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兰州段
- 格式:ppt
- 大小:902.00 KB
- 文档页数:9
黄河兰州段
我在家里没事,就带着相机去兰州黄河风情线走了一趟。
兰州黄河风情线位于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市区南滨河路,是全国唯一一条以行车为主题、以船舶为特色的旅游观光专用通道。
有人说:“不到长
城非好汉”而我要说“不看黄河真遗憾!”这次去我们从东岗码头上岸,顺流向西沿着滨河路北行至白塔山下离开,其间拍摄了许多美丽景色。
让我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坐在大型龙舟上面,慢悠悠地荡漾在水波上面。
整个过程都很惬意,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养育了华夏儿女,哺育了千秋万代。
但由于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生活污染严重,使得黄河水质变差,鱼虾绝迹。
为此,每当春季到来时,各种鸟类迁徙至黄河两岸,繁衍后代。
黄河已经成为鸟类越冬的天堂。
清晨,天刚蒙蒙亮,一群群大雁便飞往温暖湿润的南方。
到了傍晚,它们又成群结队地回到北方,并在黄河边歇息。
所以每逢春季,前来观赏黄河美景的人络绎不绝。
我想那些喜欢拍照的朋友可能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再说这么壮阔的场面如果不记录下来岂不太对不起自己了?所以我拿出相机将这美
丽的画面定格住。
- 1 -。
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摘要:生态敏感性评价是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兰州段的生态环境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指标法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兰州段各个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兰州段的生态敏感性较高,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为黄河流域兰州段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敏感性评价;综合指标法1. 引言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之一。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兰州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压力。
2. 兰州段的生态环境特点黄河流域兰州段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兰州段的生态环境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资源丰富但不均衡。
黄河是中国第一大河流,为兰州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南北水源分配不均衡,区域间水资源争夺问题突出。
第二,土壤侵蚀严重。
由于兰州地处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问题较为严重,导致黄河水质受到污染。
第三,植被覆盖率低。
兰州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下,植被恢复能力较弱。
以上生态环境特点对生态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对生态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一种评估方法。
目前,研究人员对于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基于遥感技术的方法和基于综合指标法的方法等。
3.1 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主要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手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估生态敏感性。
兰州黄河旅游景点
兰州位于中国西北地区,黄河流经兰州市区,所以有许多与黄河相关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兰州黄河旅游景点:
1.黄河石桥:位于兰州市中心,是著名的黄河跨江大桥,也是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的桁架梁桥,游客可以从桥上俯瞰黄河美景。
2.黄河风情带:位于兰州市区河畔,是一条长约30公里的黄河景观带,沿途有风景秀丽的黄河湿地、湿地公园、河滩等景点。
3.黄河母亲雕塑:位于黄河风情带的中段,是一座高40米的巨型雕塑,寓意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4.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东南郊区,是一个以温泉和山水风光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有美丽的湖泊、山脉和瀑布景观。
5.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兰州市东南郊区,是黄河上游的一处壮丽瀑布,瀑布宽度达到200多米,高约50多米,景色壮观。
6.中山桥:位于兰州市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拱桥,以其精美的建筑和黄河两岸的美景而闻名。
7.黄河天桥:位于兰州市区,是中国第一座悬索桥,也是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桥上观赏黄河美景。
以上只是兰州黄河旅游景点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景点可以探索和游览。
1河滩整治背景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正在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名片。
近三年来黄河流量3000m 3/s 以上长时间运行,兰州城区段堤防浆砌石勾缝脱落,护滩、护脚淘刷严重,树木倾斜、堤基外露、河道环境较差,堤防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影响河道行洪安全。
计划对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城关黄河大桥段上下游、城市规划展览馆段左岸上下游护岸、护滩进行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不仅维护黄河护岸、护滩的安全,改善河道周边环境,同时使堤防和道路得到安全保障,对促进兰州市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水文、气象条件黄河兰州城区段(元通黄河桥—雁滩黄河大桥段)位于刘家峡水库下游70-115km 处,是黄河上游重点防汛河段。
全段枯水河槽宽窄变化相对较小,而洪水时河宽变化较大,窄处仅为120m 左右,宽处可达600m 。
根据兰州气象站1980~2010年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0.2℃,1月份平均气温-5.6℃,7月份平均气温22.6℃,极端最高气温39.9℃,发生于2000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19.9℃,发生于1980年12月13日,多年平均降水量303.5mm ,主要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446m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0%,春季多风,多年平均风速0.9m/s ,最大风速16.0m/s ,相应风向WNW ,冬季最大积雪深度9.0cm ,最大冻土深度98.0cm ;年日照时数2416.4h 。
近年来该河段已建成河口、柴家峡、小峡、大峡多座水电站,洪水分析及成果完整可靠,并通过黄委审查,因此本报告直接采用黄委审查通过的设计成果,详见表1。
此次分期施工洪水按照龙羊峡、刘家峡正常运用情况下计算,不考虑施工期临时改变两库的调洪方式以削减施工洪水。
由于上游龙羊峡、刘家峡等大型水库的建成,形成水体的热调节作用,使得夏季出库水温降低、冬季出库水温提高,近20年来各水文站冰清消失,支流偶有流冰汇入,但很快会融化,因此黄河兰州段冬季不会出现封冻现象。
建议背景兰州市位于黄河中上游,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
黄河兰州段西起八盘峡,东至乌金峡出境,全长152公里,其中市区段西起西柳沟,东至桑园峡,全长45公里。
该段工业集中,人口稠密,沿途接纳了大量城市污水和垃圾。
2004年兰州市每天排出75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量和2500吨城市垃圾量。
由于资金困难,治理滞后,致使黄河兰州段水污染加剧,部分地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地受到水环境污染的严重威胁。
建议内容为确保兰州市生产及生活用水安全,兰州市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实施综合整治。
一是城区污水处理厂和雨水、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16.65亿元,至2010年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日均80万立方米。
二是泄洪建设工程。
重点实施洪道治理、南河道治理、南山防洪三大工程,总投资41.48亿元。
三是黄河河堤建设工程。
黄河兰州市区段左右河岸线长约95公里,现有达标河堤57公里,尚需建设达标河堤19公里,约需资金2亿元。
四是黄河沿岸道路建设工程。
兰州市沿黄河两岸规划有两条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两条道路全长64.76公里,已建成47.41公里,目前还有17.35公里待拓建,总投资12亿元。
以上项目共需资金72.13亿元。
因此,建议国家对兰州市黄河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使该项目尽早上马,更好地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
专家点评黄河兰州段水质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兰州市的生产及生活用水,而且也影响到整个黄河中下游沿岸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通过以上综合整治,可使兰州市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质标准,黄河兰州段水质由2003年的Ⅱ类达到Ⅰ类。
大陆桥视野关于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的建议6200/429。
黄河兰州段河谷滑坡的形成过程
黄河兰州段河谷滑坡的形成过程如下:
1.蠕动-拉裂阶段。
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黄河兰州段河谷斜坡部分土体的强度逐渐减弱,最终因抗剪强度小于剪切应力而发生变形。
在自重作用下,坡体开始向临空方向蠕动;其后缘处于拉应力状态,易产生拉裂缝,导致蠕动变形。
2.滑动-破坏阶段。
拉裂逐渐加深,待坡体的软弱带全面贯通后,坡体后缘段便以一定推力推动主滑段。
当此推力加上主滑段自重分力的复合作用,使主滑带面上的剪切力大于其自身的抗剪力时,坡体便开始整体向下滑动,前一级牵引着后一级,同时后一级滑体(楔形体)也推挤前一级滑体。
3.逆掩-压密阶段。
在滑体滑移的过程中,前缘坡体选择最能消除剪应力的面,以逆掩形式、沿最小阻力的地带挤出,表现为地面隆胀、路面缩窄等破坏形式。
经历上述三个阶段后,黄河兰州段河谷坡体势能降低,在滑动面摩擦阻力的作用下,逐渐趋于稳定。
滑动面附近的土体,由于压密、固结程度提高,整个滑坡的稳定性也不断提高。
黄河兰州市城区主要跨河构造物1.桑园子火车站右岸里程K42+900-右岸里程K44+200
2.东岗镇黄河铁路桥右岸里程K41+500
3.黄河兰州段河道变窄
4.杨家湾铁索桥右岸里程K41+300
5.东岗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38+300
6.毛茨坪天然陡坎
7.雁滩高速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33+250
8.雁滩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32+400
9.金燕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30+600
10.城关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29+400
11.在建的元通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28+400
12.中山桥右岸里程K27+650
13.小西湖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25+250
14.七里河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22+200
15.银滩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17+750
16.在建的深安黄河大桥右岸里程K13+600
17.兰化管桥右岸里程K12+380
18.西沙桥右岸里程K5+050
19.原料管桥右岸里程K4+800
20.柴家台天然陡坎
21.南坡坪铁路大桥右岸里程K4+000
22.兰化排渣管桥右岸里程K2+800
23.刘兰公路入口
24.宣家沟口铁路桥
25.柴家台吊桥右岸里程K0+000。
兰州黄河水源一一地下水关系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上游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流经兰州的黄河水量、水质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由黄河水补给的兰州市地下水,特别是供饮用的水资源量和水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据部分研究结果,已污染的黄河水是地下水的污染源之一。
黄河水质的好坏对地下水源的影响很大,要保护地下水首先要保护黄河水。
黄河水对地下水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受污染的黄河水是否会危及地下水源?本文正是在前人大量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此作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以便为正确利用、开发和保护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1概述高、中、低山地;黄土丘陵峁兰州市位于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是一个东西长(约50km),南北窄(约2〜8km)的连续河谷盆地中的沿河带状城市。
受地质构造的控制,黄河在兰州段形成三个串珠状阶地型河谷盆地,即新城-河口盆地、西固-七里河盆地和城关-雁滩盆地。
黄河自西向东纵贯全市,市区位于西固-七里河盆地和城关-雁滩盆地,分割成城关、盐场、七里河、安宁、西固等五块自然小区。
盆地内部有5级高低不等的阶地,大多为冲积-洪积物所构成,二级阶地面积最大,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阶地。
兰州市大部分地面为黄土覆盖。
黄土丘陵是主要的地貌类型。
全市地貌可分为石质、沟谷地;河谷川台盆地;这三种类型分别占全市面积的65%、20%、15%。
市区海拔1520m,南有皋兰山,海拔2159m,北有九州台,海拔2067m, 地形相对高差最大约600m。
兰州断陷盆地及其周围的地层有前第三系变质岩、砂砾岩及夹泥岩和第三系红色砂岩、泥岩以及第四系松散层。
市区东部和西部为第三系红层隆起,第四系松散堆积较薄;市区中部为兰州断陷盆地,第四系堆积厚度大。
兰州断陷盆地四周均受到构造断裂的控制,市区发育多条北西西向、北北西向、北东向活动断裂,全新世以来继承性的北北西向断裂和相伴生的北西西向断裂多处见到新的活动。
主要存在有马滩断裂、雷坛河断裂、深沟断裂及黄峪断裂。
12黄兰州市地下水环境概况2.1水文据黄河兰州水文站的资料,黄河平均径流量从建站以来可分为三个时期:①1935-1968(共34)年,黄河兰州段未受到大型水利工程的影响,可代表自然状态,多年平均流量为1100m3/s;②1969-1986(共18)年,黄河径流受到刘家峡水库蓄洪和调流量作用,与建库前相比最大流量有所减少,最枯流量有所增加,多年平均流量为1034m3/s;③1987〜至今,黄河径流除受到刘家峡水库调节外,还受到库容更大的龙羊峡水库调节,使年内流量变化更趋平缓,多年平均流量为998m3/s o2.2地下水环境兰州市地处我国陇西黄土高原,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沿黄河两岸分布的带状城市,主体由两个北西西向盆地连贯而成,即西固一一七里河盆地和城关一一雁滩盆地。
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理化性质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理化性质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对于中原平原的灌溉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河的水质和水体理化性质的变化对于流域内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兰州段作为黄河流经的一个关键区域,枯水期和丰水期对于水质的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也对生态环境的细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理化性质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黄河兰州段枯水期的水体理化性质变化。
枯水期是指河流水位较低,水流较为缓慢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河道断面变窄,水体的流动性变差,导致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下降。
此外,高温和日照强度的增加也会加剧水体中的蒸发作用,使得水体的盐度升高。
枯水期还容易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升高,特别是氮和磷的含量会明显增加,这与枯水期农业排放、河道内堆积的底泥和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总的来说,黄河兰州段枯水期水体的理化性质相对较差。
接下来,我们来看黄河兰州段丰水期的水体理化性质变化。
丰水期是指河水位较高,水流湍急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水位的上升会导致河道断面变宽,水流速度增快,进而增加了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丰水期水体的流动性较好,有利于氧气的溶解和水体中的物质迁移。
此外,丰水期的水体中的盐度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降雨和冰川融化水的加入。
丰水期的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低,这是由于水流的湍急性导致了底部泥沙和富营养物质的悬浮物质被冲刷走。
总的来说,黄河兰州段丰水期水体的理化性质相对较好。
最后,我们来看黄河兰州段枯水期和丰水期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
研究发现,黄河兰州段的细菌群落结构在枯水期和丰水期有明显的差异。
在枯水期,由于水体资源的限制,细菌的生物量和多样性相对较低。
然而,一些耐逆性较强的细菌种群,如乳酸菌和厌氧菌,在枯水期可能会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这是因为枯水期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较高,同时氧气含量较低,这为厌氧菌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