精度检测。
3. 印刷色差对比度(PCS值):即条、空色差对比度。
PCS值参见《反射率、反射浓度及PCS值》表。
4. 左右空白区尺寸:标准版商品条码左侧空白区宽3.63mm,右侧空白区宽2.31mm;缩短版商品条码左右侧空白区宽均为2.31mm。
5. 条码符号高度:通用商品条码的标准高度为26.26mm,不同的放大系数,其条码符号高度也有所不同,具体数值请查《商品条码放大系数的选择表》。
6. 校验码:是根据前12数字,按一定程序自动计算出来的。
7. 条码印刷厚度:条、空印刷厚度差不超过0.1mm8. 首次读出率:即首次能够识别读出的概率。
9. 印刷位置:看是否印在商品便于结算员扫描计价的地方;是否避开了包装封口,搭接、接缝、遮盖等影响识读的地方;对于曲率较大的圆柱体包装,是否将条码放置于与容器中轴线垂直排列的位置印刷。
原则是看是否印在不易污染、不易磨损、不易变形,便于识读、便于操作的位置。
10. 放大系数:通用商品条码的标准尺寸(长37.29mm、宽26.26mm)的放大系数为1.0,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产品包装设计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放大系数,但放大系数的范围只能在0.80-2.00之间,通常放大系数最好在0.9-1.2之间。
11. 条码字符:看供人识读的数字代码与供机器识读的条空字符是否一致;是否保证了条码的唯一性;是否假冒伪劣条码。
三、常用的检测方式常用的检测方式有:1、通用检测(Traditional verifier):直接给出上述检测内容的检测结果,由检测人员查询检测标准对比检测结果,判断检测的条码质量。
2、ANSI检测:将上述检测内容经过检测计算,转换为质量等级A-F,一般A级质量最好,F级为不合格。
条码等级检测标准
条码等级检测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IEC 15416确定的。
该标准定义了条码质量的评估方法和准则,用于衡量一维和二维条码的质量等级。
具体的条码等级检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检测指标:条码等级检测标准规定了一系列的检测指标,包括模块宽度、条窄宽比、定位精度、条码高度、孔径偏差等。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条码的质量和可读性。
2. 确定评分等级:根据检测指标的要求,条码等级检测标准将条码分为几个等级,一般为A、B、C、D四个等级。
等级A表示条码质量最好,D表示条码质量最差。
3. 进行质量评估:使用条码质量评估设备进行条码质量检测,根据各项检测指标的符合程度,给予条码一个相应的等级评分。
4. 制定修复标准:针对不同等级的条码,制定相应的修复标准,即修复条码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提高条码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条码等级检测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条码类型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评测和判定。
条码等级检测标准(一)条码等级检测标准引言条码技术在现代物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准确的条码等级检测是确保物流过程高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条码等级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
条码等级检测的重要性条码等级检测可以确保条码质量符合一定标准,避免条码扫描过程中出现错误。
它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准确性、速度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所引起的错误。
条码等级检测的标准在条码等级检测过程中,通常使用一系列的标准来评估条码质量。
以下是常见的条码等级检测标准:•标准一:条码清晰度–检测条码的边缘清晰度、对比度、细节等因素。
–若条码清晰度不达标,可能导致扫描时无法正确识别。
•标准二:条码位置–检测条码是否位于指定区域内。
–条码位置不正确可能导致无法准确扫描。
•标准三:条码反差–根据条码的光线和背景对比度评估条码反差。
–条码反差低可能导致扫描设备无法正确读取。
•标准四:条码边界–评估条码边界的完整性和定义。
–若条码边界模糊或缺失,可能导致误读或无法读取。
•标准五:条码校验位和格式–检测条码校验位和格式是否符合规范。
–校验位和格式错误可能导致条码无法正确解析。
条码等级检测设备为了满足条码等级检测标准,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条码等级检测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对条码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评估,并提供相应的结果和建议。
结论条码等级检测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确保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专业的条码等级检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条码质量问题,提高条码扫描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持续的条码质量监控和改进也是确保物流系统高效运作的关键环节。
条码检测仪的使用方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条码来管理和追踪其产品。
而使用条码检测仪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识别和追踪的准确性,保证产品质量和管理效率。
本文将介绍条码检测仪的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企业加强生产流程的管理。
条码检测仪的基本原理条码检测仪是一种将扫描枪与计算机结合使用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扫描扫描枪将所扫描的条码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再通过计算机将这些数字信号转化为可读的文字或数字信息。
其工作流程如下:1.扫描枪将条码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2.计算机通过数据线接收数字信号。
3.计算机将数字信号转化为可读的文字或数字信息。
条码检测仪的使用方法步骤一:安装条码检测仪首先,需要将条码检测仪的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上。
安装完成后,将扫描枪通过数据线连接到计算机上即可。
同时需要对扫描枪的参数进行设置,如扫描间隔、前缀、后缀等。
步骤二:进行扫描枪测试在开始使用条码检测仪之前,需要对扫描枪进行测试。
将扫描枪激活,对其进行扫描测试。
确保扫描枪能够正确地扫描条码信息并将其传输到计算机上。
步骤三:设置条码设置条码是使用条码检测仪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进行条码设置之前,需要确定好用途、扫描参数和固定格式。
在设置之后,需要进行条码测试以确保条码信息能够被正确地识别。
步骤四:进行条码扫描当进行条码扫描时,需要将扫描枪对准条码,并进行扫描。
扫描完成后,计算机便会识别并存储该产品的信息。
同时进行产品结合以及其他后续过程的管理。
条码检测仪的优势使用条码检测仪有以下优势:1.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使用条码检测仪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识别和追踪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减少人为错误:使用条码检测仪可以减少人为错误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流程的准确性。
3.便于管理:使用条码检测仪可以轻松地实现产品的追踪和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总结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用条码检测仪的企业越来越多。
使用条码检测仪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识别和追踪的准确性,保证产品质量和管理效率。
条形码检测程序目的:为了保证产品条形码能进行正常扫描识读的程序规程范围:所有产品包材条形码的检测职责:品质管理科保证人员(QC)职责是对下列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部门主管对检查执行结果负责。
一、程序:1.条码是有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
2.EAN码国际通用,是一种长度固定、无含意的条码,所表达的资讯全部为数字,主要应用商品标识。
3.我公司所使用的是标准版EAN码---13。
4.条形码是有前缀码、厂商代码、商品代码、校验码四个结构组成,其中厂商代码,商品项目代码是可以变化。
5.t条空颜色搭配:必须保证条空颜色的反差足够大。
条的颜色可为:深蓝、深绿、深棕色、黑色、空的颜色可为红色、橙色、黄色、白色、其中以黑白搭配最佳,金属材料的的本色(如金色、银色)均不宜做条或空的颜色。
6.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规定:厂商识别代码有效期为二年。
二、条形码的检测工具条码测量尺三、条形码检测1.条形码的大小(放大系数用条码测量尺)表示条码符号大号的系数从0.80~2.00,“放大系数”从80%-200%,放大系数为100%时条码符号是标准尺寸,放大系数必须大于80%,因为放大系数小于80%的条码品质将无法保证。
2.条码的高度要求,条码符号高度不能截短,如外包装条码符号印刷是遇到印刷位置不够时,可将条码的上端截去整条条码高度的1/3。
3.条码印刷位置A.袋包装或盒包装:条码符号空白区边缘距包装边缘必须在5mm以上。
B.对于圆桶形或瓶形包装:条码符号是最好印在标签的一侧下方。
条码符号表面曲度不能超过30℃。
当包装直径大于5cm时,条码的条空方向可以与瓶底垂直放置。
如果包装直径小于5cm,条形码的条、空方向与包装底面平行放置。
备注:条码须与包装边缘、重叠处、皱褶处或弯角地方至少距离5mm,以免条码受到磨损、遮盖或随包装变形,导致扫描识读时出现问题。
4.空白区宽度:空白区是指条码符号中无印刷符号且与空色相同的区域。
您现在的位置是:条码的检测>>条码检测的方式>>商品条码的检验方法8.2.2 商品条码的检验方法商品条码的检验详见GB/T 18348-2001《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自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条码技术在商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以来,国际上一直使用通过测量条码的条、空反射率以及PCS值、尺寸误差的传统方法进行检验。
这种检验方法具有技术成熟、使用广泛、直观方便等优点。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各种检验设备也是根据这种检验方法而设计的。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可行的检验方法。
但随着条码识读设备性能的提高,传统的检验方法又暴露出检验偏严的缺点。
1990年,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制定了ANSI X3.182方法将印刷质量综合分级。
2000年,ISO/IEC15416颁布,在技术上兼容ANSI X3.182 。
我国GB/T 18348-2001《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标准也采用了美标方法。
1.检验项目GB/T18348-2001规定的检测项目共12项。
包括:译码正确性、最低反射率、符号反差、最小边缘反差、调制比、缺陷度、可译码度、符号一致性、空白区宽度、放大系数、条高和印刷位置。
(1)译码正确性印制和标记条码符号的目的就是要让条码符号在自动识别系统中能被正确地识读从而使条码技术得以顺利应用,因此,译码正确性是条码符号应有的根本特性。
译码正确性是条码符号可以用参考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并且译码结果与该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一致的特性。
译码正确性是条码符号能被使用和评价条码符号其它质量参数的基础的前提条件。
(2)符号一致性符号一致性是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与该条码符号的供人识别字符一致的特性,是条码符号应有的根本特性之一。
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与其供人识别字符不一致,将导致对该条码符号的人读信息和机读信息不一样,从而造成错误。
从理论上讲,符号一致性和译码正确性是不同的。
但在实际的检测操作中,“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并不容易知晓。
条形码检测知识条形码检测即是对条形码质量进行监管的有效手段。
条形码检测器是一种质量控制工具,它不但能识读条形码,还能对条形码各方面的识读性能进行测量和评价。
通用检测:当读完一个条形码之后,检测器将读入的条形码的质量同一个事先设定的标准相比较,最后判定这个条形码是不是符合该标准。
如果条、空的尺寸偏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而且PCS(条空印刷对比度值Print Contrast Signal)值在规定的值以上,那么这个条形码就被叛定为“合格(PASS)”,否则就判定为“不合格(FAIL)”。
这种检测方法的缺点就是不太切合条形码实际。
美标检测:美标检测方法是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NSI)制定的条形码质量标准为参考评价条形码产品质量的。
该方法根据条形码的PCS(条空印刷对比度值Print Contrast Signal)值、DECODABLE(解码性)、SC值(条空对比度)、DECODABILITY(解码能力)、DEFECT (缺陷)等各项参数的标准将条形码分为A、B、C、D、F五个质量等级,A级为最好,B 级较好,C级一般,D级为最差,F级为不合格,对于印刷行业来说,默认的行规是要求条形码达到C级以上的质量等级。
随着条形码技术的发展,美标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公布的条形码检测标准中也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只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它略作了一些修改。
条形码的尺寸:条形码具有唯一性,所以,在制作和印刷条形码时不能随意改变或者缩小条形码的比例子,只要条件允许,应尽量选用条形码的标准尺寸(原大)。
如果要对条形码进行放大和缩小,缩放比例一般控制在80%-- 200%之间,而且在缩放条形码的同时还应该相应地对条形码的条宽进行适当的修正。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小包装产品设计(如烟标),如果没有足够的地方来放置条形码,可以适当截短条形码的高度,但要求剩余高度不低于原高度的2/3。
条形码检测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条形码检测的报告,旨在对条形码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条形码的检测,我们可以评估条形码的可读性和准确性,以便在生产和物流领域中得到准确的信息。
2. 检测标准在进行条形码检测之前,需要先了解和确定所采用的检测标准。
常用的条形码检测标准包括ISO/IEC 15416和ISO/IEC 15420。
这些标准定义了一系列测试项目和评分标准,用于衡量条形码的质量。
3. 检测流程3.1 准备工作在进行条形码检测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和软件工具。
通常需要一个条码扫描仪或条码阅读器,以及一款条形码检测软件。
另外,还需要准备一系列测试样本,包括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条形码。
3.2 数据采集在进行条形码检测时,需要将测试样本放置在采集设备上,并使用条形码扫描仪或条形码阅读器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的数据将包括条形码的内容、位置和质量等信息。
3.3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评估条形码的质量。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解码、错误校正和数据比对等。
通过这些处理方法,可以得到条形码的可读性、精度和一致性等指标。
4. 检测结果根据条形码的检测标准和测试样本,可以得出条形码的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可读性通过检测条形码的可读性,可以确定条形码是否能够被正常扫描和识别。
可读性的评估通常包括最小可读比(Minimum Readable Size)、最小条宽比(Minimum Bar Width)、灰度功率平衡(Gray Scale Power Balance)等指标。
4.2 定位和边界定位和边界的评估主要考虑条形码的位置、大小和对齐等因素。
通过检测条形码的定位和边界,可以确定条形码是否正确放置和对齐,以及条形码的边界是否清晰和完整。
4.3 精度和一致性精度和一致性的评估主要考虑条形码的编码准确性和一致性。
通过检测条形码的精度和一致性,可以确定条形码的编码是否正确,以及条形码的数字和字符是否清晰和完整。
条码等级检测标准一、条码质量标准1. 条码符号必须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进行编制,其尺寸、对比度、打印质量等应符合《通用商品条码符号》和《商品条码印刷质量要求》中的相关规定。
2. 条码符号应具有一致的打印反射率和对比度,不应出现明显的模糊、损坏现象。
3. 条码符号的空白区宽度应符合标准要求,避免过窄导致扫描困难。
二、条码读取精度1. 条码读取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正确识读条码符号。
2. 条码读取设备的扫描光束应与条码符号垂直,且扫描光束的中心轴线应位于条码符号的中心线上。
3.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条码读取设备的识读准确率应不低于98%。
三、条码编码规则1. 条码符号的编码规则应符合《通用商品条码符号》中的相关规定。
2. 对于特定行业或应用领域,可采用自定义编码规则,但需确保与国家标准相兼容。
四、条码符号尺寸1. 条码符号的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包括宽度、高度、模块尺寸等参数。
2. 条码符号的尺寸应与所标识的商品尺寸相适应,不应过大或过小。
五、条码对比度1. 条码符号的对比度应符合标准要求,以保证条码符号的可读性。
2.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条码符号的对比度应保持相对稳定。
六、条码耐久性1. 条码符号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经受住常规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污染。
2. 在规定的存储和使用条件下,条码符号不应出现明显的老化、损坏等现象。
七、条码安全性1. 条码符号的编制过程中应采取保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2. 条码读取设备应具备加密功能,以保护信息安全。
八、条码应用符合性1. 条码应用应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包括商品流通、医疗卫生、物流管理等领域的相关规定。
2. 条码应用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方便用户操作和使用。
条码检测的方法目前存在的条码检测方法有两种:"传统方法"和"美标检测方法"。
最初的条码检测通过目测条码的外观、并用检测仪器测量条码的PCS值和条空的尺寸偏差,再根据有关的条码标准和技术规范判定条码是否合格(P/F)的方式进行。
在用仪器测量时,如果条、空的尺寸偏差在规定范围之内,而且PCS值在规定的值以上,那么检测仪就被判定这个条码为"合格(Pass)",否则就判定为"不合格(Fail)"。
这种方法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在国际上使用了近20年,具有成熟、直观的优点。
但是随着条码扫描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经传统检测方法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条码中有部分能被大多数扫描器较好的识读。
原因之一是传统检测方法中,评判条码质量的标准只有一个--"合格(P)"与"不合格(F)",而在实际应用中,所采用的条码阅读器的性能各不相同。
另外,传统检测方法是以一次扫描为基础的,在检测时,可能正好通过了条码最好的部分,也可能是通过了不好的部分,这不能真正代表条码的真实状况。
因此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着检验偏严、不切合条码实际使用的缺点。
"美标检测方法"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它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
它根据对条码扫描得到的"扫描反射率曲线"分析条码的各项质量参数,然后根据各项参数的标准将条码分为"A"-"F"五个质量等级,"A"级为最好,"D"级为最差,"F"级为不合格。
"美标检测方法"中的条码的质量等级表明了条码的印刷质量及它的适用场合。
A级条码能够被很好的识读,适合只沿一条线扫描并且只扫描一次的场合。
条码检测与识别条码检测与识别是一种常见、实用并且相对简单的一类技术。
超市上使用的条码识别机一般都是红光照射拍摄取图,这样在检测条码的时候把检测区域限制得非常小,检测变得很简单且可靠。
这里介绍的检测可能比超市中使用的条码检测技术要稍微复杂一点,因为这里检测的条码目标不是一个,而是将图像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条码检测出来。
一、检测:下面是待检测的条码图:可以看到,图中有14个条码。
检测的关键在于描述,即如何用计算机懂得的语言来描述目标,描述清楚了检测也就基本解决了。
条码是一类由密集的平行线段组成的,这其中包含几个含义:1、线段,2、密集,3、平行,4、条码组成的区域有足够大的面积。
检测平行的线段可以通过检测一个方向上的直线实现,检测是否密集可以通过在检测到的线段附近搜索线段,然后统计密度实现,检测这些线段构成的区域面积是否足够大可以通过膨胀->腐蚀->膨胀实现,即如果线段所在的区域占有的面积不够大,通过形态学操作可以去除。
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操作,具体不详述了,检测结果如下:当然,如果条码的背景简单,那检测的方法也是可以简化的,或者用其它方法替换,总之根据具体应用来设计检测算法就是了,很难有一种稳定可靠又高效普适的检测方法。
二、识别检测到条码以后再识别就不麻烦了,关键是条码图像不要太差,两条条码黏在一起是肯定没法识别的。
精力有限,没有做所有类型的条码识别,只是针对code39码做了识别。
下面的是code39码图像:这种图像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可以看到,就算是二值化,检测也会受下面的数字干扰,因此首先得采用前面提到的检测方法把条码检测出来,检测出来再二值化。
二值化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像这种图像,采用大津阈值就能很好的二值化了,或者采用局部阈值,二值化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因为大津阈值毕竟是全局阈值。
检测并二值化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这种二值图就不受下面那些数字的干扰了。
其实到这来识别算是完成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已经二值化好了,接下来只需要投影到一维,再分割成一维的二值信号,即可根据code39码的编码标准解出来了。
什么是条码检测仪?条码检测仪的作用是什么?文章来源:扫描网条码检测仪是一个精确的测量设备,它能对符号进行可靠的测量,并能在一定条件范围内根据测量结果对符号的扫描识读性能进行分析。
在使用前,条码检测仪需要校准,以保障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了解。
一、为什么要检测条码?1)条码是一种供扫描器识读的特殊形式的代码。
2)组成条码符号的深浅条纹的光学特性及尺寸精度是正确识读不同条码的关键。
如果条、空的对比度达不到扫描器的要求,条不条,空不空,模模糊糊,首次读出率就会降低,甚至根本无法正确识别;如果条的尺寸精度超过公差,会造成字符替换错误率很高,不能正确识读。
3)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进行条码质量跟踪调查表明,条码质量问题一是编码错误,主要是重码;二是条码符号错误:对比度不够,空白区过小,条码符号截短;三是条码中条的尺寸精度和条码位置不妥。
为了保证条码的正确识读,出口到美欧国家的有条码包装商品,必须附有条码检测报告。
该报告由条码检测机构或海关或企业自身用公认的检测仪器检测形成。
因此,要正确识读条码,必须在条码印刷或打印过程中进行条码质量检测,保证条码质量。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广东分中心作为广东省内商品条码推广应用的管理部门,目前已建立了一套商品条码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编码审核和归档管理,控制编码错误;同时由广东省技术监督局授权,设立条码质量检验站,进行条码质量检测和质量监督;对承印条码的印刷企业进行资格认定,要求认定资格的企业必须在印刷条码过程中,进行条码质量检测。
二、条码检测的内容条码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1)外观印刷品外观检测:表面有无破损、折裂、穿孔、涂抹等缺点;表面有无脏污、印刷油墨拖挂,着墨不均匀等现象;与其他图案相距是否太近或出现重叠印刷;有无明显污点、脱墨等印刷缺点。
2)尺寸精度,包括原版胶片尺寸精度检测和印刷品尺寸精度检测。
3)印刷色差对比度(PCS值):即条、空色差对比度。
一、商品条码的检验方法1、检验项目GB/T18348规定的检验项目共12项,其中包括参考译码、最低反射率、符号反差、最小边缘反差、调制比、缺陷度、可译码度、Z尺寸、宽窄比、空白区宽度、条高和印刷位置。
1)参考译码条码符号可以用参考译码算法进行译码,检验译码结果与该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是否一致。
译码正确性是条码符号能被使用和评价条码符号其他质量参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最低反射率最低反射率是扫描反射率曲线上最低的反射率,实际上就是被检测条码符号条的最低反射率。
最低反射率不大于最高反射率的一半(即Rmin≤0.5Rmax)3)符号反差(SC)符号反差是扫描反射率曲线的最高反射率与最低反射率之差,即SC=Rmax-Rmin。
符号反差反映了条码符号条、空颜色搭配或承印材料及油墨的反射率是否满足要求。
符号反差大,说明调控颜色搭配合适或承印材料及油墨的反射率满足要求;符号反差越小,则应在条、空颜色搭配,承印材料及油墨等方向找原因。
4)最小边缘反差(ECmin)边缘反差(EC)是扫描反射率曲线上相邻单元的空反射率与条反射率之差。
最小边缘反差(ECmin)是所有边缘反差中最小的一个。
最小边缘反差反映了条码符号局部的反差情况。
如果符号反差不小,但ECmin小,一般是由于窄空的宽度偏小、油墨扩散造成的窄空处反射率偏低,或是窄条的宽度偏小、油墨不足造成的窄条处反射率偏高;或局部条反射率偏高、空反射率偏低。
边缘反差太小会影响扫描识读过程中对条、空的辨别。
5)调制比(MOD)调制比(MOD)是最小边缘反差(ECmin)与符号反差(SC)的比,即MOD=ECmin/SC。
它反映了最小边缘反差与符号反差在幅度上的对比。
一般来说,符号反差越大,最小边缘反差就要相应大一些,否则调制比偏小,将使扫描识读过程中对条、空的辨别发生困难。
6)缺陷度(Defects)缺陷度(Defects)是最大单元反射率非均匀度(ERNmax)与符号反差(SC)的比,即Defects=ERNmax/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