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贴纸检验规范
- 格式:xls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
贴纸验收标准贴纸验收标准目前印刷术,不干胶标签可采用胶印、网印、凸印、柔印方式印刷,但尚无国家标准可依,一些企业和行业已经着手制定自己的相关标准。
不干胶印刷品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应用范围、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储存及使用方法。
我厂从事不干胶标签印刷业务已有二十余年汕头印刷,建立和应用不干胶标签企业标准亦有近十年。
笔者多年从事本企业不干胶标签标准制定和实施工作,现将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材料选用不干胶标签的某些特性是由材料本身所决定的,所以在购买不干胶材料时要重点关注下列特性。
1.黏结力不干胶标签作为商品的身份标识隽思印刷,并且赋予该商品身份的唯一性,这就要求不干胶材料黏结力要好。
我厂通常选用初黏力好、剥离力强的不干胶材料(如强黏型丙烯类胶黏剂)实现永久粘贴。
2.最低贴标温度及使用温度范围顾名思义,最低贴标温度为贴标时的最低环境温度。
通常室温都能满足贴标温度要求中华印刷,粘贴不牢等问题经常出现在较寒冷的季节。
我厂选用的不干胶材料的最低贴标温度冬季为5℃,其他季节选用10℃。
使用温度范围是指在该温度范围内,保证不干胶标签粘贴牢固印刷色,不脱落。
由于我厂的客户分布全国各地,使用的不干胶材料必须保证适应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所以不干胶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应尽可能宽一些印刷报价系统,一般选用的材料温度范围为-20~70℃。
汕头印刷3.耐热性、耐水性、耐光性商品在存放过程中要经受日晒、雨淋等外界环境条件的考验。
此外,不管是纸张类还是薄膜类不干胶标签都要进行条码打印,在150~200℃的打印高温下数码印刷,必须确保不溢胶、不卷翘及不卡纸。
因此我厂使用的不干胶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热性、耐水性、耐光性。
而一般材料厂家并不提供不干胶材料的耐热性、耐水性、耐光性指标,所以在选择时要慎重考察。
4.稳定性与耐酸碱性我厂生产的不干胶标签主要用于钢材制品贴标,由于钢材使用环境具有特殊性笔记本印刷,对不干胶标签的尺寸稳定性和耐酸碱性都有较高的要求。
条码检测规范1、 目的:确保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其条形码检测时能通过A 、B 级。
2、 范围:所有客户带有条形码的产品均属。
3、 职责:3.1工程部:A . 客供菲林和自制菲林的条形码检测;B . 旧单留样再生产前的检测;C . 重新输出不合格条码的菲林。
3.2版房主管负责菲林拼好后在晒版前的条形码检测。
3.3品管部印刷巡检员负责印刷首件的条码检测。
4、 内容:4.1条码检测合格标准:对EAN/UPC 的条码码制,使用CEN/ISO 方式检测时,扫描检测结果为A 、B 级视为合格,C 、D 或F 级判为不合格。
4.2检测点设置:4.2.1工程部/菲林输出负责人;4.2.1.1客供样办供翻版出菲林,工程部菲林负责人须先检测样办条形码是否合格,为菲林制作方提供是否需调整的信息。
4.2.1.2客供光碟直接输出的菲林,及上述4.2.1情形的菲林,工程部菲林负责人必须自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将菲林转入下一部门。
4.2.1.3工程部菲林负责人接到市场部转入的客供菲林,亦须对其条形码检测且合格方可转交客户部开单员。
检测不合格通知业务员是否须重出菲林或依菲林照用。
4.2.1.4原已生产过的旧单,工程部必须对其样办逐一全部检测,条码合格者注明“合格”字样且签名,对不合格者:1. 统一记录,且在样办的条形码侧标注“不合格,再生产须重留样稿”字样。
2. 工程部菲林负责人对不合格条形码重新输出菲林,新输出的合格菲林贴在样办上供再生产时转入版房使用。
4.2.1.5工程部须寻找具有条码检测能力的菲林供方且要求其对所出菲林必须检测合格。
4.2.2版房/拼版技工:4.2.2.1所有新旧版在拼版OK 后,拼版技工均须对其条形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晒版,不合格报告版房主管通知工程部菲林负责人重新输出菲林。
4.2.2.2条形码有边框的情形,版房在检测时须套框检测。
4.2.2.3旧菲林不合格条码经更换后,版房须在样办条码侧标注“条码菲林已更换”字样具签名。
条形码印制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1.1为了确保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GB12904《商品条码》)及客户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0适用范围2.1适用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含纸箱、彩印印刷品)的检验控制管理。
3.0定义3.1 商品条码: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的,是商品的全球唯一标识。
3.2 左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左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11个模块宽。
3.3起始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空白区的右侧,表示信息开始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4左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起始符的右侧,表示6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42个模块组成。
3.5中间分隔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数据符的右侧,是平分条码字符的特殊符号,由5个模块组成。
3.6右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中间分隔符的右侧,表示5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35个模块组成。
3.7校验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右侧数据符的右侧,表示校验码的条码字符,由7个模块组成。
3.8终止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校验符的右侧,表示信息结束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9右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右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7个模块宽。
3.10供人识别字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的下方,与条码相对应的13位数字。
4.0职责4.1品管部:负责对商品条码印版的进料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制程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品入库检验及质量信息反馈。
4.2纸箱部:负责商品条码印制品的排版、印版储存管理、生产及制程中的自检、互检。
4.3经营部:负责在承接商品条码印制品时,需查验并要求客户提供《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给我司,并上交公司行政部存档管理;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4.4计划科:负责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标签类检验标准(包括不干胶)1、目的:确保公司因生产需要而购进的包装材料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各种标签类装潢印刷品。
3、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3.1各种标签应符合我司的样品(包括双方确认的材质)或设计稿,并达到相应规格要求及配合尺寸。
3.2 外观要求与检验方法:3.2.1 表面:标贴表面轻度刮伤(不影响印刷面)宽≤0.1mm,长≤10mm的允许有少于2条;无明显变形和残缺等异常现象;卷状标贴卷面应平整,机器贴标的卷状标贴底纸不得出现连续断裂现象;表面气泡≤0.5mm。
3.2.2 文字图案:要求与公司样稿相符,文字、图案必须清晰、正确,无缺印、缺字、笔划不全的情形,小于5号字不误字意;无明显位置偏移、歪斜、重影;无明显印刷套色不准、模糊等缺陷;烫印文字和图案不花白,不变色,不脱落。
3.2.3 色泽:必须符合确认的标准样品,并在封样的上限/标准/下限范围内。
3.2.4 洁净度:标贴外观整洁,无明显色条、斑点、脏污等异物沾染,点的直径≤0.2mm,黑点不得超过1个,其它白点不得超过2个(不在同一区域内),污点面积≤0.2mm2,且每张不超过1个。
3.2.5 松紧度:成卷标签松紧适中,不得出现膜间滑动。
3.2.6 烫印:烫印砂眼面积≤0.1mm2且每张不超过1个;平整度不能有明显锯齿或毛边,套印允许有≤0.2mm的误差。
3.2.7外包装: 外装纸箱不得脏及破损并内衬塑料袋用胶带“工”字形封箱,并附出厂检验报告单。
外观检验以目测为主,于正常光源下,30cm距离处正视观察。
3.3功能(物理机械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3.3.1 粘离试验:透明(或表面上光油)标签印刷部位不得有粘离脱落现象。
检验方法: 以3M600履盖印刷(烫色)部位,抚平,来回压抚10次使履盖部位无气泡,然后以45度角瞬间撕去,无印刷(烫色)脱落现象。
轻微脱落不影响整体识别可接受。
(烫金银处要缓慢撕开)3.3.2耐产品试验:内容物涂抹后不得有脱落现象。
一.目的为明确贴纸的检验项目,以保证其品质符合客户要求◦二.适用范围凡物料表所列之贴纸均适用之◦三:内容3.1 抽样方式3.1.1 采用GB2828.1-2003正常检查单次抽样计划,一般检查水平Ⅱ级抽样方法抽样,采用AQL:MAJ:0.15,外觀、颜色采用AQL: MIN:0.653.2 检验的注意事项:3.2.1 核对有无工程图面、标准样品,无则不予验收◦3.2.2 尺寸规格依据工程图面或工程制定贴纸检验规范之数据,各数据均需测量,并将数据记录于检验报告中。
3.2.3 条形码贴纸必须扫瞄,扫瞄内容,码形需与工程图纸(或客户要求)相符。
3.2.4 此规范跟工程图面有冲突时,以工程图面为准;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依客户要求检验和判定◦3.2.5 一般检验依3.2之项目执行,若有特殊要求或标准则依特殊要求执行,检验记录则填于备注栏(或相关附件)中◦3.2.6 供应商所交货品必须以最小包装量标签标识,标签内容依最小包装量要求填写3.3 参考资料3.3.1工程图面、标准样品3.4 品质记录3.4.1 贴纸类进料检验报告3.4.2 合格供应商履历表3.5 检验项目(见后面附表)制定日期文件编号制定部门品保部序号流程检验项目图片注意事项规格标准测试器具记录1.2.3.4.5.核对资料物料验收单与物料标签对应字符清楚,写明具体生产日期、品名规格、有无出厂检验报告等.是否在合格供应商之列等..进料收货单目视无需记录NO.无无不可出现少抽样现象抽样计划表无需记录检验报表外观不可有毛边,重影,飞墨,白点,断线,印字模糊,脏污,边缘切割歪斜,字体油墨掉色,字体排版位置错误,字高不符,条形码扫瞄不出,码形不符等不良现象.依工程图面及样品目视需记录检验报告外观栏条形码可读性易于识别,且条形码扫瞄内容正确.工程图纸样品扫瞄仪需记录检验报告备注栏尺寸尺寸未定公差时以如下标准检验:单位:mmXX.+/-2(含以上) X.+/-0.5.XX+/-0.2 .XX+/-0.1工程图面钢尺卡尺需记录检验报表尺寸栏核对資料取样外观尺寸印字内容核对条形码可读制定日期文件编号制定部门品保部6.印字内容核对1.印字内容须与要求一致.2.油墨/碳粉无脱落.3.用指甲背面来回刮擦10次后,无油墨/碳粉脱落.依工程图面及样品.目视需记录检验报告印字栏序号流程检验项目图片注意事项规格标准测试器具记录8.9.颜色无颜色须与要求一致工程图面及样品目视记录检验报告表粘性无试贴不能上翘或张幵贴纸张幵或上翘均可拒收试贴记录检验报告表品质记录整理无填写清楚报表编号PASS标签工程图面无进料检验报告材料8D改善报告贴标识标示正确PASS标签须平贴于外包装袋上依进料检验管制程序5.2.5.3执行无IQC标签品质记录整理贴标签颜色粘性7.。
序号 检验项目缺陷分类检验方法/仪器AQL1资料MIN 目视MAJ MAJ MINMIN MAJ MAJ MINMAJ 卡尺4尺寸MAJ 卡尺MAJ手动目视CRI 扫描仪MAJ 手动目视MAJ3M 胶带编制: 审核: 批准:235包装外观性能测试目视印层光泽好 无条纹 起皱图文套分差小于D0.2MM,异色点D 小于D0.5MM 两个,印刷移位小于D0.5MM 。
来料型号,规格,数量,材质一致,来料符合工程指定包装要求,标示清晰,完整,正确抽样不能有混装,标示错误福建新威集团事业三部备注:第5项按S-3进行抽样按Ⅱ类标准执行符合签板,与工程图纸尺寸一致,长宽公差±0.1MM ,厚度公差±0.02MM粘性检查:粘合牢固 无翘起 翘角及鼓起泡现象扫码测试:条形码要进行扫码,随机取10PCS/批,有1PCS 拒收,0PCS 接收。
揭起检查:检查贴纸能否容易从母体上揭起用3M 胶带测试印刷图案字体,脱落面积小于10%。
印刷文字,图案清晰,准确,无错印漏,无油墨污物分类ⅠAQL=0.65分类Ⅱ N=10~ 500 n=10 C=0,N=500~ n=20 C=0判定标准是否有样品承认书和样品,是否有环保要求,现来料供应商是否与承认样品供应商相符,是否有供应商检验报告.目视Ⅰ类AQL:0.65印刷色符合印样要求图文烫印层均匀,牢固,无虚烫 模糊 砂眼文件编号:SW-IQC-023版本: A/0文件名称贴纸检验规范生效日期:表面光滑,平整,无毛刺,褶皱,破损,洁净,无污渍杂质1B B A。
一.自动化流水线试管及条码要求
4.1试管规格
试管要求:13x100mm, 塑料管
推荐品牌:BD, VACUETTE,带分离胶
4.2条形码规格
条码纸标签大小:3cm×5cm
条码纸张:热敏纸
建议纸张型号:艾利(FASSON)AW1568
条码位数: 10位,格式为Code 128 C码。
条码高度: 1cm
条码宽度: 22.5mm (注:不同位数条码宽度有所不同,建议不要用图片拉伸产生条码)。
条码静区:条码两端建议留白3.5mm设为静区。
条码需求:
LSS负责人需收集各病区及门诊的现有条码,每个病区不少于20个,用于条码测试。
条码测试完成后,提出条码修改意见。
4.3 试管条码粘帖方法
注意:
1, 13X100mm的试管条码,粘贴位置需离底部最少40mm。
避免条码粘贴过低,导致条码部分被试管运载器遮挡,造成无法正确读取。
2, 除原试管上的制造商标签外,不可贴多张条码纸。
避免因粘贴不当,导致试管被卡在试管运载器中。
标签标贴质量检验标准1.前言1.1由于不干胶标签是一个小众行业,缺乏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了保证公司的生产以及检验过程中,员工自检和检验人员专检产品时有相应的依据迫切需要一套质量标准。
1.2从企业本身质量管理及内控的角度来看,为保证公司产品标准的一致性,以及客户要求得到满足,特制定本质量标准。
2.范围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空白不干胶标签以及带印刷不干胶标签的过程以及成品的检验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没有专门客户要求情况下,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内部控制标准依据。
3.定义3.1边距:不干胶标签模切排废之后标签边缘到底纸边缘的距离。
3.2间距:不干胶标签模切排废之后标签到标签之间的距离。
3.3溢胶:原本应该在标签反面的胶黏剂由于模切机压力或者刀模钝化等原因从边缘溢出的现象。
3.4不干胶标签简介:间距边距底纸面材4. 适用场合4.1 本标准适用于过程的自检,主要针对生产操作人员,在工序操作如调机换料首检时的判断预防;4.2 本标准适用于过程巡检人员,作为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首检巡检过程中的判断依据;4.3 本标准用于成品检验人员对产成品检查验收的以及出货检验判定依据。
5.质量检验标准项目5.1 外观质量检验标准5.1.1外观项目是判定不干胶标签的基础性项目,由于其可测量性不佳拿捏尺度不好管控,这里做个详细解释,便于检验人员进行判定。
5.1.2外观检验的一般条件是被检品距40W白炽灯1米左右的距离,眼睛距产品25厘米左右,目视4S左右的检查时间。
5.1.3 外观检验的严格程度是根据客户具体要求来决定的,一般来说普通用于生产过程标识只要内容完整无歧义都可以接收,有打印要求的要严格控制,用于产品包装表面以及产品表面要高度重视。
常见外观检验项目:项目标准关重度5.2尺寸检查标准5.2.1由于一般卷装不干胶标签有打印需求,以及近年来增加的自动剥标需求,标签相关尺寸必须进行控制,否则打印位置会出现跑位,自动剥标无法剥离,无法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
条形码印刷质量检验的标准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条码符号印刷质量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了各种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二、引用标准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7705 平版装潢印刷品GB12053 光学识别用字母数字字符集第一部分:OCR-A字符集印刷图像的形状和尺寸GB12508 光学识别用字母数字字符集第一部分:OCR-B字符集印刷图像的形状和尺寸GB12904 通用商品条码GB12905 条码系统通用术语条码符号术语GB12906 中国标准书号(ISBN部分)条码GB12907 库德巴条码GB12908 三九条码GB/T14257 通用商品条码符号位置三、术语3.1脱墨:条码符号中条的印刷缺陷,其反射率与空的反射率相近。
3.2污点:条码符号中空或空白区内的印刷缺陷,其反射率与反射率相近。
3.3印刷厚度:条码符号的条与空的涂层的厚度差。
3.4放大系数:条码符号的长度尺寸与标准尺寸的比值四、检验项目4.1外观4.2条(空)反射率、印刷对比度(PCS值)4.3条(空)尺寸误差4.4空白区尺寸4.5条高4.6数字、字母的尺寸4.7检验码4.8译码正确性4.9放大系数4.10印刷厚度4.11印刷位置条形码,条码标签五、技术要求5.1外观5.1.1条码符号表面整洁,无明显污垢、皱褶、残损、穿孔5.1.2条码符号中的数字、字母、特殊符号印刷完整、清晰,无二意性5.1.3条码字符无明显脱墨、污点、断线;条的边缘整齐、无明显弯曲变形5.1.4条码字符的墨色均匀,无明显差异5.2 4.2-4.11条款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样品所采用的条码国家标准六、检验方法6.1环境要求:检验室温度23±2℃,相对湿度50%±5%6.2样品处理6.2.1样品应平整、无皱褶、不变形6.2.2检验标签、标纸及包装上的条码符号时,样品四周应保留足够的固定尺寸6.2.3检验实物包装上的条码符号时,样品无需处理6.3外观6.3.1目检样品放在色温为5500-6500K的D65标准光源下,按5.1条款进行视觉检查6.3.2仪器检验6.3.2.1 测量仪器采用显微镜和网形目镜测微尺6.3.2.2测量步骤a. 用显微镜及网形目镜测微尺将污点、脱墨放大分割,根据污点、脱墨占的网格数,求其面积b. 将a求得的面积值与该样品采用的条码国家标准中限定的面积值比较6.4条(空)反射率 6.4.1测量条件测量条件应符合被检样品采用的条码国家标准6.4.2测量仪器测量仪器采用满足6.4.1条款的仪器6.4.3测量步骤6.4.3.1仪器校准6.4.3.2在样品下放置衬底,衬底应采用反射密度在1.50以上的无光谱选择性的漫反射材料6.4.3.3在条码字符条的纵向上均匀取五个测量位置,从起始符终止符逐一测量各条(空)的反射率,每一高度位置的测量重复上述步骤6.4.4数据处理6.4.4.1取同一高度位置上各条的反射率中的最大值及各空的反射率中的最小值,作为这一高度位置上的条(空)的反射率6.4.4.2取五个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各条反射率中的最大值和各空反射率中的最小值,作为该条码符号的条(空)的反射率6.5印刷对比度(PCS值) 印刷对比度(PCS值)按公式(1)计算。
碳带及条码打印纸检验规范1.主题:热转印碳带的验收要求、方法及抽样方案的规范。
2. 常规检验项目2.1外观和标识2.1.1 技术要求: 热转印碳带的表面应无灰尘和脏污,无折皱痕,包装应完整无破损,外包装要贴有明显的标识。
3.检验方法:目测法3.1结构尺寸3.1.1技术要求:结构尺寸要符合要求3.1.2检验方法: 将打印好的条形码,用适当的力度将条形码与条形码之间磨擦后,条形码表面应保证清晰可视,并可以正常扫描4.不合格分类A 类不合格: 混规,料单不符,标识错,易断,严重折皱痕或脱粉现象等。
B类不合格: 包装无标识,碳带表面有大量的脏污,少数脱粉现象等。
C 类不合格: 表面有少量的脏现象等。
1. 主题:条形码打印纸的验收要求、项目、方法及抽样方案的规范。
2. 常规检验项目2.1 外观和标识2.1.1技术要求: 表面应清洁无脏污,打印纸的间距应符合要求,无漏纸,无重叠现象,不易断裂,切割应良好,外观形状应为圆形等。
包装应完整无破损,外包装要贴有明显的标识。
2.1.2检验方法:目测法2.2结构尺寸2.2.1 技术要求:结构尺寸应符合要求.3 特殊检验项目3.1 检验方法: 将条码打印纸撕下贴于专用试贴板上,然后撕下观察其损坏程度。
4. 不合格分类A类不合格: 混规,料单不符,标识错,印刷内容错,尺寸超差贴性不好,有多数重叠,破损或漏纸现象等。
B类不合格: 包装无标识,纸筒不圆等。
C类不合格: 有少量漏纸或重叠象等。
十、条码防护管理规定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质量部每月均要受理几十张数量不等的补打条码申请单,给条码编号管理、产品追溯、打印机保养管理带来较大难度,极大影响了条码制作的正常运行。
经进一步统计分析,生产单位补打条码申请,主要是因为生产返工报损、条码遗失和报错条码订单信息几大类。
为此,质量部联合采购、标签纸厂家对条码标签纸质量进行了多次改善,但条码报损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个别线体返工60台整机,报损条码就有20套之多,同时,我们发现,生产返工报损基本上是固定的那几条线体。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制定条形码标签来料检验规范,指导IQC检验员检查作业,确保符合技术和品质要求。
2.0范围:适应于XX条形码标签物料的来料检验。
3.0定义:CR:为一个缺陷,将导致在消费使用中将危及到人身安全,或无法使用。
MA:为一个或多个缺陷,它将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或使用寿命短;性能差等。
以及直接影响顾客使用;MI:为一个或多个缺陷,不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4.0参考文件:4.1 抽样标准:MIL-STD-105E4.2 创明抽样检验规范 CHAM-WI-QA-3435.0职责:5.1 IQC检验员:负责物料检验,记录和异常反馈;5.2 品质主管/工程师:负责不良确认和异常处理。
6.0程序:6.1抽样方案允收水准项目检验水平CR MA MI6.2检验条件6.2.1光源:在30-40W 的萤光灯下,物件距光源50~65cm ; 6.2.2 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 处; 6.2.3 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 6.2.4 检视时间: 3~5S ;6.2.5 环境: 溫度:25±5℃湿度:60±20%。
6.3 作业程序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方法/仪器/物料判定 CR MA MI 外观对比样品颜色错误 目视* 对比样品颜色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颜色有轻微色差,在接受范围 *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轻微差异,在接受范围* 条码和文字内容错误或漏印,多印,缺印(参照样板)*图文效果图文模糊、重影、套印不准、残缺不全、无法辩认 * 图文毛边.断线,变形,字形不完整可辩认 * 表面不得有明显潮湿 * 表面不得有折皱现象 * 不得有破裂/缺损,纸层分离 * 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刮花/粘花* 尺寸依照技术图纸尺寸要求测量卡尺*外观 II 类0.651.5尺寸/性能/其它S-2性能测试将条形码扫描仪的信号线端接到键盘界面端口,打开电源,听到连续的”嘀,嘀”声,连续扫描三次,生成的读数必须符合规格要求,不能扫描或扫描错误条码扫描*将条码标签粘在对应的纸箱或物体上,粘性必须良好,不能有脱落,翘起等不良现象。
条码等级检测标准一、条码质量标准1. 条码符号必须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进行编制,其尺寸、对比度、打印质量等应符合《通用商品条码符号》和《商品条码印刷质量要求》中的相关规定。
2. 条码符号应具有一致的打印反射率和对比度,不应出现明显的模糊、损坏现象。
3. 条码符号的空白区宽度应符合标准要求,避免过窄导致扫描困难。
二、条码读取精度1. 条码读取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正确识读条码符号。
2. 条码读取设备的扫描光束应与条码符号垂直,且扫描光束的中心轴线应位于条码符号的中心线上。
3.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条码读取设备的识读准确率应不低于98%。
三、条码编码规则1. 条码符号的编码规则应符合《通用商品条码符号》中的相关规定。
2. 对于特定行业或应用领域,可采用自定义编码规则,但需确保与国家标准相兼容。
四、条码符号尺寸1. 条码符号的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包括宽度、高度、模块尺寸等参数。
2. 条码符号的尺寸应与所标识的商品尺寸相适应,不应过大或过小。
五、条码对比度1. 条码符号的对比度应符合标准要求,以保证条码符号的可读性。
2.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条码符号的对比度应保持相对稳定。
六、条码耐久性1. 条码符号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经受住常规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污染。
2. 在规定的存储和使用条件下,条码符号不应出现明显的老化、损坏等现象。
七、条码安全性1. 条码符号的编制过程中应采取保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2. 条码读取设备应具备加密功能,以保护信息安全。
八、条码应用符合性1. 条码应用应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包括商品流通、医疗卫生、物流管理等领域的相关规定。
2. 条码应用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方便用户操作和使用。
标签类检验标准(包括不干胶)1、目的:确保公司因生产需要而购进的包装材料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各种标签类装潢印刷品。
3、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3.1各种标签应符合我司的样品(包括双方确认的材质)或设计稿,并达到相应规格要求及配合尺寸。
3.2 外观要求与检验方法:3.2.1 表面:标贴表面轻度刮伤(不影响印刷面)宽≤0.1mm,长≤10mm的允许有少于2条;无明显变形和残缺等异常现象;卷状标贴卷面应平整,机器贴标的卷状标贴底纸不得出现连续断裂现象;表面气泡≤0.5mm。
3.2.2 文字图案:要求与公司样稿相符,文字、图案必须清晰、正确,无缺印、缺字、笔划不全的情形,小于5号字不误字意;无明显位置偏移、歪斜、重影;无明显印刷套色不准、模糊等缺陷;烫印文字和图案不花白,不变色,不脱落。
3.2.3 色泽:必须符合确认的标准样品,并在封样的上限/标准/下限范围内。
3.2.4 洁净度:标贴外观整洁,无明显色条、斑点、脏污等异物沾染,点的直径≤0.2mm,黑点不得超过1个,其它白点不得超过2个(不在同一区域内),污点面积≤0.2mm2,且每张不超过1个。
3.2.5 松紧度:成卷标签松紧适中,不得出现膜间滑动。
3.2.6 烫印:烫印砂眼面积≤0.1mm2且每张不超过1个;平整度不能有明显锯齿或毛边,套印允许有≤0.2mm的误差。
3.2.7外包装:外装纸箱不得脏及破损并内衬塑料袋用胶带“工”字形封箱,并附出厂检验报告单。
外观检验以目测为主,于正常光源下,30cm距离处正视观察。
3.3功能(物理机械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3.3.1 粘离试验:透明(或表面上光油)标签印刷部位不得有粘离脱落现象。
检验方法: 以3M600履盖印刷(烫色)部位,抚平,来回压抚10次使履盖部位无气泡,然后以45度角瞬间撕去,无印刷(烫色)脱落现象。
轻微脱落不影响整体识别可接受。
(烫金银处要缓慢撕开)3.3.2耐产品试验:内容物涂抹后不得有脱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