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以……_分数除法
- 格式:ppt
- 大小:594.50 KB
- 文档页数:3
学科:数学教学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呈现目标【知识要点归纳】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可以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在分数的性质里,零除外的原因是:如果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0,则分数成为00,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所以分数、分母不能同时乘以0;又因为在除法里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
2.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初步应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如:把21和2410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1=6261⨯⨯=126 2410=224210÷÷=125名师点拨【典型范例剖析】例1 (1)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25,约简后是得94,原分数是多少?(2)一个分数约简后等于132,原来分子与分母的和是60。
原来的这个分数是多少?分析:(1)一个分数约简后得94,分母比分子大5,但约简前的分母比分子大25,所以把94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 5倍,就可以求出原分数。
(2)一个分数约简后得132,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5,但约简前分子与分母的和是60,因为15×4=60,所以,把约简的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4倍,就可以求出原来的分数。
解:(1)94=5954⨯⨯=4520(2)132=41342⨯⨯=528答:(1)原分数为4520,(2)原分数为528。
例2 一个分数是2016,如果将它的分子减少12,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减少多少?分析:将分数2016的分子16减少12后变成了4,分子就缩小了4倍。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也要缩小4倍,分母是20÷4=5。
原分母 20变成了5,减少了20-5=15。
解:16÷(16-12)=420÷4=5 20-5=15答:分母应该减去15,这个分数的大小才不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章小数除法》单元测试卷(2)一、填空.1. 计算248÷18时,把除数18看作________来试商,商是________位数。
2. 甲数是乙数的12倍。
①如果乙数是24,那么甲数是________.②如果甲数是276,那么乙数是________.3. 5□48≈6000,□里最小填________,最大填________.4. 3420里面有________个76.4860是45的________倍。
5. 3□94÷39的商的十位上是0,□里是________.6.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要填________,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只能填________.7. 一个数除以34,商是17,余数最大是________;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________.8. 800÷25=(800×4)÷(25×4)这是根据________.9. 花店有615支花,如果每次用28支花制作花篮,能做________个花篮,还余________支花。
10. 在横线中填最大数。
18×________<160428>________×50________×42<216578>________×71.11. 某种商品降价一半后,原来可以购买该种商品20件的钱,现在可以购买________件。
12. 在除法算式90÷30=3中,如果除数缩小6倍,要使商仍是3,被除数应________.13. 填表:填表:(1)行驶的速度不变。
(2)工人的工作效率(每小时加工件数)不变。
在□÷42=17...△中,△最大是()A.16B.41C.43D.18两位数除以三位数,商是()A.两位数B.一位数C.一位数或者两位数被除数和商都是25,除数是()A.1B.25C.625D.0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A.1B.2C.3D.4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4倍,除数缩小2倍,商就()A.扩大4倍B.缩小2倍C.扩大8倍D.缩小8倍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列竖式计算。
2021学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25)一、我会填:(37.5分,3、4、6、8、9、10、11、每题2分,其余的两空1分)1. 60米=________千米; 比75米多25是________米; 比10平方米少25平方米是________.2. 3:________=24,4.5的倒数是________,最小质数的倒数是________.3. 修路队已修路800米,占总米数的45,总米数有________米,还剩下________米。
4. 一个数的58是45,这个数的34是________.5. 16:________=45=________÷15=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小数)=________%6. 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7. 在横线里填上“>”、“<”或“=”.25×54________54 9÷4________9×1414÷0.1________14×10.8.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个________三角形。
9. 625毫升:38升=________:________; 37:56=________:________.10. 从学校到少年宫,甲用了8分钟,乙用了10分钟,甲、乙的时间比是________,甲乙的速度比是________;路程比是________.11. 1+3+5+7+9+11+13+15+13+11+9+7+5+3+1=________;12+14+18+116+132+164+1128+1256=________. 二、判断.(14分,每题1分)a ÷b =ab (b ≠0).________. (判断对错)把3克糖放入2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320.________.(判断对错)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果把第一行人数的调入第二行,两行的人数就相等.原来第一行与第二行的人数比是() A.5:4B.4:5C.5:3D.3:52.比的前项和后项()A.都不能为0B.都可以为0C.前项可以为0D.后项可以为03.一个比的后项是8,比值是,这个比的前项是()A.4B.3C.64.如果A:B=,那么(A×5):(B×5)=()A.B.1C.5D.255.一个长方形花圃,它的周长是30米,长是9米,这个长方形花围的长与宽的比是() A.10:3B.3:2C.5:3D.3:106.将250克莲蓉蛋黄粽子和1000克豆沙粽子混合成礼包,豆沙粽子与莲蓉蛋黄粽子是按照()包装的.A.1:4B.4:1C.1:57.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相同的非零数,比值不变.A.加上B.减去C.乘或除D.乘或除以8.一种药水,药液与水的比是1:100,如果要配制这种药水4040克,需要药液()克.A.400B.4000C.409.已知=1.2,=1.2,则x和y比较()A.x大B.y大C.一样大10.甲、乙两数的比是7:5,甲数比乙数多()A.40%B.C.二.填空题(共8小题)11.13:19读作.作为一个比应该读作.12.5:4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13.比的前项是9,后项是7,如果比的前项加27,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14.如图,大小两个正方形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比是3:2,则大小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面积比是.15.20克的盐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水与盐的质量之比是,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16.王叔叔喜欢到世界各地旅游,在国内与在国外的时间比是3:2,他一共旅游了35天,那么他在国内旅游了天,在国外旅游了天.17.=÷=:18.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三个数的比是2:3:4,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9.既可以表示一个分数,也可以表示一个比.(判断对错)20.18:10读作18比10,其中18是比的前项,10是比的后项.(判断对错)21.既可以看作是分数,也可以看作是比.(判断对错)22.如果4:9的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9.(判断对错)23.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比是3:2:5,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1小题)24.画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4:3,周长是21厘米.(下面是每格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五.应用题(共6小题)25.师傅和徒弟加工同一种零件,师傅40分钟加工50个,徒弟20分钟加工18个.(1)分别写出师傅加工零件个数与时间的比和徒弟加工零件个数与时间的比,并化简.(2)你还能写出怎样的比?先写出这个比,再化简.26.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3: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110dm,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7.王奶奶买了4kg苹果和3kg橘子,买两种水果所花的钱数相同.(1)苹果和橘子的单价之比是多少?(2)苹果的单价是6元,橘子的单价是多少?(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28.动物的小腿骨(胫骨)与大腿骨(股骨)的长度比值越大的动物跑得越快,动物盐都龙马羚羊胫骨与股骨的比59:5023:255:4根据这个结论,计算并比较三种动物中,谁跑得最快?29.某超市有一批化肥按3:4:5分给甲、乙、丙三个村.已知丙村比甲村多分了24吨,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吨?30.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6:5,后来又增加了5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是正好是全班的一半.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有多少人?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第一行的人数看作单位“1”,则第一行的人数比第二行的人数多第一行的人数的(×2),即第二行的人数是第一行的人数的(1﹣×2),进而根据题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1﹣×2)=1:=(1×5):(×5),=5:3;答:原来第一行与第二行的人数比是5:3.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第一行的人数比第二行的人数多第一行的人数的(×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2.【分析】根据“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所以在比中,比的后项不能为0,如果是0,就失去了意义;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分析知:比的前项可以为0,比的后项不能为0,如果是0,就失去了意义;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应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分析】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再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8×=6,因此,这个比的前项是6.也可设比的前项为x列方程解答.【解答】解:8×=6,因此,6:8=.故选:C.【点评】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及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即可解答.4.【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的,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解答】解:A:B=,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同时乘相同的数5,比值不变,所以(A×5):(B×5)=.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5.【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用长方形的周长除以2,求出长与宽的和,再减去长,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宽,然后根据比的意义,写出长与宽的比、化简即可.【解答】解:30÷2﹣9=15﹣9=6(米)9:6=(9÷3):(6÷3)=3:2答:这个长方形花围的长与宽的比是3:2.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长方形的宽,再根据比的意义解答.6.【分析】豆沙与莲蓉蛋黄的重量已知,直接根据比的意义,求出二者的比即可得解.【解答】解:因为1000:250=4:1所以豆沙与莲蓉蛋黄两种粽子是按照4:1比例包装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依据比的意义解决问题.7.【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据此解答.【解答】解: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故选:D.【点评】紧扣比的基本性质,注意:①同时,②相同的数(0除外).8.【分析】由题意可知,这种药液中药粉占,把配成的这种药液的质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种药液的质量(4040克)乘就是需要药液的质量.【解答】解:4040×=4040×=40(克)答:需要药液40克.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按比例分配.也可把这种药水的质量平均分成(1+100)份,先根据除法求出1份的质量,即药液的质量.9.【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分别求出x、y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因为=1.2x=9.6=1.28=1.2yy=6.所以x>y.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灵活应用.10.【分析】在这里把甲看作是7,乙看作5,就是求甲比乙多的占乙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用甲、乙两数的差除以乙数,求出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再选择.【解答】解:(7﹣5)÷5=2÷5,=0.4,=40%;故选:A.【点评】本题是考查百分数应用题,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看作是7,乙看作5,就是求甲比乙多的占乙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横式比就按照前后的顺序读出数,先读第一个数再读比,最后读出第二个数,分数形式的比,先读分子再读比,最后读分母.【解答】解:13:19读作13比19.作为一个比应该读作1比3.故答案为:13比19;1比3.【点评】考查了比的读法,横式比先读前项再读比号,最后读后项,分数形式的比先读分子,再读比号,最后读分母.12.【分析】根据5:4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3,由4变成12,也可以认为是后项加上8;据此解答.【解答】解:5:4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3,由4变成12,相当于后项加上:12﹣4=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13.【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首先发现前项的变化,前项由原来的9变为(9+27),也就是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扩大道原来的4倍,据此解答.【解答】解:原来前项是9,现在前项是9+27=36,也就是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扩大道原来的4倍,7×4﹣7=28﹣7=21,答:比的后项应加21.故答案为:21.【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及应用.14.【分析】涂色部分两个三角形等高,所以它们的面积比是3:2,就是大小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那么面积比就是边长的平方比;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涂色部分两个三角形等高,所以大小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3:2,面积比是32:22=9:4.故答案为:3:2;9:4.【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两个三角形等高,那么它们的面积比就等于底边的比.15.【分析】(1)用水的克数比盐的克数,化简即可计算;(2)盐水的重量是(20+100)克,用盐的克数比盐水的克数即可.【解答】解:(1)100:20=5:1(2)20:(20+100)=20:120=1:6答:水与盐的质量比是5:1,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1:6.故答案为:5:1,1: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盐与盐水对应的克数,写出比再化简即可.16.【分析】把35天平均分成(3+2)份,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1份是多少天,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3份(国内旅游天数)、2份(国外旅游天数)各是多少天.【解答】解:35÷(3+2)=35÷5=7(天)7×3=21(天)7×2=14(天)答:他在国内旅游了21天,在国外旅游了14天.故答案为:21,14.【点评】此题是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答规律,也可先求出总份数,用它作公分母,再分别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17.【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1÷13(答案不唯一,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2、3、4……皆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11:13(答案不唯一,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2、3、4……皆可).【解答】解:=11÷13=11:16.故答案为:11,13(答案不唯一).【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除法、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转化即可.18.【分析】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则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36×3,把36×3的积平均分成(2+3+4)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是多少,再用乘法分别求出2份(甲数)、3份(乙数)、4份(丙数)各是多少.【解答】解:36×3÷(2+3+4)=108÷9=1212×2=2412×3=3612×4=48答:甲数是24,乙数是36,丙数是48.故答案为:24,36,48.【点评】此题属于按比例分配.也可先求出总份数,用它作公分母,再分别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根据比的书写方法:5:8也可以写作,但表示比时仍读作5比8,因此,既可以表示一个分数,又可以表示一个比.【解答】解:既可以表示一个分数,又可以表示一个比.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比与分数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注意,一个比写成分数的形式,仍按比的读法读,分子表示比的前项,分母表示比的后项.20.【分析】据比各部分名称及读法,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后面的叫比的后项.读比时,先读前项,再读比号(记作比),后读后项.【解答】解:18:10读作18比10,其中18是比的前项,10是比的后项;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21.【分析】比有两种书写方式,如7:8,也可写作,表示比时仍按比的读法,读作“七比八”.因此,既可看作一个分数,看作分数时读作“八分之七”,也可看作一个比,看作比时读作“七比八”.【解答】解:既可以看作是分数,也可以看作是比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比有两种书写方式,既可把比的前、后项用“:”隔开,也可写成分数的形式,写成分数形式是,比的前项放在分子的位置,后项放了分母的位置,表示比时仍按比的读法.22.【分析】4:9的前项4加上4,是8,即可看出前项扩大了2倍,要是比值不变,后项也要扩大2倍,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4+4=84:9=8:1818﹣9=9答: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9.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的基本性质,关键由前项加上一个数要看前项扩大了几倍,再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23.【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最大角的度数,把180°平均分成(3+2+5)份,再求出5份是多少度,然后再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即可判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别.【解答】解:180°×=90°;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答规律,先求出总份数,用它作公分母,再分别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四.操作题(共1小题)24.【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周长是21厘米,所以长和宽的和为:21÷2=10.5(厘米),有因为长和宽的比是4:3,所以根据按比分配原则,长和宽分别为:10.5÷(4+3)=1.5(厘米),1.5×4=6(厘米);1.5×3=4.5(厘米).完成作图即可.【解答】解:21÷2÷(4+3)=10.5÷7=1.5(厘米)1.5×4=6(厘米)1.5×3=4.5(厘米)长方形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关键根据长方形长和宽的比,利用按比分配原则作图.五.应用题(共6小题)25.【分析】(1)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据此写出即可;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化简即可.(2)写出师傅和徒弟所用时间的比,进而化简即可.【解答】解:(1)师傅加工零件个数与时间的比:50:40徒弟加工零件个数与时间的比:18:20化简:50:40=(50÷10):(40÷10)=5:418:20=(18÷2):(20÷2)=9:10(2)师傅和徒弟所用时间的比:40:20化简:40:20=(40÷20):(20÷20)=2:1.【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26.【分析】先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长和宽的和,又因“长和宽的比是3:2”,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得长与宽分别占和的几分之几,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进而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长和宽的和:110÷2=55(dm)长方形的长:55×=55×=33(dm)长方形的宽:55×=55×=22(dm)长方形的面积:33×22=726(dm)2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726dm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关键是先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进而解决问题.27.【分析】(1)因为“总价÷数量=单价”,假设总价为12元,分别计算出两种水果的单价,再根据比的意义即可求解;(2)单价之比求出来了,将苹果的单价代入这个比,即可求解;(3)问题:所买苹果和橘子的质量比是多少?分析:根据比的意义,直接求它们的质量比即可.【解答】解:(1)假设总价为12元,则(12÷4):(12÷3)=3:4答:苹果和橘子的单价之比是3:4.(2)因为3:4=6:橘子的单价,所以橘子的单价=4×6÷3=24÷3=8(元)答:橘子的单价是8元.(3)问题:所买苹果和橘子的质量比是多少?苹果的质量:橘子的质量=4:3答:所买苹果和橘子的质量比是4:3.【点评】此题主要依据比的意义,以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28.【分析】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据此即可求出三种动物小腿骨(胫骨)与大腿骨(股骨)的长度比值,通过比较即可确定这一种动物中哪种跑得最快.【解答】解:盐都龙:59:50═59÷50=1.18马:23:25=23÷25=0.92羚羊:5÷4=5÷4=1.251.25>1.18>0.92答:羚羊跑得最快.【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即可求得比的比值.比值既可用小数表示,也可用分数表示,还可用整数表示.29.【分析】由题意可知,丙村比甲村多分了(5﹣3)份,又知丙村比甲村多分了24吨,根据除法即可求出1份是多少吨,再用1分的吨数乘(3+4+5)份,就是这批化肥的吨数.【解答】解:24÷(5﹣3)×(3+4+5)=24÷2×12=12×12=144(吨)答:这批化肥共有144吨.【点评】也可分别求出丙村、甲村各分得总吨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丙村比甲村多分的吨数除以多占总吨数的几分之几.30.【分析】这里男生人数没变,看作单位“1”,原来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又来了5名女生后,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5人除以(﹣)就是男生人数.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男生人数乘就是原来女生人数.【解答】解:5÷(﹣)×=5÷(1﹣)×=5÷×=30×=25(人)答: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有25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男生人数,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女生人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第3~4单元测试卷(三)数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级:考号:得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一个比的后项乘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A.加5 B.减5 C.乘5 D.除以5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4∶5,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3.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和水的质量比是()。
A.1∶11 B.1∶10 C.1∶94.完成一份稿件,甲用18小时,乙用了110小时,甲、乙的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A.11:810B.5∶4 C.11:108D.4∶55.做一个中国结需要78米长的红绳子,有14米红绳子可以做多少个中国结?列式为()。
A.7148⨯B.7148÷C.7148÷6.如果用★代表一个自然数(0≠★),那么下面各式得数最大的是()。
A.37÷★B.37÷★C.37⨯★D.37★-7.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A.110B.910C.1110D.10118.为了得到2÷23的结果,下面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想法合理的是()。
西西:二、填空题(满分16分)9.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
450.9⨯( )45 13.810-( )3.7 48919÷( )1 10.把35kg 白糖平均分装到3个袋子里,每袋装( )kg ,每袋的质量占总数的( )。
11.计算“16÷321617”时,佳佳这样计算:321617÷16=________,那么16÷321617的正确结果是________。
12.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35,再修16千米正好修完。
这条路全长( )千米。
13.一辆小轿车往返AB 之间,过去的时间是4小时,返回需要6小时,往返时间比( ),速度比( )。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章 分数除法》单元测试卷(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一、我会填.(共25分,每空1分)1. 5÷34既可以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________,其中一个因数是________,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还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是________,求这个数。
2. 34=()32=12÷________=________(填小数).3. 12分=________时 7200吨=________千克。
4. 一个数的45是80,这个数的34是________.5. ________个15是5;15的倒数是________.6. 比20米多14是________米,20米比________米多14.7. 在横线上填上“>”、“<”或“=”.512÷13________51214÷54________141÷1011________101156×67________56÷76.8. 在算式34÷a(a ≠0)中,当a ________时,商大于34;当a ________时,商等于34;当a ________时,商小于34.9. 六(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________,男生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10. 用910千克小麦可以磨出34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________千克,要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麦________千克。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共5分)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________.(判断对错)如果34÷A =35÷B(A ,B 均不为0),那么A >B .________.(判断对错)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________ (判断对错)一种商品先涨价元,再降价,现价和原价相同。
________.(判断对错)哥哥比弟弟高15,则弟弟比哥哥矮15________(判断对错)三、精挑细选.(共10分)一根绳子用去13米以后,还剩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章小数除法》单元测试卷(10)一.填空.(第7、12题各3分,第13题4分,其余每题1分,共20分)1. 2.5小时=________分1260米=________千米1.2小时=________分3.05千克=________千克________克3.02千克=________克3千米50米=________米450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3.8米=________米________分米。
2.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点要和________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________,再继续除。
3.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16.5,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8,那一个因数是________.4. 计算中0.387÷0.45时,去掉除数的小数点把它变为4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变为________.5. 1.748÷2.3=________÷2337.8÷0.18=________÷18.6. 在横线上填上“<”,“>”或“=”7. 两个数相除,商是27.6,如果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它们的商是________.8. 已知A=22.5×0.6,B=22.5÷0.6,C=0.6÷22.5,不用计算,判断出________最大,________最小。
9. 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________.10. 7.986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11. 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3.8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可能是________,最大可能是________.12. 在横线上填上“>”或“<”:3.45÷0.99________3.451.88÷1.01________1.882.85÷0.6________2.85×0.63.76×0.8________0.8×3.76.13. 李老师给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买奖品,用148.8元买了12枝钢笔,每枝钢笔值________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分数除法》同步练习卷(14)一、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1. 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________.(判断对错)2. 如果a ÷b =3,则b 是a 的13.________(判断对错).3. 甲数比乙数多14,乙数比甲数少15.________.(判断对错)4. 如果m ÷n =58,那么m =5,n =8.________(判断对错)5. 45÷(45+14)=45÷45+45÷14________(判断对错) 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0分)计算下面各题。
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条件和算式用线连起来。
五年级有学生120人,____,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一个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65,梨树有多少棵?一个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正好比梨树棵数多15.梨树有多少棵?一个果园里的桃树和梨树共有22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56.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用汽车将一批物资运往灾区,第一次运走总数的38,第二次运走余下的15,这时还剩下24吨。
这批物资一共有多少吨?(可以先求出第二次运走的物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求……)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根据不同的条件只列式,不计算。
在“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的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六(2)班收集废品120千克,___,六(1)班收集废品多少千克? (1)六(1)班比六(2)班少收集18.(2)比六(1)班多收集17.(3)比六(1)班收集的56多15千克。
某景点上半年接待的游客约有54万人,是下半年的34.这个景点下半年接待的游客约有多少万人?有两桶油,第一桶油8kg ,比第二桶油少35.两桶油一共有多少千克?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人单独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根据图中的信息计算:(1)如果甲、乙、丙三人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2)甲单独做3天后,由乙、丙两人接替,乙、丙两人合做还需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分数除法》同步练习卷(14)一、辨一辨。
分数除以整数教案分数除以整数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和学的过程一、导入1.口算:38 3 45 4 95 6 413 22.揭题:整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例21.提问:幼儿园李老师把4个同样大小的橙子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指名读题,并要求口头列式。
问:为什么用42来计算?明确:要求分给几个人,就是把4个橙子按每2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看能分成几份。
继续提问:如果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学生各自列式计算,指名说说列式的依据。
2.出示第(2)题,指名读题,口头列式。
追问: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也是用除法计算?明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人,就是把4个橙子按每12 个分一份,看能分成几份。
谈话:请大家观察这道算式,它和上节课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揭题:整数除以分数3、出示挂图,请根据图的意思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412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把4个橙子每个分成12 一份,可分成几份?412 是几?板书:412 =42看到这个等式,你能想到什么?4、出示第(3)题。
(1)学生读题,列式。
(2)你能在图中分一分,再想出计算结果吗?三、教学例3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列式。
2.请根据每23 米剪一段23 ,在图上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3.想一想:423 可以怎么算,为什么?4.归纳和总结:想一想,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么算?四、练习1.做练一连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在书上独立填写,再指名交流。
课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021学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43)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75∘,另一个底角的度数是________.2. 在横线上里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0.18=()(),710=________,23100=________,0.009=()().3. 4.50202…是________小数,用简便写法记作________,保留整数约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______.4. 69克=________千克5元6角7分=________元1千克500克=________克0.6时=________分8千克10克=________千克5.2米=________米________厘米。
5. 比较大小:2.43×1.1________2.43 8.16________8.16÷0.3.6. 零点零九五写作:________,37.68 读作:________.7. 已知三角形ABC 中,∠A =60∘,∠B =30∘,∠C =________,三角形ABC 是________三角形。
8. 在3x −5中,x =________时,结果是4.9. 如图共有________个长方形。
10. 已知2、4、6、8、10、…,第n 个是________.11. 一粒黄豆约重0.35克,0.35中的5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一只蝙蝠约重3.9克,3.9里面有________个0.1.12. ________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21.8.13. 一种上一降价χ元后是90,原价是________.14. 两个因数的积是96,其中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________.二、判断(每题1分,共8分)两个乘数同时扩大10倍,积一定不变。
________.(判断对错)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原来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