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磁控门窗防盗报警器_余建波10
- 格式:doc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3
门磁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摘要]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实现更加安全,更加放心的生产生活。
采用门磁探测器作为触发报警装置, 利用编解码的方式实现发射与接收,设计了一个基于门磁技术的门磁报警器。
主要包括门磁探测器,无限编码发射电路,无限译码接收电路,报警电路和电源电路.当门窗等被非法打开时,无限发射部分将有一无限脉冲信号发射到空中,在系统的接收范围内被接收部分接收,然后传递给报警电路,实现防盗报警的功能,表明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门磁;防盗;报警器;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agnetic anti-theft alarm [Remark]In order to realize more safety in daily life, more assured production life. Using infrared detector as trigger alarm device, th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coding method, a design based on the door magnetic alarm door technology. Mainly includes the infrared detector, infinite encoding and transmitting circuit, infinite decoding receiving circuit, alarm circuit and a power circuit. When the doors and windows are illegally opened, infinite transmitting part will have an infinite impulse signal is emitted into the air, in the range of receiving system is receiving part receiving, then transfer to the alarm circuit, to achieve the anti-theft alarm function, show that the design meet the requirements.[Keyword]Magnetometer;Take precautions against burglars;Annunciator;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第二章门磁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原理 (3)2.1 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防盗报警器 (3)2.2基于门磁技术设计的防盗报警系统的 (4)第三章门磁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5)3.1主要技术设计 (5)3.1.1 系统运用的主要技术 (5)3.1.2 模块组成 (5)3.2 入侵探测器和编码、译码器的设计 (6)3.2.1 报警探测器的设计 (6)3.2.2 门磁探测器的设计 (6)3.2.3 编码器、译码器工作原理 (7)3.2.4 探测器和编码器连接电路 (9)3.3无线发射与接受电路的设计 (9)3.3.1 发射电路设计 (9)3.3.2 接收电路 (10)3.4电源电路和译码报警电路设计 (15)3.4.1 电源电路设计 (15)3.4.2译码报警电路设计 (15)3.4.3门磁防盗原理图 (17)第四章调试与总结 (19)结论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的盛大庆典,我国社会发展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并正以跨越式的步伐向前发展。
磁控门窗防盗报警器本文介绍了一种成本低廉、设计简约、性能稳定、制作容易、调试简单、安装简便、体积小巧的磁控门窗防盗报警器。
该防盗报警器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尤其是居室、仓库、密室等)非常适用的“门窗电子狗”。
当关闭的门窗被意外打开时,该防盗报警器立即会发出连续的,尖锐的和响亮的“嘟…·”声予以告警.直到门窗再次被关闭为止。
一、工作原理该磁控门窗防盗报警器的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s1为常开型干簧管,需与磁铁配合工作。
Q1为NPN型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
Q2的发射结是Q1的负载,而Q1又为Q2提供基极工作电流。
Bu为高响度有源蜂鸣器(内含振荡电路),是整个电路的报警发声器件。
R1是偏置电阻,为Q1的正常工作提供偏置电流。
c1为交流旁路电容器.主要用来减小电池BT的交流内阻,使蜂鸣器发声更响亮,并具有一定的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作用。
S2为小型普通单刀单掷拨动开关,控制着整个电路工作。
BT为9V电池,为整个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当磁铁离开常开型干簧管s1一定距离时。
s1断开。
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位上升,当Q1处于正偏置时,Q1进人导通状态。
这时,PNP型三极管Q2因得到Q1提供的基极工作电流也处于导通状态。
最后,导致高响度有源蜂鸣器Bu得电而开始呜叫报警。
当磁铁靠近常开型干簧管s1时,s1闭合。
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位下降,vbe几乎近似为零,Q1处于截止状态。
这时,PNP型三极管Q2因失去Q1提供的基极工作电流而处于截止状态。
最后导致高响度有源蜂鸣器Bu失电而停止呜叫。
该磁控门窗防盗报警器的磁铁一般装在门窗的室内一侧,靠近锁或栓一边的顶部的边上;而将其电路板也装在门窗的室内一侧,对应的靠近锁或栓一边的顶部的框上。
启用时,只需将开关s2拨到打开位置。
当门窗正常关闭时.干簧管s1闭合.三极管Q1、Q2处于截止状态,蜂呜器Bu不发声,整机静态电流约为100μA(当增大R1的阻值时,。
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门磁报警器? 这个教程教大家自制一个门磁报警器,可以跟磁铁一起装到门上,开门就会报警。
可以学习磁控开关(干簧管)的原理和应用。
套件内容包括: 打印了电路拼贴图的卡纸,磁铁,磁控开关(干簧管),NPN型三极管9014,发光二极管,电阻5.1K,电池,导电胶带,共8种。
先用导电胶带按照电路拼贴图铺设电路的主干,在拐弯的地方不要剪断胶带,比方要向右拐弯,就先向左拐一下,用手压平折痕。
然后再向右拐,再用手压平折痕,这样转折的地方就很美观了。
电路出现分支的地方也需要注意。
导电胶带有胶的一面导电性能不好,因此两根胶带互相搭接的时候,要让没有胶的一面互相接触。
请看下图,用来做电路分支的胶带,一头要先折叠一小段。
然后让不带胶的那一小段与下面的胶带接触。
再剪一小段胶带,把两者牢牢粘在一起,就能保证导电良好了。
电路主干拼贴完成后,就可以往上面粘贴电子元件了。
如果电子元件的管脚较长,例如电阻,可以先把它的引脚弯折一下,再剪一小段导电胶带,把管脚牢牢粘贴进电路。
下面注意三极管三个引脚的方向。
三极管有平面(上面有字)的那一面是正面。
发光二极管长的引脚那一头是接电源正极,也可以看它的“玻璃泡”里面,小的那个电极对应正极。
最后粘贴电池,正极的引脚焊接在电池的正面。
粘贴电池的时候,最好让磁铁靠近磁控开关。
电路完成后,拿走磁铁,发光二极管就会发光报警。
把它贴在门框上,磁铁粘在门上,就能制作出一个实用的门磁报警器。
当然,如果想让你的作品更美观的话,可以找个纸盒子,把电路贴在里面。
下面是磁控开关(干簧管)的示意图,里面有两根铁磁性的电极,当有磁力线平行通过时,电极就会被磁化,磁控开关就会导通;拿走磁铁会重新断开。
下图是门磁报警器的电路原理图。
上面电路中,电阻是三极管的偏置电阻,如果磁控开关是闭合的(有磁铁靠近),那幺三极管的b极就与电池的负极直接连接,电压是零,不能让三极管导通,因此发光二极管不会发光。
防盗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防盗报警系统是一种通过声、光、电等信号来提醒用户并通知相关人员的防盗设备。
其制作方法如下:1. 设计系统框架:首先,需要确定报警系统的功能要求。
例如,需要考虑将监控摄像头、门窗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与控制中心连接,并通过控制中心触发警报。
同时,还需要考虑是否需要远程监控、视频录制等功能,并确定系统的逻辑结构和数据流。
2. 选择硬件设备: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
常见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中心、显示屏、警报器等。
传感器有多种类型可供选择,如门窗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控制中心通常包括主控板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触发相应的警报。
3. 连接硬件设备:根据系统框架设计,将各个硬件设备连接起来。
通常需要使用电缆或者无线方式连接各个传感器和控制中心。
确保设备连接牢固、信号稳定。
4. 编写软件代码:根据系统功能需求,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编写控制中心的软件代码。
代码的设计应考虑到各种传感器的输入和相应的处理逻辑。
例如,当门窗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时,应触发警报,并将相应的信息传输给控制中心,同时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发送短信或者邮件给用户提醒。
同时,还可以添加远程监控、视频录制、定时自检等功能。
5. 测试和调试:在系统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试。
测试包括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行检测,对软件代码进行功能测试等。
在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修复和优化。
6. 安装和维护:当系统测试通过后,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将传感器安装在门窗、墙壁、天花板等适当位置。
安装完成后,还需进行系统的参数配置和用户交互界面设定。
同时,为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
总之,要制作一套完整的防盗报警系统,需要合理设计系统框架,选择适当的硬件设备,编写稳定可靠的控制软件,并进行系统测试调试和安装维护。
只有经过全面的制作方法,才能保证防盗报警系统的使用效果和可靠性。
小型无线门磁防盗报警控制器制作制作项目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社会治安也日趋复杂,入室抢窃、偷盗等诸多社会问题的频繁发生,使人们对家庭生命财产的安全越来越重视。
传统的机械式(防盗网、防盗窗)家居防卫系统在实际使用中暴露了很多隐患。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防盗报警技术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本文制作的小型无线防盗报警控制器就是技术防范的一个典型应用案例,通过对小型无线防盗报警控制器的制作,既可以加强制作者对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又可以学习一些安全技术防范理念,提高制作者的电子制作技能,同时作品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小型无线门磁防盗报警控制器电路原理分析小型无线门磁防盗报警控制器报警器由门磁探测器、报警信号无线发射机和无线报警接收控制器两部分组成。
实际使用时将第一部分安装在需要防范的居室的门、窗或者院门等地方;第二部分安装在主人居住的室内。
1、门磁探测器、报警信号无线发射机电路框图和原理图如下,当有非法入侵情况发生时,门磁开关发出的报警信号送到PT2262编码器,启动编码电路工作,经过编码的报警信号对高频波进行调制并通过天线辐射出去。
图2门磁侵探测器、报警无线发射机电路原理图。
电路工作原理分析:门磁探测器是用来监控门和窗的开关状态,当门窗紧闭时,门磁探测器中的磁敏干簧管由于受到磁性的作用处于接通状态;电流经过R1通过干簧管入地,R2没有电压。
当门窗不管何种原因被打开,门磁探测器中的磁敏干簧管内的两个接点就会分离开,这个变化会通过C2充放电作用,使Q2的基极得到瞬间电压,Q2集电极平常处于高电平状态,有报警信号时Q2导通将IC1(PT2262)第14脚从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
启动IC1(PT2262)编码集成电路工作。
同时D1发光二极管工作,指示门磁探测器工作。
同时从IC1(PT2262)第17脚上输出编码报警信息,经Q1组成的发射电路立即向空间发射出特定的无线电波,向主机报警发出报警信息。
自制磁控门窗防盗报警装置这个小作品是一种成本低廉、设计简约、性能稳定、制作容易、调试简单、安装简便、体积小巧的磁控门防盗报警器。
该防盗报警器是日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居室、仓库、密室等)非常适用的“门窗电子狗”。
当关闭的门窗被意外打开时,该防盗报警器立即会发出连续的、尖锐的和响亮的“嘟嘟……”声予以警告,知道门窗再次被关闭为止。
一、工作原理该磁控门窗报警器的电路图如下所示:S1为常开型干簧管,需要与磁铁配合工作。
Q1为NPN型三极管,Q2、Q3为PNP型三极管,Q2、Q3的发射结是Q1的负载,而Q1有为Q2、Q3提供基极的工作电流。
两个BU为高响度的有源蜂鸣器(内含有振荡电路),是整个电路的报警器的发声器件。
R1是偏置电阻,为Q1的正常提供偏置电流,C1为交流旁路电容器,主要是用来减少电池BT的交流内阻,使得蜂鸣器发声更为响亮,并且具有一丁的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作用。
R2与D1是作为整个电路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电阻起到限流的作用S2为普通小型单刀单掷拨动开关,控制着整个电路的工作。
BT为9V电池,为整个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当磁铁离开常开型干簧管S1一定距离时,S1断开。
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位上升,当Q1处于正偏置时,Q1进入导通状态。
这时,PNP型三极管Q2、Q3因得到Q1提供的基极工作电流也处于导通状态。
最后导致高响度的有源蜂鸣器BU1、2得到电而开始鸣叫报警。
当磁铁靠近常开型干簧管S1时,S1闭合。
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位下降,Vbe几乎近似为零,Q1处于截止状态。
这时,PNP型三极管Q2、3因失去Q1提供的基极工作电流而处于截止状态。
最后导致高响度的有源蜂鸣器Bu失声而停止鸣叫。
在此过程中,发光二极管总是发光指示,从而表现出电路的工作状态。
二、元器件选择S1:常开型干簧管。
它由一对磁性材料制造的弹簧组成,被密封于玻璃管中。
舌簧断面互叠并留有一条间隙,触点上镀有一层贵金属,被封装在充有惰性气体(如氮、氦等)或真空的玻璃管里。
自制磁控门窗防盗报警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家庭生活中,防盗报警器是家庭防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制磁控门窗防盗报警器,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硬件方面,我们选用了51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磁性传感器作为信号输入,LCD显示屏和蜂鸣器作为输出。
软件方面,我们使用了keil c编译器编写控制程序,实现了传感器信号的实时读取,报警状态的控制,LCD屏幕的显示等功能。
实验证明,该防盗报警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准确性高、易于操作等优点,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盗窃行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磁控门窗,防盗报警器,51单片机,磁性传感器,LCD显示屏,蜂鸣器正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盗窃事件时有发生,家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防盗报警器是家庭安全防范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是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采取措施。
因此,设计一款自制磁控门窗防盗报警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硬件设计本文所设计的磁控门窗防盗报警器主要由51系列单片机、磁性传感器、LCD屏幕、蜂鸣器、电池等组成。
其中,磁性传感器起到感应门窗开启和关闭状态的作用,输出信号给单片机处理,LCD屏幕和蜂鸣器用于显示和报警。
三、软件设计本文采用了keil c编译器进行程序设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读取磁性传感器的信号,实时监测门窗状态的开启和关闭。
2. 判断门窗是否被打开,如果被打开,触发蜂鸣器报警。
3. 控制LCD显示屏幕的显示,显示门窗的状态信息和报警状态。
四、实验结果我们将门窗防盗报警器安装在实际家居环境中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防盗报警器具有超高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且易于操作。
当门窗开启时,立即发出警报,并能够显示门窗的状态信息,提醒用户采取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打击窃贼的行为。
五、结论本文设计了一款自制磁控门窗防盗报警器,具有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防盗报警器可以在家庭中提高安全性,维护家庭成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简易报警器的制作方法简易报警器是一种简单的电子设备,能够发出高频音频信号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起到警示和报警的作用。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种制作简易报警器的方法。
材料:1. 9V电池2. 9V电池座3. 电容器4. 电位器5. 电子蜂鸣器6. 电路板7. 电线8. 开关9. 面包板10. 电子元器件连接线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电位器和电容器焊接到电路板上,确保它们稳固地固定在一起。
b. 将电池座焊接到电路板上,可使用导线连接。
c. 使用导线将电子蜂鸣器连接到电路板上的合适位置。
2. 开关连接:a. 将开关焊接到电路板上的合适位置。
b. 使用导线将开关与电路板上其他组件连接起来,确保电路能够完整传导。
3. 电池连接:a. 将正极和负极的导线分别连接到电路板上的合适位置。
b. 确保电池极性正确连接,避免短路或损坏电子元器件。
4. 完成组装:a. 将电路板安装在面包板上,以固定元器件的位置。
b. 通过面包板上的插槽和孔将电路板与面包板连接起来,以实现电子元器件的连接。
5. 测试和调整:a. 将电池插入电池座,并打开开关。
b. 应该能够听到电子蜂鸣器发出高频音频信号。
c. 如果音频信号不正确或过弱,可以调整电位器的旋钮来调节音频信号的频率和音量。
这就是制作一个简易报警器的基本步骤。
完成后,您可以将电路板和电源放入一个适当的外壳中,以保护电子元器件并便于携带或安装。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制作任何电子设备,包括简易报警器,都要注意安全。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并随时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以避免短路或其他电路问题。
如果您对电子设备制作不熟悉,建议在有经验的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合理搭配,制作一个高效和安全的简易报警器。
家用无线防盗报警器制作时间:2010-12-27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电子电路图网本文介绍的报警器采用无线反馈报警原理,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防盗入侵探测器和微型无线报警发射机组成;第二部分为无线报警接收控制器。
使用时将第一部分安装在储藏室、车库等需要防范的场所;第二部分则放置在居民住室内。
电路原理一、入侵探测器和微型报警发射机部分图1为入侵探测器和微型无线报警发射机的电路原理图。
小磁铁与触点常闭型干簧管E组成入侵探测器,将小磁铁安装在储藏室的门扇上,干簧管E紧靠小磁铁,安装于相对的门框上。
平时门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小磁铁紧靠E,使E内部两常闭触点依靠外磁力作用而断开,微型发射机因无电源不工作。
一旦发生盗情,小磁铁就会随门扇远离E,E失去外磁场的作用,其内部两触点依靠自身的弹力而闭合,微型发射机得电立即发出编码报警电信号。
IC1(VD5026)是一数字编码集成电路,其共设8个地址码,即A1~A8;4个数据码,即D1~D4。
(编者注:VD5026/5027的相关介绍可参见今年《电子报》第35期本版中《编解码电路与系统安全》一文)。
经地址编码的数据由IC1的脚输出。
IC1的振荡频率由外接电阻R1决定,R1阻值越小,振荡频率越高。
R1的阻值可在120kΩ~470kΩ之间选择,但应注意R1的阻值必须和报警接收部分的解码器VD5027的振荡电阻R15(见图2)的阻值严格一致,否则无法可靠解码。
晶体管V1与C1、C2、L1、L2等元件组成调制和射频发射电路,其发射频率在300MHz左右,为了增加发射电路的稳定性,天线L2可直接印制在电路板上。
二、无线接收报警控制器图2是无线接收报警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它由超再生接收、放大、整形、译码电路及报警信号发生电路等部分组成。
由天线输入的300MHz射频信号,经C1送到T1的发射极,通过T1高频放大后,经C4送至超再生射频解调器T2的发射极,解调出的编码数据脉冲信号经C12送至运放集成电路IC1的A1和A2进行放大和整形,最后送入解码电路IC2的第脚进行数据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