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公开选调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3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的通知正文:----------------------------------------------------------------------------------------------------------------------------------------------------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4〕28号)部机关各司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国土资源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已经部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2014年8月22日附件:国土资源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和规范国土资源部(以下简称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部机关各司局、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以及经部授权或者委托的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司局和单位)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公开相关政府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政府信息,是指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四条部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以下简称部公开办,设在部办公厅),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具体职责是:(一)组织制定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二)组织编制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起草和发布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三)督促检查各司局和单位做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四)组织协调各司局和单位依法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五)对各司局和单位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有关文书、行政复议答复、行政诉讼答辩状进行形式审查和文字审核;(六)组织对各司局和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七)指导、协调地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八)与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其他职责。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厅机关借调、挂职人员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厅机关借调、挂职人员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属相关事业单位:按照厅长办公会议要求,现就做好厅机关借调、挂职人员清理规范工作通知如下:一、认真做好借调人员清理和规范管理工作(一)对未经批准的借调人员,所在处(室、局)要妥善做好清退工作,5月15日前完成,清退情况于5月20日前书面报人事处。
(二)对经批准的借调人员,严格执行批准的借调期限,到期一律不再办理延期。
(三)专项工作办公室的抽调人员在专项任务结束后,随即返回原单位工作,不再继续抽调。
(四)对清退人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和思想工作,对借调期间的表现作出客观的鉴定,对表现优秀的,要向原单位推荐,做好借调人员返回的衔接工作。
原单位应做好借调人员返回本单位工作的接收和岗位落实等相关工作。
(五)今后因厅级层面的重大专项工作确需临时借调人员帮助工作的,由牵头处(室、局)根据工作任务轻重缓急,实事求是地提出借调人员的数量、来源、时限等具体意见,报厅党组审定后办理。
借调人员原则上应为厅属事业单位在编干部中的业务骨干。
二、进一步规范挂职人员接收和管理工作(一)坚持把双向挂职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渠道。
今后将接收挂职锻炼干部作为厅机关接收非在编人员的主要方式,挂职干部原则上由市国土资源局在市局系统内选派和厅属事业单位推荐,人选为科级以上干部和年轻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
(二)接收挂职锻炼干部坚持进出平衡、总量控制、好中选优,必须按照《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规定,严格选派标准,严格管理。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8.06•【字号】台政办发[2008]82号•【施行日期】2008.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的通知(台政办发〔2008〕8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台州市级事业单位公开考录选调工作人员暂行规定》(台政办发〔2006〕5号)同时废止。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八年八月六日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素质,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和《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浙人才〔2007〕18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公开招聘是指各类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任职条件及要求,通过面向社会采取公开考试、考察的办法,确定岗位聘用人选,并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的一种用人方式。
第三条公开招聘应当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第四条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进行公开招聘工作的主管机关。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组织、指导、管理和监督。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考试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可受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委托,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提供考务组织、信息发布等服务;具备命题资格的还可提供命题服务。
第五条公开招聘应成立招聘工作组织,负责有关工作的具体实施。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全市历史违法用地处置工作的意见正文:----------------------------------------------------------------------------------------------------------------------------------------------------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全市历史违法用地处置工作的意见台政办发〔2017〕4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妥善解决历史违法用地问题,明确依法处置政策措施,加快全市历史违法用地依法分类处置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除隐患、保安全、促转型”治危拆违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154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三改一拆”拆后土地利用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16〕3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制定本意见:一、关于违法用地地类认定(一)用地行为发生在1986年12月31日之前的,由市、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审核意见后,依照有关规定直接办理确权登记。
(二)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至第2次土地调查(2009年12月31日)之间的违法用地,第2次土地调查时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已确认为建设用地的,按建设用地直接办理项目供地手续;第2次土地调查时未调查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变更调查程序变更后,确认为建设用地。
(三)用地行为发生在2009年12月31日之后的违法用地,按现行法规政策规定认定。
二、关于规划审查与局部调整(一)违法用地补办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二)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不符合城乡规划的,在不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前提下,可通过城乡规划修改调整加以利用。
(三)市人民政府审批(含授权下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涉及违法用地规划调整的,下列项目可根据违法所在地乡镇(街道)出具《暂缓执行处置意见》后,由国土资源部门出具《违法用地处置意见》,调整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有条件建设区内的交通、水利、能源、社会公益、新农村建设等建设项目;2.有条件建设区内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村村民住宅项目;3.有条件建设区内已列入省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库的项目。
台州市市区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管理办法(76号令)发布时间:2002年11月7日第一条为加强台州市市区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管理,规范用地审批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列》、《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是指本市市区范围内农村村民新建、迁建、扩建和重建住宅用地。
凡新建、迁建、扩建和重建住宅的,均应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第三条市国土资源局和区国土资源(分)局及台州经济开发国土资源分局是市区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主管机关。
区级国土资源(分)局设置的国土资源所负责管辖区域内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四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尽可能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非耕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造住宅。
鼓励统建、联建和建造公寓式住宅。
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严格限制农村村民建造单户独立式住宅。
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建设规划局依法确定。
市区农村村民住宅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
鼓励撤并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镇集聚。
第五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所使用的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宅基地。
建造公寓式住宅的集体土地需依法征用为国有土地的,可以行政划拨或出让方式供地。
农村村民公寓式住宅发生转让的应依法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按标定地价的10%补交出让金。
第六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每户宅基地(包括附属用房、庭院用地)限额标准:3人以下的小户安排一间,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4-7人的中户安排二间,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8人以上大户安排三间,面积不超过去125平方米。
山区有条件利用荒山、荒坡的,可增加25平方米。
第七条农村村民在规划住宅小区内建造公寓式住宅的,人均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单人户建筑面积可放宽到120平方米)。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31•【字号】浙政函〔2024〕43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浙政函〔2024〕43号台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批准《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规划》。
《规划》是台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和沿海沿湾支点城市。
二、筑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台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0.5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71.9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959.17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34.3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023倍以内。
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等管控,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协调布局,深度参与宁波都市区建设,加强与杭州、温州、金义都市区联动发展,共建世界级城市群。
实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严格保护温黄平原等耕地集中片区,完善杨梅、柑橘、青蟹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布局。
筑牢海洋生态屏障,加强海岸带保护和修复,保护天台山、括苍山等山林生态屏障,贯通椒江等水系生态廊道。
市国土资源系统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市国土资源系统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有关规定,结合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管理体制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选拔任用市国土资源局机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和县(市)国土资源局的科级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市国土资源局机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和县(市)国土资源局科级非领导职务和同级其他职务的,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选拔任用科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党管干部原则;(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五)民主集中制原则;(六)依法办事原则。
第四条市局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科级领导干部的职责,市局办公室(人事教育科)负责办理有关具体工作。
第二章选拔任用条件第五条科级领导干部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艰苦创业,作出实绩;(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四)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五)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14LAND&RESOURCES自然资源系统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两统一”职责(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职能多、业务广、使命坚、任务重。
面对自然资源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新使命,需要尽快摸清自然资源领域人才队伍现状,牢牢把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补齐人才结构短板、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从而更好履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省域治理现代化、“两个高水平”建设的使命担当,为“整体智治”现代化政府部门建设助力赋能,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支撑。
一、人才队伍现状(一)人才总量及分布情况截至2020年6月,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总量共计2万余人,其中行政机关共4000余人,事业单位1万余人,自然资源所4000余人。
事业单位人才占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总量的59%,超过了半数,行政机关和自然资源所人才则各占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总量的22%和19%。
(二)年龄结构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中青干部(45岁以下)占比过半。
厅直属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化,35岁以下人才超过半数。
行政机关人才的年龄随着行政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省厅机关中55岁以上的人员超过了20%。
事业单位则相反,行政级别越高的单位,年轻人才越多,说明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倾向于省市一级的事业单位。
自然资源所的老龄化情况则较为严重,46岁以上人才占比超过了40%。
(三)文化程度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队伍中,本科学历占60.9%,大专学历占22.6%,硕士学历占10.2%,中专以下占6.0%,博士学历占0.3%,基本形成以大学本科、研究生为主体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格局。
行政机关及厅直属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行政机关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2%,厅直属事业单位中硕士以上学历占21%,可见在事业单位中厅直属单位较能吸引高学历人才。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农民拆迁安置使用国有划拨土地建房的用地是否允许转让问题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公布日期】2010.09.21
•【字号】浙土资厅函[2010]977号
•【施行日期】2010.09.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
正文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农民拆迁安置使用国有划拨土地建房
的用地是否允许转让问题的批复
(浙土资厅函〔2010〕977号)
衢州市国土资源局:
你局《关于农民拆迁安置使用国有划拨土地建房的用地是否允许转让的请示》(衢土资〔2010〕125 号)收悉,经研究,现回复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同意,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所有权可以转让,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按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二、基于来文中提到的国有划拨土地用于农民住宅拆迁安置,有农村宅基地的实际保障功能。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参照农村宅基地进行管理,经批准转让后,不得再申请新的宅基地。
二○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土资发〔2016〕31号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各直属事业单位:《浙江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浙江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16年12月14日浙江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临时用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复垦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临时用地遵循节约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依法合理补偿、严格土地复垦的原则。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临时用地,是指浙江省范围内因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查、抢险救灾等需要,经依法审批,按照临时使用土地合同约定使用的或抢险救灾急需临时使用的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四条临时用地范围包括:(一)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临时用地,包括工程建设施工中设置的临时办公用房、预制场、搅拌场、拌合站、钢筋加工场、材料堆场、施工及运输便道、其他临时工棚用地;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临时性的弃土、弃渣用地;剥离的耕地耕作层土壤储备场所用地;架设地上线路、铺设地下管线和其他地下工程所需临时使用的土地。
(二)地质勘查临时用地,包括建设项目选址、施工等需要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测,探矿需要对矿藏情况进行勘查所需临时使用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