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看不见的气流拍照
- 格式:doc
- 大小:350.00 KB
- 文档页数:2
【摄影技巧】虚幻缥缈的烟雾怎么拍?从前期到后期教你拍出烟雾大片原标题:【摄影技巧】虚幻缥缈的烟雾怎么拍?从前期到后期教你拍出烟雾大片爱好摄影的人,时刻都在考虑着创意这个东西,而且几乎每天都在突发奇想,找来各种各样好玩的事物拍个没完。
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烟雾的美,它首先会自由上升、发散、然后消失,这一过程,我会全神贯注地欣赏,于是萌发了将它拍下来的念头。
随着拍摄的深入,我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在拍摄烟的灵动体态,也是在作品里面表达我的思想,让烟成为有了生命的艺术品。
只需要简单的布置和基本的设备,就可以抓住眼前稍纵即逝的美丽,下面就跟随我们开始吧。
必要装备1单反相机一部单反相机,比如佳能5DMarkⅡ,较好的成像技术和ISO的设置空间可以满足拍摄需要达到的效果。
2中长焦段镜头尼康24-70mm变焦镜头,典型的中焦段镜头。
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拍摄物体的真实面貌。
3闪光灯尼康SB-800,拍摄烟雾需要在漆黑的环境下进行,闪光灯是必不可少的,它给摄影师提供主动控制光源的条件,可以在不同角度打光。
4引闪器引闪器PLUSⅡ,便于操控闪光灯,保证拍摄环境中的有效光线。
5道具可以用蚊香作为制造烟雾的材料,和烟比起来,蚊香可以燃烧得更久。
背景设置和场景选择1.拍摄烟雾时,地点选择十分重要。
要保证适当的通风量,否则烟的状态会受到气流的影响,但密闭的空间不利于烟雾形成完美的姿态,在良好的空气环境下,烟会垂直往上飘,飘上的烟雾会形成烟雾云。
每隔一段时间通风换气是比较好的办法。
另外,最好在光线封闭的环境里,比如相对漆黑的环境,这样拍摄的烟雾周围没有杂光,有利于闪光控制。
2.背景选择,找一块黑布作背景。
这样灰白的烟雾就可以从黑色布景中充分展现出来。
3.拍摄距离,拍摄距离控制在离烟雾2至6步,用远程控制快门,这样你可以看到整个场景,更容易控制烟雾的形状。
4.把闪光灯放在侧逆位,照射整个烟雾区域,光离烟雾远些,如果太近烟雾就不均匀了。
器材设置1拍摄格式画质调至RAW+JPEG格式。
气流流型拍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按照气流流型拍摄流程进行拍摄的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1. 确定拍摄需求:首先需要确定所需拍摄的场景、角度、光线等要素,以及所需拍摄的目的和用途。
摄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拍照片,是记录生活的技艺,是表达内心世界的艺术。
但事实上,摄影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而且这种应用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公开化。
纹影(Schlieren)是最早由英国发明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在1665年发现的,其后由德国科学家托普勒(August Joseph Ignaz Toepler)制造出第一台纹影摄影装置,并成功拍摄到纹影现象。
纹影摄影技术可以将肉眼难以观测到的气流形态记录下来,原理是利用气流对光波的扰动,将几乎肉眼不可见的气流变化转换成可以被看见的图像。
最原始的纹影摄影需要一个明亮的光源,精确放置的镜片,一块弯曲的镜子,一个用于挡住部分光线的刀片还有其他一些用于观测和拍摄空气波动现象的设备。
这项技术最初被应用于风洞的气流研究,特别是高速激波的研究。
后来这种技术还被应用于反隐形飞机。
这其中的原理就是,不管是什么飞行物,在空气中飞行时都会引起相对平静的气流产生剧烈扰动。
就如同高速快艇在水面上飞驰,船身划开平静的水面,产生一道道白色的波浪一样。
飞机对气流的扰动也会行程巨大的尾涡流,并在空中保持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机场的客机起降必须有一定间隔,并且飞机不会一前一后排直线队列飞行的原因)。
利用纹影摄影拍摄,就能发现飞机飞过的轨迹,再结合红外摄影和探测技术对应各种已知特征的探测、比对,就能进行识别。
结合被动光学测距技术,还可以对隐身飞机进行有效定位。
再后来,纹影摄影还被应用于汽车气动特性等各方面的研究。
现在,由于这项技术和所需设备都比较容易获得,有部分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科学实验爱好者和研究人员,会自己拍摄生活中的各种纹影影像,并在网络上分享。
武汉中创联达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光电子影像产品(低照度相机、高速摄像机,超高速摄像机,高分辨率相机及其图像分析软件)的销售、研发,提供特殊环境下的拍摄、成像服务。
在以下应用领域提供产品:1、高速摄影(弹道学、碰撞实验、高速粒子运动实验PIV 、材料学、气囊膨胀实验、燃烧实验、电弧运动、离子束运动、流体力学、喷射实验、爆炸分析以及其他超高速运动领域)2、高分辨率成像(弹道学、粒子运动实验PIV 、工业质量检测、喷射实验、电泳现象、火焰分析)3、显微成像(微生物光学成像、分子细胞成像)4、低照度成像(燃烧实验、弹道学、碰撞实验、爆炸分析、天文学领域、微光成像、工业检测监视)5、光谱成像(红外感应范围应用、光源波谱分析)6、高速运动分析软件及PIV系统分析软件。
雾天应急预案照片怎么拍1. 引言雾天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现象,在拍摄中会带来一定的困扰。
然而,在某些场景下,我们需要拍摄雾天的照片,例如:应急预案、交通事故现场等。
本文将具体介绍在雾天如何进行应急预案照片拍摄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雾天拍摄技巧2.1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在雾天拍摄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一般来说,雾天发生在清晨和傍晚,此时光线较为柔和,拍摄效果更好。
另外,选择有一定景深的地点,能够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
2.2 调整相机设置在雾天拍摄时,相机设置的调整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置:•ISO设置:由于雾天光线较暗,可以适度提高ISO值,增加画面的亮度和细节。
•白平衡设置:选择“阴天”或“阴影”模式,可以更好地还原雾天的真实效果。
•曝光补偿:雾天下拍摄的照片往往会偏暗,可以适度增加曝光补偿,还原画面亮度。
2.3 利用层次感和对比度雾天的特点是空气中的水分会导致能见度降低,景物呈现出一种朦胧的感觉。
为了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对比度,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远景元素:在构图中加入远处的元素,例如建筑物、树木等,可以增加景深和层次感。
•颜色对比:利用颜色的对比来增强照片的效果,例如在雾天中拍摄鲜艳的花朵或者彩色物体,可以制造出饱和度较高的画面。
•明暗对比:在雾天中,利用明暗对比来突出画面的主体和细节。
3. 雾天拍摄注意事项3.1 注意相机防雾雾天拍摄需要注意保护相机,防止雾气进入镜头内部。
以下是一些建议:•使用防雨罩:雾天的湿气更容易进入相机镜头和机身内部,使用防雾罩可以有效防止水汽的进入。
•避免频繁更换镜头:在雾天拍摄时,尽量避免频繁更换镜头,以免水汽进入相机内部,造成损坏。
3.2 注意构图细节在雾天拍摄中,一些构图细节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照片的质量:•平衡构图:注意构图平衡,保持画面的稳定性,尽量避免过于杂乱的构图。
•注意景深:雾天拍摄时,由于能见度降低,景深相对较浅。
可以利用合适的光圈和焦距,调整景深以突出主体或者增加层次感。
无介质空气成像技术原理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一个非常酷的技术,叫做无介质空气成像。
听起来是不是像科幻电影里的高科技?其实,它就是利用空气这个大家伙来帮我们成像,真的是“无中生有”的感觉。
这种技术不仅让我们看到很多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还能在医疗、军事等领域大显身手。
2. 无介质空气成像的基本原理2.1 光的传播首先,我们得知道光是怎么在空气中传播的。
光啊,就像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地飞过空气。
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时候,速度非常快,几乎是瞬息万变。
这种特性让它在成像时非常灵活。
想象一下,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那种温暖的感觉,就是光在和空气“跳舞”。
而在这个舞蹈中,光的不同波长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美丽画面。
2.2 成像的过程然后,成像过程就像是调色盘上的涂鸦。
我们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器,能够把那些细微的光信号捕捉到,就像是在捕捉蝴蝶的翅膀。
通过光的反射和折射,我们能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图像。
这就好比一张拼图,光通过空气这块无形的拼图板,把各种各样的图案拼凑在一起,最后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3. 应用领域3.1 医疗领域在医疗上,无介质空气成像技术简直是医生们的“救命稻草”。
想想看,当医生要查看某个患者的内脏时,传统的X光检查有时候会显得不够清晰。
而这个技术却能让医生更加准确地看到内部结构,仿佛是给患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窗户。
通过这种成像,医生能够更好地诊断病情,像是给病人上了一剂强心针,增加了治愈的希望。
3.2 军事领域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同样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想象一下,士兵们在执行任务时,如果能通过无介质空气成像技术提前“看透”敌人的动向,那真是如虎添翼!这种隐蔽的观察方式,可以让战斗更加高效,简直是“暗箭伤人”的好帮手。
而且,它还能用于侦查和监视,帮助指挥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4. 未来展望未来,这项技术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或许能看到更清晰、更快速的成像效果。
如何在雾和扬尘的环境里拍摄美丽风光作品利用雾及扬起的尘土常常可以拍出动人的摄影作品来,这点从许多优秀摄影作品中都能看到其在营造气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因此风光摄影师们很愿意利用雾及扬起的尘土来造势,并在谈起它们时总是津津乐道的。
其实当你真的置身于其中时,你会发现,要将身边稍纵即逝的美丽风光记录下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只有掌握了有关雾的成因、种类、特点及完成拍摄时的技术要求,你才有可能轻松地驾驭它,从而拍到得意之作。
雾的成因:雾主要是由地面上的水蒸发而凝成细小的水滴而形成。
当空气与地面温度相差不多时,水蒸气便上升到高空为云,如果空气比较寒冷,水蒸气就漂浮在地面成为雾。
雾易发生在靠近湖泊、河流的盆地,雨后的林区、山区等。
在秋冬季节,地面温度较低时常常会有雾产生,尤其是在黎明时分,晴朗的天空使地面的热量散发升空,温度接近冰点,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在地面聚集起来形成一层很低的雾或霭。
早晨,太阳使空气变热,雾便消散。
雾的种类:不同条件下产生不同类型的雾。
当温暖潮湿的空气吹过相对较冷的表面,便会产生平流雾。
在晴朗的夜晚,特别是在河流谷地,地面温度降低得很快,空气中的湿气聚集,这时可形成辐射雾或低雾。
如果空气在山的一侧上升并冷却便形成上坡雾。
当温暖的前锋经过较冷的区域时就会形成锋面雾。
拍摄提示:1. 在有雾及扬尘的环境中,由于在空中弥漫着许多反光的物质(水分子、尘埃颗粒等),会使你相机的曝光系统受到这些反光物质干扰,从而得到一个错误的曝光结果。
所以测光后一定要增加1~2级的曝光量,否则可能会发生胶片曝光严重不足的问题。
另外,如果有可能,不妨采用包围式曝光。
2.在多雾的季节里外出拍摄,要想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来,掌握一些气象学的知识从而能对天气情况做出准确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3. 在拍摄前应先将摄影器材准备好,不睡懒觉,一定要在太阳出来前就要到达拍摄点。
4.晨雾的特点是来得快,变化快,消散的也快。
所以不要等到你认为最完美的时刻才揿下快门,因为晨雾常常是稍纵即逝,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多拍几张,切莫让千载难逢的机会从你眼前溜走。
简单4招教你如何拍摄慢快门拍出流动的云
简单加上动态,成为了这张相片的主角,若果你也想拍出相类似的相片又可以怎样做呢?现在便看看其中一些小tips吧!
(Photo by David Anderson)
相机Canon EOS 7D 焦距11mm 快门30 sec
光圈f/11 ISO 100
一、蓝调相片
于日出时份拍摄,把白平衡调较到低一点的K数或钨丝灯,可以令你的相片偏冷调。
二、慢快门拍出流动的云
要拍出云层的流动感,我们要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然后把快门调慢,建议利用全手动模式,把ISO调低,光圈f/8至11,然后快门调慢至15-30秒(视乎现场环境光暗),这样便可以记录云层的流动了!原理跟拍摄丝绢流水一样。
三、利用广角镜头带出空间感
超广角镜头(此相片是用11mm的焦距)可以拍摄非常广阔的环境,带出空间感,同时也可以让线条有着夸张的效果,就像相片地上两旁的线,由远处的窄到近摄影师的阔,令相片有着「引导线」的效果。
四、利用软件把水平线拉直
很多时利用广角镜头拍摄水平线会受镜头扭曲影响,这时我们可以利用Photoshop > Filter > Lens Distortion的工具去轻易把镜头变形修正,让相片更漂亮!。
刮风的拍摄技巧拍摄刮风的场景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风是一个无形的元素,很难捕捉它的流动和力量。
然而,通过一些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拍摄刮风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这股力量和动感。
以下是一些拍摄刮风的技巧:1.选择适当的风力和场地:要拍摄刮风的场景,首先要选择一个有风的地方。
比如海岸线、高山、开阔的平地等。
同时,确保风的力度适中,不要过于强烈,否则可能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影片的质量。
2.使用快速的快门速度:在拍摄刮风的场景时,快门速度应该比平时更快。
因为刮风的时候物体会很快移动,快门速度太慢会导致模糊的图像。
通常,使用1/500秒或更快的快门速度来冻结风的流动效果是一个好的选择。
3.使用合适的焦距和光圈:选择合适的镜头焦距和光圈对于拍摄刮风场景非常重要。
长焦距镜头可以拉近物体的距离,增加观众的体验感。
而开大光圈可以将焦点集中在主体上,使背景模糊,突出刮风的效果。
4.运用逆光和背光:逆光和背光是拍摄刮风场景的好方法。
逆光可以让影像中的尘土、树叶等细小物体在阳光下闪烁,形成流动的效果。
背光可以展现出物体的轮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5.运用稳定器和三脚架:由于刮风场景中风力较强,摄像机容易出现晃动。
因此,使用稳定器或三脚架是必要的。
稳定器可以有效降低摄影机晃动的影响,保持画面的稳定。
三脚架则可以将摄像机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风的力量。
6.运用特殊效果和后期处理:在拍摄刮风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特殊效果来增强刮风的效果。
比如使用风机、气流机等设备来模拟风的效果,或者在后期处理中添加适当的风的声音和音效。
7.捕捉细节和反应:除了整体画面的拍摄,还可以尝试捕捉风带来的细节和人物的反应。
比如,可以将焦点放在飞扬的头发、服装的褶皱、树叶的摇曳等细微的变化上,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风的力量和场景中人物的情绪。
8.角度和镜头运动:在拍摄刮风的场景中,选择适当的拍摄角度和镜头运动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感。
「摄影干货」乌云压顶的压迫感怎么拍摄,看完这篇文章立刻
懂
在乌云漫布的天气下拍摄,整个被摄景象呈现出较灰暗的低影调视觉效果,于此时进行拍摄经常会出现过于沉闷的画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天边冲破乌云遮掩的亮色纳入镜头,以增加画面的明度对比,在破除沉闷的同时,使其整体在视觉上更具有跳跃感,光影效果更具有奇幻感,从而引起观者的注意。
技法1. 乌云密布的气氛以低水平线构图拍摄乌云密布的天空,大面积厚重的云层给人以很压抑的感觉,加入散射的光线,使地面景物可以适当缓解过分沉闷的感觉,并突出了云层气势。
技法2. 天边一丝光亮打破沉闷几乎不保留地面景物的构图,充满整个画面的乌云显得极具膨胀感,夸张的云彩造型结合地平线处太阳的亮边,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奇幻色彩。
平流雾拍摄方法平流雾,是指位于海平面至高度2千米之间的雾。
它是一种气象现象,通常出现在夜间和早晨,空气相对湿度很高时产生。
平流雾是由于沉积在压缩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的。
平流雾在拍摄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它会遮挡景物,提高曝光度,使画面变得模糊。
但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拍摄技巧和方法,拍摄平流雾也可以创造出美丽的作品。
针对平流雾的拍摄方法,本文将简要介绍平流雾的景象特征和拍摄技巧,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特征表现平流雾会使图像变得柔和,画面的色彩更加柔和,景深更浅。
这是因为平流雾产生的光线反射现象,使画面中的颜色更加细腻柔和,为画面增添了一些梦幻的气氛。
而且,平流雾中的物体会出现隐影。
这是因为平流雾有很强的遮挡性,会把远处的物体遮挡住。
这样,当雾散开时,隐影会逐渐显现出来,从而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二.适当的曝光拍摄平流雾需要掌握恰当的曝光时间。
因为平流雾的存在使得画面光线暗。
如果拍摄时不注意曝光时间,会导致画面过暗或过亮,影响画面的效果。
一般来说,平流雾拍摄的曝光时间应该比正常情况多1到2个光圈。
因为平流雾的颜色柔和,基本不会出现过渡曝光,即使相机被过度曝光,画面仍然细腻。
三. 镜头选择平流雾的拍摄需要选择适当的镜头。
由于平流雾具有遮挡性,选择适当的镜头可以更好地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建议使用长焦镜头和适当的光圈。
镜头的选择应该根据喜欢的效果来确定。
如果想强调雾的蒙蒙细雨,则可以选择广角镜头。
如果想强调隐影,建议选择长焦镜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镜头会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效果,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条件进行合理搭配。
四.将物体置于适合的位置平流雾的拍摄需要注意背景的选择。
需要格外注意将物体置于适合的位置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例如,如果拍摄一座建筑物,则应将建筑物置于平流雾的前景,背景则可以选择一些树木,山丘等。
这样,可以让画面更具深度,增加层次感和空间感。
五.采用长时间曝光和三脚架在拍摄平流雾的时候,建议使用三脚架并采用长时间曝光。
关于气流的科学实验气流这东西啊,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看不见摸不着,可它就在我们身边跑来跑去呢。
那怎么才能把这个小精灵给逮住,好好研究研究呢?这就得来一场超有趣的关于气流的科学实验啦。
咱先得找些简单的材料,就像做饭得先准备食材一样。
找个小纸条就行,这小纸条就好比是气流的小跟班,气流去哪儿它就得跟着去哪儿。
再找个吹风机,吹风机一打开,那吹出的风就是气流啊,就像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是水流一样。
把小纸条拿在手里,纸条软趴趴地垂着。
这时候打开吹风机,你就会发现,纸条一下子就飞起来啦。
这是为啥呢?因为吹风机吹出的气流就像一个大力士,把轻巧的纸条给举起来了。
这就跟咱们放风筝似的,风筝那么重,可风一吹,就把它送上天了,气流就是那个把风筝送上天的幕后英雄。
咱们再玩儿个更有意思的。
找个塑料瓶,把瓶盖钻个小孔。
这时候啊,你要是往瓶子里吹气,你猜怎么着?气流就从那个小孔里挤出来了。
这就像一群人都想从一个小门口出去一样,挤来挤去的。
你能感觉到有一股小小的力量从那个小孔里喷出来,这就是气流的力量啊。
如果在这个小孔前面再放个小风车,小风车就会呼呼地转起来。
你看,气流多神奇,它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工人,不停地推动着小风车转动。
还有个好玩的实验呢。
拿两个一样大小的气球,一个吹得大一点,一个吹得小一点。
然后用一根管子把这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你觉得会发生什么?是不是觉得大气球会把气都给小气球呢?嘿嘿,事实可相反呢。
这是因为啊,气球里面的气流有自己的脾气。
大气球里的气流压力小,小气球里的气流压力大,就像两个小阵营一样,压力大的一方不会轻易向压力小的一方低头。
这就好比是两个小朋友在拔河,看起来大的那个不一定能赢呢。
在做这些实验的时候啊,可得注意安全。
吹风机可别对着眼睛吹,那可就糟糕啦。
就像走在路上要注意看车一样,做实验也要注意这些小细节。
通过这些实验啊,咱们就能发现气流这个小精灵其实有很多秘密呢。
它虽然看不见,但是能让纸条飞起来,能让小风车转动,还能在气球里搞出那么多花样。
照片去雾技巧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喜欢用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然而,在相片中出现的雾霾、烟雾等天气现象往往会影响照片的质量。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照片去雾技巧逐渐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照片去雾技巧,帮助您提升照片质量。
1. 调整曝光度和对比度调整曝光度和对比度是简单且有效的照片去雾方法之一。
当照片中雾霾较为明显时,往往会导致照片失去清晰度。
通过增加曝光度和对比度,可以提升照片的明亮度和色彩对比度,使照片更加鲜明生动。
在大多数图像处理软件中,都可以通过调整曝光度和对比度的参数来实现这一效果。
2. 使用去雾滤镜去雾滤镜是专门为去除照片中的雾霾效果而设计的。
这些滤镜能够通过减少图像中的散射光来改善照片质量。
使用去雾滤镜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强度和效果,避免过度处理导致照片失真。
在应用滤镜之前,建议先对照片进行备份,以免处理不满意时无法恢复原始照片。
3. 调整色温和色彩饱和度雾霾天气下,照片往往会显得偏灰暗。
通过调整色温和色彩饱和度,可以使照片的色彩更加生动,增强图像的层次感。
对于色温,可根据实际照片中的光线环境进行调整,使其更接近自然光线。
而调整色彩饱和度可以使照片的颜色更加丰富饱满。
4. 调整清晰度和细节在照片中,雾霾常常会导致图像的细节模糊不清。
调整清晰度和细节可以帮助恢复被模糊的细节,使照片更加清晰。
通过增加清晰度参数,可以提升图像的边缘锐度,使照片展现更多的细节。
但需要注意,过度增加清晰度可能会导致图像出现锯齿状的痕迹,因此需要适度调整。
5. 使用去雾工具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有许多专门的去雾工具可供选择。
这些工具通常使用图像处理算法,能够自动检测和去除照片中的雾霾。
使用去雾工具时,建议先对其进行测试,以确保效果理想。
总结:照片去雾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照片质量,让照片更加清晰明亮。
无论是调整曝光度和对比度,使用去雾滤镜,还是调整色温和色彩饱和度,都能够有效地去除照片中的雾霾现象。
给看不见的气流拍照作者:杜仲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3年第08期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但是,我们怎么确信必定如此呢?喷气式飞机在我们头顶呼啸而过,所过之处留下了冲击波——但是,我们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呢?这些问题也许问的有点吹毛求疵,但是假如能亲眼一见,那当然更好。
你的这个愿望并不难实现。
在一个世纪以前,科学家就已经发明了一种叫“纹影摄影”的拍摄技术。
多少年来,人们用它拍下了一张张看不见的气流运动绚丽多姿的照片。
在航空航天研究上,这种摄影早已是家常便饭。
不仅如此,甚至你自己都可以用简单的设备,来拍摄几张蜡烛燃烧时烛焰周围的气流或者电吹风吹头发时产生的气流照片。
在桌子上放一杯热茶,假如光线亮度适中,你会看到雾状的蒸汽从杯中缕缕升起,越来越淡,直至消失在杯子上空。
这一切你都可以凭肉眼看到。
但完整的对流过程你却未必能看到:杯子周围的热空气上升,腾出的位置则被周围没被加热的空气(下面不妨称为冷空气,其实是指周围正常温度下的空气)填充。
为什么会发生对流?因为热空气比起冷空气来密度更小,因而也更轻,所以热空气总是要上升。
现在假如朝你的茶杯上空照射一束光,那会发生什么事情?毫无疑问,一些光要穿过冷空气,另一些光则要穿过热空气。
穿过冷空气的光束,方向保持不变,而由于热空气的密度与常温下的空气密度不同,穿越热空气的光束则要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会稍有改变。
假如在茶杯后面放置一块凹面镜,调整适当的距离,使反射的光聚焦进入一架照相机的镜头。
现在再用剃须刀片把镜头的左半部分挡住。
我们先来看,假如没用剃须刀片挡住左半部分镜头时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穿越冷还是热空气的光束,经凹面镜反射聚焦后,都将进入镜头,在底片上我们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直接穿越冷空气、没经折射就进入镜头的光束;哪些又是穿越热空气、经折射后才进入镜头的光束。
而在镜头上设置了剃须刀片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那些穿越冷空气、没经折射的光束依然可以畅行无阻地进入镜头;而那些穿越热空气、经折射后的光束,因为传播方向上的微小偏差,都射到刀片上去了,而刀片是不透光的,所以这些光束在底片上留下的就只有黑斑点了。
逆光拍摄知识:逆光拍摄中如何处理烟雾、雾气等气象问题逆光拍摄是许多摄影师喜欢尝试的一种拍摄技法,因为它可以创造出非常有趣的照片效果。
但逆光拍摄中,有时会遇到烟雾、雾气等气象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照片的质量。
因此,本文将从处理烟雾、雾气等气象问题的角度来探讨逆光拍摄的知识。
一、逆光拍摄的基本认知逆光拍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光线的方向,避免光线直射镜头,产生反光和阴影。
逆光拍摄要追求的是背光下的主体从侧面或正面受到光照,表现出戏剧性的光影效果。
拍摄时,要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选择合适的曝光值和速度,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二、烟雾、雾气的特点及对拍摄的影响烟雾、雾气是大气中水汽与颗粒物混合而成的气态悬浮物。
它们的存在会影响到我们的拍摄效果,不当处理会使照片失真,失去表现力和艺术感。
1、烟雾的特点及对拍摄的影响烟雾主要是一种固、液、气体混合的胶质体,具有极强的吸附、吞没和散射光线的能力。
烟雾会使光线弥散、衰减、折射,使整个画面变得昏暗,主体的轮廓不够清晰。
2、雾气的特点及对拍摄的影响雾气是一种由水汽形成的云状物体,有时会带有液态微粒,主要通过散射影响光线。
在雾气中拍摄的照片,整个画面会变得朦胧,主体轮廓不够明显,画面缺少层次感,对拍摄造成困难。
三、如何处理烟雾、雾气等气象问题1、逆光拍摄时避开烟雾、雾气较多的地方烟雾、雾气较多的地方光线被散射后会变得非常昏暗,难以掌握曝光。
拍摄时要尽量避开这样的地方,把光线调和一下,才能拍出清晰、自然的照片。
如果拍摄的场景中不可避免地有烟雾、雾气,可以拍一些雾气状的照片,或选取清晰一些的部分拍摄。
2、使用合适的滤镜使用合适的滤镜可以有效地减轻烟雾和其他气象问题的影响。
例如,紫外滤镜可以消除烟雾,以提高画面的清晰度,中性密度滤镜可以调整光线的强弱,生活镜可以增强光线的色彩效果。
3、大光圈、快速快门等在逆光、烟雾、雾气气象条件下,把光圈完全打开以增加景深,可以使人物表情更生动,画面更灵动,增加人物的立体感;快速快门,以避免镜头晃动,减少模糊。
摄影|怎样拍出雾景中的“空气透视”?雾能隐去远处的一些景物,而使近处的景物呈现出丰富的层次,使前、中、背景在雾气中逐渐变淡,有强烈的空间深度感。
由远及近的变化让人产生了强烈的空间感,达到了与透视同样的效果,所以被我们称为“空气透视”。
因此我们在拍摄时,可以选择有远、中、近对比的景物,来加强空间深度感,同时前景、中景应为深暗色调的景物,才能形成强烈的远近对比。
这就为曝光带来了困难。
点测光很难找到灰度合适的点,这样就能表现出生动而富有变化的自然景物。
这种“空气透视”在表现远景时的“云雾迷蒙”效果也给很多爱好水墨画的朋友提供了更多具有“意境”的画面。
雾景的“空气透视”效果,会让景物的远近异常分明,背景甚至已经消失在迷雾之中。
柔和的光线效果雾景时空气折射现象比较严重,水雾就像一个大的柔光箱一样将景物笼罩住,此时的光线效果是各种天气条件中最柔和的。
但是这只限于近处的景物。
不同的雾景你也许有过这种体验:不同时间、地点的雾,似乎看起来感觉不太一样,有着不同的韵味——阴天时的雾与天空连在一起,显得更加萧条、阴沉;而晴天清晨的薄雾则是静静地铺在草地上或河面上,显得祥和、安静。
山区的云雾伴随着雄伟的险峰,看起来雄浑壮阔。
每一种雾的形态都独具魅力,要表现好它们的特点需要在曝光上进行细微调整。
阴天时,雾气较重,可以在测光后适当减少曝光来还原阴沉灰暗的效果。
清晨时雾气影响不是特别大,则可以降低一些曝光,保留下清晨的天光未明的清冷效果。
而如果要拍摄山区的雾,则可以降低曝光保留云雾本身的质感,让山峰显得更加朦胧。
另外,亮丽的色彩能增强雾景画面的活力。
可用滤光器(雾镜)来增强或减弱(黄、橙)雾感(绿滤光镜消除城市中的褐色雾)。
这次想分享给各位的一个拍摄小tips便是「大白天下拍摄流动的云」,一段于大白天下拍摄风景,直接拍摄是不会令云流动似的,那么怎样可以为相片加上一点动感呢?立即看看当中的技巧吧!
相机Canon EOS 5D Mark II 焦距17mm
快门370秒光圈f/9 ISO 100
一、云是会移动的
凭肉眼看,云看来是静止不动,但其实云是不断移动的,风越大,移动速度越快,若果我们可以利用慢快门,例如数十秒,甚至数分钟来拍摄,便可以把云的流动捕捉下来了。
二、利用减光镜(ND)
但于大白天利用慢快门拍摄,即便光圈变小,ISO调到最低,相片也非常容易过曝,这时我们便需要使用减光镜(ND)来辅助了。
减光镜可以阻隔某情度的光线进入镜头,从而令慢快门下相片也有正确的曝光。
三、三脚架不可少
因为利用了慢快门,即便在白天,三脚架也不可少,快点找一支稳固的三脚架一起去拍摄吧!
四、利用黑卡或渐变灰平衡光差
天空跟地面的光差往往是很大的,直接拍摄时,天空有正确的曝光,地面便会过暗,相反地面正确,天空便会过曝,令流云层次消失,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黑卡技巧(只在慢快门下有用)或渐变灰滤镜来平衡光差,达到天空和地面也有正确的曝光。
如果人能看到气流、温度梯度以及气压和空气成分的差异,那么,你曾经想过打喷嚏、火柴燃烧等等会是什么样子吗?纹影摄影技术是近几年逐渐被大家认识的一种摄影技术,它的原理是利用气流对光波的扰动,将不可被肉眼看见的气流的变化,转化成可以被看见的图像。
这项技术最初被应用于风洞的气流研究,特别是高速激波的研究。
稍加改善后,可以应用于反隐身飞机,将密度可视化后,便于研究飞行器的激波(运动气体中的强压缩波)。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光学摄影技巧,能让人们看到空气流动的样子,看到平时肉眼看不到的气流形态。
简单拍摄装备就是一处合适的光源,精确放置的镜片,用于挡光的刀片,一块凹面镜和一部用于拍摄空气波动的摄像机。
明亮的光源对准凹面镜后,镜子将光线反射到镜头前方焦点的位置上,而刀片恰好挡住穿过镜头的部分光线。
当气体密度均匀时,对光线折射率相同,则光线进入摄像机也是均匀的。
当气体密度不同,如蜡烛上方由于受热不均,这个区域的气体密度也会不同,光线经过这个区域时不同光线折射情况就不同。
有的进入摄影机,有的则被刀片挡在外面,摄像机里面图像就会显示出阴影的不同变化。
通过摄影的方式展示世界上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境界,抓不住的气流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眼前,是不是特别惊奇呢。
武汉中创联达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光电子影像产品(低照度相机、高速摄像机,超高速摄像机,高分辨率相机及其图像分析软件)的销售、研发,提供特殊环境下的拍摄、成像服务。
在以下应用领域提供产品:1、高速摄影(弹道学、碰撞实验、高速粒子运动实验PIV 、材料学、气囊膨胀实验、燃烧实验、电弧运动、离子束运动、流体力学、喷射实验、爆炸分析以及其他超高速运动领域)2、高分辨率成像(弹道学、粒子运动实验PIV 、工业质量检测、喷射实验、电泳现象、火焰分析)3、显微成像(微生物光学成像、分子细胞成像)4、低照度成像(燃烧实验、弹道学、碰撞实验、爆炸分析、天文学领域、微光成像、工业检测监视)5、光谱成像(红外感应范围应用、光源波谱分析)6、高速运动分析软件及PIV系统分析软件。
给看不见的气流拍照
作者:杜仲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3年第08期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但是,我们怎么确信必定如此呢?喷气式飞机在我们头顶呼啸而过,所过之处留下了冲击波——但是,我们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呢?这些问题也许问的有点吹毛求疵,但是假如能亲眼一见,那当然更好。
你的这个愿望并不难实现。
在一个世纪以前,科学家就已经发明了一种叫“纹影摄影”的拍摄技术。
多少年来,人们用它拍下了一张张看不见的气流运动绚丽多姿的照片。
在航空航天研究上,这种摄影早已是家常便饭。
不仅如此,甚至你自己都可以用简单的设备,来拍摄几张蜡烛燃烧时烛焰周围的气流或者电吹风吹头发时产生的气流照片。
在桌子上放一杯热茶,假如光线亮度适中,你会看到雾状的蒸汽从杯中缕缕升起,越来越淡,直至消失在杯子上空。
这一切你都可以凭肉眼看到。
但完整的对流过程你却未必能看到:杯子周围的热空气上升,腾出的位置则被周围没被加热的空气(下面不妨称为冷空气,其实是指周围正常温度下的空气)填充。
为什么会发生对流?因为热空气比起冷空气来密度更小,因而也更轻,所以热空气总是要上升。
现在假如朝你的茶杯上空照射一束光,那会发生什么事情?毫无疑问,一些光要穿过冷空气,另一些光则要穿过热空气。
穿过冷空气的光束,方向保持不变,而由于热空气的密度与常温下的空气密度不同,穿越热空气的光束则要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会稍有改变。
假如在茶杯后面放置一块凹面镜,调整适当的距离,使反射的光聚焦进入一架照相机的镜头。
现在再用剃须刀片把镜头的左半部分挡住。
我们先来看,假如没用剃须刀片挡住左半部分镜头时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穿越冷还是热空气的光束,经凹面镜反射聚焦后,都将进入镜头,在底片上我们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直接穿越冷空气、没经折射就进入镜头的光束;哪些又是穿越热空气、经折射后才进入镜头的光束。
而在镜头上设置了剃须刀片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那些穿越冷空气、没经折射的光束依然可以畅行无阻地进入镜头;而那些穿越热空气、经折射后的光束,因为传播方向上的微小偏差,都射到刀片上去了,而刀片是不透光的,所以这些光束在底片上留下的就只有黑斑点了。
如此一来,那些热空气,或者说密度小的空气,在底片上就留下了黑乎乎的影子,冷空气却什么都不会留下。
当然,经过适当的设置,我们也可以拍摄冷气流,或者说密度大的气流的照片。
如果把剃须刀换成一块左右分成红蓝两色的滤光片,我们甚至可以给冷热气流染上不同颜色。
道理也很简单,那些没经过折射的、来自冷空气的光束将穿过滤光片的蓝色区域,因而在底片上留下蓝色的背景;而来自热空气的光束将偏折向滤光片的红色区域,在底片上留下红色的影子。
于是在照片上最后将显示,冷气流占据的区域为蓝色,热气流占据的区域为红色。
最近,美国有位科学家甚至用这项摄影技术拍摄了人打喷嚏时气流的照片,这对于研究感冒病毒的传播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