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统计调查-重点
- 格式:ppt
- 大小:312.00 KB
- 文档页数:14
10.1统计调查(2)——抽样调查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抽样调查及相关概念.(2)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初步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以及自己操作,学会用总体、个体、样本分析数据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难点:区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三、教学方法采取情景教学法,师生共同探究,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注重学生体验.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提炼概念;第三环节:例题示范,学以致用;第四环节:目标检测,及时反馈;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反思提高;第六环节:布置作业,拓展延伸.(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景:由多媒体播放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提炼概念师生活动:教师举例:一勺汤,而尝满锅之香.或者是幻灯片中小明的做法。
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举例,从而归纳、思考、概括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加深对抽样调查内涵的理解,体会抽样调查方法蕴含的统计思想.问题1:某中学共有2 000名学生,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调查.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如果学生回答:用全面调查的方法.教师追问:用这种方法进行调查有什么优缺点?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到抽取一部分学生调查的方法.结合这个调查,讲解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1.总体:所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做总体.2.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3.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没有单位!)比较概念: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对比表调查方式适应情景调查对象特点全面调查考察对象数量较少,结果具有特殊要求或特殊意义. 全体准确,费时费力,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抽样调查考察对象数量较多,结果具有破坏性或危害性样本省时省力范围小,只能估计出总体的情况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补充和点评.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有哪些区别,面对实际问题时,能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三)例题示范,学以致用1. 在一次考试中,考生有2万名.为省时省力的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平均成绩,抽取了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调查.总体是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样本的容量是__.2. 为调查电风扇的使用寿命,从一批电风扇中抽取20台进行测试;3.为调查某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做课外作业的时间,从该校七年级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调查.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有关概念.问题2:为了解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3)这个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当时的情况吗?为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认识到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叫简单随机抽样.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下面几个问题,应该做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1)要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国家标准;(2)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3)调查一个村子所有家庭的收入;(4)调查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5)调查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对建立班级英语角的看法;(6)调查人们对电影院放映的电影的热衷程度。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说课稿新人教版年级:姓名:《统计调查》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统计调查》。
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统计调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节课是继小学初步认识统计图表及绘制条形统计图之后,初中学习统计知识的第一课时,主要通过学生经历统计调查的实例,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为以后继续学习抽样调查和分层抽样调查做准备,因此,我把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和感受统计调查的必要性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时期,让他们通过活动的方式,亲身经历统计调查的开展过程,加深对本节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
同时,七年级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运算能力有待提高,在描述数据的环节中,绘制扇形统计图需要多次运算,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是一次较好的锻炼,鉴于此,我将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和绘制扇形统计图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理解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根据需要画统计图描述数据。
2、数学思考: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发展理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培养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解决问题:会从数学角度提出和理解问题,应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调查活动,从中感受数据的作用及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精神,并初步建立统计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通过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方案收集数据。
(2)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了解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使学生学会以数学的角度提出和理解问题,应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体验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和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体验互动交流精神。
(2)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体验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在我们熟知的一些科学家、历史人物中有很多在像和你们一样年轻的时候就显现出了他们在数学上的天赋,如“曹冲称象”就利用他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今天我也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这瓶子中装有一些豆子,你能用几种方法估计出这个瓶子中豆子的数目?(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问题1】瓶子中有多少豆子?先让学生初步探讨问题,交流方案;【学生实验参考方案】(一)(全面调查) 直接数瓶子中的豆子;(二)(抽样调查)<1> 先将豆子若干等份,数出其中一份豆子的数量,以此估计总量。
<2> 用称重的方法,先称出所有豆子的重量m,再称出一杯豆子的重量n,并数清这杯豆子的粒数p,则这一杯豆子平均每粒重m/p,以此就可以估计出瓶子中豆子的粒数q:q ≈ p/n ×m<3> 采用“捉--放--捉”的方法;(本节课的主要实验方法)【课堂实验】实验步骤:(1)从瓶子中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粒数m;(2)给这些豆子做上记号;(3)把这些豆子放回瓶子中,充分摇匀;(4)从瓶子中再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粒数p和其中带有记号的豆子的粒数n;(5)利用得到的数据m,p,n,估计原来瓶子中豆子的粒数q,q ≈ p/n ×m(6)数出瓶子中豆子的总数,验证你的估计。
10.1 统计调查\r\n习题(含答案)未命名一、单选题1.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对国庆期间来渝游客满意度的调查B.对我校某班学生数学作业量的调查C.对全国中学生手机使用时间情况的调查D.环保部门对嘉陵江水质情况的调查【答案】B【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解:A.对国庆期间来渝游客满意度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B.对我校某班学生数学作业量的调查适合全面调查,符合题意;C.对全国中学生手机使用时间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D.环保部门对嘉陵江水质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2.为了准确反映某车队10名司机1月份耗去的汽油费用,且便于比较,那么选用最合适、直观的统计图是()A.统计表B.条形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折线统计图【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的要求,结合统计图的特点作出判断即可.【详解】根据题意,要求清楚地比较10名司机的汽油费用,而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符合要求,故选:B.【点睛】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明确题意的要求,根据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3.要反映2010﹣2018年常德市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A.复式图B.条形图C.扇形图D.折线图【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知要反映常德市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4.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B.了解全国七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C.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D.了解市场上某种食品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答案】C【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使用寿命,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了解全国七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应采用普查,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了解市场上某种食品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5.为调查某大型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以下样本最具代表性的是()A.企业男员工B.企业年满50岁以上的员工C.企业新进员工D.从企业员工名册中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员工【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抽样调查的可靠性,应随机抽取.【详解】解:为调查某大型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样本最具代表性的是:用企业人员名册,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员工.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注意抽样必须具有代表性以及随机性.6.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2日和23日举行,菏泽市共报考6298人.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5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这6298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C.每位考生是个体D.抽取的500名考生是样本容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的概念逐一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这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这6298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样本容量是50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项式−5x2y的次数是2B.棱柱侧面的形状不可能是一个三角形C.长方体的截面形状一定是长方形D.为了刻画空气里四类污染物每一类所占的比例,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单项式的概念,截一个几何体以及统计图的选用,即可得到正确结论.【详解】解:A.单项式-5x2y的次数是3,故本选项错误;B.棱柱侧面的形状不可能是一个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长方体的截面形状不一定是长方形,故本选项错误;D.为了刻画空气里四类污染物每一类所占的比例,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的概念,截一个几何体以及统计图的选用,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图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8.在下列调查方式中,较为合适的调查方式是()A.为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B.为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情况,采用普査的方式C.为了解某校七年级(2)班学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情况,采用抽样调査的方式D.为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参加“课外兴趣班”报名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答案】D【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解:A、为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比较合适,故此选项错误;B、为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比较合适,故此选项错误;C、为了解某校七年级(2)班学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情况,采用普查的调査的方式比较合适,故此选项错误;D、为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参加“课外兴趣班”报名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9.为了解中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设置“A.报纸.B.电视.C.网络,D.身边的人.E.其他”五个选项(五项中必选且只能选一项)的调查问卷.先随机抽取50名中学生进行该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条形图如图.该调查的方式是(),图中的a的值是()A.全面调查,26B.全面调查,24C.抽样调查,26D.抽样调查,2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到此调查为抽样调查,由样本容量求出a的值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该调查的方式是抽样调查,a=50−(6+10+6+4)=24,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以及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10.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使用寿命;B.了解苏州市八年级学生身高现状;C.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各零部件.【答案】D【解析】【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详解】解:A、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由于具有破坏性,应当使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B、了解苏州市八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人数多,耗时长,应当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错误;C、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人数多,耗时长,应当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错误;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事关重大,应用普查方式,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11.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抽查)的是()A.调查“神州十一号飞船”各部分零件情况B.调查旅客随身携带的违禁物品C.调查全国观众对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幻乐之城”的满意情况D.调查重庆一中九年级某班学生数学暑假作业检测成绩【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判断即可.【详解】A、调查“神州十一号飞船”各部分零件情况,适合全面调查,故不符合题意;B、调查旅客随身携带的违禁物品,适合全面调查,故不符合题意;C、调查全国观众对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幻乐之城”的满意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符合题意;D、调查重庆一中九年级某班学生数学暑假作业检测成绩,适合全面调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C.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答案】D【解析】【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详解】A、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由于具有破坏性,应当使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人数多,耗时长,应当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错误;C、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人数多,耗时长,应当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错误;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事关重大,应用普查方式,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二、填空题13.为了了解我市市直20000名初中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2000名学生测量身高,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_____.【答案】2000.【解析】【分析】根据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可得答案.【详解】解: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2000.故答案为:2000.【点睛】本题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14.某校有3000名学生,随机抽取300名学生进行体重调查,该问题中,样本的容量为______.【答案】300【解析】【分析】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据此即可判断.【详解】解:样本的容量为300.故答案是:300.【点睛】考查了样本容量的定义,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15.为了估计水塘中的鱼数,老张从鱼塘中捕获200条鱼,在每条鱼身上做好记号后把这些鱼放归鱼塘.过一段时间,他再从鱼塘中随机打捞200条鱼,发现其中25条鱼有记号.则鱼塘中总鱼数大约为_____条.【答案】1600【解析】【分析】首先求出有记号的25条鱼在200条鱼中所占的比例,然后根据用样本中有记号的鱼所占的比例等于鱼塘中有记号的鱼所占的比例,即可求得鱼的总条数.【详解】×100%=12.5%,∵池塘中有记号的鱼所占的百分比为:25200∴池塘中共有鱼200÷12.5%=1600,故答案为:160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关键是求出带标记的鱼占的百分比,运用了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三、解答题16.七(3)班语文老师对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了调查,并请数学老师做了如图的统计图.(1)哪种类型书籍最受欢迎?(2)哪两种类型书籍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3)图中扇形的大小分别代表什么?(4)图中各个百分比如何得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答案】(1)科幻书籍最受欢迎;(2)科普和武打书籍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3)图中扇形的大小分别代表喜欢某类书籍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4)根据:喜欢某类书籍的人数×100%,即可得到各个百分比.全班总人数【解析】【分析】(1)根据圆心角的大小或百分比的大小即可判断.(2)根据圆心角的大小或百分比的大小即可判断.(3)图中扇形的大小分别代表喜欢某类书籍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100%,即可得到各个百分比.(4)根据:喜欢某类书籍的人数全班总人数【详解】(1)由题意:科幻书籍最受欢迎.(2)科普和武打书籍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3)图中扇形的大小分别代表喜欢某类书籍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100%,即可得到各个百分比,和为1(4)根据:喜欢某类书籍的人数全班总人数【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手机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常德市某校初一年级在一次家长会上对若干家长进行了一次对“学生使用手机”现象看法的调查,将调查数据整理得如下统计图(A:绝对弊大于利,B:绝对利大于弊,C:相对弊大于利,D:相对利大于弊):(1)这次调查的家长总人数为多少人?表示“C相对弊大于利”的家长人数为多少人?(2)本次调查的家长中表示“B绝对利大于弊”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并补全条形统计图.(3)求扇形统计图图2中表示“A:绝对弊大于利”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答案】(1)总人数200人,表示“C相对弊大于利”的家长人数为40人;(2)10%,详见解析;(3)162°.【解析】【分析】(1)用C选项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由条形图可直接得出C选项具体人数;(2)根据各选项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得B选项人数,用B选项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其所占百分比;(3)用360°乘以A选项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详解】解:(1)这次调查的家长总人数为40÷20%=200(人),表示“C相对弊大于利”的家长人数为40人;(2)B选项的人数为200﹣(90+40+50)=20(人),∴本次调查的家长中表示“B绝对利大于弊”所占的百分比为20×100%=10%,200补全条形图如下:(3)扇形统计图图2中表示“A:绝对弊大于利”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0°×90=200 162°.故答案为:(1)总人数200人,表示“C相对弊大于利”的家长人数为40人;(2)10%,详见解析;(3)162°.【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把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数据相结合求解.18.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升级换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在假期使用手机的情况(选择:A.和同学亲友聊天;B.学习;C.购物;D.游戏;E.其他),端午节后某中学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调查,得到如下图表(部分信息未给出):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⑴这次被调查的学生有多少人?⑵表中m的值为,并补全条形统计图;⑶若该中学约有800名学生,估计全校学生中利用手机购物或玩游戏的共有多少人?并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就中学生如何合理使用手机给出你的一条建议.【答案】(1)50人;(2)详见解析;(3)400人,建议同学们多用手机学习,少玩游戏. 【解析】【分析】(1)根据选项C的频数和频率,可求出被调查的总人数;(2)用选项A的频数除以总人数可得频率;(3)用该校的学生数乘以手机购物或玩游戏的频率和,可得结果;建议合理即可.【详解】⑴5÷0.1=50人,答:这次被调查的学生有50人⑵m=10÷50=0.2 ,p=50×0.4=20,补全统计图如下:⑶ 800×(0.1+0.4)=800×0.5=400人;建议同学们多用手机学习,少玩游戏.答:估计全校学生中利用手机购物或玩游戏的共有400人,建议同学们多用手机学习,少玩游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和用样本估计整体,能够从图表中得到有用信息是解题关键. 19.某中学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测试,为了解测试结果,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将成绩分为三个等级:不合格、一般、优秀,并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将以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2)若“一般”和“优秀”均被视为达标成绩,则该校被抽取的学生中有______人达标;(3)若该校学生有学生2000人,请你估计此次测试中,全校达标的学生有多少人?【答案】(1)详见解析;(2)96人;(3)全校达标的学生有1600人.【解析】【分析】(1)由“不合格”的人数除以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确定出“优秀”的人数,以及一般的百分比,补全统计图即可;(2)“一般”与“优秀”的人数相加,即可得到结果;(3)求出达标占的百分比,乘以2000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24÷20%=120(人),×100%=30%,则“优秀”人数为120-(24+36)=60(人),“一般”占的百分比为36120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2)根据题意得:36+60=96(人),则达标的人数为96人;(3)根据题意得:96×2000=1600(人),120则全校达标的学生有1600人.【点睛】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20.某中学准备举行一次球类运动会,在举行运动会之前,同学们就该校学生最喜欢哪种球类运动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此次共调查了多少位学生?(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这次活动中,小敏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乒乓球,学校要从选择乒乓球课的学生中任选4人去参加市里的比赛,求小敏被选中的概率.【答案】(1)300;(2)见解析;(3)115.【解析】【分析】(1)由乒乓球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用总人数乘以足球对应的百分比可得其人数,用总人数分别乘以篮球和其他部分对应的百分比可得其人数;(3)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详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60÷20%=300(人);(2)篮球的人数为300×44%=132(人),其他的人数为300×3%=9(人),足球的人数为300×(1﹣20%﹣44%﹣3%)=99,补全条形图如下:(3)∵选择乒乓球的人数有60人,从中任选4人参加,∴小敏被选中的概率为460=11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及概率公式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1.2018年12月份,我市迎来国家级文明城市复查,为了了解学生对文明城市的了解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技照“A非常了解.B了解.C了解较少.D不了解”四类分别统计,并绘制了下列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此次共调查了______名学生;(2)扇形统计图中D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3)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4)若该校共有800名学生,请你估计对文明城市的了解情况为“非常了解”的学生的人数.【答案】(1)120;(2)54∘;(3)见解析;(4)120人.【解析】【分析】(1)由B类别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2)用总人数乘以D类别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即可得;(3)先用总人数乘以C类别的百分比求得其人数,再根据各类别百分比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得A的人数即可补全图形;(4)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A类别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详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48÷40%=120(名),故答案为:120;=54∘,(2)扇形统计图中D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为360∘×18120故答案为:54∘;(3)C类别人数为120×20%=24(人),则A类别人数为120−(48+24+18)=30(人),补全条形图如下:(4)估计对文明城市的了解情况为“非常了解”的学生的人数为800×30=120(人).20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榴莲是热带著名水果之一,榴莲营养极为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叶酸,氨基酸和矿物质,有强身健体、滋阴补阳之功效.它的气味浓烈、爱之者赞其香,厌之者怨其臭,喜欢榴莲的人也喜欢榴莲干,榴莲千层,榴莲披萨、榴莲酥等榴莲加工制品,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本校学生喜爱榴莲的情况,随机抽取了200名学进行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后绘制了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注:每一位同学在任何一种分类统计中只有一种选择)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1)扇形统计图中,“很喜欢”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______度;喜欢榴莲千层的人数为______人;请补全条形统计图.(2)若该校学生人数为8000人,请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中最爱吃榴莲干和榴莲酥的人数之和.【答案】(1) 144,30;(2)4800人.【解析】【分析】(1)用周角乘以很喜欢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其圆心角,直接从条形统计图中得到喜欢榴莲千层的人数即可;。
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白浪镇九年制学校叶广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统计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通过实际的案例展开一个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根据实际问题能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会用划记法和表格整理数据。
②通过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
③会画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统计初步过程,会根据调查结果对数据进行处理。
②让学生经历借助数据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体验利用已有信息画出统计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①能积极参与调查活动,从中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并养成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②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1、重点:参与从收集数据到描述数据的全过程。
2、难点:扇形统计图的画法及注意点。
3、关键:确定扇形圆心角。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2、学生准备:圆规、三角尺、量角器、计算器、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精彩故事,引入课题1、课件显示北京成功申奥的情景资料2001年7月13日晚上21点50分,经过一次模拟投票,22时,国际奥委会委员开始正式投票选举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仅仅5分钟后,第一轮投票就结束了,萨马兰奇宣布第一轮投票结果------大阪被淘汰了。
国际奥委会迅速开始了第二轮投票。
又经过揪心揪肺的5分钟等待,萨马兰奇拆开信封郑重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
”会场中一片沸腾!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们欣喜的狂呼出声,所有人都紧紧拥抱在一起,尽情宣泄心中的快乐和喜悦。
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提问:国际奥委会根据什么决定由中国承办2008年奥运会?学生:根据投票结果,中国得票最多。
2、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的实例。
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由此引入课题:10.1统计调查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10.1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