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6
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1年11月天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1.软件学院以及软件工程系简介天津大学软件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并培养出大批优秀软件工程硕士和本科生人才。
自2002年9月第一批学生正式入学开始,到现在已拥有在校本科生600多人、研究生400余人。
软件学院积极探索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并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l嵌入式竞赛等国际大赛取得优异的成绩。
软件学院自成立之初便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提出了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国际化的软件人员为目标,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国际化办学和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办学之路。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院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通过引进外籍教师并培养一批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教师,进行全外语或者双语授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一批双语和外语课程,基本做到了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国外原版教材。
目前学院有专职外籍教师3名,可熟练使用外语(英、日)教学的专职教师5名。
另一方面,学院加大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的探索,目前已与日本JAIST大学签订了研究生层次的1+1双硕士学位协议,并从2010年开始外派学生;和澳门大学签订了2+2的本科生交换学生协议,09年已派出本科生赴澳门大学学习。
此外,学院还加强与国外企业在学生实习实践、共建实验室方面进行合作,如选送一批学生到国外包括印度、新加坡的公司实习;和Intel共建天津大学-Intel联合实验室;09年底和IBM达成协议,双方将在学生培养、创新实验室、学生实习实训领域开展合作等。
关于软件工程实训目前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实训已经进行了2年,主要方法是在第七学期联合IBM、中软国际等企业为大四本科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软件实训。
实训期间对学生完全采用企业化管理,每组同学在资深工程师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一个软件项目调研、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部署和相关文档的撰写工作。
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SCI、SSCI、EI等简介SCI、SSCI 简介目前,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那么,究竟什么是SCI和SSCI呢?我们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简介如下:一、SCI简介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SCI创刊于1961年。
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
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 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
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二、SSCI简介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 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
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
天津大学专业介绍(本科生、高职)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编2009年3月目录第一章各学院专业介绍(本科生、高职) (2)1.1 机械工程学院 (2)1.1.1学院概况 (2)1.2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2)1.2.1学院概况 (2)1.3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3)1.3.1学院概况 (3)1.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3)1.4.1学院概况 (3)1.5 建筑工程学院 (4)1.5.1学院概况 (4)1.6 建筑学院 (5)1.6.1学院概况 (5)1.7 化工学院 (5)1.7.1学院概况 (5)1.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1.8.1学院概况 (7)1.9 管理学院 (8)1.9.1学院概况 (8)1.10 理学院 (8)1.10.1学院概况 (8)1.11 文法学院 (9)1.11.1学院概况 (9)1.12 职教学院 (9)1.12.1学院概况 (9)1.13 药学院 (10)1.13.1学院概况 (10)1.1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1)1.14.1学院概况 (11)1.15 影视学院 (12)1.15.1学院概况 (12)1.16 计算机学院 (12)1.16.1学院概况 (12)1.17 软件工程学院(国家示范性) (13)1.17.1学院概况 (13)1.18 农学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8.1学院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各学院专业介绍(本科生、高职)1.1机械工程学院1.1.1学院概况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是天津大学最具实力的学院之一。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下含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点、其中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
苏卫星,男,1980年生,工学博士,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副教授。
长期从事企业信息化、RFID技术研究与应用、制造物联、智能工厂技术、工业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国家智能制造专项课题1项、国家智能制造装备项目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地方及企业委托项目2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地方及企业委托课题10余项。
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会议上发表原创性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7篇;参与编写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与制定电子工业部行业标准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
在工程实际应用方面,带领团队先后在中航集团沈阳黎明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厂、云南CY、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和中车时代电动等企业单位开展面向企业生产集成管控的信息化工程应用,在生产设备互联应用、生产过程一体化管控、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车间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成效显著。
主要研究方向:制造物联与智能工厂技术与应用、制造过程集成管控、工业过程数据分析、系统建模与智能优化方法等。
(Email:satelliteer@)学习经历:2014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毕业;2006年3月,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毕业;2003年7月,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
主要科研:[1] RFID技术在黎明航空发动机装配线的应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6AA04A124B),已结题,经费152万,课题负责人;[2] 复杂装备制造企业RFID应用集成管控与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F07B01),已结题,子课题经费57万,子课题负责人;[3] 增材制造装备系统自诊断与自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B1103003),在研,经费394万,课题负责人;[4] 大型电站汽轮机叶片制造数字化车间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F02B01),已结题,子课题经费230万,子课题负责人;[5] 泛在感知环境下复杂装配过程状态跟踪与优化控制方法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02226),已结题,课题经费10万,课题负责人;[6] 制造物联环境下泛在感知信息融合处理技术研究,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WLHKZ2015-004),已结题,经费10万,课题负责人;[7] 新能源客车智能化工厂,工信部2015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已结题,子课题经费270万,子课题负责人;[8] 民生大数据驱动的社会行为分析与现实挖掘创新方法研究,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7ZLZXZF00280),在研,经费2万,课题负责人;[9] 基于多维序列挖掘的矿浆品位建模与在线分析方法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BGRIMM-KZSKL-2017-01),在研,经费10万,课题负责人。
2011年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高职升本专业课试题-C语言部分考场号考生号姓名第一部分C语言部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以下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入“单项选择题答题表”对应的格中,未填入答题表,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设有类型说明 unsigned int a=65535;,按%d格式输出a的值,其结果是()。
A.65536B.-1C.1D.-327672.以下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include <stdio.h>main(){ int a=-1,b=4,k;k=!((++a<0)&&!(b--<0));printf("%d%d%d\n",k,a,b);}A.104B.103C.013D.0043.设有int i;则表达式i=1,++i,++i||++i,i的值为()。
A.1B.2C.3D.44.设有int a[]={10,11,12},*p=&a[0];则执行完*p++;*p+=1;后a[0],a[1],a[2]的值依次是...()。
A.10,11,12B.11,12,12C.10,12,12D.11,11,125.设有说明int s[2]={0,1},*p=s; 则下列错误..的C语句是()。
A.s+=1;B.p+=1;C.*p++;D.(*p)++;6.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stdio.h>`void prtv(int *x){ printf("%d\n",++*x);}main(){ int a=25;prtv(&a);}A.25B.26C.27D.以上均不对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语言的函数可以嵌套定义B.C语言的子程序有过程和函数两种C.C语言编译时不检查语法D.C语言中,根据函数能否被其它源文件调用,被区分为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8.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自然灾害及后勤保障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校园内所发生的地震、雷电、风灾、雹灾、洪涝等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和造成重大影响、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热、油等事故,以及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应急反应。
二、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是指学院所在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本地区的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和后勤保障类突发事件;
2.较大事件(Ⅱ级):是指对学院的人员和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害,对学院的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和后勤保障类突发事件;
3.一般事件(Ⅲ级):是指对学院的教学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个体造成损害的自然灾害和后勤保障类突发事件。
三、应急处置措施
(一)应急反应
1.预警后的应急反应
根据有关规定,在政府发布灾害预警后,学院自然
灾害及后勤保障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即可宣布预警区进入预备应急期。
预备应急反应主要包括:
(1)根据政府统一部署,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预案的执行情况;
(2)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发布躲避通知,必要时组织避灾疏散;
(3)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灾情监测工作;
(4)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生命线等工程的应急保护工作;
(5)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6)防止自然灾害谣传或误传,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发生衍生灾害,保持社会安定。
2.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灾害事件发生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学院自然灾害及后勤保障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统一部署,指挥协调灾害事件的应急工作。
并根据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1)Ⅰ级、Ⅱ级事件的应急反应
灾害发生后,学院自然灾害及后勤保障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立即运作,在政府救灾指挥部的指导下,指挥协调、协助组织灾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工作。
视
需要,可组织力量到灾区协助或具体组织开展应急救灾工作。
在灾害应急期内,学院自然灾害及后勤保障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进展情况。
(2)Ⅲ级事件应急反应
灾害发生后,学院自然灾害及后勤保障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情。
同时在政府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力以赴,通力合作,积极开展救灾应急工作。
在灾害应急期内,学院自然灾害及后勤保障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进展情况。
3.灾害发生后应急措施
在政府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学院自然灾害及后勤保障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首先指挥各受灾单位积极做好抢险救灾、自救和互救,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如下工作:
(1)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2)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协助卫生救助部门组织力量抢救伤员;协助有关部门及时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等;采取有效措
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3)城市基础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
协助交通部门恢复被毁坏的公路和有关设施。
协助电信部门尽快恢复被毁坏的通信设施,保障通信畅通。
协助电力主管部门恢复被破坏电力设施和系统功能等,保证灾区用电供应。
(4)粮食食品物资供应
协助有关部门统计急需救灾物资种类、数量,并及时调运食品与物资,确保灾区灾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5)灾民安置
协助民政部门调配救济物品,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6)维护社会治安
协助、配合公安、武警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
(7)消防
协助消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火灾、控制并消除火情。
(8)次生及衍生灾害防御
协助有关部门对本系统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实施监控,同时要做好宣传、
教育和引导工作,稳定情绪,防止衍生灾害的发生。
(9)灾害损失评估
协助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灾害损失评估。
(10)应急资金
学院财务部门做好应急资金备拨。
(11)灾情发布
学院综合办公室协助新闻部门按照规定及时向公众发布灾情等有关信息。
(12)涉外事务
凡是在灾情处置中涉及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的,学院综合办公室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四、善后与恢复
直接的应急任务和生命救助活动结束后,工作重点应立即转入补救和善后处理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院正常秩序。
(一)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或赔偿,对受害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二)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三)全面检查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该拆除的拆除、该恢复的恢复,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蔓延或再次发生。
(四)总结与改进措施
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各相关责任部门就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事件原因、事故抢救处理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需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等有关事相,写出书面总结报告。
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引以为鉴,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