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权交易机制研究——以黄河兰州段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85.83 KB
- 文档页数:5
甘肃省黄河流域现状用水及存在问题浅析马翔堃;陈发斌【摘要】为加强甘肃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在流域内建立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本文对流域内现状用水在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质量及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调查分析.针对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对流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给出了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8(040)006【总页数】3页(P186-188)【关键词】甘肃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现状用水【作者】马翔堃;陈发斌【作者单位】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1 甘肃省黄河流域概况1.1 地理概况甘肃省黄河流域分布在省内中东部地区,地理坐标在东经100°45′~108°44′、北纬34°08′~37°22′之间,东与陕西省交界,西部与青海省接壤,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邻,南部以秦岭为界。
流域面积14.34万 km2,占甘肃省国土面积的33.7%。
流域内有甘南高原区和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陇东黄土高原区三大地貌特征,分属甘南高原和黄土高原。
1.2 社会经济概况2011年全流域总人口1 793.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 103.28万人,城镇人口690.59万人,城镇化率38.5%。
流域内耕地面积3 664.1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72.71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644.87万亩,林草灌溉面积79.93万亩。
国内生产总值3 205.48亿元,工业增加值1 170.70亿元。
1.3 流域内水资源量概况1.3.1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根据《甘肃省水资源综合规划》(2012年7月),全省黄河流域多年平均(1956~2000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125.16亿 m3。
流域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239.64亿 m3,其中黄河干流191.67亿 m3,湟水30.96亿 m3,大夏河、洮河2.78亿m3,兰州至下河沿0.06亿 m3,泾河4.14亿 m3,渭河1.04亿 m3。
浅淡黄河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摘要】本文论述了黄河水权的转让形式、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原则、水权交易市场的模式、黄河水权交易市场体系和要素、水权交易价格、水权交易的程序,以黄河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实现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水权;交易;市场黄河水权就是黄河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国家所有的黄河水资源进行管理、使用及收益的权利。
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对黄河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下游的德州、济南、滨州和东营市都修建了三座以上的水库用于蓄存黄河水,河套地区对黄河水的依赖程度及用水量更大,再加上上游来水每年逐步减少的趋势,导致“母亲河”不能承受负担之重,面对黄河有限的供水能力及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黄河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实现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1 黄河水权的转让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我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以及水市场的发育,将允许水资源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可能出现以下几种主要形式的水权转让。
1.1 直接从地下、江河或者湖泊取水的取水权转让的形式1.2 水资源开发利用权转让1.3 取用水工程控制水域里水的使用者转让水商品使用权的形式1.4 各行政区域的水量转让的形式2 黄河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原则2.1 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原则黄河水权市场既包括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如在流域上下游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市场交易。
流域间、地区间和行业间的水权交易,实际上是水资源的有偿调度问题,它的实施是靠“民主协商制度”和“利益补偿”等机制来保障,以协调地方利益分配,达到同时兼顾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和缩小地区差距,保障农民利益的公平目标。
黄河水权市场是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发生水权调度行为的一个载体,表现在不同地区和部门在进行水权转让时引用市场机制的价格手段。
黄河水权市场由黄委会作为水权的代表者进行水权的交易,交易主体是地方政府,主要涉及的是黄河水资源初始分配后在流域内、地区间的有偿调度问题。
兰州地区近300年来黄河水环境研究的开题报告
尊敬的评委们:
我申请的是“兰州地区近300年来黄河水环境研究”的课题。
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河
流之一,流经兰州地区的黄河流域面积广阔,黄河水的环境与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
焦点之一。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兰州地区黄河流域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对近300年来黄河水环境
的演变进行全面研究。
本研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历史水文数据的收集及分析。
通过查阅史料、档案等渠道,搜集兰州地区黄河流域
近300年来的水文数据,包括降水量、河道流量、水位及泥沙含量等,通过数据分析,探究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及自然环境的演变,进而探索这些因素对黄河水环境的影响。
2. 水质数据的收集及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和采样分析等方式,收集兰州地区黄河水质
近300年来的数据,包括水质参数、化学成分、微生物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兰州地区黄河水质演变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 黄河治理政策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黄河流域治理工作取得
了显著成效,本课题将分析该地区近年来人类活动对黄河水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政策的
效果,为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本课题将全面了解兰州地区黄河水环境的演变规律及其影
响因素,并深入探讨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工作,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提高环
境保护工作的效果。
感谢各位评委对本课题的关注和支持,本人将以对科学研究的执着和热情,全力完成
该研究课题。
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综述提要本文从研究意义入手,对黄河水权制度的研究及国外水权市场建立的经验进行综述,为黄河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一、研究背景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九省(区),注入渤海,其流域幅员辽阔,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而年径流量只占全国的2%,水资源较为贫乏。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短缺日益加剧,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和复杂。
黄河水资源危机主要在于量的匮乏,黄河虽为我国的第二大河,但年径流量仅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五位,缺水形势十分严峻。
流域内及下游引黄灌溉区引用黄河水的人口占全国的12%,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
污染的加剧、地下水的严重超采、河口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表明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已经过度。
到目前为止,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67%。
这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也导致了黄河断流现象的出现。
据统计,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黄河开始出现断流,且断流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距离越来越远。
尤其是自1988年以来在汛期也出现了断流,这不仅使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且对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
据资料显示,仅山东省1996年因断流造成的损失就达20亿元,胜利油田在1995年因缺少注水,就造成原油减产30万吨。
由于过度开发所造成的黄河断流,从现象上看,是由于用水量增长过快(尤其是上游地区过量用水)、农业用水方式粗放效率低、管理落后等原因。
在1997年之前,黄河水分配制度既缺少激励机制,更没有惩罚机制,使其处于“开放式、自由索取”状态,流域上下游自由取水,各行其是,区域水“以需定供”,导致水需求恶性膨胀。
从经济学角度,黄河断流表面上是流域水资源稀缺的宏观体现,实质上反映了流域水分配体制失效。
也就是说,制度失效导致黄河水资源出现危机。
因此,要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可以从科学有效的配置黄河水资源的角度入手,即如何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黄河水权分配制度。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因此,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研究成为了目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以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研究为例,从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在尊重和保护水资源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调度,以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需求。
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主要由政府、河道管理部门以及各级水资源管理机构共同参与完成。
1.政府的角色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重点工程和政策,积极推动水资源的管理、调度和利用。
其中,黄河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工程、黄河天然综合保护区管理、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等机构的建立,都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河道管理部门的职责黄河流域河道管理部门是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和保护的主要机构,其职责包括:对河道进行巡查、监测和调度,防治洪涝灾害,控制水污染和水源保护等。
同时,河道管理部门还要协调各级政府和水资源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统筹规划和调度所有参与方的资源。
3.水资源管理机构的作用水资源管理机构是指专门从事水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的机构,通常由各级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组成。
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水资源的监测、分析和预测,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并协调实施各项管理措施。
【保护】水资源保护是指对水资源进行合法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和保护水资源的符合性统称。
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保护主要包括水环境保护、水文保护和水源保护三个方面。
1.水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黄河流域的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保护水环境是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措施,如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保护区建设等,以保障黄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作者:陈怡平来源:《民主与科学》2023年第06期根据文献资料和兰州水文站、三门峡水文站以及花园口站观测数据分析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后黄河干流径流量在波动中下降。
尤其是2000年以后,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用水量持续增加,与基准流量相比,1999—2016年兰州站平均径流减少约21%,三门峡站平均径流减少约60%,花园口站平均径流减少约59.5%。
黄河全域人均水资源量约为530立方米,虽然低于水资源匮乏地区的标准(人均1000立方米),但如果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不会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第一,避免盲目追求森林覆盖率,浪费有限的土壤水资源。
我们在调研时发现黄河流域存在很多违背科学规律的现象,比如,一味强调森林覆盖率,有些地方不适合种树却偏要种树。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一部分水固定在植物当中,种的树长得越快,耗水越多,对有限的地下水资源的浪费就越大。
如果不遏制这种错误的理念,很不利于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合理的物种和合理的种植密度是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从植物生理水平考虑,单位干物质耗水量最小的植物应该是生态脆弱区生态建设优先选择的物种。
对西部缺水地区来说,种叶小而坚硬、树皮厚、根系大的灌木,有利于减少蒸发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而杨树、洋槐等速生物种是高耗水物种,短期生态效益较为显著,但不可持续,尤其是在黄土高原。
另外,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脆弱生态区生态建设至关重要。
种植密度过高,容易导致土壤水资源过度消耗,土壤干燥化。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扩大,可能引发新的生态灾难。
第三,实施农业精准灌溉,遏制土壤大水漫灌。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大量浪费,曾导致黄河多次断流,下游绿洲萎缩。
由于渠系不健全、田间工程不配套,黄河流域农田灌溉多采用深浇漫灌的方式,不但浪费有限的水资源,而且导致农田盐碱化。
如宁夏灌区、河套灌区、关中灌区以及华北平原灌区,pH值都达到8.0以上,尤其是宁夏灌区和河套灌区,pH值高达8.6。
试论黄河流域水权交易的现实困境与制度构建
郑显军;陈昊
【期刊名称】《水上安全》
【年(卷),期】2024()2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黄河流域水权交易水平,要积极发挥经济学方法的应用优势,更好地建立健康的水权市场,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益的同时,更好地落实水源保护工作,从而维护水权市场管理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
本文集中分析了黄河流域水权交易现实困境,并对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制度构建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郑显军;陈昊
【作者单位】枣庄市城乡水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水权交易:实证分析与制度构建——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的反思与启示
2.黄河流域水权交易的现实困境与制度构建
3.黄河流域跨省(区)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策略研究
4.我国地下水水权交易现实困境及制度构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流域跨地市水权转让关键问题研究摘要本研究在总结借鉴黄河宁夏、内蒙古水权转让的基础上,研究黄河流域跨地市水权转让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跨地市水权转让方式的界定。
界定了黄河跨地市水权转让的范围、转让的主体、水权转让方式以及跨地市水权转让的原则。
(2)跨地市水权转让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从可转让水权的测算、转让期限与后续转让、转让费用、相关利益方补偿、水资源费的征收与使用、转让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一致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3)跨地市水权转让管理体系研究。
从组织体系、实施程序、政府职能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四个方面对跨地市水权转让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
(4)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跨地市水权转让进一步开展的建议,包括进一步完善水权转让制度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加强水权转让监测系统建设等。
关键词:跨地市水权转让黄河水资源费利益方补偿目录摘要 (i)目录 (i)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3)2 国内外水权交易现状 (4)2.1 国外水权水市场研究进展 (4)2.1.1 水权制度含义及分类 (4)2.1.2 实施水权交易的国家及状况 (4)2.2 国内水权水市场研究进展 (6)2.2.1 水权制度研究状况 (6)2.2.2 水权交易实践状况 (7)2.3 黄河宁夏、内蒙古自治区水权转让试点实践情况 (9)2.3.1 黄河水权转让制度构建 (9)2.3.2 宁蒙两区水权转让实施情况 (10)2.3.3 进一步探索的方向与问题 (11)3 跨地市水权转让方式的界定 (13)3.1 跨地市水权转让的界定 (13)3.2 转让主体的界定 (13)3.2.1 初始水权的细化 (13)3.2.2 转让双方需具备的前提条件 (14)3.2.3 转让主体的界定 (15)3.3 跨地市水权转让方式 (16)3.4 跨地市水权转让的原则 (17)4 跨地市水权转让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20)4.1 可转让水权的测算 (20)4.1.1 可转让水量的界定 (20)4.1.2 灌区节水潜力计算方法 (20)4.1.3可转让水权和节水潜力之间的关系 (26)4.2 转让期限与后续转让问题 (28)4.3 转让费用问题 (30)4.3.1 费用构成 (30)4.3.2 费用筹集和管理 (31)4.4 相关利益方补偿问题 (32)4.4.1灌区管理机构的良性运行问题 (32)4.4.2农业用水的风险补偿问题 (35)4.3.2 生态补偿问题 (37)4.5 水资源费的征收与使用问题 (39)4.5.1 有关水资源费的相关规定 (39)4.5.2 水权转让引起的水资源费征收与使用的变化 (40)4.6 水权转让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一致问题 (42)4.6.1 水源审批与项目核准不匹配 (42)4.6.2 规划与实施规模不一致,用水指标闲置 (43)4.6.3 水权转让进度不平衡 (43)5 跨地市水权转让管理体系研究 (44)5.1 跨地市水权转让组织体系的构建 (44)5.2 跨地市水权转让的组织实施 (47)5.2.1 跨地市水权转让的审批权限 (47)5.2.2 跨地市水权转让编制的技术文件 (47)5.2.3 跨地市水权转让的实施程序 (48)5.3 政府职能 (51)5.4 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 (52)5.4.1 完善水权转让资金保障机制 (52)5.4.2 完善工程核验评估制度 (53)5.4.3 建立健全补偿机制 (53)5.4.4 完善论证审批体系及水权价格体系 (54)6 结论与建议 (55)6.1 结论 (55)6.2 建议 (55)1 绪论1.1 研究背景2003年以来,在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黄河水权转让试点工作,通过实施工程措施对灌区农业进行节水改造,将节约的水量转让给工业用水,支持地区经济发展。
总28卷第2期兰州商学院学报V01.28N o.2 2012年4月Jour na l of Lanzhou C om m erci al C ol l e ge A pr..2012西北干旱区水权——以石羊河下游交易机制研究民勤绿洲为例+●任海军,王国富(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形成西北干旱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稀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则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完善的水权市场和合理的水权交易价格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配置稀缺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研究中对水权交易机制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做出了经济分析,并以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存在的问题为例,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水权交易;帕累托改进;边际收益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465(2012)02—039.05T he R ese ar ch on W at er R i ght s T r adi ng M ec hani sm of N or t hw e st A r i d W at er ——Take t he dow ns t r eam M i nqi n O a si s of Shi yang R i ver as an exam pl eR E N H ai—j un,W A N G G uo一丘(School of Econom i cs,Lanzhou U ni ver s i t y,L anzhou730000,C hi na)A bs t r ac t:The f or m at i on of s ever e envi r onm e nt al pr obl em s of nor t hw est ar i d ar ea i S c aus e d by m a ny r ea.s ons,and t he l ow eff i ci ent us e of s car ce w a t er r es ou r ces i s am o ng t he l ea di ng ca uses.M e anw hi l e,t he i m—pr ove d w a t e r r i ght s m ar ke t and a r ea sonabl e pr i ce a r e t he i m p or t a nt m eans t o i m pr ove w at er us e ef fi ci encyandpr om ot e t he opt i m al al l ocat i on of s car ce w at er r es our c es.T hi spaperm akes s o m e e eonom i e anal y s i s oft he f or m a t i on pr oc es s of w at er r i ght s t r adi n g m echani s m and t he ca use s,t he n t akes t he pr obl e m s t hat e xi st i n t he dow nst r eam M i nqi n O a si s of Shi ya ng R i ver a s an exam pl e,and put s f or w ar d s om e i deas and pr o—pos al s.K ey w or ds:N or t hw es t A r i d A r ea;w at er r i ght s t r adi ng;Par et o i m pr ove m e nt;m a r gi nal r e venu e水资源的稀缺性是进行水权交易的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