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第一框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19
第十一课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用说明:1.学案前三部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和原理总结供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间使用,时间15-20分钟。
第四、五部分――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在课堂使用。
2.注重原理总结部分,自主学习和课堂巩固落实都要以此为依据。
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熟记忆以下知识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过程与方法目标: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地认识3、情感目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德的基本立场;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是俄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自主学习(对照讲义整体把握教材,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笔标出疑难问题15分钟)(一)整体感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基本矛盾实现实现实现方式阶级社会中通过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靠改革(二)自学整理,并理解记忆(时间:10分钟)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要求:2、怎样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方法论要求: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方法论要求: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方法论要求:6、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方法论要求:三、原理总结(以此为指导进行自学整理;强化记忆 5分钟)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一框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案教材分析:【内容标准】三、4.7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国际和平与发展意识,树立全球合作观念,充分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国际交往能力。
知识:了解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道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难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分析】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着重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发展趋势,明确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帮助学生认清世界发展方向,增强忧患意识,维护世界和平。
对于青少年学生认清世界发展方向,增强忧患意识,维护世界和平。
对于青少年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全符合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课程目标的要求。
该项目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着重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树立全球观念,认清世界的发展方向,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二层次:国际竞争中的中国,着重帮学生明确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增强忧患意识,使青少年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方法】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
教学过程导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让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天天都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出现,当今世界的状况到底是怎样的呢?它的发展趋势如何呢?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共同探究学习的问题。
【课前延伸案】自主学习我最棒阅读课本125-130页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2、世界要,人民要,国家要,社会要,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动态的过程。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通过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变革过程,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1.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推动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不断超越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
2.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是在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的不断推动和变革是社会发展的核心。
3.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社会生产力包括科技水平、产品生产能力、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规律社会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过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包括所有制形式的变革、劳动关系的变革等。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社会生产关系不断发生着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变革。
5. 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规律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表现之一。
意识形态包括经济观念、政治观念、文化观念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人们的意识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常常伴随着社会的革命和变革。
6. 社会制度的演进规律社会制度的演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旧的社会制度逐渐被新的制度所取代。
社会制度的演进规律包括制度变革的必然性、历史进程中的制度替代等。
7. 社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社会发展具有周期性的规律。
社会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相对周期性的节奏中进行的。
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上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理解①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3)运用①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③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④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三;教学难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四;教学方法;五环教学法五;教学过程;导入;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部分,引入历史唯物主义话题。
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十一课就是学习历史观。
授新;㈠出示自学提纲;1、看教材P86页小虚框的内容,回答小虚框内的两个问题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什么3、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如何?4、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贯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如何?6、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如何实现的?7、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如何解决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能不能采用这种方式?㈡、自学探究;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分成学习小组分组讨论上述问题㈢展示点评;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回答一个问题,然后由其他小组作出评价并打分,学生回答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完整。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设计人:屈现荣审核人:李晓明班级:姓名:【导读单】学生自主预习,阅读讲义单考点一,识记需要记忆的知识,并完成下列各题。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实质分别是什么?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有哪些?4、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导思单】全面理解经济全球化学习提示:(1)含义;(2)主要表现;(3)载体;(4)影响(有利、不利);(5)实质;(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即时演练:(1)、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905以上都在华投资。
我国也有不少企业走出国门,到别的国家去投资办企业。
这主要说明( C )A.劳务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资本的全球化D.技术的全球化(2)、2011年2月22日,利比亚等国局势持续恶化引发了全球金融和商品市场动荡,油价飙升,股市重挫,加剧了各方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
这说明( C )A.经济全球化使商品、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B.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强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3)、下图漫画《差距》反映了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 C )A.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B.经济发展不稳定,安全威胁增大C.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D.为各国经济合作打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1(4)、胡锦涛指出:“当前,国际社会十分关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导致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也同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各国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全球观念,增强忧患意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2.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维护世界和平;能力目标:提高我们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国际交往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学习重点】当世界的发展趋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习难点】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是难点。
【课前预习案】填一填:1、与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人民要、国家要、社会要,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3、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在解决、和打击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大国的形象。
想一想:潘基文表示,中国的作用对联合国至关重要,联合国高度重视同中国伙伴关系,感谢中国对联合国的支持。
通过预习请回答,联合国为什么重视同中国的伙伴关系,感谢中国对联合国的支持?【课堂探究案】探究活动一1、课本P125-126,这些照片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2、看图分析想一想:(教材P126材料)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把自己精心折叠的纸鹤敬献给少女塑像,表达了什么心愿?3、“波音777”客机的生产组成反映了什么现象?试举出我们生活中的实例。
4、当今个别超级大国还能否主宰整个世界?为什么?探究活动二1、阅读课本P129材料,说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是怎样的?2、阅读课本P129-130材料,说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有效训练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领导人围绕“友谊、和平、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回顾了50多年来中非友好合作历程和中非合作论坛成立6年来取得的成果,展望了中非未来发展前景,这主要表明:(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 中国和非洲各国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结合必修模块教材内容,设计一个探究问题,并说明设计的理由我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十一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一、教材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等。
经济全球化是前面第十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
所以本课内容既是前单元的延伸和深化,又对下单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是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背景材料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
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
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
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
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
第十一课第一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导学提纲一. 提前介入学习阶段1、阅读教材P3页——“我长大了”,并结合教材P4页第一段内容、相关链接和自身的体会,完成下面三个问题:(请注意:要用3分钟的时间完成下面问题,加油!)(1)议一议:从哪些方面看出“我”长大了?(2)想一想:进入青春期后,自己有哪些明显的生理变化?(3)说一说:面对这些变化自己有哪些心理反应?(4)总结以上问题回答: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观察教材第5页两幅漫画,思考“面对同样的生理现象,两个女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反应?”(请仔细阅读课本并积极思考,相信你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要努力啊!要快啊,只有2分钟时间!)3、阅读教材第5辅助文和正文,回答“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牛刀小试,相信你一定能行!)二. 课堂巩固阶段1、你知道有其貌不扬的名人吗?请介绍一下。
约翰•库缇斯出生时即被医生断言活不过当天,18岁时,接受截肢手术,30岁时罹患癌症;他没有双腿,却能潜水、驾车,并成为运动场上的冠军;他孱弱无比,时刻面对死亡,却拥有最完美的爱与生活,并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励志大师。
2、他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1)应该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
(2)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特点鲜明的、无法替代的。
(3)美不仅在外表,更在心灵。
3、说出你的美好祝愿:三. 课后延伸阶段1、实话实说(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呀,我们大家来帮助你!)假如你遇到下列情况自己将如何面对?(!)班内许多同学都长高了,而自己却是“原地不动”。
(2)别的男生还没长胡子,自己却长出了毛茸茸的胡子。
(3)声音变得沙哑难听。
2、阅读教材第7页第一段辅助文和教材正文,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张捷以这种心理与他人交往,容易产生哪些不必要的烦恼?(2)请你给她出主意,帮助她消除烦恼(3)结合以上问题和教材正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消除因体貌不如意带来的烦恼,学会欣赏自己?四. 课后强化冲刺阶段1、阅读教材第7页——第8页辅助材料,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体貌和教材第8页正文,完成下面的问题:(请发挥你的独立思考能力,相信你一定答得好!三分钟呀,加油!)(1)你对自己的体貌满意吗?(2)列举出3条自身的优点(3)写出一句激励自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