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回风平巷掘进作业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405.00 KB
- 文档页数:38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回风平硐。
二、巷道用途及掘进目的:巷道用途是回风。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回风平硐巷道设计长度 m,服务年限 a。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2007年7月份开工,预计2011年3月份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设计说明书名称为《一采区设计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5年6月。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地质说明书名称为《回风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7年6月。
三、矿压观测资料属大地静力场型,简单型。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回风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概况巷道名称回风平硐水平名称1390水平采区名称一采区地面标高1420~1840m 井下标高1420m~1400m 地面位置地面相对位置:开孔位置位于工业广场四周采掘情况巷道位于副平硐旁边,间距为45m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对地面设施无影响预计揭露煤、岩层情况回风平硐开门后施工层位位于茅口组灰岩内,巷道以15°下山掘进105m后变平,变平掘进262m后将进入龙潭组含煤地层,在一采区范围内,巷道属于穿层巷道,穿过白瓦厂向斜和生纸山背斜,揭露的层位为茅口组、龙谭组地层。
巷道将三次揭露6中煤。
瓦斯瓦斯突出矿井,瓦斯中甲烷含量平均值为90.31%。
6中煤的瓦斯含量为14~15毫升/克·可燃质,瓦斯压力为0.5Mpa。
煤尘6中煤取样进行煤尘爆炸性实验,火焰长度、岩粉量均为0,该煤层无煤尘爆炸性危险。
煤的自燃对煤层还原样与氧化样着火点温度差在26~33℃之间,煤层自燃趋势等级为较易自燃煤。
地压地温16.5℃~35.5℃岩层产状煤岩层走向:26°~38°,倾向296°~308°,沿掘进方向煤岩层倾角为1°~4°,过白瓦厂向斜轴部后-1~-4°。
第一章工作基本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用途1、巷道名称:回风大巷及回风上山2、巷道用途:主要用于回风、行人等。
3、井上位置:位于井田中部,天然大山中。
4、主采煤层:15#5、煤层厚度:5.04m—6.57m 平均:5.81m第二节工作面四邻关系工作面北部为副斜井井筒,南部为开拓未采区,东部为运输大巷,西部为回风大巷。
本工作面布置于15#煤层中,延顶板水平掘进,四邻关系对掘进无大的影响,按初步设计平面图布置,南部200多米处为采空积水区,因此在掘进时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探水。
第二章地质概况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本井田内可采煤层共2层,分别为6#、15#煤层,因当前主采15#煤层,6#煤层回收矿井时可采,所以在此只表明15#煤层。
15#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6#煤层65.34—101.57m,平均84.59m,煤层厚度5.04—6.57m,平均5.81m,为稳定可采煤层,含0—3层夹矸,结构简单,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井田内可采煤层。
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该工作面总体构造为单一斜构造,井田位于山西沁水煤田东北部边缘,总体为一褶皱构造,共发育有2个向斜和1个背斜,在井田内还发育有2条断层和38个陷落柱,构造中等,属二类。
第三节预测瓦斯、火、煤层情况根据2007年6月7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煤矿15#煤层所作出的煤尘爆炸鉴定检验报告,煤尘无爆炸性。
据2006年12月阳泉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全市地方煤矿2005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批复”(阳煤政发[2007]10号)借鉴相邻矿井五指山煤业有限公司15#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9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37m3/min,按低瓦斯矿井规定对待。
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1、井田地表水:本井田及邻近河流属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井田内主要河流为前头河,由西向东流经本井田北部,最终汇入桃河,前头河属季节性河流,仅雨季有水,平时干涸,其余均为季节性流水的小山沟。
巷道掘进安全作业规程
1.保证平巷掘进质量,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按测量好的中线、腰线掘进,在巷道同侧每掘5米打浅眼,以便安装风筒不、线缆等。
2.风水绳连接前,必须打开风、水门吹洗干净管子内部碎石及杂物,并检查是否有漏风、漏水现象,注油后进行试机,检查工作面无安全问题后,方能开钻。
3.打眼过程中,保持钻机连续运转,开钻时,先水后风,停钻时,先风后水。
4.根据岩层情况,搞好炮眼排列,严格控制炮孔方向和深度,全部炮眼底要落一个平面上(除掏槽眼外),要坚持“三点一线”、“三点一面”的操作法,即钻机、钎子、炮眼必须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气腿、钻机、钎杆三者在同一平面。
5.气腿与地面的夹角以35º-50º为宜,人头部、胸部不准正对机座上部或以身体重心紧压机身。
禁止用扳手敲打钎杆,应用扳手拧脱。
6.一个工作面同时开动两台钻机时,要先安排好打眼顺序,在前面掌钎开门时,要注意安全。
7.不准打旧眼、残眼,有残眼和瞎炮时,新眼要距离该眼平行方向30厘米以上。
8.打眼过程中,如发现有故障或其他原因,应停机处理
完毕后再开始。
9.打完眼后,钻机要停水、注油、空转、试擦干净,放到干燥安全地点。
用风管清洗炮眼的粉尘细粒岩石。
10.打钻时必须风水齐全,否则不许开钻。
11.平巷两旁严禁堆废方(矿)及杂物,架设风水管严禁挤占运输道及人行道。
12.掘进上山或天井时,必须在坚固的平台上作业,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并有保护设施和可靠信号联系。
13.凡报废的井巷、老采区必须及时封闭,废井(巷道)入口处应设明显标志,采取措施禁止人员入内。
里苗锰矿
2020年3月18日。
巷道掘进安全操作规程(4篇范文)第1篇巷道掘进安全操作规程一、出渣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爆破后,应进行通风,处理浮石,清扫井圈,处理好盲炮后,方可进行作业;2、作业前,应详细检查有关设备和部件。
二、斜井、平巷口施工时,要及时架设支护和砌筑挡墙。
斜井、平巷掘进,爆破后,应有充分的通风时间,烟尘浓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工作面。
在没有机械通风时,必须按具体情况,规定足够通风时间。
出渣前,应首先敲帮问顶,检查处理工作面顶、帮的浮石。
撬浮石的撬棒,应有足够长度,以便人员能站在安全地点工作,并且以便清楚地观察浮石范围。
三、普通法掘进天井、溜井,应遵守下列规定:1、使用的工作台,必须牢固可靠;2、必须设置安全棚,距工作面的高度不大于6m;3、掘进高度超过7m时,应装梯子间、渣子间等设施,如没有梯子间,应设梯子,梯子上部应有护棚,防止崩坏梯子;4、天井、溜井应尽快与上部平巷贯通。
贯通前,不准在其间开凿任何工程;5、距上部中段7m时,必须在贯通地点设置警戒标志;6、采用下掘法的小天井,应用梯子作为人员上下之用,不许用爬绳上下人员,起爆方法应采用在井外起爆(电点火、导爆管、电雷管等)方法;7、溜矿格不得放空,应保留不少于一茬炮爆破下的矿岩量。
四、在不稳定岩层中掘进的井巷(包括采矿巷道),必须支护。
在松软或流砂性岩层中掘进时,应在永久支架至掘进工作面间架设临时支护,或采用超前支护。
五、需要支护的井巷,中途停止掘进时,支护必须跟至工作面。
六、架设木支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不得使用腐朽、蛀孔、软杂木、劈裂的坑木;2、架设支架后,在连接附近应用木块将梁、柱与顶、帮之间楔紧,顶板与两帮的空隙必须培严填实;3、斜井支架应加下撑和拉杆,坡度大于30度的斜井采用永久支护时,棚间应设顶柱;4、发现棚腿歪斜、压裂、顶梁折断及坑木腐烂等破坏现象时,应及时更换修复。
七、对各种支护的井巷,要进行定期检查。
井下的安全出口、升降人员的井筒,每月至少要检查一次。
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编写依据 (1)第二章井上下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2)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2)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2)第四节水文地质 (4)第五节其他相关情况 (4)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5)第一节巷道布置 (5)第二节支护设计 (6)第四章巷道施工 (17)第一节施工方法 (17)第二节施工工艺 (17)第三节装、运煤方式 (18)第四节管线敷设 (18)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8)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第一节劳动组织 (20)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20)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第六章生产系统 (22)第一节通风系统 (22)第二节压风系统 (24)第三节防尘系统 (24)第四节防灭火 (25)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 (25)第六节供电系统 (26)第七节排水系统 (31)第八节运输系统 (31)第九节通迅系统 (32)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2)第一节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41)第二节灾害预防 (35)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41)第一节施工准备 (41)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41)第三节顶板管理 (45)第四节防治水管理 (47)第五节机电管理 (49)第六节运输管理 (53)第七节掘进机使用及管理 (59)第八节其他 (63)第九节安全制度 (64)第十节针对性安全措施 (65)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回风大巷。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该巷道掘进的目的:承担全矿井回风任务并兼做安全出口通道。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回风大巷设计延伸长度为:1941米。
服务年限:至矿井回采完毕。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根据矿井接续分段进行延伸。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根据山西约翰芬雷华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神木县三江能源有限公司煤矿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开采设计说明书》。
回风大巷综掘施工作业规程根据生产衔接,由二处负责回风大巷掘进施工,为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特编制本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井上下及煤层对应关系巷道名称:回风井下组煤回风大巷。
巷道用途:回风大巷工作面采煤时的回风通道。
巷道位置:该工作面马头门连接处井底标高为+998.743m水平回风大巷。
第二节工作面上下左右四邻关系、采掘情况及影响该巷道为开拓巷道,周边均为未采区,为了加快建井速度,掘进期间巷道沿煤层顶板掘进进入回风顺槽。
附图1-1:回风大巷平剖面布置示意图第二章地质概况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15-3#煤层平均厚度为5.6~6m,倾角6~7°。
煤层之上为泥岩伪顶,厚度0.54—0.9m,灰黑色,厚层状,均匀层理,见大量植物化石;泥岩之上为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直接顶,厚度0.90—1.46m,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波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发育,含云母碎片,见少量植物化石;砂岩之上为16.50—18.50m厚的细砂岩老顶,灰色,中厚层状,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云母碎片,平行层理,泥质胶结,分选中等;煤层之下为直接底泥岩-粉砂岩,厚为0.72—2.04m,深灰色—黑色,中厚层状,均匀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发育,见大量植物化石;泥岩-粉砂岩之下为老底,为2.30—3.52m厚的中砂质泥岩—细砂岩,灰色—灰黑色,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波状层理,含泥质包体,见菱铁质结核。
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依据三维勘探资料显示当巷到掘进约至15#横贯时有一异常区的影响。
应提前做好影响区超前钻探工作,以此保证巷道安全正常掘进。
巷道掘进时必须严格执行“先探后掘”的方式掘进。
本巷道在15-3#煤层中掘进,15-3#煤层为弱含水层,在无构造沟通的情况下与上、下含水层无明显的水力联系,15-3#煤层距奥灰中间有100m的地层阻隔,一般对巷道掘进影响不大,但局部地段由于受构造影响,缩短了15-3#煤层与奥灰水的间距或使奥灰水直接接触,使之成为15-3#煤层的充水水源。
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吴文云施工单位:温州锐峰矿山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回风大巷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十月项目部会审卡工程名称: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施工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机电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经理:会审日期:2012年10月日会审意见:目录第一章概况......................................... - 4 - 第一节概述...................................... - 4 - 第二节编写依据.................................. - 4 -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 5 -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井下采空情况 .............. - 5 - 第二节地质情况................................ - 6 - 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 6 -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水文地质.................................. - 7 -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 8 - 第一节巷道布置.................................. - 8 - 第二节矿压观测.................................. - 8 - 第三节支护设计.................................. - 8 - 第四节支护工艺.................................. - 9 - 第四章施工工艺.................................... - 16 - 第一节施工方法................................. - 16 - 第二节凿岩方式................................. - 16 - 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 16 - 第四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 17 - 第五节综掘说明书............................... - 17 -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 19 - 第五章生产系统.................................... - 20 - 第一节通风..................................... - 20 - 第二节压风..................................... - 22 - 第四节防灭火................................... - 22 - 第五节安全监控................................. - 23 - 第六节供电..................................... - 24 - 第七节运输..................................... - 25 - 第八节排水..................................... - 25 - 第九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 - 25 -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经济技术指标..................... - 26 - 第一节劳动组织................................ - 26 -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 28 - 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8 -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 28 - 第一节一通三防................................ - 28 - 第二节顶板................................... - 29 - 第四节防治水................................... - 31 - 第五节机电............................. - 36 - 第五节运输.................................... - 38 - 第六节其他..................................... - 40 -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 41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规程所掘巷道为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圣鑫煤业有限公司回风大巷作业规程编制人:技术负责人:批准人:施工单位:编写日期: 2013.2.20前言 (2)第一章:矿井概况 (2)第二章:巷道布置及技术特征 (8)第三章:施工方法 (10)第四章:施工作业 (10)第五章:永久支护 (16)第六章:顶板支护质量监测 (25)第七章:通风工作 (30)第八章:供电、供水、排水、供风设备及能力 (35)第九章:施工组织管理 (37)第十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8)第十一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及避灾路线 (39)第十二章:工程质量标准 (54)附图:前言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圣鑫煤业有限公司矿建一期即将完成,按照上级批复计划,现开始施工二期矿建工程,掘进回风大巷,为采掘工作面形成通风系统,为保证回风大巷工程顺利施工,特制订本作业规程。
编制依据:1、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圣鑫煤业有限公司初步设计。
2、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圣鑫煤业有限公司2013年底矿建工程衔接计划。
3、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圣鑫煤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施工图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井田地理位置: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圣鑫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泽州县巴公镇西南北连氏西头村口,井田外东部为凤凰山矿和古书院煤矿,北部与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靖丰煤业有限公司相接,四临关系相对简单。
交通情况:该矿距巴公镇约8km处,东距长晋高速5km,距泽州北高速入口约3 km,距207国道约7km,北东距太焦铁路北板桥站约9km,距井田内东部陈大(陈沟-大阳)公路线1.5 km,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第二节地层及地质构造(一)、区域地质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盆地东南缘,居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太行山隆起),受不同时期、不同方向应力的叠加作用,形成了现存的构造形迹。
新华夏系构造控制本区的构造格局,井田构造形态与其密切相关。
区域地层为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
掘进作业规程矿井名称:兴义市兴富煤矿施工单位:兴富煤矿掘进队工程名称:31198回风巷编制人:赵显文编制时间:2013.7.1第一章工程概况一、主要工程概况31198回风顺槽开口点坐标为X= 2757182,Y=35467922,设计总工程量850m,方位250°,沿19#煤层顶板掘进。
开工时间:2013年7月5日预计竣工时间:2014年7月5日二、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先在主斜井联络巷安设两台局扇并将风筒接到开口位置,供电系统及其他施工服务安装好,并在开口处架设抬棚,同时,在开口处搪瓷镏槽将管线放下盖严实,所盖管线长度为开口点10米范围,接通风水管路,准备好支护材料,两闭锁安装好且功能正常后,经各业务部实验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
第二章地质说明书一、工程名称:31198回风顺槽二、工程位置:31198回风顺槽布置在31196工作面下部,开口点坐标为X=2757182,Y= 35467922,方位250°。
三、巷道周围开采情况:该巷上部有31198回风巷,东部为主平硐,下部为未开拓区域,西部为矿井边界。
四、地面建筑,地形情况对应地表无建筑、无公路、铁路等公共设施。
对应地面最高标高为2200米,最低标高为2070米。
五、巷道顶底板特征:19#煤直接顶板为粘土质粉砂岩,局部相变为浅灰色细砂岩,老顶为浅灰色细砂岩,泥质胶结。
底板为粘土质粉砂岩,含植物化石碎片。
六、瓦斯、煤层自然发火情况:19#层无煤层自然发为火现象,矿井属低瓦斯矿井,无煤层煤炸危险性。
七、地质结构情况:预计区内断层较少,构造简单、煤层及顶底板较稳定。
八、水文地质情况:19#煤层顶板一般不含水,预计在掘进中,仅在顶板被破坏的局部地段出现点滴状淋水。
工作面上方有老窑采空区,采空区内有积水,设计时必须留足隔水煤柱,并进行边探边掘的探放水工作。
九、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如需过断层等情况,请地质部门及时提供资料以便采取措施处理。
恩施州谭家湾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2012-05号工作面名称:+800回风平巷编制人:胡江枫施工负责人:黄明新总工程师:曾松平主管矿长:雷正春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800回风平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会审意见表会审时间:年月日恩施州谭家湾煤矿有限公司 2+800回风平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贯彻记录目录第一章概况 (5)第一节概述 (6)第二节编写依据 (6)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6)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6)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6)第三节地质构造 (7)第四节水文地质 (8)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8)第一节施工顺序 (8)第二节巷道规格及支护形式 (9)第四章施工工艺 (10)第一节施工方法 (10)第二节凿岩方式 (10)第三节爆破作业 (10)第四节装、运煤(岩)方式 (11)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11)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2)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第一节劳动组织 (12)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13)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第六章生产系统 (13)第一节通风系统 (13)第二节压风系统 (16)第三节防尘系统 (16)第四节防灭火 (17)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 (17)第六节供电系统 (18)第七节排水系统 (18)第八节运输系统 (19)第九节通讯系统 (19)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19)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21)第一节施工准备 (21)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22)第三节顶板管理 (25)第四节爆破管理 (26)第五节防治水管理 (29)第六节机电管理 (30)第七节运输管理 (34)第八节其它 (37)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800回风平巷二、巷道的用途:为了满足二采区工作面回风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700m。
服务年限:10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2012年3月开工,自2013年3月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本作业规程依据矿井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进行编制。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800回风平巷掘进工作面对应地面为荒山干沟,地势相对较平缓,无水体和建构筑物。
地面标高+880m~+890m,工作面至地表平均垂直高度为100~+110m。
该掘进工作面位于+800中心车场东侧,沿煤层顶板掘进至矿井东侧155m,掘进范围内无空区、无老窖,西侧邻Ⅱ级轨道上,北侧无其它采动情况,南侧邻+810东运输巷。
工作面平面布臵图附后。
第二节煤 (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掘进区域内煤层赋存较稳定,走向91°(271°),倾向344°1°,倾角4~6°,属近水平煤层;含夹矸0.2~0.4m,节理发育,伴有厚度为0.08~0.22m的伪顶,硬度f=0.7~1.5;煤层最大厚度0.95米,最小厚度0.40米,平均厚度0.65米。
所以掘进过程中,需要破一部分底板来保证巷道高度。
二、煤层顶、底板经井上(地面)井下(采煤坑道)实地调查: 煤层上部为块煤,下部为碎煤,前者约占81%,后者约占19%,含矸均率23.86%。
煤层伴有厚度为0.08~0.22m的伪顶,为灰黑色炭质泥岩,随采随落;直接顶板为浅灰色中厚层微晶白云岩夹深灰色生物屑白云质泥岩、薄层状硅质岩,厚度20~40m。
直接底板为黑色炭质泥岩,厚度0.10~0.23m。
老底板为薄层泥质微晶白云岩,含燧石结核生物屑微晶灰岩。
三、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二氧化碳涌出量、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2008年度湖北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中心对该矿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14m3/min,相对涌出量为8.4m3/t,本矿为低瓦斯矿井。
但是在局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及(回采工作面)瓦斯聚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所以必须确保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完好,通风量满足要求,同时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和有关规定,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防止积聚引起的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7年12月鉴定报告,矿井开采的煤层无煤尘爆炸性危险;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不易自燃。
第三节地质构造矿区位于三叉溪背斜北翼,近东西展布,为一向北北西波状平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倾向为310~350°,倾角一般为3~14°之间,地表产状零乱,倾角较大,一般为8-9°,深部产状较稳定,倾角较小,一般为7~8°左右。
矿区外缘出露良好的大隆组硅质岩段及吴家坪组灰岩段,其露头均较完整,未发现明显的断层构造形迹。
但在大冶组灰岩段中发现几处(如稻池、杉树塘、董家包等地)褶皱及断裂现象,断层走向以北西西为主,北东向次之,断面倾角49~78°,由于覆盖,断层的延伸长度、断距及断层性质不详。
根据钻孔剖面反映,大冶组地层岩石呈角砾状,较为破碎。
断层影响深度约70m,局部影响到大隆组灰泥岩段,深度约100m,对矿层未产生破坏影响,说明断层构造主要属表层垮塌或推覆构造。
其形成机制可能为大冶组灰岩在重力作用下,沿下部软弱层灰泥岩段的层面滑动挤压作用。
褶皱构造亦不发育。
地表主要表现为大冶组灰岩的不规则揉皱,揉皱的宽度及长度均较小,数米及数十米不等,深部主要表现为煤系地层局部性波状起伏褶皱,主要分布在后塘、龙洞湾、向家湾~牛路口等地,轴向为北北东或北东,起伏高差10~30m,宽度700~1000m,长度800~1500m。
两翼岩层倾角6~11°,对煤层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矿区构造较为简单,但地表构造较为复杂,总体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中等。
第四节水文地质矿区地势呈南高北低,南北中脊线高,北东、北西两侧低的斜坡地貌。
地表无较大水体,矿层位于当地基准侵蚀面以上。
大气降水可顺坡向自然向下排泄,下渗不多,故地形有利于排水。
矿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2d),吴家坪组(P2w),下统茅口组(P1m)。
上述各地层中均有碎屑岩类隔水层阻隔,在无断裂构造破坏的作用下,相互间不会发生水利联系。
因此,采掘井巷内发生较大规模的充水情况的可能性不大。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据实地调查,井下除局部地段略显潮湿外,一般都比较干燥,但在靠近采空区附近,由于采空区的不均匀沉陷,破坏了顶板的完整性,顶板滴水现象常见,一般3~24滴/分,属弱滴水带。
在节理裂隙发育,且上覆岩层厚度变薄的地段,地表水可直接沿顶板裂隙进入巷道与顶板水一道成为井巷水主要补给来源,水量一般随降水幅度而变化。
矿井正常涌水量一般为8.0m3/h,涌水量的变化与大气降雨密切相关,最大涌水量可达15.0m3/h,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施工顺序该工作面位于主平硐和+800井底车场东侧160m处延伸,沿煤层顶板掘平巷至指定地点,+800回风平巷掘进至东侧保安煤柱,保安煤柱距边界30m.按技术部门给定的腰线掘进至指点地点。
第二节巷道规格及支护形式一、支护形式及巷道断面规格:该巷道采用锚杆支护,断面为矩形巷道,其规其格为:宽2.2m,净高2.1m,水沟布臵在前进方向的右侧,深0.2m,宽0.3m,巷道成巷断面为4.68m2。
其锚杆支护采用Φ18㎜、长1.5 m的锚杆进行支护,纵向每米巷道锚杆根数不得少于3根,横向间距不超过0.7 m。
巷道断面及支护图如下:(图中单位mm)二、工程质量要求1并严格按设计施工。
2巷道净高、净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得超过+100mm、-50mm。
3水沟0.2m×0.3m,要能自流排放,巷道做到无积水。
4支护附件要齐全、牢紧。
5锚杆支护质量要合格,托盘四角要紧贴岩面,不合格的要重新进行支护。
6锚杆横、纵间距必须符合要求,严禁超宽。
7铁道铺设要平直,其坡度不得超过7‰。
8巷道左帮的管线吊钩间距不超过6米/个、风筒吊钩与风筒上的吊环一致,做到逢环必挂,并保证管线、风管吊平直。
第四章施工工艺第一节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炮掘,主要工序有:检查工作面、打眼、装药、爆破、排烟(尘)、洒水防尘、临时支护、出煤(矸)和永久支护等。
第二节凿岩方式采用湿式打眼放炮的方法爆破落煤(岩)。
使用YT-24型风钻打眼,风源来自地面(井下)压风机房。
第三节爆破作业一、爆破说明书本巷采用湿式打眼放炮的方法爆破落岩,使用YT-24型风钻打眼,风源来自地面(井下)压风机房。
使用煤矿二级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采用MFB-100型发爆器,正向装药,串联接线方式二次性起爆。
二、爆破原始条件三、炮眼布臵及装药量四、炮眼布臵图五、预期爆破效果第四节装、运煤(岩)方式一、装煤(岩)方式:采用人工将煤(岩)装入矿车内(后期计划采用耙岩机进行装车)。
二、运输方式:工作面的煤(矸)重车采用电机车直接牵引,经主平硐运输至地面矸石堆场。
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在掘进施工中所敷设的风水管路、风筒等均应按断面图中规定的位臵要求吊挂牢固整齐。
防尘管路安设平直,距地面高度不小于0.3m,吊挂牢固,拐弯处设弯头,不拐死弯,无漏水现象。
临时轨道的铺设必须符合规定,轨距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轨道间隙不超过5mm,内错差不大于2mm;轨枕间距不大于1m,构件齐全紧固有效。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设备及工具配备情况1 局部通风机2台(双风机、双电源);2 YT-24风钻1支;3高压风管Φ19mm、高压水管Φ10mm 各一根,另外Φ50mm的风管、水管各一根,随掘进长度延长而增加;4 G10风镐1支。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1、采用“两班十二小时”工作制组织生产,正规循环作业。
2、循环进尺1.7m。
3、劳动组织表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为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完成,迎头施工作业必须根据劳动组织的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工序,工序和工序之间尽量做到平行作业,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时利用率。
正规循环作业图表附后。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六章生产系统第一节通风系统一、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该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应按风速、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及人数、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等规定要求分别进行计算,并必须取其中最大值。
1、计算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⑴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按下式计算:Q = 60×V×S×K式中:Q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V —掘进工作面的风速,m/s。
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V取0.25 m/s;S —掘进工作面断面积,4.68 m2;K —掘进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取1.1则Q = 60×V×S×K = 60×0.25×4.68×1.1= 73.59(m3/min)⑵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及人数进行验算:①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验算:Q≥ 100×q×k式中: q—掘进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取0.08m3/min;k—掘进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的风量系数,取k=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