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8.85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1.如图所示,对下列课本插图描述正确的是()A. 图甲右上方的路牌所标的“50”因为车辆通行的平均速度B. 由图乙可推出所有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均在其几何中心处C. 图丙中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说明其具有惯性D. 图丁中电梯向上制动时体重计的读数变小说明人所受重力减小2.小李坐公交车从荔城到天河,途经各站点到荔城的距离和到达各站点的时刻如图所示,假设公交车行驶路线为直线.则下列关于此公交车说法正确的是()A. 朱村到中新的平均速度比中新到镇龙的平均速度大B. 从镇龙到天河的位移为60kmC. 在荔城到朱村的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比中新到镇龙的速度小D. 如果从镇龙到天河的平均速度同中新到镇龙一样,则达到天河的时刻为11:20:003.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直尺估测反应时间,将直尺刻度进行了改进,以相等时间间隔在直尺上标记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制作了“反应时间测量仪”,下列四幅图中刻度线标度正确的是()A.B.C.D.4.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
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A. B. C.D.5.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A. B. C. D.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A. B. C.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单位的换算中B. 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C.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直线D. 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8.架在A、B两根晾衣杆之间的均匀铁丝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铁丝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夏季铁丝对晾衣杆的拉力较大B. 冬季铁丝对晾衣杆的拉力较大C. 夏季晾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D. 夏季、冬季晾衣杆对地面的压力一样大9.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时人对地板的压力最大B. 时人对地板的压力为0C. 时人对地板的压力最小D. 时人对地板的压力最大10.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选择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答案】B【解析】A.两个物体接触并挤压才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
B.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B正确。
C.如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放到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从物体开始运动到与传送带共速之前,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故C 错误。
D.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能与几何中心重合,故D错误。
测量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 )A. 米尺、弹簧测力计、秒表B. 米尺、天平、秒表C. 量筒、天平、秒表D. 米尺、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答案】B【解析】长度、时间、质量是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米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秒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故B正确,ACD错误.选择题如图所示,AB为半圆的一条直径,AO=OB,P点为圆周上的一点,在P点作用了三个共点力F1、F2、F3,已知F2=3 N,则它们的合力为()A. 4.5 NB. 6 NC. 7.5 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几何关系可以知道,F 1和F 3垂直,F 2在F 1F 3的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计算合力的大小.以F 1、F 3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合力F 13=2F 2,故F 1、F 2、F 3的合力,所以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选择题如图所示,A、B. C三球的质量均为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B. A. 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gsinθC. A. B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D. C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sinθ【答案】BCD【解析】细线被烧断的瞬间,B不再受细线的拉力作用,B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合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烧断细线前,A、B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弹簧的弹力f=3mgsinθ,以C为研究对象知,细线的拉力为mgsinθ,烧断细线的瞬间,A、B受到的合力等于3mgsinθ-2mgsinθ=mgsinθ,由于弹簧弹力不能突变,弹簧弹力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2ma,则加速度a=gsinθ,故B正确;B的加速度为:a=gsinθ,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AB-mgsinθ=ma,解得:FAB= mgsinθ,故C正确;对球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解得:a=gsinθ,方向向下,故D正确;故选BCD。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m、kg、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 物体的位移为零时,路程也一定为零C. 广州开往北京的T180次列车于17:40分出发指的是时刻D. 参考系、质点是理想化模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B.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 汽车的惯性大小随着牵引力的增大而减小D. 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不一定减小3. 如图,L形木板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光滑物块压缩弹簧后用细线系住.烧断细线,物块弹出的过程木板保持静止,此过程( )A. 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减小B. 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不变C. 弹簧对物块的弹力不变D. 弹簧对物块的弹力逐渐增大4. 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与一质量为m的托盘连接,托盘中有一个质量为2m的砝码.当托盘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现将托盘向下拉,弹簧又伸长了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然后使托盘由静止释放,则刚释放托盘时,砝码对托盘的作用力等于( )A. 3mgB. 6mgC. 2mgD. 4mg5. 某种型号焰火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s末到达离地面100m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向上射出时的初速度是,上升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倍,,那么和k分别等于( )A. ,B. ,C. ,D. ,6.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 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C. 各自下落1m时,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7. 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她站在体重计上随电梯上下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际单位制由7个基本单位、导出单位组成,不是基本单位是()A.米(m)B.千克(kg)C.秒(s)D.牛顿(N)2.如图,一只昆虫做直线运动的x−t图,对昆虫在0∼5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昆虫的位移为5m B.昆虫的平均速率为1.4m/sC.昆虫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D.昆虫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2m3.如图,某运动员将排球竖直向上垫起,若排球被垫起后经2s又回到原出发点,则排球被垫起后上升的最大高度大约()A.5m B.10m C.15m D.20m4.如图甲为一种门后挂钩的照片,相邻挂钩之间的距离为10cm,图乙挂包的宽度约为20cm,在挂包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为了使悬挂时挂包带受力最小,不计包带与挂钩间的摩擦,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随意挂在一个钩子上B.使挂包带跨过两个挂钩C.使挂包带跨过三个挂钩D.使挂包带跨过四个挂钩5.如图,小丽将玻璃瓶的紧握,一直与手保持相对静止,正确的是()A.静止时,手握越紧,摩擦力大小越大B.静止时,手握越紧,摩擦力大小不变C.加速往下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比重力大D.加速往上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比重力小6.如图,蜡块可以在两端封闭、注满清水的竖直玻璃管中匀速上升,现若让蜡块从竖直管底沿管匀速上升的同时,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速直线运动,蜡块运动轨迹是()A.一条竖直线B.一条倾斜的直线C.一条抛物线D.一条水平线7.如图,某同学跳起投篮,篮球脱手后斜向上飞出。
篮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值为tanθ,不计空气阻力,关于tanθ与篮球运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体检过程中测量体重情景。
2024年粤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B.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C.手握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下来,因为静摩擦力越大D.同一接触面上,可能同时存在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3、题干: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速度不变C. 光的折射现象取决于光的波长D. 光的反射现象可以在任何反射面上发生4、题干: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下滑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减少B. 物体在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总量逐渐减少C. 若无摩擦,物体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其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D. 物体下滑速度增大,说明合力做正功5、下列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单位是牛顿B. 力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力的单位是牛顿C. 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单位是千克D. 力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力的单位是千克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物体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的水平分量大小相等B.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拉力的竖直分量大小相等C.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的竖直分量大小相等D.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拉力的水平分量大小相等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C.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D.速度方向为正,则加速度方向一定为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关于惯性的说法,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与所受外力无关。
惠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物理参考答案1.C 2.D 3.B 4.A 5.B 6.B 7.C 8.AB 9.BC 10.AD 11.(6分)(1)50.0(2分)(或“49.5~50.5”均可得2分,带了单位“N/m ”不扣分)(2)不变(2分),原长(2分)12.(10分)(1)C (2分)(2)0.874m/s (2分)(因表1中已有单位,没写单位“m/s ”不扣分)(3)如图(2分)(描点后,速度图像需适当延长。
若没有延长,得1分;若描点偏差大,不得分)(4)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x ∆相等或不变或恒定;或速度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分)(回答对任意一条得2分,两条都回答了且正确也得2分;有关键词“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不变”、“图像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均可得2分)(5)()()4561232225x x x x x x f ++-++(2分)(若没有化简但正确,也可以得2分)13.(10分)(1)(3分)运动学公式:212x at =(2分)解得:21/a m s =(1分)(直接写变形式,得出正确的加速度值也可得3分,未带单位或单位有误扣1分)(2)(3分)由牛顿第二定律:cos F f ma θ-=(2分)解得:20f N=(1分)(未带单位或单位有误扣1分)(3)(4分)行李箱“飘”起来:是指地面对其支持力为零(1分)【或F N =0(1分)】分析竖直方向受力,有:sin 0F mg θ-=或sin F mgθ=(2分)解得:F =(1分)(写成小数F =115.5N 也得分,未带单位或单位有误扣1分)14.(12分)(1)(4分)橡皮擦平抛时,竖直方向:212H gt =(1分)t =0.5s水平方向:1x v t=(1分)解得:11/v m s=(2分)(未带单位,或单位有误扣1分)(2)(4分)方法一:用平均速度:0112v v L t +=(2分)解得:04/v m s =(2分)(未带单位,或单位有误扣1分)方法二:设橡皮擦在桌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联立运动学公式:101v v at =-222210012(2)v v aL v v aL -=--=或201112L v t at =-(以上三式任取两式均可解出加速度和初速度,任意列得两式,每式给1分,一共2分)联立解得:04/v m s =(2分)(未带单位,或单位有误扣1分)(3)(4分)橡皮擦的加速度大小23/a m s =,在第(2)问公式中已算得。
广东省高一(上册)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物理量B. 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C. 1 N=1 kg·m·s-2D. “秒”“克”“摄氏度”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的两个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 一定相碰B. 一定不相碰C. 不一定相碰D. 无法确定,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3. 如图,一个家用台灯静止放在桌子上,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台灯对桌子的作用力和桌子对台灯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B. 台灯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 旋转点O对灯头的作用力沿AB方向D. 台灯底座所受合外力为零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下列几组共点力中,能使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的是()A. 3N、4N、5NB. 3N、5N、9NC. 6N、8N、11ND. 5N、6N、12N5.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
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B. 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C. 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D. 细线烧断后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6.物体A的质量为1 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v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 N的作用,则下图中能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取向右为正方向,g=10 m/s2)()A. B.C. D.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s内的位移是14m,第5s内的位移是1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B. 第5s初的瞬时速度是C. 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8. 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且均匀的树枝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在小鸟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 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B. 树枝对小鸟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C.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D.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保持不变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θ为120°F=G/2B. 不管θ为何值,F=G/2C. 当θ=0°时,F=G/2D. θ越大时F越小10.如图所示,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取A. 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B. 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C. 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D. 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11.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从汽车开始运动起计时,表中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速度(m/s) 3.0 6.0 9.0 12 12 9.0 3.0A.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 s B.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 sC.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2 s D.汽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 s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经20s后乙开始返回B. 第50s末,乙在甲的前面C. 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10s末和40s末D. 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20s末和60s末二、实验题(共17分)13.(7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在探究实验中实验仪器有:砂桶和砂子,小车和砝码,带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复写纸片,除了以上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及其对应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正确的是A. 力,kgB. 质量,kgC. 加速度,D. 速度,2.如果我们计划从广州开车去肇庆,我们可以用手机导航软件选择导航路线。
如图所示,是某一常用导航软件界面图,软件界面上显示了多条不同的路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方案一中109公里是指路程B. 方案二中的“1小时39分”是指时刻C. 计算此行程的平均速度时,不能将车看成质点D. 导航路线方案中的“公里数”是指位移大小3.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 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具有加速度C.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 加速度越大,则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斜面质量为M,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A. 支持力为B. 支持力小于C. 无摩擦力D. 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5.如图所示,人在水平地面做快速“下蹲”运动,设人的重力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人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大于GB.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一直等于GC. 人对地面的压力先小于G,后大于GD. 人对地面的压力先大于G,后小于G6.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的加速度大于的加速度B. 的平均速度大小为C. 物体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D. 的位移大小为4m7.某同学在玩“蹦极”,如图所示,已知橡皮条自然状态的长度是20m,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从静止开始下落,g=10m/s2,则该同学()A. 下落第1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B. 下落前2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C. 下落第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D. 当该同学下落20m时,速度达到最大值8.如图所示,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中,选手正沿倾斜钢丝小心翼翼地缓慢上行。
粤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 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D.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可将物体看作质点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物体只有在进行某种特定形式的运动时才会受到力的作用B.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C.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受到力的作用,力越大,改变越快D.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惯性越大3、题干: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通常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实验中必须控制的变量?A、物体的质量B、力的方向C、物体的运动状态D、观察者的视角4、题干:一个长度为L、电阻为R的金属丝,用导线均匀地拉制成长度为2L的金属丝,其电阻变为多少?A、2RB、R/2C、R/4D、4R5、在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B、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可以独立变化。
C、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点相同。
D、力的单位是牛顿,表示物体受到的力使得物体质量为1千克时产生的加速度为1米/秒²。
6、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如果系统内存在非保守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系统内所有力的功的代数和为零。
D、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无论其运动状态如何。
7、在弹性碰撞中,以下关于碰撞前后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小于碰撞前的总动能B. 碰撞后的总动能与碰撞前的总动能相等C. 碰撞后的总动能大于碰撞前的总动能,但满足能量守恒定律D. 对于单质点碰撞,满足能量守恒,但系统内个别质点的动能会有所变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题干: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018-2019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册)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物理量B. 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C. 1 N=1 kg·m·s-2D. “秒”“克”“摄氏度”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的两个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 一定相碰B. 一定不相碰C. 不一定相碰D. 无法确定,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3. 如图,一个家用台灯静止放在桌子上,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台灯对桌子的作用力和桌子对台灯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B. 台灯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 旋转点O对灯头的作用力沿AB方向D. 台灯底座所受合外力为零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下列几组共点力中,能使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的是()A. 3N、4N、5NB. 3N、5N、9NC. 6N、8N、11ND. 5N、6N、12N5.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
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B. 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C. 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D. 细线烧断后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6.物体A的质量为1 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v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 N的作用,则下图中能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取向右为正方向,g=10 m/s2)()A. B.C. D.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s内的位移是14m,第5s内的位移是1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B. 第5s初的瞬时速度是C. 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8. 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且均匀的树枝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在小鸟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 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B. 树枝对小鸟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C.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D.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保持不变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θ为120°F=G/2B. 不管θ为何值,F=G/2C. 当θ=0°时,F=G/2D. θ越大时F越小10.如图所示,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取A. 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B. 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C. 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D. 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11.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从汽车开始运动起计时,表中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A.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 s B.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 sC.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2 s D.汽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 s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经20s后乙开始返回B. 第50s末,乙在甲的前面C. 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10s末和40s末D. 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20s末和60s末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3.“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甲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N;乙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
(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与橡皮筋连接的细绳必须等长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使两弹簧秤的拉力相等,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C.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结点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短一些四、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1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
将装有力传感器的小车放置于水平长木板上,缓慢向小桶中加入细砂,直到小车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传感器的示数再将小车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小桶中加入细砂,记下传感器的示数释放小车,记录小车运动时传感器的示数。
下列实验要求不必要的是______。
A.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B.用天平测出细砂和小桶的总质量C.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D.应使小车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远大于细砂和小桶总质量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释放小车,打出如图乙所示的纸带。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小车的加速度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同一次实验中,______选填““、“”或“”改变小桶中砂的重力,多次重复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描绘小车加速度a与F的关系如图丙。
不计纸带与计时器间的摩擦。
图象中F是实验中测得的______。
A..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15.一颗小石头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10m/s,到达地面B点时的速度是30m/s。
(不计空气阻力,取)。
求:(1)小石头下落时的高度;(2)小石头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和A、B间的距离。
16.如图所示,光滑金属球的质量G=100N.它的左侧紧靠竖直的墙壁,右侧置于倾角=37°的斜面体上。
已知斜面体处于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sin37°=0.6,cos37°=0.8。
求:(1)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2)斜面体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17.(8分)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
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
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
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18.如图所示,质量,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大小可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时刻起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取,试求:恒力F作用后木板和铁块的加速度各是多少;当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滑行了多少距离。
参考答案1【答案】C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详解】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A错误;根据F=ma及国际单位制,可得1N=1kg·m·s-2,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导出单位,而不是基本单位,B错误,C正确;“摄氏度”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D错误.2【答案】B【详解】车停止前,两个小球和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两个小球和小车具有共同的速度,当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小球在光滑接触面上,因此两个小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两球的速度相同,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因此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碰,故B正确,ACD错误。
3【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则台灯对桌子的作用力和桌子对台灯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 错误;台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对台灯受力分析,重力,桌面的支持力,若有摩擦力,则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对灯头受力分析,则重力与支持力,那么旋转点O对灯头的作用力沿竖直方向,故C错误;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即合力为零,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名师点睛】根据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概念,然后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共物来判定哪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利用是否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条件来判定两个力是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确定求解;4【答案】AC三个力合成时,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之和,最小值看第一个力是否在第一二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如果在则最小值为0,如果不在则最小值为第三个力与合力范围中最近的值之差。
A选项中三个力的合力范围为12N-0N,合力可以为零,故A选项能使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B选项中三个力的合力范围为17N-1N,故B选项不可以;C选项中三个力的合力范围为25N-0N,故C选项可以;D 选项中三个力的合力范围为23N-1N,故D选项不可以。
本题选择能使物体做匀速运动的,即合力可以为零的,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个力合成的合力范围,抓住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由合力范围分析.5【答案】C【详解】小球静止时,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大小为:,细绳的拉力大小为:故AB 错误;细绳烧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与烧断前细绳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此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故C正确,D错误。
所以C正确,ABD错误。
6【答案】A首先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摩擦力,然后根据相应的摩擦力的求解方法求解即可【详解】物块首先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f=μmg=2N,方向水平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物块处于静止,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f=1N,方向水平向右.故A正确,BCD错误.7【答案】B【详解】第4s内平均速度,,故A错误;第5s初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则,故B正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而第4s内的位移是14第5s内的位移是18,比例是7:9,所以初速度为零,故C错误;根据得:,故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8【答案】C试题分析: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与小鸟的重力等值反向,所以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大小不变,故A错误;小鸟所受的摩擦力,从A到B的过程中,先减小后增大,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小鸟所受的弹力,从A到B的过程中,先减小后增大,则弹力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