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理学 第四章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 格式:ppt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107
全身麻醉药吸入性麻醉药氟烷药理作用1.诱导期短,麻醉起效快,苏醒快,麻醉作用强2.肌松及镇痛作用较弱3.松弛支气管平滑肌4.无黏膜刺激性应用1.麻前给予琥珀酰胆碱(肌松)并配合地西泮基础麻醉和辅助麻醉(平稳进入麻醉期);2.与乙醚混合麻醉,减轻两药的毒副作用,并产生协同作用。
麻醉乙醚易燃易爆易挥发,有特臭,遇光与空气氧化生成过氧化醚及乙醛等,毒性增强。
药理作用1.作用弱,对呼吸和血压几无影响;对心、肝、肾毒性小,安全范围大;肌松作用强。
2.主要用于中小动物的麻醉。
3.诱导期和苏醒期均长。
现已少用。
氧化亚氮药理作用与应用1.毒性低,镇痛作用强,诱导和苏醒快,无刺激性和可燃性。
2.用于诱导麻醉或与其他全麻药配伍,和静脉全麻药、麻醉性镇痛药、肌肉松弛药合用,组成复合麻醉药应用注意1.用于非全封闭形式的吸入性麻醉2.停止麻醉后吸入纯氧吸入性麻醉药巴比妥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作用随药物用量增加表现镇静、催眠(主要延长浅睡眠,缩短深睡眠)、抗惊厥、麻醉作用。
2.抗癫痫作用:苯巴比妥具有抗癫痫作用作用机制选择性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易化或增强脑内γ-氨基丁酸(抑制性神经递质)的突触作用; 阻断兴奋性递质谷氨酸盐在突触的作用。
不良反应诱导肝药酶、长期应用可成瘾等巴比妥类中毒一次摄入10倍以上催眠量时可引起严重中毒。
中毒症状:昏睡、昏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巴比妥类中毒解救原则1.清除毒物,维持呼吸和循环2.本类药物为弱酸性药物,碱化尿液促进毒物从肾脏排出戊巴比妥中效巴比妥类药物1)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有镇静、催眠和麻醉作用;2)对丘脑新皮层通路无抑制作用,故无镇痛作用;3)对呼吸和循环有显著抑制作用,注射时速度宜慢。
应用广泛1)全麻、复合麻醉;2)镇静(内服、肌注)、抗惊厥及中枢兴奋药中毒的解救;3)安乐术(皮下注射)。
硫喷妥钠(脂溶性高,超短效)药理作用1.麻醉时间短,苏醒期短,兴奋现象较弱2.镇痛效果较差,肌松不完全,呼吸抑制作用明显应用1.全麻药或基础麻醉药:短时间小手术2.抗惊厥药:破伤风、脑炎、中枢兴奋药中毒氯胺酮(开他敏)脂溶性比硫喷妥钠高,作用迅速,但持续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