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碳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化学碳知识整理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组成元素碳碳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晶体深灰色、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光泽加工琢磨后有夺目光泽有金属色泽硬度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最软的矿物质之一熔点高高润滑性无良好导电、导热性无良好用途钻探机的钻头、玻璃刀、装饰品等电极、铅笔芯、特别是高温工作中的机器的润滑剂⑵碳的化学性质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在高温下,碳能跟许多物质起反应。
(想一想:碳的化学性质与哪种物质相似?)①可燃性:(都放热—可作燃料)C + O2 点燃CO2(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2CO(不充分燃烧)②还原性:(——冶炼金属)2CuO + C 高温2Cu + CO2 ↑ C + CO2高温2CO(吸热反应)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黑色粉末不断减小碳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作燃料2CO + O2点燃2 CO2现象: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②还原性——冶炼金属CO+CuO △Cu + CO2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毒性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与氧结合的能力。
(CO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一半以上的CO来自汽车排放的废气,其余主要来自煤等燃料的燃烧和石油炼制、钢铁冶炼等,森林火灾、海洋和陆地生物的腐烂过程也能产生CO )2、二氧化碳⑴、CO2 的化学性质① 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但CO2是无毒的)② CO2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H2O ===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很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H2CO3=== CO2 + H2O③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CaCO3 ↓+ H2O⑵、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①灭火②工业原料可制纯碱、尿素和汽水③干冰可作致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④温室肥料。
⑶、CO2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或大理石: CaCO3 CaO + CO2↑⑷、CO2的实验室制法①、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②、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③、仪器装置④、实验步骤:查、装、定、加、收。
知识点2:木炭与活性炭的吸附性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气体或溶液里的色素。
其中管道越多,跟气体或溶液的接触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吸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活性炭是木炭经过水蒸气高温处理而得到,因此,活性炭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它的吸附能力比木炭还要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制糖工业中也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得白糖 知识点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 稳定性: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2 可燃性:单质碳在点燃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而氧气的量充足与否,会影响产物不同 (1) C+O 2−−−→点燃CO 2(空气足量) (2) 2C+O 2−−−→点燃2CO(空气不足量)3 还原性:单质碳在高温下,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1)2CuO + C2Cu +CO 2↑注意:①碳单质作还原剂一般需要大量的热,属于吸热反应,因此反应条件一般要写高温②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操作时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些,目的是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在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如果先撤酒精灯会使试管的温度降低,导致试管内的压力突然变小,石灰水会倒流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所以实验完毕,一定要先撤出导气管.(2)3C+2Fe 2O 34Fe+3CO 2↑(3)C+CO 22CO知识点4: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在反应中供给氧的物质叫做氧化剂,物质供给氧的性质叫做氧化性;得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还原性注意:(1)氧化还原反应存在于同一个反应中,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它是氧化反应,就一定是还原反应 (2)氧化剂是指能够供给氧的物质,还原剂是指能够得到氧的物质。
氧化剂、还原剂指的都是反应物 知识点5:碳的氧化物(CO 、CO 2)的性质 性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a b 洗气瓶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提纲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石墨、C60的性质、用途比较名称金刚石石墨C60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
深灰色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有金属光泽形似足球硬度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很软,有滑腻感质脆导电性不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导电用途装饰品、裁玻璃、切割大理石铅笔芯、电极、润滑剂制备新材料关系⑴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⑵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化学性质相似。
注:⑴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60由C60分子构成的,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⑵石墨与金刚石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⑶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但一定不是化合物。
2、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结构与石墨类似。
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而具有吸附能力,如活性炭用于:⑴防毒面具;⑵制糖工业中脱色;⑶冰箱除异味等。
二、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书写或绘画),填写档案、重要的文献资料均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木桩埋入地下之前往往将其表面烧焦。
2、温度升高,碳的化学性质增强,在高温下能跟多种物质起反应。
(1)碳跟氧气反应(可燃性)作燃料①当氧气充足:C+O2点燃CO2;②当氧气不足:2C+O2点燃2CO(2)碳跟氧化物反应(还原性)冶炼金属①碳与氧化铜反应:2CuO+C 高温2Cu+CO2↑(如图)现象:试管①中黑色粉末变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a、网罩的作用: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b、实验结束时,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进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c、等装置冷却后取出试管内的铜: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
②碳与氧化铁反应:2Fe2O3+3C高温4Fe+3CO2↑③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O2+C高温2CO3、基本概念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得氧氧化);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失氧还原);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
九年级化学碳单元知识点碳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元素,它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中,也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碳单元的知识,包括碳的性质、碳的同素异形体、碳的氧化还原性质等。
下面我将整理并介绍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1. 碳的性质碳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4号元素,原子序数为6。
它拥有4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单、双、三键,因此形成了非常复杂和多样的有机化合物。
碳的化合价为4,这也是它能形成无数种有机物的原因。
此外,碳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是无机物和有机物中熔点和沸点最高的元素。
2. 碳的同素异形体所谓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元素的原子数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物质。
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分别是钻石、石墨和富勒烯。
钻石是碳原子以立方晶体排列形成的,石墨是碳原子形成的层状结构,而富勒烯则是由碳原子以球状结构排列形成的。
三者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如硬度、导电性等。
这些同素异形体的发现和研究对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碳的氧化还原性质碳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性,能在适当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例如,燃烧是碳与氧气反应最常见的过程,产生大量的热能。
此外,碳还可以通过还原反应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例如,当丁酸与碳反应时,碳与氧气中的氧原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 有机化合物中的碳链有机物是指由碳与氢及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其中碳链是有机物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碳链的长度和分支情况决定了有机物的性质。
碳链可以是直链、支链、环状等形式,每个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或基团形成键。
此外,碳链上的官能团(如羟基、醛基等)也会对有机物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5. 碳的天然存在形式碳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体中。
在生物体中,碳主要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这些有机物构成了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参与到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中。
在非生物体中,碳以矿物石墨和钻石的形式存在于地壳深处,还以化石的形式存在于地下沉积物中。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背知识点一、碳的几种单质1. 金刚石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用途: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 石墨物理性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固体,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和润滑性。
用途: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做固体润滑剂等。
3. 无定形碳主要成分: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性质:具有强烈的吸附性 (因其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以及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等。
4. C60构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 常温下的稳定性:古代用墨书画的字画能长久保存,证明了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
2. 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C + O2 →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2C + O2 →2CO3. 还原性C + 2CuO →2Cu + CO2↑(置换反应),应用于冶金工业,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 + 3C →4Fe + 3CO2↑,现象为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 实验室制法原理: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装置:与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验证: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证明已集满。
2. 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 →CaO + CO2↑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 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 + Ca(OH)2 →CaCO3↓+ H2O,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一、碳的几种单质1、__________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__________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_ ,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氧化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______________收集.密度比空气大_________法.密度比空气小用___________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装置3)气体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_____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4)与灼热的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肥料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1)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_____色的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设计实验)2)还原性: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杂:CO[CO2]CO2[CO]CaO[CaCO3]测试一、选择题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这主要取决于碳原子的()A.核电荷数B.核内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数2.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制造铅笔的是()A.石墨B.金刚石C.铁D.铅3.敞口久置的石灰水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色的硬膜,其原因是()A.水分蒸发后析出的晶体B.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落入的白色固体浮尘D.Ca(OH)2吸收空气中的CO2后生成不溶的碳酸钙4.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曾用“石墨炸弹”使南联盟的高压输电线短路,这是利用石墨的( ) A.可燃性B.还原性C.导电性D.润滑性5.我国古代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汁中含有的碳单质在常温下( ) A.化学性质稳定B.具有还性C.具有氧化性D.具有可燃性6.鉴别CO2和CO时必须根据明显现象判断,因此不能用的试剂是()A.澄清石灰水 B.燃着的木条 C.灼热的氧化铜 D.氢氧化钠溶液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一种物质 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晶体 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8.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鼓励农民将秋后农作物秸杆焚烧;②建议农民向温室里通入适量的CO2;③夜晚煤气泄漏首先打开电灯查找泄漏源;④大规模绿化可有效地控制“温室效应”的现象;⑤埋入地下的木制电线杆的一端应先烧焦其表面;⑥清洗水壶的水垢应加入少量醋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⑥ D.①⑤⑥9.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 + 丙乙;点燃②乙+ O2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A.C、CO、CO2、CaCO3 B.C、CO、CO2、H2CO3C.C、O、CO、CaCO3 D.C、CO2、CO、H2CO310.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能变坚硬的原因是()A.石灰浆失去水分 B.生成了生石灰C.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碳酸 D.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CaCO311.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制备气体时,一定要先检验气密性C.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D.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的气体,既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12.《中学生守则》明确规定,学生不能吸烟。
其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原因是香烟在燃烧时产生多种有毒及致癌物质,其中元素间质量比为3∶4的物质是()A.NO B.CO C.CO2 D.SO213.(2011.桂林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B C D14.(2011.黄石市)“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A. 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 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二、填空题1.某同学决定到一口干涸的深井探险,为了安全,此同学进入深井前需进行实验。
2.木炭、活性碳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用来除去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和有臭味的物质,木炭、活性炭的这种性质叫做。
3.在一个通气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的煤层上方常会观察到蓝色火焰产生,这是因为在煤层上方有燃烧,此时煤炉中发生了三个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①②③4.按体积算,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约占0.03%,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约占4%,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连续吹气,溶液变_______ 色。
若把已变色的溶液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溶液又变_____色,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1985年科学家发现的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它的形状象足球(图C),因此又叫足球烯。
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一种碳的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由六边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图D)图A.B分别是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小黑点均代表碳原子。
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石黑、足球烯、碳纳米管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常温下足球烯和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简要说明理由。
(3)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证明足球烯和碳纳米管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用文字简要叙述。
2.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 ① ③CaCO 3 CO 2④② ⑤⑧ ⑦ ⑥ COH 2CO 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A 、B 、C 、D 、E 、F 六种物质,其中A 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O 2 +A +O 2点燃 +E 溶液+黑色粉末F 写出A —F 六种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4.铅笔为什么有软和硬的差别呢?这是由于石墨太软,光用石墨做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末以增加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