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建筑施工组织计划课程设计概述(31页)
- 格式:docx
- 大小:141.95 KB
- 文档页数:35
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范本1:文艺风格正文:一、项目概述项目名称: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本项目旨在通过设计工程管理施工组织,实现项目的高效管理和顺利施工,同时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实践经验。
本文档详细描述了该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和内容。
二、课程设计目标1.1 深入理解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1.2 掌握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1.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3.1 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3.2 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和方法;3.3 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的案例分析;3.4 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的实践操作。
四、课程设计流程4.1 调研和需求分析;4.2 案例研究和理论学习;4.3 设计方案的编制和评审;4.4 实践操作和实施。
五、课程设计分解5.1 调研和需求分析分解5.1.1 调研目标明确;5.1.2 调研方法选择;5.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5.2 案例研究和理论学习分解5.2.1 相关案例收集和筛选;5.2.2 理论学习内容确定;5.2.3 案例分析和理论总结。
5.3 设计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分解5.3.1 设计方案编制;5.3.2 方案评审;5.3.3 修改和完善。
5.4 实践操作和实施分解5.4.1 实践操作准备;5.4.2 实施方案的执行;5.4.3 结果总结和评估。
六、课程设计方案评估6.1 评估指标和方法6.2 评估结果分析和总结七、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附件1:调研报告附件2:案例研究资料附件3:设计方案附件4:实践操作记录注释:1、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指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以保证工程的高效施工和顺利完成。
2、施工组织方案: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为实现项目目标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流程、资源配置和施工方法的计划。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流程;3. 引导学生掌握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和进度控制等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施工组织原理进行工程组织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建筑事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注重工程质量、安全与环保。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任务,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组织基本概念:包括建筑施工组织的定义、作用、分类等;2.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涵盖设计内容、流程、方法,以及施工组织结构、施工平面布置等;3.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介绍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措施、安全事故预防等;4.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方法等;5. 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涉及进度计划编制、进度控制方法、进度调整策略等;6. 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组成、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7.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软件应用:教授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第1-2周:建筑施工组织基本概念;2. 第3-4周:建筑施工组织设计;3. 第5-6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4. 第7-8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5. 第9-10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6. 第11-12周:建筑施工成本管理;7. 第13-14周: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软件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及定位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方法和技术3. 能够独立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4. 具备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中常见问题的能力5. 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协调工作三、课程内容第一讲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概述1.1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定义和作用1.2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1.3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发展历程第二讲施工组织设计原则2.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2.2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和技术2.3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流程第三讲施工生产组织3.1施工作业分解3.2施工作业的计划与控制3.3施工作业资源配置第四讲施工现场管理4.1施工现场组织4.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4.3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第五讲施工设备管理5.1施工设备选型与配置5.2施工设备维护与保养5.3施工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第六讲施工人力资源管理6.1施工人员招聘和培训6.2施工人员考核和激励6.3施工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第七讲施工质量管理7.1施工质量目标设定7.2施工质量控制7.3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四、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教师将引导学生运用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主要教材:1.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2. 《建筑施工管理》3. 《现代建筑施工管理》参考书目:1.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实例》2.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案例分析》3.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六、课程评估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考核、课堂作业、抽查测试、期末考试等。
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采用定额及规范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4)《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3、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及地形图测量控制网4、主要机械装配情况1)垂直运输机械所采用的塔吊、类型、吨位应满足施工要求。
2)混凝土搅拌机、灰浆搅拌机、混凝土振捣机、钢筋加工机械、焊接钢筋设备、模板、脚手架等均可按需供给。
5、成品、半成品的运输生产条件所需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由施工单位预制构件厂运至施工现场,其它中小型构件可在现场制作。
6、电力、水源的供给电力、水源的施工需用量由城市供电供水网络供给。
7、地方性材料的供应情况由施工单位或运输公司从料场将材料沿公路运至施工现场,运输工具的需用量均按施工计划要求保证供应。
8、劳动力需用情况施工中各工种劳动力需用量均按劳动力需用计划要求在施工队或公司内自行调配。
9、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三通(水、电、道路)一平(场地平整)已完成。
10、施工期限:开工日期 2006年2月9日,竣工日期 2007年 5月4日。
第二节编制范围按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等有关资料及说明,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实验大楼工程的建筑施工、装饰装修及安装工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述1、建筑概况2、结构概况3、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实验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貌单元属风化剥蚀残丘边缘,地形较平坦。
据21个钻孔揭露分析,地基土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人工填土层、冲积层、坡积层、残积层、白垩系沉积岩及断层构造岩。
4、水文条件在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0.60~1.40m。
从地基土的结构分析,人工填土中含有较多的上层滞水;冲积砂土层含较多孔隙水,其余冲积土和残积土均为弱透水性的粉质粘土,预计第四系在冲积砂土层中孔隙水(潜水)较丰富;场地处于断层带上,断层构造岩存在有一定的构造裂隙水。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工程的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日后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1.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流程和方法3.建筑工程施工图解读与应用4.建筑施工组织中的劳务管理5.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6.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三、课程设计要求1.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能熟练进行建筑施工组织的设计,并能进行实际操作3.了解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1.确定课程设计主题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设计主题为《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查阅资料通过图书馆、文献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渠道,查阅与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相关的资料,包括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劳动力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料。
3.制定课程设计大纲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制定课程设计大纲,明确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和流程。
4.开展课程设计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在课程设计教学结束后,学生需要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成果等,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五、课程设计参考书目1.《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马迪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陈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3.《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李欣著,电子工业出版社通过本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流程,掌握常用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和工具,对建筑施工管理等方面具有基本的认识。
同时,课程设计教学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卫赵斌白越马楠张立宁评语考核成绩评阅老师工程管理系2011年1月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1、建筑物概况2、地质及环境条件3、施工工期4、气象条件5、施工技术经济条件6、主要项目实物工程量7、主体结构工程量明细表三、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工作2、资源准备工作3、现场准备工作四、施工方案1、施工程序2、施工段的划分3、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五、施工进度计划六、主要材料、机械及劳动力需要量计划1、主要项目工程劳动量计划2、主体工程劳动力计划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2、搅拌站的布置3、其他各种作业棚、工具棚的布置4、材料、构件堆场及仓库的布置5、行政福利用房布置6、临时道路布置八、质量、安全、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1、质量措施2、安全措施3、降低成本措施4、冬、雨季施工措施5、文明施工措施九、参考文献一、编制依据1、施工合同。
包括工程范围,工程开、竣工日期,工程质量保修期及保修范围,工程检查验收程序,工程价款的支付、预算办法,技术资料的提供日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和进场期限,双方相互协作事项,违约责任等。
2、设计文件对施工的要求。
其中包括:单位工程的全部施工图纸、会审记录和标准图等有关设计资料,对于较复杂的建筑工程还要有设备图纸和设备安装对土建施工的要求,及设计单位对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要求。
3、建筑企业年度生产计划对该工程的安排和规定的有关指标。
如进度、其他项目穿插施工的要求等。
4、施工组织总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对该工程的有关规定和安排。
5、资源配备情况。
如施工中需要的劳动力、施工机具和设备、材料、预制构件和加工品的供应能力和来源情况。
6、建设单位可能提供的现场条件。
如建设单位可能提供的临时房屋数量,水、电供应量,水压、电压能否满足施工需要等。
7、施工现场自然条件。
如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上与地下的障碍物、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气象资料、交通运输道路及场地面积等。
工程管理建筑施工组织计划课程设计概述(doc 31页)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林晟学号:20124446040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501课程名称:建筑施工组织计划学年学期:2 017 — 2 018 学年第 1 学期课设成绩:指导教师:陈彩霞2 018年1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林晟成绩设计题目世纪商务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教师成绩评定细序号成绩评定项目优良中及格不及格1学习态度2到课情况3资料是否完整4能否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5编制依据是否正确6工程概况是否简洁完整7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合理到位则8施工过程划分是否合理9工期计算是否完整正确10资源需用量计划是否完整11施工方案是否完整合理12施工平面图布置是否合理最终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年月日1、编制依据 (1)1.1本工程课程任务设计书 (1)1.2本工程所涉及的图集 (1)1.3本工程所涉及的国家法律 (1)1.4本工程所涉及的行业行政法规 (1)1.5本工程所涉及部门规章 (1)1.6本工程所涉及的主要的国家或行业规范 12、工程概况 (2)2.1工程建设、建筑概况 (2)2.3自然条件和技术物资供应条件 (3)2.6工程特点、难点 (4)3、施工部署 (4)3.1工程目标 (4)3.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5)3.3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 (5)3.4施工准备 (6)4、施工进度计划 (8)4.1工期目标 (8)4.2进度计划 (8)4.3工期保证措施 (10)5、施工总平面布置 (10)5.1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10)5.2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原则 (11)5.3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 (11)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2)6.1测量工程 (12)6.2基础工程 (13)6.3结构工程 (14)6.4脚手架 (19)6.5屋面工程 (19)6.6门窗工程 (21)6.7装饰工程 (21)6.8季节性施工 (22)6.9“四新”应用 (22)7.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 (23)7.1质量保证措施 (23)7.2工期保证措施 (23)7.3降低成本措施 (24)7.4安全保证措施 (25)7.5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27)7.6文明施工与CI (27)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8)8.1工期指标 (28)8.2劳动生产率指标 (28)8.3分部优良率指标 (28)8.4降低成本指标 (28)8.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量 (28)1、编制依据1.1本工程课程任务设计书1.2本工程所涉及的图集1.3本工程所涉及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4本工程所涉及的行业行政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5本工程所涉及部门规章•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武汉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1.6本工程所涉及的主要的国家或行业规范①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②国家标准.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③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④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⑤国家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⑥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准(GB50189-2005)2、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建筑概况本工程名称为世纪商务大厦办公楼工程,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纸坊。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设计目标与要求1.1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独立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实践性活动,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1.2 课程设计要求(1)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熟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规定;(4)具备撰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能力;(5)具备组织和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2.1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基本概念与原则(1)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2)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原则。
2.2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1)施工组织设计:包括项目组织结构、工序划分、施工计划、施工方法等;(2)施工队伍管理:包括人员调配、岗位分工、绩效考核等;(3)现场管理:包括施工场地布局、安全防护、材料管理等;(4)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控制、质量验收等;(5)进度管理:包括施工进度控制和调整等。
2.3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规定(1)国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法规;(2)地方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规定;(3)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相关标准和规范。
2.4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1)施工组织方案编制的基本要求;(2)施工组织方案编制的内容和方法;(3)施工组织方案的评审和修改。
2.5 组织和管理建筑工程施工(1)施工队伍的组织与管理;(2)施工现场的组织与管理;(3)材料和设备的组织与管理;(4)质量和进度的组织与管理;(5)安全和环保的组织与管理。
三、课程设计过程3.1 课程设计流程(1)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2)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3)选择一个实际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和调研;(4)编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方案;(5)组织施工过程,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6)总结和评估施工效果,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第1篇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
为了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本课程设计以工程施工组织为主题,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的1. 熟悉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 为今后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设计内容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工期、质量要求等。
2.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分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如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
3. 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
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方案,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表、网络图等。
5. 施工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 施工安全措施: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7.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分析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8. 施工成本控制: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风险,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施工成本合理。
9. 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包括临时设施、材料堆场、施工道路等。
10. 施工组织管理:分析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设计要求1. 独立完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完整、合理;2. 设计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创新意识;3. 设计成果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4. 设计过程中,注意团队合作,提高沟通能力;5. 设计成果应按时提交,并参加答辩。
五、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施工组织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了达到工程目标和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施工措施和工作计划。
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也应该有所差异,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中,需要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方法。
一、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1.合理性原则:施工组织必须符合施工技术条件,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安全性原则:施工组织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经济性原则:施工组织必须符合经济效益要求,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4.适应性原则:施工组织必须符合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情况和客户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
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方法1.按施工工艺划分按施工工艺划分施工组织方法是指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
这种施工组织方法适用于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的建筑工程,如桥梁、隧道、高层建筑等。
2.按施工单位划分按施工单位划分施工组织方法是指根据施工单位的能力和经验,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这种施工组织方法适用于建筑工程规模较小,施工单位能力较为一般的情况。
3.按施工周期划分按施工周期划分施工组织方法是指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这种施工组织方法适用于施工周期较长的建筑工程,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步骤1.施工过程分析:根据工程范围、场地条件、工程数量、工程难度、工程质量标准等因素,分析施工过程的要求和难点。
2.施工方案制定:根据施工过程分析的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
3.资源调配:根据施工方案,调配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4.施工计划编制:根据施工方案和资源调配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任务、施工时间、施工顺序等。
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林晟学号:20124446040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501课程名称:建筑施工组织计划学年学期:2 017 — 2 018 学年第 1 学期课设成绩:指导教师:陈彩霞2 018年1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1、编制依据 (1)1.1本工程课程任务设计书 (1)1.2本工程所涉及的图集 (1)1.3本工程所涉及的国家法律 (1)1.4本工程所涉及的行业行政法规 (1)1.5本工程所涉及部门规章 (1)1.6本工程所涉及的主要的国家或行业规范 (1)2、工程概况 (2)2.1工程建设、建筑概况 (2)2.3自然条件和技术物资供应条件 (3)2.6工程特点、难点 (4)3、施工部署 (4)3.1工程目标 (4)3.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5)3.3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 (5)3.4施工准备 (6)4、施工进度计划 (8)4.1工期目标 (8)4.2进度计划 (8)4.3工期保证措施 (10)5、施工总平面布置 (10)5.1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10)5.2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原则 (11)5.3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 (11)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2)6.1测量工程 (12)6.2基础工程 (13)6.3结构工程 (14)6.4脚手架 (19)6.5屋面工程 (19)6.6门窗工程 (21)6.7装饰工程 (21)6.8季节性施工 (22)6.9“四新”应用 (22)7.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 (23)7.1质量保证措施 (23)7.2工期保证措施 (23)7.3降低成本措施 (24)7.4安全保证措施 (25)7.5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27)7.6文明施工与CI (27)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8)8.1工期指标 (28)8.2劳动生产率指标 (28)8.3分部优良率指标 (28)8.4降低成本指标 (28)8.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量 (28)1、编制依据1.1本工程课程任务设计书1.2本工程所涉及的图集1.3本工程所涉及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4本工程所涉及的行业行政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5本工程所涉及部门规章•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武汉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1.6本工程所涉及的主要的国家或行业规范①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②国家标准.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③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④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⑤国家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⑥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准(GB50189-2005)2、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建筑概况本工程名称为世纪商务大厦办公楼工程,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纸坊。
该工程由黄冈市新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3018.4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14.2平方米,其中地面以上7层,建筑高度自室外地面到女儿墙顶23.1米,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7层,建筑平面示意图参看图1。
本工程由湖北省武汉市中南设计院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
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耐久年限为15年,采用二道设防。
墙体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楼面现浇,屋面为平屋面,有女儿墙,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
内墙面为混合砂浆抹灰,外墙面砖饰面。
图1 建筑平面示意图2.2建筑结构概况1.建筑结构概况表表12.(1)基础工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2)主体工程:主体采用框架结构,框架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楼面现浇,屋面为平屋面,屋顶设立女儿墙,采用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
建筑屋面防水等级Ⅰ级,耐久年限15年,二级设防。
2.3自然条件和技术物资供应条件1.地质水文资料拟建场位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场地地势平坦,地貌属长江二级阶地,地下水的埋藏类型为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与结构松散,孔隙连通性好的上层杂填土中,大气降水及地表生活用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位较浅,据场地附近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地质状况:坡地回填土场地,表层为杂填土,厚度 1.0m,中间层为素填土,厚度为2.0m,最下层为黏土厚度未揭穿,地基承载力f k=350kpa,E s=14.7Mpa。
2.气象资料建设地点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光照充分,雨量充沛,冬有严寒,夏有酷暑,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39.4℃,极端最低温度-18.1℃,春秋为降水期,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204.5㎜,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室外平均风速 2.6m/s,附近河流最高水位29.93m,最低枯水位8.86m,水位降幅高达20.06m。
(1)基本风压:ω。
=0.35KN/㎡。
(2)基本雪压: S。
=0.40KN/㎡2.6工程特点、难点工期紧,基础深,工程质量要求高,专业工种多,现场配合、协调管理难。
3、施工部署3.1工程目标工程目标设立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文明施工目标、成本目标1.质量目标确保市级优良工程,争创省级优。
2.工期目标本工程定于2018年4月1日开工,与2018年12月2 日竣工。
3.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力争不发生一切伤亡事故。
4.文明施工目标确保文明施工,达到建筑工程文明工地标准。
5.成本目标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3.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根据本工程特点,公司决定组建精明强干的项目经理部,调集善打硬仗的施工队伍参加本工程建设,并列入公司2003年度重点项目,在人、财、物上作重点确保。
树形象、创牌子,始终将质量、进度、安全三根主线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以确保各目标的实现。
1.项目决策层,由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负责人组成,对工程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指挥职能。
项目经理受法人代表的委托,代表公司全面负责执行和完成公司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协议的各项内容,分管财务和人事安排。
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工作,负责抓工程进度、安全文明生产、材料供应及后勤保障工作。
技术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工作,分管工程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
2.项目管理层,由施工、技术、质检、安全、材料、设备、预算、财务等职能部门组成,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质量、技术、安全、进度、成本、现场文明等进行全过程的具体管理和协调控制。
3.项目作业层,由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和操作经验的年富力强的建筑工人组成,对工程实施具体操作。
3.3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1.流水段的划分浇带为分界线划分为A区、B区两个施工段。
每层在竖向上从顶层(即第五层)开始施工,由上向下。
每层在平面上从左往右施工。
施工程序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的基本要求。
该工程可划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工程三个阶段。
其中主要的施工顺序如下:(1)部分:基坑验槽→地基加固处理→桩基施工(沉桩→挖土→垫层→承台→回填土。
承台的施工顺序:绑扎钢筋→支撑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2)上部分:弹线→绑扎钢筋→支柱、墙体模板→浇筑柱、墙体混凝土→拆除柱、墙体模板→支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
(3)面工程:铺保温层→铺找平层→刷冷底子油→铺卷材→铺隔热层。
(4)饰装修工程:包括抹灰,勾缝,饰面,喷浆,门窗安装,玻璃安装,油漆等。
(5)暖、电预埋件随结构施工进行。
2.工艺流程程主要的步骤有:场地平整→基础工程→主要结构工程→砌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收尾等,在砌体工程中有包括几个重要的工程,如钢筋混凝土工程,脚手架工程等。
现在制定以下主要工序施工方案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3.4施工准备3.4.1施工技术准备1.认真学习、审核施工图纸,编写审核报告,熟悉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澄清图纸问题。
2.进行实施性临时工程设计。
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编写各种施工工艺标准、保证措施及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5.结合工程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6.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全体管理层和作业层人员实行挂牌上岗。
3.4.2现场准备1.协同甲方落实施工用地,按我公司CIS形象设计对现场进行规划并进行围挡、设图板、宣传牌。
2.施工用水:根据现场情况,临时给水同时考虑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
3.场区道路:场区道路进行硬化,形成循环。
4.现场用电:本工程临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系统供电,现场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以上配电保护。
配电系统分为三级,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本方案包括总箱至分箱及其之间的连接导线,不考虑工地流动配电箱。
工地流动配电箱及开关箱根据现场情况考虑,但要保证电动机或用电设备电源线分断开关为漏电保护开关。
本方案是根据施工各阶段用电负荷情况综合考虑编制的。
装修阶段使用此电源系统配置能够满足要求,不再另行设计。
基础施工阶段,根据施工需要,可分部实施方案内容。
现场若有变化,及时办理变更及审批手续5.“三通一平”:场地周围设2m高围墙,在场地南侧设置大门,并硬化道路(采用100厚c15混凝土进行硬化),道路宽度3.5米。
设置建筑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均采用消防供水,管径采用DN100镀锌钢管。
支管采用DN75镀锌钢管,现场设一个消防栓,管径DN45。
参照施工机械的选配数量及分阶段使用情况,施工时的最大用电量需要250kW,能满足施工用电要求。
场地内障碍物清理完毕,且按照建筑施工总平面图中的规定对场地内标高或高程进行测量。
场内挖填方工作按照土方计划方案已经完成。
3.4.3夏雨季施工准备排水沟、集雨井:为了预防独立基础施工时,遭遇雨季,因此基坑四周设排水沟,要求最浅处比基底深0.3米向集水坑按1%坡度找坡,基坑四角处设集水坑,集水坑大小尺寸为1000mm(长)x1000mm(宽)x1000mm(深)。
雨季施工主内工作:(1)防洪排涝,做好现场排水工作(2)合理安排雨季施工项目(3)做好道路维护,保证运输畅通(4)做好物资的储存(5)做好机具设备等防护(6)加强施工管理和施工安全教育。
3.4.4各种资源的准备1.依据技术部门提供的材料委托单确定材料分供方制定钢材、预拌砼、水泥、钢制定型墙体大模板、双面塑膜竹胶板及50×100、100×100方木、供应计划,签定供货合同。
2.编制材料、机具供应计划并及时上报批,由物质设备部负责订货及会同质量部、技术部进行进场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