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动量守恒定律-物理学第三版-刘克哲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914.50 KB
- 文档页数:42
龙文教育动量知识点总结一、对冲量的理解1、I =Ft :适用于计算恒力或平均力F 的冲量,变力的冲量常用动量定理求。
2、I 合 的求法:A 、若物体受到的各个力作用的时间相同,且都为恒力,则I 合=F 合.tB 、若不同阶段受力不同,则I 合为各个阶段冲量的矢量和。
1、意义:冲量反映力对物体在一段时间上的积累作用,动量反映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2、矢量性:ΔP 的方向由v ∆决定,与1p 、2p 无必然的联系,计算时先规定正方向。
三、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2、条件: A 、理想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有合力为零。
B 、近似条件: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则系统动量近似守恒。
C 、单方向守恒:系统单方向满足上述条件,则该方向系统动量守恒。
结论:等质量 弹性正碰 时,两者速度交换。
依据:动量守恒、动能守恒五、判断碰撞结果是否可能的方法: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系统的动能不增加;速度符合物理情景。
动能和动量的关系:mp E K 22= K mE p 2=六、反冲运动:1、定义:静止或运动的物体通过分离出一部分物体,使另一部分向反方向运动的现象叫反冲运动。
2、规律:系统动量守恒3、人船模型:条件:当组成系统的2个物体相互作用前静止,相互作用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
七、临界条件:“最”字类临界条件如压缩到最短、相距最近、上升到最高点等的处理关键是——系统各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的速度v。
八、动力学规律的选择依据:1、题目涉及时间t,优先选择动量定理;2、题目涉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则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看成系统,优先考虑动量守恒;3、题目涉及位移s,优先考虑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4、题目涉及运动的细节、加速度a,则选择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九、表达规范:说明清楚研究对象、研究过程、规律、规定正方向。
典型练习一、基本概念的理解:动量、冲量、动量的改变量1、若一个物体的动量发生了改变,则物体的()A、速度大小一定变了B、速度方向一定变了C、速度一定发生了改变D、加速度一定不为02、质量为m的物体从光滑固定斜面顶端静止下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为t, 斜面倾角为θ。
[第1章习题解答]1-3如题1-3图所示,汽车从A 地出发,向北行驶60km 到达B 地,然后向东行驶60km 到达c 地,最后向东北行驶50km 到达D 地。
求汽车行驶的总路程和总位移。
解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S=AB 十BC 十CD =(60十60十50)km =170km ;汽车的总位移的大小为Δr=AB/Cos45°十CD =(84.9十50)km =135km ,位移的方向沿东北方向,与CD 方向一致。
1-4现有一矢量R 是时阃t?为什么?大小或长度)2=v 因为2612t t dtdx v −==,将t=3s 代入,就求得第三秒末的速度为v 3=18m ·s -1;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第口秒末的速度为V 4=48m s -1;(3)第三秒末的加速度因为t dtx d 1212a 22−==,将t=3s 代入,就求得第三秒末的加速度为a 3=-24m ·s -2;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得第四秒末的加速度为a 4=-36m ·s -21-6一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dt d v s =和dtd v a =,试证明:(1)vdv=ads :(2)当a 为常量时,式v 2=v 02+2a(s-s 0)成立。
解(1)ads ds dtdv dv dt ds vdv ===;(2)对上式积分,等号左边为:)(21)(21202200v v v d vdv v v v v −==∫∫等号右边为:)(00s s a ads ss −=∫于是得:v 2-v 02=2a(s-s 0)即:v 2=v 02+2a(s-s 0)1-7质点沿直线运动,在时间t 后它离该直线上某定点0的距离s 满足关系式:s=(t -1)2(t-2),s 和t 的单位分别是米和秒。
求(1)当质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2)当质点的速度为零时它离开O 点的距离;(3)当质点的加速度为零时它离开O 点的距离;(4)当质点的速度为12ms -1时它的加速度。
[物理学3章习题解答]3-1用榔头击钉子,如果榔头的质量为500 g,击钉子时的速率为8.0 m⋅s-1,作用时间为2.0⨯10-3 s,求钉子所受的冲量和榔头对钉子的平均打击力。
解对于榔头:,式中i1是榔头所受的冲量,是榔头所受钉子的平均打击力;对于钉子:,式中i2是钉子受到的冲量,是钉子所受的平均打击力,显然= -。
题目所要求的是i2和:,i2的方向与榔头运动方向一致。
,的方向与榔头运动方向一致。
3-2 质量为10 g的子弹以500 m⋅s-1 的速度沿与板面垂直的方向射向木板,穿过木板,速度降为400 m⋅s-1 。
如果子弹穿过木板所需时间为1.00⨯10-5 s,试分别利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求木板对子弹的平均阻力。
解(1)用动能定理求解:, (1)其中是木板对子弹的平均阻力,d为穿过木板的厚度,它可用下面的关系求得:, (2). (3)由式(2)和式(3)联立所求得的木板厚度为&nb .根据式(1),木板对子弹的平均阻力为.(2)用动量定理求解:,.与上面的结果一致。
由求解过程可见,利用动量定理求解要简便得多。
3-4 质量为m 的小球与桌面相碰撞,碰撞前、后小球的速率都是v ,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与桌面法线的夹角都是α,如图3-3所示。
若小球与桌面作用的时间为δt ,求小球对桌面的平均冲力。
解 设桌面对小球的平均冲力为f ,并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根据动量定理,对于小球可列出,.由第一个方程式可以求得,由第二个方程式可以求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桌面的平均冲力为,负号表示小球对桌面的平均冲力沿y 轴的负方向。
3-5 如图3-4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刚性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速度v 1 运动,v 1 与x 轴的负方向成α角。
当小球运动到o 点时,受到一个沿y 方向的冲力作用,使小球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已知变化后速度的方向与x 轴成β角。
如果冲力与小球作用的时间为δt ,求小球所受的平均冲力和运动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