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大班绘本阅读《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绘本介绍《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是由美国作家克劳德·伯诺阿创作的一本绘本。
这本绘本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小猪Lola对于食物偏好的故事。
推出后备受欢迎,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了数百万册,并且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绘本主题绘本主要讲述了Lola不吃番茄的故事。
小猪Lola是一个非常挑剔的食客,在她的饮食中,只有几种东西,而且她不吃番茄。
她甚至可以牺牲周围的环境来避免吃番茄,例如,当她的父母为她制作的三明治中被发现有番茄时,她愤怒地扔掉了整个三明治。
Lola的哥哥Charlie一直试图让Lola吃番茄,但是Lola始终不肯。
最终,Charlie想到了一个主意:如果Lola能够试着吃一口番茄,那么他会为她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食谱。
最终,Lola试了一口番茄,并非常惊喜地发现它很好吃。
她甚至要求她的父母为她做番茄意大利面。
绘本意义通过这个故事,绘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有时候我们必须接受一些看似不喜欢的东西,尝试探索新的食物,并尝试新的事物。
通过这样的尝试,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发生了变化。
在Lola的故事中,她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番茄,这也让她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思考和探索事物。
此外,这本绘本还以幽默的方式介绍了食物和饮食之间的关系。
通过突出Lola 挑剔的习惯,这本书可以激起孩子们对食物和饮食的兴趣,并激励他们去探索和尝试新的东西。
对于教学的启示这本绘本非常适合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阅读。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探索食物,从而开拓他们的口味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在教导孩子们如何尝试新的食物和接受新的事物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在提高口语表达和思考能力方面的发展。
此外,这本绘本对于培养孩子们学习坚持、鼓励和支持他人的也起到了正面的影响。
在故事中,Lola一直坚持自己的喜好,而她的哥哥Charlie却一直不断地支持和鼓励她去尝试新的食物。
这可以向孩子们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帮助他人,支持他人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样的举动也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英)罗伦乔尔德(Lauren Child);冯臻 译作读后感第一篇范文《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童真的奇幻之旅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一本儿童读物如同一股清泉,让人领略到纯真与善良的美好。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英)罗伦乔尔德(Lauren Child)著,冯臻译,正是这样一部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作品。
它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挑食、成长与亲情的故事。
书中,小主人公劳拉是一个坚决不吃番茄的女孩,而她的哥哥查理则想尽办法让她改变这一习惯。
作者运用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让读者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一场美食的奇幻之旅。
正如原文中所说:“查理说,‘这些不是番茄,是红色的胡萝卜,来自火星。
’劳拉好奇地看着,然后尝了一口,发现番茄原来这么好吃!”作品尊重事实,巧妙地结合儿童心理,将现实与幻想相互交织。
这不仅让劳拉告别了挑食,也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了成长的喜悦。
作者罗伦乔尔德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充满温暖与关爱的小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亲情、友情和善良成为了孩子们成长的基石。
书中所传递的关爱与耐心,令人感动。
查理哥哥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劳拉去尝试新事物,这正是家庭教育中最为珍贵的品质。
同时,作品还提醒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发现。
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儿童心理的深刻理解。
她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书中所涉及的美食、奇幻元素以及亲情、友情的描绘,无不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条理清晰、观点独特的文字,使得这部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作者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融入故事中,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获得启示。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是:它不仅仅是一部儿童读物,更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佳作。
它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好源于关爱、尊重和耐心。
希望每个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示,学会用心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第二篇范文《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探索儿童自我认知的成长之旅《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英)罗伦乔尔德(Lauren Child)的作品,透过儿童对食物的排斥与接受,映射出儿童自我认知的成长过程。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的故事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的故事
我有个妹妹叫萝拉,有时爸爸妈妈要我哄她吃东西,这很难,因为她很挑食。
她不吃胡萝卜,她说胡萝卜是给兔子吃的;她不吃豌豆,她说豌豆太小,而且太绿了。
有一天,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萝拉坐在餐桌边等着吃晚餐,她说:“我不吃豌豆、胡萝卜、土豆、洋菇、意大利面、鸡蛋、香肠。
我也不吃花椰菜、高丽菜、大红豆、香蕉、柳丁、苹果、白饭、乳酪、炸鱼块。
还有,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
我说我们当然不吃,可萝拉看着桌面:“查理,那为什么桌上有胡萝卜?”我说:“它们才不是胡萝卜呢,这是从木星上来的橘树枝!”“既然它们来自那么远的木星,那我可以吃一口看看。
嗯……不难吃嘛。
”萝拉又吃了一口。
萝拉看了看豌豆,说我不吃豌豆。
我说这不是豌豆,这是来自绿王国的绿雨滴。
萝拉说我不吃绿色的东西,我说那太好了,你的那份就给我吃吧!“那我或许可以吃一两粒,”萝拉说,“嗯,还挺好吃的。
”
就这样,萝拉还吃了“来自富士山顶的白云”土豆泥、吃了“从海底超市买来的海洋零食”炸鱼块。
最后萝拉说:“查理,请你把那个拿给我好吗?”你知道她指的
是什么吗?番茄!萝拉说:“我最爱喷水月亮了。
”
她还反问我:“查理,你该不会以为这是番茄吧?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的故事点评
这篇故事真可爱,挑食的萝拉被查理哄着吃了她不爱吃的食物,其实那些食物并没有很难吃。
小朋友们,挑食是不好的习惯,我们不要学着去挑食,挑食会让我们身体的营养不均衡,我们会爱生病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及教学反思[范文大全]第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及教学反思《大班语言教案《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语言教案《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观察与想象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故事中妹妹从挑食到快乐吃饭的故事情节,感受哥哥乐观、机智、富有想象的特点。
2.借助画面人物眼神、表情的细微观察和同伴之间的想象与交流,以及表演故事片段等形式,加深对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的理解。
3.启发幼儿不挑食,愿意做个聪明、爱护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的愿望。
活动准备:1.图画书:《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2.投影仪。
3.两组互相配对的图标:胡萝卜——橘树枝;豌豆——绿色圆球;土豆泥——富士山云朵;炸鱼块——海底超市小食品;番茄——喷水月光。
4.背景音乐:轻缓、抒情的乐曲。
5.活动前认识:胡萝卜、豌豆、土豆、炸鱼块、番茄,活动前初步知道:土星、富士山、美人鱼。
活动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运用投影仪放大图书封面,引导幼儿对画面人物细致观察,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有一个叫查理的小哥哥,他有个妹妹叫萝拉,你们能发现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妹妹吗?2.幼儿自由观察与表达。
教师(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请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他们对人物细节的不同发现。
4.教师及时肯定与提升幼儿细节观察的思路,如:你们真厉害!不仅发现了他们身高的不同、发型的不同,还还发现了他们衣服颜色的不同、衣服领子的不同,很快就分辨出了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妹妹。
(二)边看图画书画面,边讨论、讲述,帮助幼儿在讨论中理解“挑食”一词及故事前半段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我有个妹妹叫萝拉,她是个有趣的小人儿。
有时候,我不得不看着她。
有时候,爸爸妈妈让我安排她吃饭······因为萝拉是个非常挑食的家伙。
幼儿园绘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读后感《幼儿园绘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幼儿园绘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可真是让我乐了好一阵子,也有了不少感触。
绘本里的主人公是个挑食的小家伙,对各种食物有着自己奇奇怪怪的抗拒理由。
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我小侄子的那些挑食“名场面”。
小侄子四五岁的时候,那挑食的劲儿,跟绘本里的小朋友简直如出一辙。
每次吃饭,就像是一场“战争”。
记得有一次,家里做了胡萝卜炒肉丝,那橙色的胡萝卜丝在盘子里显得格外鲜艳。
可小侄子一看到,眉头就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我不要吃胡萝卜,它看起来就怪怪的!”无论大人怎么哄,怎么劝,他就是不肯动筷子。
为了让他能吃一点,嫂子可是想尽了办法。
她先是耐心地跟小侄子说:“宝贝,胡萝卜可有营养啦,吃了能让你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星星一样好看哦。
”小侄子半信半疑地看了一眼胡萝卜,还是不为所动。
嫂子又换了一招,她夹起一根胡萝卜丝,假装吃得特别香,还故意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说:“哇,太好吃啦,甜甜的,脆脆的。
”小侄子盯着嫂子看了一会儿,犹豫了一下,终于小心翼翼地夹起了一根极细极细的胡萝卜丝,放到嘴里抿了抿,然后就吐了出来,说:“不好吃,我才不要!”那小模样,又好气又好笑。
还有一次,餐桌上有一盘绿油油的西兰花。
小侄子看到后,直接就叫了起来:“这是什么呀,像一堆绿色的小树,我绝对绝对不吃!”我们都哭笑不得。
为了让他尝试一下,大家纷纷给他“洗脑”。
哥哥说:“吃了西兰花,你就能长得高高的,比其他小朋友都高。
”我也在旁边附和:“对呀对呀,而且西兰花吃起来可香啦,就像小花朵在嘴里跳舞。
”可小侄子根本不听,把碗一推,差点就哭了出来。
就像绘本里的查理哥哥那样,我们也是绞尽脑汁,变着法儿地想让小侄子接受那些他不喜欢的食物。
有时候会把食物摆成可爱的形状,有时候会给他讲一些关于食物的小故事。
慢慢地,小侄子也有了一些改变。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读后感
书里的小主人公查理可真是个聪明又机灵的家伙。
他的妹妹罗拉,那可是个超级挑食的小娃娃,特别是对番茄,那态度坚决得就像捍卫城堡的小战士,大喊着“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生活中那些挑挑拣拣的小屁孩,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这样,对着不喜欢的食物皱眉头。
但是查理呢,他可没有像大人那样干巴巴地说教,或者强行把食物塞到罗拉嘴里。
他用了一种超级超级酷的办法,就像变魔法一样。
他把那些罗拉不喜欢的食物重新取了名字,比如说把胡萝卜说成是从木星上来的橘树枝,把豌豆说成是绿色王国的小圆球。
最厉害的就是把番茄说成了喷水月光,这名字听起来就神秘又有趣。
我读到这儿的时候,都忍不住要为查理的创意点赞。
这让我觉得,有时候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真的很重要。
就像那些我们原本不喜欢的食物,也许换个角度,换个名字,就会变得很有趣。
这不仅仅是在说食物啦,生活里很多东西都是这样。
比如说做数学题,可能看起来很枯燥,但是如果把它想象成一场解谜游戏,像侦探破案一样去寻找答案,说不定就会变得有意思多啦。
而且书里的插图也特别好玩,那些夸张的画面就像把查理和罗拉的小世界直接搬到了我眼前。
看着罗拉从一开始皱着眉头抗拒,到最后开开心心地吃着那些原本“绝对不吃”的食物,我也跟着高兴起来。
读完这本书,我想我以后要是再遇到不喜欢的东西,也要像查理那样,试着去换个想法。
说不定就会发现,那些“绝对不”的东西,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呢。
这真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欢乐的书,就像一颗藏着好多小惊喜的魔法糖果。
大班语言绘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查理哥哥哄妹妹吃饭的智慧和关爱之情。
2.尝试将普通食物想象成另外一种物品,并学习用“你以为……
其实……它是……”句式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故事PPT、图卡、小妹妹图卡、各种食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
(播放PPT)
二、讲述故事
1.着重劳拉妹妹“我绝对绝对不吃……”查理哥哥“你以为……
其实……它是……”引起幼儿注意。
2.抛出问题劳拉妹妹吃了哪几样东西?引起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3.查理哥哥是怎么说了后妹妹才肯吃?
总结:查理哥哥的办法是把能吃的东西说成不能吃的东西。
三、学一学
1.老师扮演劳拉妹妹,幼儿学着查理哥哥的话讲述(过程中并出
示图卡)
总结:孩子们都学到了查理哥哥的办法,非常棒。
老师这里还
有一位小妹妹跟劳拉一样不喜欢吃东西。
2.请幼儿用查理哥哥的办法哄另一位小妹妹吃东西(幼儿拿食物
卡片)
3.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用查理哥哥的句式哄妹妹吃东西,说对后放进妹妹嘴里。
四、活动延伸
刚开始劳拉妹妹什么都不吃,而且还不吃(番茄),请问小朋友们,她现在会吃吗?请你们自己在书里去找答案吧。
《我绝对不吃番茄》的解读《我绝对不吃番茄》是柴尔德诸多作品里非常出色的一本,它也为她赢得了第一个凯特·格林威奖,书中描写了一对有趣的兄妹——查理和劳拉,这次爸爸妈妈给了查理一个任务──哄劳拉吃东西。
劳拉非常地挑食,而且她绝对不吃西红柿。
查理好不容易才想到办法来哄她:把她不爱吃的胡萝卜称作“木星来的橘树枝”、把豌豆称作“来自绿王国的绿雨滴”、把马铃薯泥称作“富士山山顶的松软白云”,把炸鱼块称作“海底超市的海洋零食”。
查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使劳拉愿意尝试她不爱吃的食物,最后,劳拉竟然要求吃“喷水月亮”,当然,这就是她之前绝对不吃的西红柿啰!柴尔德的故事,是叛逆的。
两岁左右的孩子,会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喜欢用“不”,用拒绝来感受自我的存在。
几乎她每个故事里的小孩,都不“安生”,总要想方设法弄出点事来。
就拿这本《我绝对不吃番茄》来说,小女孩萝拉挑食,她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而她哥哥查理只好想尽办法对付她,让她好好吃饭。
不仅故事叛逆,更为叛逆的,是她大胆的,不为很多大人所接受的前卫画风。
柴尔德的故事,也是幽默的。
在萝拉说为什么这里还有胡萝卜的那一页,她别出心裁地把“我永远不吃胡萝卜。
”这一行字分成了五行,分别放在了五只大大的胡萝卜上,以示小萝拉讨厌胡萝卜的决心;再往后翻一页,又是萝拉不喜欢吃的绿色豌豆,仔细一看,在一盘豌豆的正中央,一个绿色的豌豆小人正臭着一张脸呐!类似这样的地方比比皆是,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一本书的灵魂,在于作者的想象力,比烟花更为绚烂多彩的想象力。
胡萝卜不是胡萝卜。
它们是从木星上来的橘树枝;豌豆不是豌豆,而是从绿色王国来的绿色圆球,它们是用绿色的东西做成,然后从天上掉下来的;土豆则是从富士山的山尖上飘下来的云朵……这是兄妹俩的一场关于想象力的游戏。
想象力其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拥有无穷想象力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他可以从一颗沙砾,看到整个世界。
《我绝对不吃番茄》,值得一看。
1/ 1。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大班语言教案《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语言教案《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观察与想象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故事中妹妹从挑食到快乐吃饭的故事情节,感受哥哥乐观、机智、富有想象的特点。
2.借助画面人物眼神、表情的细微观察和同伴之间的想象与交流,以及表演故事片段等形式,加深对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的理解。
3.启发幼儿不挑食,愿意做个聪明、爱护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的愿望。
活动准备:1.图画书:《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2.投影仪。
3.两组互相配对的图标:胡萝卜——橘树枝;豌豆——绿色圆球;土豆泥——富士山云朵;炸鱼块——海底超市小食品;番茄——喷水月光。
4.背景音乐:轻缓、抒情的乐曲。
5.活动前认识:胡萝卜、豌豆、土豆、炸鱼块、番茄,活动前初步知道:土星、富士山、美人鱼。
活动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运用投影仪放大图书封面,引导幼儿对画面人物细致观察,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有一个叫查理的小哥哥,他有个妹妹叫萝拉,你们能发现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妹妹吗2.幼儿自由观察与表达。
教师(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请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他们对人物细节的不同发现。
4.教师及时肯定与提升幼儿细节观察的思路,如:你们真厉害!不仅发现了他们身高的不同、发型的不同,还还发现了他们衣服颜色的不同、衣服领子的不同,很快就分辨出了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妹妹。
(二)边看图画书画面,边讨论、讲述,帮助幼儿在讨论中理解“挑食”一词及故事前半段内容。
大班绘本阅读《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大班绘本阅读《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设计意图:挑食?几乎成了现在孩子的一个通病。
班上的孩子这不吃那不吃,有的小朋友喜欢吃面食,见到炒面能吃两三碗,见到包子能吃两个,但一吃到米饭就比别人慢上两拍,喂也喂不进去。
有的小朋友见到了蔬菜就像见到了敌人。
还有的小朋友很喜欢吃蔬菜,但一点儿肉都不吃,真是令人头疼。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本书以查理和萝拉玩想象力游戏,从正面引导孩子吃下各种有营养的食物。
不失为教育孩子不挑食的好题材。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1、激发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在对食物的有趣联想中培养孩子养成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2、尝试根据事物的特征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大胆做出对食物的联想。
3.在合作创编中体验类比想象的.乐趣。
活动重点:阅读理解绘本内容,萌发对食物的兴趣和热爱。
活动难点:根据食物特征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大胆创编。
活动准备:绘本故事ppt食物图卡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引出故事:1.出示食物图片:(1)请用“有·····有·····还有······”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2)你喜欢吃什么?为什么?2.出示小女孩萝拉图片,了解认识故事主人公。
(1)她最不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她为什么不喜欢吃这些食物?(播放录音)(2)你们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二.基本部分:(一)学说魔法语言。
1.引导交流帮助罗拉的好办法。
2.交流了解查理哥哥的办法,引导用“不是······而是······”的句式说话。
绘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我有个妹妹叫萝拉。
她是个有趣的小人儿。
有时候,我不得不看着她。
有时候,爸爸妈妈让我安排她吃饭。
这任务可真够困难的,因为萝拉是个非常挑食的家伙。
萝拉当然不愿意吃胡萝卜。
她说胡萝卜是给小兔子吃的。
我问她:“来点儿豌豆怎么样?”萝拉说:“豌豆吃起来太小了,而且颜色也太绿了。
”有一天,我对她实行了一个很管用的好方法。
萝拉正坐在桌子旁等着吃饭。
她说:“我不吃豌豆、胡萝卜、土豆、蘑菇、面条,也不吃鸡蛋、不吃香肠。
我不吃花椰菜、卷心菜、烤豆,也不吃香蕉、不吃橘子。
我也不喜欢吃苹果、米饭、奶酪还有炸鱼块。
并且,我绝对不吃番茄。
”(我妹妹讨厌番茄。
)我说:“你运气挺好的,因为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们都没有。
我们不用吃豌豆、胡萝卜、土豆、蘑菇,也不用吃面条、鸡蛋或者香肠。
我们不会有花椰菜、卷心菜、烤豆、香蕉和橘子。
我们也没有苹果、米饭、奶酪和炸鱼块,当然,更没有番茄。
”萝拉看着桌子,说:“可是,为什么这里还有胡萝卜呢,查理哥哥?我永远不吃胡萝卜。
”我说:“哦,你认为它们是胡萝卜,其实那不是胡萝卜。
它们是从木星上来的橘树枝。
”“可我看,它们就像胡萝卜。
” 萝拉说。
“但它们怎么可能是胡萝卜呢?” 我又说,“胡萝卜是不会长在木星上的。
”“说得对呀,” 萝拉说,“如果它们真的都是从木星上来的话,我倒是想尝一尝。
嗯,挺好吃的。
” 萝拉说着,又咬了一口。
接着,萝拉看见了盘子里的豌豆。
“我不吃豌豆。
”萝拉说。
我解释说:“这些当然不是豌豆,它们是从绿色王国来的绿色圆球,它们是用绿色的东西做成,然后从天上掉下来的。
”“可是我不喜欢吃绿颜色的东西。
”萝拉说。
“哦,太棒了!”我说,“我愿意把你的那一份也吃了,这种绿色小圆球是非常少见的。
”“那好吧,也许我可以只吃上一颗或者两颗豌豆”。
萝拉说,“哦,吃起来还挺好的。
”“可是,你肯定也该有点儿犯困了,萝拉!”我说。
“我一点儿也不困,不管是6点、7点,接着,萝拉发现了土豆:“我不想吃土豆,也不想吃土豆泥,连尝都不想尝。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的解读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是柴尔德诸多作品里非常出色的一本,它也为她赢得了第一个凯特·格林威奖,书中描写了一对有趣的兄妹——查理和劳拉,这次爸爸妈妈给了查理一个任务──哄劳拉吃东西。
劳拉非常地挑食,而且她绝对绝对不吃西红柿。
查理好不容易才想到办法来哄她:把她不爱吃的胡萝卜称作“木星来的橘树枝”、把豌豆称作“来自绿王国的绿雨滴”、把马铃薯泥称作“富士山山顶的松软白云”,把炸鱼块称作“海底超市的海洋零食”。
查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使劳拉愿意尝试她不爱吃的食物,最后,劳拉竟然要求吃“喷水月亮”,当然,这就是她之前绝对绝对不吃的西红柿啰!
柴尔德的故事,是叛逆的。
两岁左右的孩子,会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喜欢用“不”,用拒绝来感受自我的存在。
几乎她每个故事里的小孩,都不“安生”,总要想方设法弄出点事来。
就拿这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来说,小女孩萝拉挑食,她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而她哥哥查理只好想尽办法对付她,让她好好吃饭。
不仅故事叛逆,更为叛逆的,是她大胆的,不为很多大人所接受的前卫画风。
柴尔德的故事,也是幽默的。
在萝拉说为什么这里还有胡萝卜的那一页,她别出心裁地把“我永远不吃胡萝卜。
”这一行字分成了五行,分别放在了五只大大的胡萝卜上,以示小萝拉讨厌胡萝卜的决心;再往后翻一页,又是萝拉不喜欢吃的绿色豌豆,仔细一看,在一盘豌豆的正中央,一个绿色的豌豆小人正臭着一张脸呐!类似这样的地方比比皆是,
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一本书的灵魂,在于作者的想象力,比烟花更为绚烂多彩的想象力。
胡萝卜不是胡萝卜。
它们是从木星上来的橘树枝;豌豆不是豌豆,而是从绿色王国来的绿色圆球,它们是用绿色的东西做成,然后从天上掉下来的;土豆则是从富士山的山尖上飘下来的云朵……这是兄妹俩的一场关于想象力的游戏。
想象力其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拥有无穷想象力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他可以从一颗沙砾,看到整个世界。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