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5HZ站内轨道电路调整的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目录一、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图册二、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部分维护说明三、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表及说明一、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图册二、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部分维护说明1、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简称3V化,下同):1)一送一受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见图册所示。
2)一送两受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见图册所示。
3)一送三受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见图册所示。
2、调整状态时,参照以下调整表进行调整,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电子接收器轨道接收端)上的有效电压不小于15V,且不得大于调整表规定的最大值。
3、用0.06Ω分路电阻线在轨道电路送、受电端轨面上分路时,轨道继电器(含一送多受的其中一个分支的轨道继电器)端电压:使用JRJC-66/345二元二位继电器时应不大于7V,使用JRJC1-70/240二元二位继电器时应不大于7.4V ,其前接点应该断开。
用0.06Ω标准分路电阻线在轨道电路送、受电端轨面上分路时,电子接收器(含一送多受的其中一个分支的电子接收器)的轨道接收端电压应不大于10V,输出端电压为0V,其执行继电器可靠落下。
4、轨道电路送、受电端扼流变压器至钢轨的接线电阻不大于0.1Ω。
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钢轨引接线应采用等阻线。
5、轨道电路送、受电端轨道变压器至扼流变压器的接线电阻不大于0.3Ω。
6、轨道继电器至轨道变压器间的电缆电阻,3V化不大于150Ω。
7、在电码化轨道区段,于机车入口端用0.06Ω(国产移频)或0.15Ω(UM71、ZPW2000)标准分路电阻线分路时,应满足动作机车信号的最小短路电流的要求。
8、凡装空扼流的轨道电路,不需要进行补偿措施,保持扼流变压器信号(Ⅱ次)侧开路。
9、防护盒原则上使用HF2-25型防护盒,维护规则与维规保持一致。
10、防雷补偿器维护规则与维规保持一致。
11、3V化器材使用周期及寿命管理三、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表及说明1.调整表使用说明⑴轨道电路可在送电端和受电端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为改变送端轨道变压器输出端子和受端电抗变压器的变比,以找出合适的输出电压(U B),送、受电端的轨面电压(Us、Uj)应按轨面清洁(生锈)状况参考调整表选取,选取原则为生锈(污浊)越严重,选取变比越小。
25HZ相敏轨道电路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25HZ相敏轨道电路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一、前言轨道电路是实现信号设备电气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九五”铁路电务设备装备政策做出规定:电气化区段站内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
25HZ相敏轨道电路是实用于电力牵引区段亦用于非电力牵引区段的一种站内轨道电路制式。
电气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主要由:扼流变压器BE、限流电阻Rx、轨道变压器BG、防护盒HF、防雷补偿器FB、25HZ相敏轨道继电器(二元二位轨道继电器或JXW25型电子接收器和执行继电器)等组成。
二、使用类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现有97型相敏轨道电路(简称97型)和JXW25HZ相敏轨道电路(简称电子型)两种,选一送二受区段电路图见附图1—图4。
使用的区段有4种类型,电码化区段(室内调整)和非电码化区段(室外调整)及有扼流变压器和无扼流变压器4 种。
1、室内调整的区段(1)电力牵引区段(有扼流变压器)预叠加ZPW—2000电码化(有隔离器);(2)非电力牵引区段(无扼流变)预叠加ZPW—2000电码化(有隔离器);2、室外调整的区段(3)电力牵引区段(有扼流变压器)非电码化;(4)非电力牵引区段(无扼流变压器)非电码化。
三、技术标准1、调整状态时,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上的有效电压应不小于18v,[即高与轨道继电器工作值(15v)的20%];电子接收器轨道接收端有效电压应不小于16v,直流电压输出为20~30V,以保证继电器可靠吸起。
参考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ZPW—2000系列站内电码化预发码技术”:(1)轨道继电器线圈电压:15~18v有效值(与允许失调角β有关),U GJ(有效)= U GJ(测试)╳ COSβ(β为允许失调角)。
(2)允许失调角β:±30 0,(失调角=90 0—相位角,相位角一般调整为90 0±10 0)。
说明:(1)允许失调角β是指UG(轨道电压)与UJ(局部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即局部电压导前轨道电压90 0时,会发生相移,该相移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2)允许范围是指按部标准图[图号通号(99)0047]图册中Uj min(轨道继电器最低工作电压)。
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现场测试和调整(参考)一、有关术语1.参考调整表:指部标准图《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图册》通号(99)0047中的参考调整表。
2.允许失调角:25Hz轨道电路传输时,在局部电压导前轨道电压90°的基础上,还会发生相移,该相移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围,称为允许失调角β。
即β应在±30°之。
3.相敏轨道继电器的有效电压:指经轨道传输后,加在二元二位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上的电压,或加在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接收器接收端上的电压,与允许失调角相关。
U J(有效)-U J(测试)×cosβ,不同失调角时,其二者的换算见表1。
表1 U J(有效)和U J(测试)换算表二、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1. 调整状态时,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上的有效电压应≥18V,轨道电压相位角滞后于局部电压相位角90±30°。
JXW-25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接收器接收端有效电压应≥16V,允许失调角应在±30°以,直流电压输出应为20 V~30V。
2. 用0.06Ω标准分路电阻线在轨道电路送、受端轨面上任一处分路时,轨道继电器(含一送多受的其中一个分支的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上的电压应≤7.4V。
相敏轨道电路接收器接收端电压应≤7.4V3.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扼流变压器至钢轨的应采用等阻线,接线电阻不大于0.1Ω。
4.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轨道变压器至扼流变压器的接线电阻不大于0.3Ω。
5. 轨道电路电源屏至送电端轨道变压器一次侧的电缆允许压降为30V。
轨道继电器至轨道变压器间的电缆电阻不大于150Ω。
6.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的限流电阻器R X、R S,其阻值应按通号(99)0047图册参考调整表中给出的数值予以固定,不得调小。
7. 在电码化区段,于机车信号入口端用0.06Ω标准分路电阻线分路时,应满足动作机车信号的最小短路电流的要求(对于ZPW-2000A型,用0.15Ω标准分路电阻线分路时,1700、2000、2300Hz≥500mA,2600 Hz≥450mA)。
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注意事项及方法为防止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不当造成设备故障,特对25HZ 相敏轨道电路调整的注意事项及调整方法明确如下:一、轨道电路调整步骤:1、先调整固定送端电阻、受端变比;2、再调整送端变比或受端电阻,将区段电压调合适;2、电压合适后看室内二元二位继电器是否吸起、相位角是否合适;3、测试残压、占用核对继电器位置;4、测试极性交叉;5、测试入口电流。
二、轨道电路调整注意事项:1、97型25HZ轨道电路送电端电阻必须固定使用最大档Ω,旧型25HZ轨道电路一送多受送电端电阻必须固定使用最大档Ω,一送一受送电端电阻必须固定使用最大档Ω。
2、受电端轨道变压器II次侧抽头固定使用,若受电端使用130/25轨道变压器,有抗流的固定使用Ⅲ1,Ⅲ3端子(档);无抗流的固定使用Ⅲ1、Ⅱ3,连接Ⅲ2,Ⅱ4端子(档)。
若受电端使用72/25轨道变压器,有抗流的固定使用Ⅱ1,Ⅲ3,连接Ⅲ1,Ⅱ3端子(档);无抗流的固定使用Ⅲ1、Ⅱ1,连接Ⅲ3,Ⅱ2端子(档)。
3、一送多受区段各受端电压应调平衡,电压值相差不大于1V。
4、当室内测试盘电压正常,二元二位继电器仍掉下时,就需要将受端变压器二次侧两根软线倒一下头,然后看室内继电器是否吸起,继电器吸起后再看相位角是否合适,若相位角不合适就需要调整相位,相位角必须保证在700~1100之间方能保证继电器可靠吸起。
相位角不合适的需要在室内调整防护盒端子,也可调整室外带适配器抗流端子,直至相位合适为止。
防护盒调整端子和抗流适配器调整端子按照防护盒和抗流适配器说明调整,25HZ叠加ZPW-2000电码化轨道电路受电端一次侧回路中电码化隔离盒原则上只接电感不接电容,若需要调整相位角时可接入电容进行调整。
5、分路残压97型不大于,旧型不大于7V,电子接收器不大于10V;6、机车入口电流:ZPW-2000A移频叠加站内电码化区段入口电流均大于500mA;入口电流测试:1)测入口电流时必须先要开放信号排好进路;2)选好移频表载频,上行发码选2000Hz、下行发码选1700 Hz;3)在电码化区段入口处用Ω短路线(CD96-3A/或3S表盒中装的白色线)在钢轨上短路后,用移频中嵌流卡(嵌流卡开关必须扳在“Ⅰ”位置)卡在短路线上即可测出入口电流。
25HZ相敏轨道电路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电务电化有限公司25HZ相敏轨道电路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一、前言轨道电路是实现信号设备电气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九五”铁路电务设备装备政策做出规定:电气化区段站内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
25HZ相敏轨道电路是实用于电力牵引区段亦用于非电力牵引区段的一种站内轨道电路制式。
电气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主要由:扼流变压器BE 限流电阻Rx、轨道变压器BG 防护盒HF、防雷补偿器FB、25HZ相敏轨道继电器(二元二位轨道继电器或JXW25型电子接收器和执行继电器)等组成。
二、使用类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现有97型相敏轨道电路(简称97型)和JXW25HZ相敏轨道电路(简称电子型)两种。
使用的区段有4种类型,电码化区段(室内调整)和非电码化区段(室外调整)及有扼流变压器和无扼流变压器4种。
1、室内调整的区段(1)电力牵引区段(有扼流变压器)预叠加ZPW—2000电码化(有隔离器);(2)非电力牵引区段(无扼流变)预叠加ZPW—2000电码化(有隔离器);2、室外调整的区段(3)电力牵引区段(有扼流变压器)非电码化;(4)非电力牵引区段(无扼流变压器)非电码化。
三、技术标准1、调整状态时,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上的有效电压应不小于18v,[即高与轨道继电器工作值(15v)的20%];电子接收器轨道接收端有效电压应不小于16v,直流电压输出为20~30V,以保证继电器可靠吸起。
参考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ZPW—2000系列站内电码化预发码技术”:(1)轨道继电器线圈电压:15~18v有效值(与允许失调角B有关),U GJ (有效)=U GJ (测试)x COS B (B为允许失调角)。
(2)允许失调角B : ±30 0以内,(失调角=90 0—相位角,比较理想为±0 0以内)(3)25HZ相敏轨道电路允许失调角(B)范围及调整状态时U GJ(测试)值说明:(1)允许失调角B是指UG(轨道电压)与UJ (局部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即局部电压导前轨道电压90 0时,会发生相移,该相移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2)允许范围是指按部标准图[图号通号(99)0047]图册中Uj min (轨道继电器最低工作电压)。
.25HZ相敏轨道电路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电务电化有限公司25HZ相敏轨道电路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一、前言轨道电路是实现信号设备电气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九五”铁路电务设备装备政策做出规定:电气化区段站内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
25HZ相敏轨道电路是实用于电力牵引区段亦用于非电力牵引区段的一种站内轨道电路制式。
电气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主要由:扼流变压器BE、限流电阻Rx、轨道变压器BG、防护盒HF、防雷补偿器FB、25HZ相敏轨道继电器(二元二位轨道继电器或JXW25型电子接收器和执行继电器)等组成。
二、使用类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现有97型相敏轨道电路(简称97型)和JXW25HZ相敏轨道电路(简称电子型)两种。
使用的区段有4种类型,电码化区段(室内调整)和非电码化区段(室外调整)及有扼流变压器和无扼流变压器4 种。
1、室内调整的区段(1)电力牵引区段(有扼流变压器)预叠加ZPW—2000电码化(有隔离器);(2)非电力牵引区段(无扼流变)预叠加ZPW—2000电码化(有隔离器);2、室外调整的区段(3)电力牵引区段(有扼流变压器)非电码化;(4)非电力牵引区段(无扼流变压器)非电码化。
三、技术标准1、调整状态时,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上的有效电压应不小于18v, [即高与轨道继电器工作值(15v)的20%];电子接收器轨道接收端有效电压应不小于16v,直流电压输出为20~30V,以保证继电器可靠吸起。
参考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ZPW—2000系列站内电码化预发码技术”:(1)轨道继电器线圈电压:15~18v有效值(与允许失调角β有关),UGJ (有效)= UGJ(测试)╳ COSβ(β为允许失调角)。
(2)允许失调角β:±30 0以内,(失调角=90 0—相位角,比较理想为±10 0以内)。
说明:(1)允许失调角β是指UG(轨道电压)与UJ(局部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即局部电压导前轨道电压90 0时,会发生相移,该相移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轨道继电(2)允许范围是指按部标准图[图号通号(99)0047]图册中Ujmin器最低工作电压)。
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现场测试和调整(参考)一、有关术语1.参考调整表:指部标准图《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图册》通号(99)0047中的参考调整表。
2.允许失调角:25Hz轨道电路传输时,在局部电压导前轨道电压90°的基础上,还会发生相移,该相移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称为允许失调角β。
即β应在±30°之内。
3.相敏轨道继电器的有效电压:指经轨道传输后,加在二元二位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上的电压,或加在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接收器接收端上的电压,与允许失调角相关。
U J(有效)-U J(测试)×cosβ,不同失调角时,其二者的换算见表1。
表1 U J(有效)和U J(测试)换算表二、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1. 调整状态时,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上的有效电压应≥18V,轨道电压相位角滞后于局部电压相位角90±30°。
JXW-25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接收器接收端有效电压应≥16V,允许失调角应在±30°以内,直流电压输出应为20 V~30V。
2. 用0.06Ω标准分路电阻线在轨道电路送、受端轨面上任一处分路时,轨道继电器(含一送多受的其中一个分支的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上的电压应≤7.4V。
相敏轨道电路接收器接收端电压应≤7.4V3.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扼流变压器至钢轨的应采用等阻线,接线电阻不大于0.1Ω。
4.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轨道变压器至扼流变压器的接线电阻不大于0.3Ω。
5. 轨道电路电源屏至送电端轨道变压器一次侧的电缆允许压降为30V。
轨道继电器至轨道变压器间的电缆电阻不大于150Ω。
6.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的限流电阻器R X、R S,其阻值应按通号(99)0047图册参考调整表中给出的数值予以固定,不得调小。
7. 在电码化区段,于机车信号入口端用0.06Ω标准分路电阻线分路时,应满足动作机车信号的最小短路电流的要求(对于ZPW-2000A型,用0.15Ω标准分路电阻线分路时,1700、2000、2300Hz≥500mA,2600 Hz≥450mA)。
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注意事项及方法为防止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不当造成设备故障,特对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的注意事项及调整方法明确如下:一、轨道电路调整步骤:1、先调整固定送端电阻、受端变比;2、再调整送端变比或受端电阻,将区段电压调合适;2、电压合适后看室内二元二位继电器是否吸起、相位角是否合适;3、测试残压、占用核对继电器位置;4、测试极性交叉;5、测试入口电流。
二、轨道电路调整注意事项:1、97型25HZ轨道电路送电端电阻必须固定使用最大档4.4Ω,旧型25HZ轨道电路一送多受送电端电阻必须固定使用最大档4.4Ω,一送一受送电端电阻必须固定使用最大档2.2Ω。
2、受电端轨道变压器II次侧抽头固定使用,若受电端使用130/25轨道变压器,有抗流的固定使用Ⅲ1,Ⅲ3端子(15.84V 档);无抗流的固定使用Ⅲ1、Ⅱ3,连接Ⅲ2,Ⅱ4端子(4.40V档)。
若受电端使用72/25轨道变压器,有抗流的固定使用Ⅱ1,Ⅲ3,连接Ⅲ1,Ⅱ3端子(13.2V档);无抗流的固定使用Ⅲ1、Ⅱ1,连接Ⅲ3,Ⅱ2端子(6.05V档)。
3、一送多受区段各受端电压应调平衡,电压值相差不大于1V。
4、当室内测试盘电压正常,二元二位继电器仍掉下时,就需要将受端变压器二次侧两根软线倒一下头,然后看室内继电器是否吸起,继电器吸起后再看相位角是否合适,若相位角不合适就需要调整相位,相位角必须保证在700~1100之间方能保证继电器可靠吸起。
相位角不合适的需要在室内调整防护盒端子,也可调整室外带适配器抗流端子,直至相位合适为止。
防护盒调整端子和抗流适配器调整端子按照防护盒和抗流适配器说明调整,25HZ叠加ZPW-2000电码化轨道电路受电端一次侧回路中电码化隔离盒原则上只接电感不接电容,若需要调整相位角时可接入电容进行调整。
5、分路残压97型不大于7.4V,旧型不大于7V,电子接收器不大于10V;6、机车入口电流:ZPW-2000A移频叠加站内电码化区段入口电流均大于500mA;入口电流测试:1)测入口电流时必须先要开放信号排好进路;2)选好移频表载频,上行发码选2000Hz、下行发码选1700 Hz;3)在电码化区段入口处用0.15Ω短路线(CD96-3A/或3S 表盒中装的白色线)在钢轨上短路后,用移频中嵌流卡(嵌流卡开关必须扳在“Ⅰ”位置)卡在短路线上即可测出入口电流。
25Hz相敏轨道电路(UI型)维护说明一、维护原则1)调整状态时,参考“25Hz相敏轨道电路(UI型)调整表”根据轨道电路总长度进行调整,相敏接收器轨入(或已经装设了高返还系数门限盒的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电压不小于15V,且不得大于调整表规定的最大值,受端轨面电压不小于3V。
2)调整状态时,相敏接收器轨入电压相角在90±30º范围内,若接收端采用微电子接收器或门限盒,按原标准维护,装设恒压调相防护器(或HF3、HF4型防护盒)的区段,应按要求将相位调节值理想相位角。
3)用0.25Ω在送电端轨面分路时,相敏接收器轨入信号(或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电压应不大于10V。
4)在轨道电路各位置用恒定24.5kN压力装置分路(两压力装置间用界面节不小于2mm2、长度不大于2m的短路线连接)相敏接收器轨入信号(或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电压应不大于10V,短路电流不小于4A,在非电气化区段应最小应不小于3A。
5)在电气化复线正线线路上,25Hz相敏轨道电路(UI型)两侧的上下行线路间横向连接距离应大于2km,在该条件下,应按照电气化正线配置轨道电路,在送电端或受端单侧扼流引接线断线后,轨道继电器应可靠落下。
6)相邻的两相敏轨道电路间应按极性交叉设置,在通过扼流中心点连接的两相邻相敏轨道电路间,采用短路线连接绝缘节两侧的钢轨,UI型轨道电路的轨道继电器应可靠落下。
7)电气化区段送电端轨道变压器,送电端电阻、受端变压器应按照调整表进行设置,受端电阻参考调整表进行设置,受端电阻可进行调整以修正室内接收端电压;8)非电气化区段送电端电阻固定为1.1Ω,受端电阻固定设置为4.4Ω,送电端轨道变压器应按照调整表进行设置,受端轨道变压器参考调整表进行设置,受端轨道变压器可进行调整以修正室内接收端电压。
9)电气化区段的受端扼流阻抗在如下范围内:正线区段:1.6±0.2Ω;侧线区段:2.6±0.4Ω。
25HZ轨道电压调整作业指导书25HZ轨道电压调整作业程序及标准项目文字说明风险提示及卡控措施图片说明区段确定上报流转调整区段确定:在各级微机监测调看中发现轨道继电器电流值不在《调整表》范围值内以及已经登记需调整的区段。
车间主管副主任负责需调整区段的汇总、收集工作并预先做好人员安排和调整进度卡控,按I级维修组织。
人员不足,职务不够,严禁作业。
工区按需求提报调整流转,经车间、试验室两级审批,确认调整(生产指挥系统待完善)。
必须履行审批手续车间审核试验室审工区申请例如某站,某区段轨道电压24V,而调整表规定值为17-23V,超出《调整表》规定范围,因此,需要调整。
作业准备作业前由技术负责人核查作业技术组织措施,并提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作业必须明确每人的工作任务,根据分工做好工具、器材、对讲机的准备。
技术负责人负责准备好图纸、和仪表。
作业准备工作要充分,但严禁超出作业准备范围。
调整前作业人员现场调查,记录调整前各部位器材接线方式发现错误或不清楚的,要及时向作业负责人汇报,做到对图、物心中有数。
更换前对接线各部螺丝紧固,检查螺帽,垫圈是否齐全调阅微机监测,做好相关数据记录数据记录齐全、正确。
在天窗点前40分钟,按安电段安〔2014〕111号《行车设备检查、施工登记簿》要求,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运统-46)上按规定登记格式及时间进行登记。
提前按照要求进行登记,核实计划作业内容与实际作业内容的一致,防止超范围作业。
按《安康电务段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规定,安排驻站和室内、外防护员进行防护。
资质、防护工具齐全,防止室外防护范围过大。
调查、记录调整前各部位器材接线方式;检查接线各部螺丝紧固,检查螺帽,垫圈是否齐全记录好本区段及相邻区段电压及相位角调整作业电压调整:若调整区段室内有轨道调整变压器(BMT-25)的,通过调整背后端子连线方式改变功出电压。
若调整区段室内无轨道调整变压器(BMT-25)的按照以下方式调整。
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相原理分析及调整方法探讨摘要: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是电务部门多年来的顽疾,也是历年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点项目,轨道电路如果分路不良,从信号联锁关系来讲,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视为联锁失效,这对铁路运输安全是一个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减少分路不良现象,铁路行业有关部门研究并生产使用了3V化25HZ轨道电路,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对于轨道继电器的相位选择性不知如何调整,本文将解释电容大小对电压相位的关系,以及电务部门轨道电路中使用的QT-25调相器的调相原理进行分析,对电压相位差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3V化25HZ 轨道电路调相器QT-25 调相原理相位调整方法一引言钢轨在铁路的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轨道电路作为监督列车的占用和传递行车信息,在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列车正常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的工作原理是以铁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两端加以机械绝缘或电气绝缘接上送电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
当有列车占用轨道时,电务信号机械室内的轨道继电器应可靠落下,车站控制台显示该区段有列车占用。
25Hz 相敏轨道电路工作性能稳定、节省电能,对低道床道碴电阻适应能力强,可以准确的进行理论验算,具有和移频、UM71、ZPW-2000机车信号信息实现叠加和预叠加的性能,抗干扰方面能适应重载万吨牵引,因此受到积极的推广。
原 25Hz 相敏轨道电路虽然说有诸多优点,但由于过去实现大功率分频电源的困难和电力电子技术开发的滞后,原设计轨面电压过低和终端阻抗选取值较小,对于不经常走车的区段会出现分路不良现象,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分路不良登记区段呈逐年增多。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多为污染严重、车辆很少走行区段、钢轨生锈表面氧化所致。
一般常说的分路不良多为轨间半导体薄膜接触,能够使半导体薄膜导通的电压约 0.6~0.7V ,即击穿双轨面的电压应在 1.2 ~1.4V 以上,而 97 型 25Hz 相敏轨道电路在∞Ω·KM 的道碴电阻条件下,200~1000m 轨道电路的受端轨面电压仅 0.4~0.8V,达不到半导体薄膜导通的电压,在轨面生锈的情况下,很难实现2轴车的分路检查。
浅谈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调整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和维修管理的时效性,相关人员要按照标准化流程对轨道进行电路调整和处理,避免安全隐患的留存。
本文对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准备工作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讨论了具体的调整过程,仅供参考。
关键词:25HZ相敏轨道;电路结构;调整在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工作中,要依据实际去完成轨道电路的调控,调整开始前要对各个部位电阻阻值进行分析,且确定变压器变压比和定型图的一致性,有效维持调整过程的合理程度才能提高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的综合效果。
一、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准备目前,较为常见的25HZ相敏轨道电路主要分为5个基本类型,为了保证调整的合理性,就要建立调整表,并且按照调整表中的具体要求以及特定参数进行调控。
但是,因为调整表的参数更加趋于理论化,和实际运行难免会出现差异,此时就要将其作为调整工作的参考数值,并且对可能产生影响的参数予以考量以及分析,确保能按照标准化要求完成调整工作。
1)要对电气化区段进行划分;2)要对轨道区段长度进行划分;3)要对分支数量和长度进行划分;4)要集中掌握空扼流变压器的配置状态[1]。
综上所述,结合相应参数就能对电路调整过程予以分析,全面提高调整准备工作的实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节过程和50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过程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在于电路送电端阻值参数和受电端组织参数的变压比不能随便更改,其具体参数较为固定,这就需要在实际测定和调整过程中按照范围完成相应处理工序,且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工作开始前,还要对各个部位的电阻阻值以及变压器变压比、定性图等进行对比分析,确保电压调整的完整性,才能判定分路条件和调整要素。
二、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过程在25HZ相敏轨道电路应用的过程中,要整合调整要点,并且依据调整参数完成调整部位的具体调整工作,从而实现检查项目的和谐化进步。
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模式中,要按照参数和部位调整的基本要求完成相应控制工作,且从根本上避免出现电路调整不符合要求结构的问题,按照相位要点和处理工序提高对应分析模式的综合水平[2]。
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测试与调整一、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调整。
对于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而言,无论是微电子发码,还是叠加移频电码化轨道电路区段,可采用以下几种变比。
对于牵引电流干扰小的25Hz相敏轨道电路受电端,有扼流区段变比取1:13.8,即15.84V档;无扼流区段变比取1:50,即4.4V档(因均使用BG-130/25系列变压器),受电端电阻可根据需要增设扼流变压器。
对于牵引电流干扰大,地质道床比较复杂的山区车站,受外界气候温度、环境条件影响较严重的轨道电路区段或超长区段,受电端有扼流时,变压比宜采用1:16.7,即18.4V档;受电端无扼流时,变比采用1:36,即6.16V档。
针对有扼流的受电端变比取1:13.8还是1:16.7,在杨家湾等站多个区段进行了调整、测试及实验,两者轨道继电器电压采用不同变比误差为0.1~0.3V,而采取1:16.7变比轨道继电器相位角,比采取1:13.8提高2°~5°,显然提高了继电器的工作稳定性。
二、W某J25型相敏轨道电路叠加8信息移频电码化电子型轨道电路的调整其调整测试方法基本与上面相同,但需注意一下几点。
1.送电端室内连接有电化送电端隔离盒(DGL2-F),用来隔离25Hz相敏轨道电路电源和移频信号。
隔离盒空载时输出120V,当接入负载后,输出电压在90~110V,送端隔离变比为2:1,故应把25Hz送电端BG2-130/25变压器Ⅰ次电压调整为110V档,即使用Ⅰ1~Ⅰ4端子,连接Ⅰ1~Ⅰ2,Ⅰ3~Ⅰ4端子,方可进行调整。
受电端隔离器(DGL2-R)因用于室内隔离25Hz受电端,移频发码和道岔区段不发码区段,起隔离移频并防止移频串入继电器或电子接收器,影响继电器正常工作的作用,故受电端变压器变比1:13.8不变。
2.电子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非电码化区段的调试与97型基本相同,送电端变压器Ⅰ次侧用220V,受电端有扼流时变比为1:13.8,受端无扼流时变比1:50,固定好后进行调试。
关于25HZ轨道电路预报警上下限设置调整的要求
段信息分析中心:
依据就《铁路信号维护规则》及成铁电【2014】482号文要求,同时结合段管内设备实际情况,就集中监测25HZ站内轨道电路预报警上下限设置进行调整,现要求如下:
1、25HZ站内轨道电路下限报警值统一调整为16V,上限报警按预警上限值+1V。
2、漏泄区段,雨季时连续观察24小时,曲线平稳,无超过1V波动,可将当前值做为标准值,设置预警上下限(±2V),雨季结束,电压回升后重新标调预警上下限。
3、长期漏泄严重、电压低于16V的区段,分析中心按设备报警逻辑特殊设置规定,由段设备维修主管工程师现场测试确认后提报《信号设备报警特殊逻辑设置通知单》,分析中心据此设置报警上下限。
4、本要求从5月26日开始执行,至另行规定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