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检验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7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制定条形码标签来料检验规范,指导IQC检验员检查作业,确保符合技术和品质要求。
2.0范围:适应于XX条形码标签物料的来料检验。
3.0定义:CR:为一个缺陷,将导致在消费使用中将危及到人身安全,或无法使用。
MA:为一个或多个缺陷,它将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或使用寿命短;性能差等。
以及直接影响顾客使用;MI:为一个或多个缺陷,不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4.0参考文件:4.1 抽样标准:MIL-STD-105E4.2 创明抽样检验规范 CHAM-WI-QA-3435.0职责:5.1 IQC检验员:负责物料检验,记录和异常反馈;5.2 品质主管/工程师:负责不良确认和异常处理。
6.0程序:6.1抽样方案允收水准项目检验水平CR MA MI6.2检验条件6.2.1光源:在30-40W 的萤光灯下,物件距光源50~65cm ; 6.2.2 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 处; 6.2.3 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 6.2.4 检视时间: 3~5S ;6.2.5 环境: 溫度:25±5℃湿度:60±20%。
6.3 作业程序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方法/仪器/物料判定 CR MA MI 外观对比样品颜色错误 目视* 对比样品颜色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颜色有轻微色差,在接受范围 *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轻微差异,在接受范围* 条码和文字内容错误或漏印,多印,缺印(参照样板)*图文效果图文模糊、重影、套印不准、残缺不全、无法辩认 * 图文毛边.断线,变形,字形不完整可辩认 * 表面不得有明显潮湿 * 表面不得有折皱现象 * 不得有破裂/缺损,纸层分离 * 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刮花/粘花* 尺寸依照技术图纸尺寸要求测量卡尺*外观 II 类0.651.5尺寸/性能/其它S-2性能测试将条形码扫描仪的信号线端接到键盘界面端口,打开电源,听到连续的”嘀,嘀”声,连续扫描三次,生成的读数必须符合规格要求,不能扫描或扫描错误条码扫描*将条码标签粘在对应的纸箱或物体上,粘性必须良好,不能有脱落,翘起等不良现象。
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1. 背景中药材存在多基原物种及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问题,鉴于传统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方法存在局限性,为保证中药材临床应用安全、准确、有效,有必要增加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
2. 定义及原理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是利用基因组中一段公认的、相对较短的DNA序列来进行物种鉴定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传统形态鉴别方法的有效补充。
由于DNA序列是由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四种碱基以不同顺序排列组成,因此一定长度DNA序列能够区分不同物种。
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是以ITS2为主体条形码序列鉴定中药材的方法体系,其中植物类中药材选用ITS2为主体序列,psbA-trnH为辅助序列,动物类中药材采用COI为主体序列,ITS2为辅助序列,符合中药材鉴定简单、精确的特点,有明确的判断标准,能够实现对中药材及其基原物种的准确鉴定。
本指导原则用于规范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为其应用提供指导。
3.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包括药材、药材粉末及部分药材饮片)及基原物种的鉴定。
4. 方法流程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主要包括供试品处理、DNA提取、PCR扩增、测序、序列拼接及结果判定,以下内容详细说明各流程中的主要原理及注意事项。
1)供试品处理除特殊标明外,药材使用75%乙醇擦洗表面后晾干,称取10-100 mg备用。
具体见各药材项下。
2)DNA提取DNA的提取包括破碎细胞壁、释放DNA,DNA的分离和纯化,DNA的浓缩、沉淀与洗涤等基本步骤,目前常用试剂盒法,包括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由于植物类中药材种类繁多,可根据所研究中药材的具体情况对提取方法加以改进。
植物细胞内储存了大量次生代谢产物,如多糖、多酚等,这些物质在提取DNA的过程中与DNA共沉淀,形成粘稠的胶状物难以溶解或产生褐变,严重影响DNA提取的产量与质量,以及后续的PCR扩增实验。
分析条码在图书馆的应用1条形码的功能与作用1.1定位功能条形码与图书,条形码与读者借阅证所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使条形码具有唯一性特点,当每一本书,每一个读者的借阅证被赋予唯一特定的条形码标识时,它就具有定位的功能,因而,图书流通查询管理以及读者管理就十分便捷与准确。
1.2检索功能条形码技术属自动识别技术,比较其他检索途径,利用条形码检索是最快捷方便准确的,因为它可借助于读码器扫入电脑较人工输入更快捷准确,在图书馆管理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图书流通、图书查询、读者管理、清查书库等都将条形码检索作为最佳检索点。
1.3管理的功能条形码一经录入便可反复使用,具有使用便捷,检索准确等优点,费用低廉且省时、省力,避免了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图书馆如填写书袋卡、办理图书借还手续等繁杂、锁碎、低效且易出错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所以,条形码的利用已成为各个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使用条形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条形码的一致性条形码的长度应保持一致,不能或长或短,随意增减条形码的长度。
2.2条形码的准确性条形码必须唯一准确地反映出其对应的图书特征及其对应的读者,不能张冠李戴,否则便失去条形码的作用。
2.3条形码的连续性在批处理图书加工过程中条形码应该是连续的,不应有跨号或缺号现象,这样做便于图书的加工、管理与使用,尤其是在编目模块中设置条形码自动检测程序时更应如此。
2.4条形码的可读性条形码的打印必须规范、清楚,让计算机能正确识别并准确无误地读入。
3条形码使用中人为因素可造成下列问题3.1图书、条形码、书目数据三者不符表现为两书一码,一书二码,有书无码,有码无书,有书无数据,有数据无书,有数据无码,有码无数据等现象。
造成原因有:(1)工作人员疏忽或责任心不强及操作失误造成输入错误。
(2)条形码打印不规范或读码器有毛病,使电脑不能正确识别条形码并准确反映书目数据。
(3)别有用心的读者采用“移花接木”手法将价值较小图书的条形码偷换有价值图书条形码以达到窃书目的,造成码不对书。
条形码分类及汇总条形码的分类及特征:目前世界上常用的码制有ENA条形码、UPC条形码、二五条形码、交叉二五条形码、库德巴条形码、三九条形码和128条形码等等一维条形码和PDF417等二维条码。
商品条码(EAN、UPC码)UPC条码成功地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中,是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制定的一种商品用条码,主要用于美国和加拿大地区。
EAN商品条形码分为(标准版)和(缩短版)两种。
标准版表示13位数字,又称为EAN13码,缩短版表示8位数字,又称EAN8。
另外,图书和期刊作为特殊的商品也采用了EAN13表示ISBN和ISSN。
前缀977被用于期刊号ISSN,图书号ISBN用978为前缀,我国被分配使用7开头的ISBN号,因此我国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上的条码全部为9787开头。
并且,超市内部有很多以2开头的散货(散装食品)条形码均为店内码商品条码示例:EAN-8码 EAN-13码UPC条码示例:UPC-A码 UPC-E码三九码且有编码规则简单、误码率低、所能表示字符个数多等特点,主要用于工业、图书及票证的自动化管理,目前使用极为广泛。
三九码示例:物流条码:条形码校验码公式:首先,把条形码从右往左依次编序号为“……4,3,2,1。
”从序号二开始把所有偶数序号位上的数相加求和,用求出的和乘3,再从序号三开始把所有奇数序号上的数相加求和,用求出的和加上刚才偶数序号上的数的和乘3的积,然后得出和。
再用大于这个和的最小的10的倍数减去这个和,就得出校验码。
举个例子:此条形码为:977167121601X(X为校验码)。
①1+6+2+7+1+7=24②24×3=72③0+1+1+6+7+9=24④72+24=96⑤100-96=4所以最后校验码X=4。
此条形码为9771671216014。
二维条形码:PDF417是一种堆叠式二维条码,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PDF417条码可表示数字、字母或二进制数据,也可表示汉字。
PDF417条码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数据容量和极强的纠错能力。
条形码印制检验规范1.0目的1.1为了确保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GB12904《商品条码》)及客户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0适用范围2.1适用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含纸箱、彩印印刷品)的检验控制管理。
3.0定义3.1 商品条码: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的,是商品的全球唯一标识。
3.2 左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左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11个模块宽。
3.3起始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空白区的右侧,表示信息开始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4左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起始符的右侧,表示6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42个模块组成。
3.5中间分隔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数据符的右侧,是平分条码字符的特殊符号,由5个模块组成。
3.6右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中间分隔符的右侧,表示5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35个模块组成。
3.7校验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右侧数据符的右侧,表示校验码的条码字符,由7个模块组成。
3.8终止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校验符的右侧,表示信息结束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9右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右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7个模块宽。
3.10供人识别字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的下方,与条码相对应的13位数字。
4.0职责4.1品管部:负责对商品条码印版的进料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制程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品入库检验及质量信息反馈。
4.2纸箱部:负责商品条码印制品的排版、印版储存管理、生产及制程中的自检、互检。
4.3经营部:负责在承接商品条码印制品时,需查验并要求客户提供《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给我司,并上交公司行政部存档管理;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4.4计划科:负责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常用一维条形码139码(CODE39)39码可以包含数字及英文字母。
除了超市、零售业的应用中使用UPC/EAN码外,几乎在其他饿应用环境中,都是使用39码。
39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条码规格,支持39码的软硬件设备也最齐全。
1.1特征◆能表示44个字符,A-Z、0-9、SPACE、-、.、$、/、+、%、*◆分散式,条码组之间使用细白条分隔◆两种宽度◆自我检查◆有扩展模式《Full ASCII Mode》◆检查码字符可有可无,视需求而定1.2组成◆各个字符有9条黑白相间,粗细不同的线条组成,其中6条为黑白细条3条黑白粗条◆一串字符必须在头尾加上起始字符和结束字符“*”1.3校验方法CODE39找到输入字符串每个字符对应值,求和,除以43,取余数。
1.4条码说明1.5编码表P.S.在程序中可以使用“11”表示宽黑条,‘1’表示细黑条,“00”表示宽白条,“0”表示细白条。
那么字符1就可以表示为110100101011。
使用此方法建立一个编码表,每个字符可以长度为12的“01”字符串来表示。
1.6典型CODE39条码1.7CODE39的扩展码扩展码表同CODE93。
但是扩展方式不同,39码使用$,/,+.%与其26个大写字母组合,表示ASCII码表中的其他字符。
条空表示方式和校验方式与标准39码相同。
93码中使用的控制码与26个大写字母的组合。
293码(CODE93)2.1组成◆字母:A-Z,数字:0-9,符号:SPACE, - , . , $ , / , +, %, 控制码:$ , / , +, %,起始结束码:□◆每个字由9个模组成,包括3条粗细黑条及3条粗细白条。
每一黑条或白条有可能为1.2.3.4模组成2.2特征◆用4个控制码$, %, /, + 组合其他字母或符号,可编程FULL ASCII字母,读码器读到上面4个控制码的组合时候,送出的字尾所对应的ASCII。
◆有2个检验码C和K。
2.3校验方法◆先查出资料所对应值,对应值的表如下◆检查码C由资料的最右边一位用1-20顺序排列,若资料超过20位,在从1-20起算,顺序号作为权值,分别乘以对应值,求和,除以47,取余数◆检查码K由C位用1-15顺序排列,若资料差偶偶15位,再从1-15起算,顺序号作为权值,分别乘以对应值,求和,除以47,取余数◆举例:资料C O D E SP 9 3 “C”“K”资料对应值12 24 13 14 38 9 3C 排列顺序7 6 5 4 3 2 1K 排列顺序8 7 6 5 4 3 2 1(1x3) + (2x9) + (3x38) + (4x14) + (5x13) + (6x24) + (7x12) = 484C = 484 ÷47 = 10……14 (余数)则C = 14 = E (对应值)(1x14) + (2x3) + (3x9) + (4x38) + (5x14) + (6x13) + (7x24) + (8x12) = 611K = 611 ÷47 = 13……0 (余数)則K = 0 = 0 (对应值)2.4条码说明2.5编码表P.S.程序编码中,结束符号模块比起始符号多一个“1”;使用控制符组合字母所表示的字符,编码时需要分解成控制符和大写字母两个模块。
您现在的位置是:条码的检测>>条码检测的方式>>商品条码的检验方法8.2.2 商品条码的检验方法商品条码的检验详见GB/T 18348-2001《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自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条码技术在商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以来,国际上一直使用通过测量条码的条、空反射率以及PCS值、尺寸误差的传统方法进行检验。
这种检验方法具有技术成熟、使用广泛、直观方便等优点。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各种检验设备也是根据这种检验方法而设计的。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可行的检验方法。
但随着条码识读设备性能的提高,传统的检验方法又暴露出检验偏严的缺点。
1990年,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制定了ANSI X3.182方法将印刷质量综合分级。
2000年,ISO/IEC15416颁布,在技术上兼容ANSI X3.182 。
我国GB/T 18348-2001《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标准也采用了美标方法。
1.检验项目GB/T18348-2001规定的检测项目共12项。
包括:译码正确性、最低反射率、符号反差、最小边缘反差、调制比、缺陷度、可译码度、符号一致性、空白区宽度、放大系数、条高和印刷位置。
(1)译码正确性印制和标记条码符号的目的就是要让条码符号在自动识别系统中能被正确地识读从而使条码技术得以顺利应用,因此,译码正确性是条码符号应有的根本特性。
译码正确性是条码符号可以用参考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并且译码结果与该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一致的特性。
译码正确性是条码符号能被使用和评价条码符号其它质量参数的基础的前提条件。
(2)符号一致性符号一致性是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与该条码符号的供人识别字符一致的特性,是条码符号应有的根本特性之一。
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与其供人识别字符不一致,将导致对该条码符号的人读信息和机读信息不一样,从而造成错误。
从理论上讲,符号一致性和译码正确性是不同的。
但在实际的检测操作中,“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并不容易知晓。
包装材料条形码印刷质量等级测试PACKAGING Print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Barcode1.0 目的和范围1.1 目的:规定条形码印刷质量等级的检测方法;1.2 范围:适用于印有条形码的包材。
2.0 实验所需仪器及材料2.1 条码检测仪,要求其测量光路为45°、测量光波长670 nm ± 10 nm、测量孔径为6 mils (0.152mm)。
3.0 安全与操作3.1 测试人员必须具备本测试方法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及设备的基本知识,并已受过相应的培训;3.2 如有必要需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
4.0 测试样品准备4.1 取生产后24小时的待测包材,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以上,并在此温度下进行测试。
5.0 测试步骤5.1 条码检测带:条码条高的10%~90%之间的区域,宽度方向上应包括条码符号的两个空白区,如图1示;图1 检测带5.2 用条码检测仪对检测带内的10个不同位置各进行一次扫描。
扫描路径应贯穿整个检测带,记录每次扫描测量后条码检测仪输出的等级和译码。
6.0 结果判定6.1 扫描的译码数据必须与标准一致6.2 取10次扫描等级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条形码等级,应不小于1.5。
7.0 参考文献7.1 GB/T 14258-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Verification of print quality of bar code symbols7.2 ISO/IEC 15416: 200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Bar code print quality test specification - Linear symbols8.0 附录N/A。
碳带及条码打印纸检验规范1.主题:热转印碳带的验收要求、方法及抽样方案的规范。
2. 常规检验项目2.1外观和标识2.1.1 技术要求: 热转印碳带的表面应无灰尘和脏污,无折皱痕,包装应完整无破损,外包装要贴有明显的标识。
3.检验方法:目测法3.1结构尺寸3.1.1技术要求:结构尺寸要符合要求3.1.2检验方法: 将打印好的条形码,用适当的力度将条形码与条形码之间磨擦后,条形码表面应保证清晰可视,并可以正常扫描4.不合格分类A 类不合格: 混规,料单不符,标识错,易断,严重折皱痕或脱粉现象等。
B类不合格: 包装无标识,碳带表面有大量的脏污,少数脱粉现象等。
C 类不合格: 表面有少量的脏现象等。
1. 主题:条形码打印纸的验收要求、项目、方法及抽样方案的规范。
2. 常规检验项目2.1 外观和标识2.1.1技术要求: 表面应清洁无脏污,打印纸的间距应符合要求,无漏纸,无重叠现象,不易断裂,切割应良好,外观形状应为圆形等。
包装应完整无破损,外包装要贴有明显的标识。
2.1.2检验方法:目测法2.2结构尺寸2.2.1 技术要求:结构尺寸应符合要求.3 特殊检验项目3.1 检验方法: 将条码打印纸撕下贴于专用试贴板上,然后撕下观察其损坏程度。
4. 不合格分类A类不合格: 混规,料单不符,标识错,印刷内容错,尺寸超差贴性不好,有多数重叠,破损或漏纸现象等。
B类不合格: 包装无标识,纸筒不圆等。
C类不合格: 有少量漏纸或重叠象等。
十、条码防护管理规定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质量部每月均要受理几十张数量不等的补打条码申请单,给条码编号管理、产品追溯、打印机保养管理带来较大难度,极大影响了条码制作的正常运行。
经进一步统计分析,生产单位补打条码申请,主要是因为生产返工报损、条码遗失和报错条码订单信息几大类。
为此,质量部联合采购、标签纸厂家对条码标签纸质量进行了多次改善,但条码报损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个别线体返工60台整机,报损条码就有20套之多,同时,我们发现,生产返工报损基本上是固定的那几条线体。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制定条形码标签来料检验规范,指导IQC检验员检查作业,确保符合技术和品质要求。
2.0范围:适应于XX条形码标签物料的来料检验。
3.0定义:CR:为一个缺陷,将导致在消费使用中将危及到人身安全,或无法使用。
MA:为一个或多个缺陷,它将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或使用寿命短;性能差等。
以及直接影响顾客使用;MI:为一个或多个缺陷,不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4.0参考文件:4.1 抽样标准:MIL-STD-105E4.2 创明抽样检验规范 CHAM-WI-QA-3435.0职责:5.1 IQC检验员:负责物料检验,记录和异常反馈;5.2 品质主管/工程师:负责不良确认和异常处理。
6.0程序:6.1抽样方案允收水准项目检验水平CR MA MI6.2检验条件6.2.1光源:在30-40W 的萤光灯下,物件距光源50~65cm ; 6.2.2 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 处; 6.2.3 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 6.2.4 检视时间: 3~5S ;6.2.5 环境: 溫度:25±5℃湿度:60±20%。
6.3 作业程序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方法/仪器/物料判定 CR MA MI 外观对比样品颜色错误 目视* 对比样品颜色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颜色有轻微色差,在接受范围 *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轻微差异,在接受范围* 条码和文字内容错误或漏印,多印,缺印(参照样板)*图文效果图文模糊、重影、套印不准、残缺不全、无法辩认 * 图文毛边.断线,变形,字形不完整可辩认 * 表面不得有明显潮湿 * 表面不得有折皱现象 * 不得有破裂/缺损,纸层分离 * 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刮花/粘花* 尺寸依照技术图纸尺寸要求测量卡尺*外观 II 类0.651.5尺寸/性能/其它S-2性能测试将条形码扫描仪的信号线端接到键盘界面端口,打开电源,听到连续的”嘀,嘀”声,连续扫描三次,生成的读数必须符合规格要求,不能扫描或扫描错误条码扫描*将条码标签粘在对应的纸箱或物体上,粘性必须良好,不能有脱落,翘起等不良现象。
条形码扫描原理和编码规则条形码的扫描需要扫描器,扫描器利用自身光源照射条形码,再利用光电转换器接受反射的光线,将反射光线的明暗转换成数字信号。
不论是采取何种规则印制的条形码,都由静区、起始字符、数据字符与终止字符组成。
有些条码在数据字符与终止字符之间还有校验字符。
▲静区:静区也叫空白区,分为左空白区和右空白区,左空白区是让扫描设备做好扫描准备,右空白区是保证扫描设备正确识别条码的结束标记。
为了防止左右空白区(静区)在印刷排版时被无意中占用,可在空白区加印一个符号(左侧没有数字时印<:号,右侧没有数字时加印>;号)这个符号就叫静区标记。
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静区宽度不足。
只要静区宽度能保证,有没有这个符号都不影响条码的识别。
▲起始字符:第一位字符,具有特殊结构,当扫描器读取到该字符时,便开始正式读取代码了。
▲数据字符:条形码的主要内容。
▲校验字符:检验读取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不同编码规则可能会有不同的校验规则。
▲终止字符:最后一位字符,一样具有特殊结构,用于告知代码扫描完毕,同时还起到只是进行校验计算的作用。
为了方便双向扫描,起止字符具有不对称结构。
因此扫描器扫描时可以自动对条码信息重新排列。
条码扫描器有光笔、CCD.激光、影像四种▲光笔:最原始的扫描方式,需要手动移动光笔,并且还要与条形码接触。
ACCD:以CCD作为光电转换器,1ED作为发光光源的扫描器。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实现自动扫描。
并且可以阅读各种材料、不平表面上的条码,成本也较为低廉。
但是与激光式相比,扫描距离较短。
▲激光:以激光作为发光源的扫描器。
又可分为线型、全角度等几种。
▲影像:以光源拍照利用自带硬解码板解码,通常影像扫描可以同时扫描一维及二维条码,如新大陆引擎及Honeywe11引擎。
线型:多用于手持式扫描器,范围远,准确性高。
全角度:多为工业级固定式扫描,自动化程度高,在各种方向上都可以自动读取条码及输出电平信号,结合传感器使用。
编码规则唯一性:同种规格同种产品对应同一个产品代码,同种产品不同规格应对应不同的产品代码。
一维条形码生成与识别技术一、引言条形码(简称条码)技术是集条码理论、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条码印制技术于一体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黑色)和空(白色),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编制而成,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
条形码符号也可印成其它颜色,但两种颜色对光必须有不同的反射率,保证有足够的对比度。
条码技术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可靠性强、寿命长、成本低廉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商品流通、工业生产、图书管理、仓储标证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
二、EAN-13条形码简介一维条码主要有EAN和UPC两种,其中EAN码是我国主要采取的编码标准。
EAN是欧洲物品条码(European Article Number Bar Code)的英文缩写,是以消费资料为使用对象的国际统一商品代码。
只要用条形码阅读器扫描该条码,便可以了解该商品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商、所属国家或地区等丰富信息。
EAN通用商品条码是模块组合型条码,模块是组成条码的最基本宽度单位,每个模块的宽度为毫米。
在条码符号中,表示数字的每个条码字符均由两个条和两个空组成,它是多值符号码的一种,即在一个字符中有多种宽度的条和空参与编码。
条和空分别由1~4个同一宽度的深、浅颜色的模块组成,一个模块的条表示二进制的“1”,一个模块的空表示二进制的“0”,每个条码字符共有7个模块。
即一个条码字符条空宽度之和为单位元素的7倍,每个字符含条或空个数各为2,相邻元素如果相同,则从外观上合并为一个条或空,并规定每个字符在外观上包含的条和空的个数必须各为2个,所以EAN码是一种(7,2)码。
EAN条码字符包括0~9共10个数字字符,但对应的每个数字字符有三种编码形式,左侧数据符奇排列、左侧数据符偶排列以及右侧数据符偶排列。
这样十个数字将有30种编码,数据字符的编码图案也有三十种,至于从这30个数据字符中选哪十个字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条形码检验方法
前存在的条码检测方法有两种:"传统方法"和"美标检测方法"。
最初的条码检测通过目测条码的外观、并用检测仪器测量条码的PCS 值和条空的尺寸偏差,再根据有关的条码标准和技术规范判定条码是否合格(P/F)的方式进行。
在用仪器测量时,如果条、空的尺寸偏差在规定范围之内,而且PCS值在规定的值以上,那么检测仪就被判定这个条码为"合格(Pass)",否则就判定为"不合格(Fail)"。
这种方法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在国际上使用了近20年,具有成熟、直观的优点。
但是随着条码扫描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经传统检测方法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条码中有部分能被大多数扫描器较好的识读。
原因之一是传统检测方法中,评判条码质量的标准只有一个--"合格(P)"与"不合格(F)",而在实际应用中,所采用的条码阅读器的性能各不相同。
另外,传统检测方法是以一次扫描为基础的,在检测时,可能正好通过了条码最好的部分,也可能是通过了不好的部分,这不能真正代表条码的真实状况。
因此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着检验偏严、不切合条码实际使用的缺点。
"美标检测方法" 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它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
它根据对条码扫描得到的"扫描反射率曲线"分析条码的各项质量参数,然后根据各项参数的标准将条码分为"A"-"F"五个质量等级,"A"级为最好,"D"级为最差,"F"级为不合格。
"美标检测方法"中的条码的质量等级表明了条码的印刷质量及它的适用场合。
A级条码能够被很好的识读,适合只沿一条线扫描并且只扫描一次的场合。
B级条码在识读中的表现不如A级,适合于只沿一条线扫描但允许重复扫描的场合。
C级条码可能需要更多次的重复扫描,通常要使用能重复扫描并有多条扫描线的设备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识读效果。
D级条码可能无法被某些设备识读,要获得好的识读效果,则要使用能重复扫描并具有多条扫描线的设备。
F级条码是不合格品,不能使用。
随着条码技术的发展,"美标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公布的条码检测标准中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切合实际是"美标检测方法"的最大优点。
"美标检测方法"的对条码质量的评定都是在扫描反射率曲线的基础上得到的,因此又叫做"扫描曲线测量法"。
条码符号质量检验项目
--------------------------------------------------------------------------------
外观
用目测,要求1、条码符号表面整洁,无明显污垢、皱褶、残损、穿孔。
2、符号中数字、字母、特殊符号印刷完整、清晰、无二意性。
3、条码字符无明显脱墨、污点、断线;条的边缘整齐,无明显弯曲变形。
4、条码字符的墨色均匀,无明显差异。
条(空)反射率
条码符号必须满足一定的光学特性要求,当空的反射率一定时,条的反射率的最大值由下列公式lgRD=2.6(lgRL) – 0.3
式中:RL ——空的反射率
RD ——条的反射率
印刷对比度(PCS值)
印刷对比度(PCS值)定义为:PCS = (RL – RD) /RL * 100%
条(空)尺寸误差
条码符号中条和空的尺寸偏差在十分之几到百分之几毫米范围内,测量精度要求高,一般采用条码专用检测设备来测量。
条码符号的条、空尺寸偏差要求见GB12904《商品条码》中相应章节。
条(空)尺寸误差是条码符号检测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空白区尺寸
空白区的作用是起到条码阅读器做好扫描准备的作用,因而其尺寸必
须保证,标准版EAN-13条码符号左侧空白区为11倍的模块宽3.63mm,右侧空白区为7倍模块宽2.31mm。
企业在使用条码工作机构提供的原版胶片制版时,必须保证四个角标内的部分必须留足,仅印条码符号,不可印上其他图案、文字等。
条高。
条高在一般情况下不可截短,否则将影响条码符号的首读率。
对于因产品包装面积小。
无法印刷正常条码符号的特殊情况,企业应及时与条码工作机构取得联系,在专门技术人员指导下采取适当措施。
数字、字母的尺寸。
标准规定条码符号数字,字母必须采用OCR-B字符,条码符号放大或者缩小时,供人识别的数字,字母尺寸以相同倍率放大或者缩小。
校验码。
校验码用来校验前12位代码的正确性。
其计算方法见GB/T12904中附录A。
译码正确性
该检验项目是将用条码识读设备识读条码符号的结果与条码标注的供人识别字符核对是否相符来判定。
放大系数。
企业在订制胶片时一经确定放大系数,得到由条码工作机构提供的条码原版胶片后,切不可任意放大或缩小,否则将影响到条码符号尺寸
精度,造成尺寸超差。
印刷厚度。
条码印刷油墨的厚度对条的尺寸的准确识读有影响,当黑条与空处于不同平面上时,黑条与百条反射率的测量会因墨条油墨厚度过大而出现白条反射光减少,因而使空尺寸变窄。
标准规定:空、空白区与条的厚度差必须在0.1mm以下。
印刷位置。
按GB/T14257进行目检。
其主要判定原则就是要便于识读。
条码符号质量检验项目
--------------------------------------------------------------------------------
外观
用目测,要求1、条码符号表面整洁,无明显污垢、皱褶、残损、穿孔。
2、符号中数字、字母、特殊符号印刷完整、清晰、无二意性。
3、条码字符无明显脱墨、污点、断线;条的边缘整齐,无明显弯曲变形。
4、条码字符的墨色均匀,无明显差异。
条(空)反射率
条码符号必须满足一定的光学特性要求,当空的反射率一定时,条的反射率的最大值由下列公式lgRD=2.6(lgRL) – 0.3
式中:RL ——空的反射率
RD ——条的反射率
印刷对比度(PCS值)
印刷对比度(PCS值)定义为:PCS = (RL – RD) /RL * 100%
条(空)尺寸误差
条码符号中条和空的尺寸偏差在十分之几到百分之几毫米范围内,测量精度要求高,一般采用条码专用检测设备来测量。
条码符号的条、空尺寸偏差要求见GB12904《商品条码》中相应章节。
条(空)尺寸误差是条码符号检测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空白区尺寸
空白区的作用是起到条码阅读器做好扫描准备的作用,因而其尺寸必须保证,标准版EAN-13条码符号左侧空白区为11倍的模块宽3.63mm,右侧空白区为7倍模块宽2.31mm。
企业在使用条码工作机构提供的原版胶片制版时,必须保证四个角标内的部分必须留足,仅印条码符号,不可印上其他图案、文字等。
条高。
条高在一般情况下不可截短,否则将影响条码符号的首读率。
对于因产品包装面积小。
无法印刷正常条码符号的特殊情况,企业应及时与条码工作机构取得联系,在专门技术人员指导下采取适当措施。
数字、字母的尺寸。
标准规定条码符号数字,字母必须采用OCR-B字符,条码符号放大或者缩小时,供人识别的数字,字母尺寸以相同倍率放大或者缩小。
校验码。
校验码用来校验前12位代码的正确性。
其计算方法见GB/T12904中附录A。
译码正确性
该检验项目是将用条码识读设备识读条码符号的结果与条码标注的供人识别字符核对是否相符来判定。
放大系数。
企业在订制胶片时一经确定放大系数,得到由条码工作机构提供的条码原版胶片后,切不可任意放大或缩小,否则将影响到条码符号尺寸精度,造成尺寸超差。
印刷厚度。
条码印刷油墨的厚度对条的尺寸的准确识读有影响,当黑条与空处于不同平面上时,黑条与百条反射率的测量会因墨条油墨厚度过大而出现白条反射光减少,因而使空尺寸变窄。
标准规定:空、空白区与条的厚度差必须在0.1mm以下。
印刷位置。
按GB/T14257进行目检。
其主要判定原则就是要便于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