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煤矿1121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848.00 KB
- 文档页数:36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本规程根据《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设计平面图》、《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地质说明书》、《淮南矿业集团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煤矿安全规程》等资料编制而成。
二、工程概况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东侧为井田边界,西侧为南二13-1煤层胶带机大巷及南二13-1煤层轨道大巷,南侧为F110 断层。
根据施工方案,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从南二13-1煤层胶带机大巷拨门先施工胶回联巷一,到达回风大巷后先左拐弯向下施工回风大巷356m,按10°下山施工29.4m(平距)并与-570~-480m南翼(13-1)采区回风斜巷贯通后,退回综掘机至胶回联巷一交岔处并调头向上施工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698m)。
南二13-1煤层回风大巷施工方位348º(168º),施工总工程量约为1083.4m(平距)。
掘进巷道煤层情况:13-1煤层为黑色,暗淡~弱油脂光泽,煤层最大厚度为6.17m,最小为3.78m,平均5.0m,煤层倾角3.4°~6.4°,平均5°,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下部一般含一层夹矸,厚度0.30~0.60m,属稳定型煤层。
掘进巷道煤层顶、底板情况:总体上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度不稳定,直接顶上部发育有13-2煤,厚度为0.2~0.45m,发育较稳定;老顶为细砂岩,厚度为1.9~7.2m;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度为0.77~7.7m,其下发育13-1下煤,均厚0.6m,局部缺失。
掘进巷道水文、地质及瓦斯情况:本巷道沿13-1煤层掘进,施工期间的主要水害为13-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及断层构造裂隙水。
本施工巷道总体构造较为简单,地层走向近南北。
根据钻探及物探地质资料分析,影响本巷道掘进的断层主要为F109、DF49、DF44及DF42等4条断层,断层附近可能发育有次生小断层。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13-1煤层-648m以上瓦斯含量为2.92m3/t,-648~-760m煤层瓦斯含量5.14m3/t。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4 - 第二章地质说明.................................................................................. - 5 -一、地质说明书................................................................................ - 5 -二、地质构造.................................................................................... - 5 -三、水文情况.................................................................................... - 6 -四、石门揭穿煤层情况.................................................................... - 6 -五、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情况.................................................... - 6 - 第三章技术措施.................................................................................. - 7 -一、技术要求.................................................................................... - 7 -二、技术措施.................................................................................... - 9 - 第四章爆破说明书............................................................................ - 11 -一、爆破说明书.............................................................................. - 11 -二、装药结构图.............................................................................. - 13 -三、放炮联线图.............................................................................. - 13 - 第五章设备配备与选择.................................................................... - 14 -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工艺流程............................................................ - 15 -一、循环作业.................................................................................. - 15 -二、劳动组织.................................................................................. - 16 -三、技术经济.................................................................................. - 17 - 第七章风量计算. (19)一、按沼气涌出量计算 (19)二、按炸药量计算 (19)三、按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进行计算 (19)四、按风速进行验算 (19)第八章生产系统 (21)一、运料系统 (21)二、运输系统 (21)三、排水系统 (21)四、通风系统 (21)五、供电系统 (21)六、通讯系统 (21)七、防尘管路系统 (21)八、避灾路线 (21)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23)一、一般规定 (23)二、施工准备 (23)三、打眼、装药、放炮安全技术措施 (24)四、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28)五、支设临时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29)六、出煤矸安全技术措施 (30)七、架棚安全技术措施 (31)八、运料安全技术措施 (32)九、防止后路被堵塞的安全技术措施 (33)十、防止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34)十一、通风与瓦斯管理 (34)十二、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35)十三、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36)第一章工程概况22151工作面已经形成系统,由于煤层底版为泥岩、粉砂质泥岩,遇水易膨胀,底鼓严重,巷道压力大,长距离掘进及回采维修难度大。
编号:11---3新疆大北矿业有限公司井底车场卧底、整道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名称:井底车场编制人:刘虎根区队长:刘汉强施工单位:主井井队批准人:邵俊春编制日期: 2011 年2 月 17日执行日期: 年月日目录矿审批意见 (4)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5)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6)第一章概况 (7)第一节概述 (7)第二节编写依据 (7)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8)第一节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8)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9)第三节地质构造 (11)第四节水文地质 (11)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13)第一节巷道布臵 (13)第二节支护设计 (13)第三节支护工艺 (18)第四章施工工艺 (21)第一节施工方法 (21)第二节凿岩方式 (22)第三节爆破作业 (22)第四节装、运岩(煤)方式 (24)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24)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25)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第一节劳动组织 (26)第二节循环作业 (26)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8)第六章生产系统 (29)第一节通风系统 (29)第二节压风系统 (31)第三节防尘系统 (32)第四节防灭火 (32)第五节供电系统 (33)第六节排水系统 (33)第七节运输系统 (34)第八节通讯系统 (34)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4)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36)第一节施工准备 (36)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37)第三节顶板管理 (39)第四节爆破管理 (42)第五节防治水管理 (48)第六节机电管理 (49)第七节运输管理 (54)第八节其它 (56)矿审批意见单位及人员签字: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机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矿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负责人:传达人:班次:贯彻听传达人贯彻时间听传达人时间年月日姓名成绩签字年月日姓名成绩签字作业规程复查记录作业规程名称施工单位复查时间参加复查人员签字一、存在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矿井9-15煤层首采区轨道上山。
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吴文云施工单位:温州锐峰矿山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回风大巷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十月项目部会审卡工程名称: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施工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机电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经理:会审日期:2012年10月日会审意见:目录第一章概况......................................... - 4 - 第一节概述...................................... - 4 - 第二节编写依据.................................. - 4 -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 5 -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井下采空情况 .............. - 5 - 第二节地质情况................................ - 6 - 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 6 -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水文地质.................................. - 7 -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 8 - 第一节巷道布置.................................. - 8 - 第二节矿压观测.................................. - 8 - 第三节支护设计.................................. - 8 - 第四节支护工艺.................................. - 9 - 第四章施工工艺.................................... - 16 - 第一节施工方法................................. - 16 - 第二节凿岩方式................................. - 16 - 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 16 - 第四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 17 - 第五节综掘说明书............................... - 17 -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 19 - 第五章生产系统.................................... - 20 - 第一节通风..................................... - 20 - 第二节压风..................................... - 22 - 第四节防灭火................................... - 22 - 第五节安全监控................................. - 23 - 第六节供电..................................... - 24 - 第七节运输..................................... - 25 - 第八节排水..................................... - 25 - 第九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 - 25 -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经济技术指标..................... - 26 - 第一节劳动组织................................ - 26 -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 28 - 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8 -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 28 - 第一节一通三防................................ - 28 - 第二节顶板................................... - 29 - 第四节防治水................................... - 31 - 第五节机电............................. - 36 - 第五节运输.................................... - 38 - 第六节其他..................................... - 40 -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 41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规程所掘巷道为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煤矿⼯作掘进⼯作⾯作业规程第⼀章地质概况⼀、巷道穿越的煤(岩)层和围岩特征及其柱状图1、煤层情况:721001⼯作⾯穿越2#(九尺)煤,煤层厚度稳定;⼯作⾯标⾼930—1069m,盖⼭厚度510—647m;煤厚1.80—3.01m,平均2.41m,结构简单。
预计靠近杜⼉坪断层的区段倾⾓变化较⼤,可能达到7°以上,影响正常掘进。
⼯作⾯前部煤厚较薄,约 1.8m,托夹⽯掘进,后半部夹⽯会逐渐尖灭。
切眼附近煤层较厚,约3.01 m。
3、煤岩层综合柱状图(见附图⼀)。
⼆、地质构造及其平、剖⾯图1、褶曲:⼯作⾯设计切眼附近为⼀向斜结构,轴向北西,两翼倾⾓平均为7°。
2、陷落柱:参照南九盘区陷落柱实际揭露情况,预计本⼯作⾯陷落柱发育,数量8—12个,预计长轴30—80m,短轴20—50m。
3、断层:预计⼯作⾯前部断层数量较少,只发育在陷落柱附近。
4、地质预测剖⾯图(见附图⼆)三、掘进⼯作⾯周围的采掘情况本⼯作⾯北邻南⼤巷及南翼总回风巷,南邻杜⼉坪断层,东邻南九盘区,西邻721002⼯作⾯(未送)。
四、掘进⼯作⾯周围的预计⽔⽂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简单,地质构造附近有少量裂隙⽔。
最⼤涌⽔量0.05m3/min,正常涌⽔量0.001m3/min。
五、掘进⼯作⾯周围煤(岩)层预计⽡斯涌出量,煤层发⽕期、煤尘爆炸性等。
六、重要地质情况预报及提⽰1、杜⼉坪断层附近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煤层倾⾓变化⼤。
陷落柱、断层数量多、个体⼤、落差⼤、延伸长、顶板裂隙发育,会给掘进施⼯带来较⼤影响,届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措施。
2、地质构造附近顶板破碎,裂隙发育,应加强顶板⽀护及两帮的维护。
3、2#煤层由2#上与2#两层逐渐合并为2#煤,其层间距变化较⼤,届时根据其实际层间距确定具体⽀护⽅式。
第⼆章⼯程概况⼀、巷道⽤途简述721001⼯作⾯包括正巷、副巷、切眼。
副巷为回采时运料巷;正巷为回采时运煤巷;切眼内安装⽀架、采煤机、运输机进⾏回采。
掘进作业规程矿井名称:兴义市兴富煤矿施工单位:兴富煤矿掘进队工程名称:31198回风巷编制人:赵显文编制时间:2013.7.1第一章工程概况一、主要工程概况31198回风顺槽开口点坐标为X= 2757182,Y=35467922,设计总工程量850m,方位250°,沿19#煤层顶板掘进。
开工时间:2013年7月5日预计竣工时间:2014年7月5日二、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先在主斜井联络巷安设两台局扇并将风筒接到开口位置,供电系统及其他施工服务安装好,并在开口处架设抬棚,同时,在开口处搪瓷镏槽将管线放下盖严实,所盖管线长度为开口点10米范围,接通风水管路,准备好支护材料,两闭锁安装好且功能正常后,经各业务部实验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
第二章地质说明书一、工程名称:31198回风顺槽二、工程位置:31198回风顺槽布置在31196工作面下部,开口点坐标为X=2757182,Y= 35467922,方位250°。
三、巷道周围开采情况:该巷上部有31198回风巷,东部为主平硐,下部为未开拓区域,西部为矿井边界。
四、地面建筑,地形情况对应地表无建筑、无公路、铁路等公共设施。
对应地面最高标高为2200米,最低标高为2070米。
五、巷道顶底板特征:19#煤直接顶板为粘土质粉砂岩,局部相变为浅灰色细砂岩,老顶为浅灰色细砂岩,泥质胶结。
底板为粘土质粉砂岩,含植物化石碎片。
六、瓦斯、煤层自然发火情况:19#层无煤层自然发为火现象,矿井属低瓦斯矿井,无煤层煤炸危险性。
七、地质结构情况:预计区内断层较少,构造简单、煤层及顶底板较稳定。
八、水文地质情况:19#煤层顶板一般不含水,预计在掘进中,仅在顶板被破坏的局部地段出现点滴状淋水。
工作面上方有老窑采空区,采空区内有积水,设计时必须留足隔水煤柱,并进行边探边掘的探放水工作。
九、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如需过断层等情况,请地质部门及时提供资料以便采取措施处理。
荣县石桥煤业有限公司石桥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掘 011号工作面名称: 1201-1回风巷矿长: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编制人: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会审意见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生产:年月日通风:年月日机电:年月日安监:年月日掘进:年月日监控:年月日地测:年月日运输:年月日调度:年月日一、存在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编写依据 (1)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3)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 (3)第二节矿井地质 (5)第三节地质灾害 (8)第三章布置及支护 (11)第一节巷道布置 (11)第二节巷道支护 (122)第四章施工工艺 (144)第一节施工方法 (148)第二节凿岩方式 (144)第三节爆破作业 (144)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7)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17)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7)第五章生产系统 (18)第一节通风 (18)第二节供电 (23)第三节综合防尘 (23)第四节防灭火 (23)第五节安全监控 (23)第六节排水 (31)第七节运输系统 (24)第八节通讯系统 (25)第六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第一节劳动组织 (26)第二节循环作业 (26)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7)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9)第一节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及安全知识教育和学习 (29)第二节一通三防 (38)第三节顶板管理 (44)第四节爆破 (464)第五节机电 (494)第六节顶板 (45)第七节爆破 (496)第八节矿井涌水管理 (49)第九节机电运输管理 (49)第十节其它 (51)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53)补充内容:修改内容: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名称为1201-1回风巷。
二、巷道目的及用途主要用途:为1201-1采煤工作面回风等。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201-1回风巷全长475米。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3-1煤201综采面回风巷二、掘进目的及用途掘进目的是为3-1煤201综采面回风使用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一)、巷道设计长度:3000m(二)、服务年限:预计95.5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巷道预计2013年6月15日开工。
预计2014年10月竣工第二节编写依据1.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门克庆矿井及选煤厂井底车场平、剖、断面图S1434-114-1、3-1煤201综采面回风巷开凿2. 井筒实测地质柱状图。
3.《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
4.《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5.《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6.《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7.《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0.《煤炭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与评级办法》11.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技术规范、规程和规定。
12. 现场施工情况和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一、工程地质3-1煤201综采面回风巷位置位于3-1煤回风大巷中,距一号回风立井井筒中心线80m处以方位角180°方向为3-1煤201综采面回风巷中心线。
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揭露顶板情况,确保锚索入稳定岩层长度不得小于500mm各交岔处视揭露围岩情况加密,增打锚索加强支护。
该巷道顶部为200mm厚煤层顶板,煤层顶板上为颗粒级砂岩与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等隔水岩层成互层状分布,煤层底板岩层以粉砂岩、泥岩为主,含水性能极差。
二、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地温1、瓦斯据钻孔瓦斯测定成果,煤层甲烷含量在0.00~0.19ml/g²rad之间。
自然瓦斯成分中甲烷在0.00~12.25%之间,瓦斯分带为二氧化碳~氮气带及氮气~沼气带。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柳煤矿1121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设计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红柳煤矿二0一0年五月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柳煤矿1121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设计项目负责:宁煤集团杨吉平红柳煤矿李逵西安研究院丁湘技术主要负责:曹忠正曹海东张永红项目组成员:宁煤集团李玉民张忠富冯茂龙张力生陈占海谷保泽黄中正宗伟琴王军红柳煤矿杨松武陈和平冶玉海西安研究院牛光亮王皓赵宝峰何渊樊娟周建军王世东宁夏煤研所包永钢李春亮武振国张天兵编制:曹海东赵宝峰张永红绘图:赵宝峰张永红审核:王新报告完成:二〇一〇年五月目录1前言 (1)2矿井概况 (2)位置、交通 (2)地层 (3)煤层 (4)井田构造 (4)水文地质条件 (5)3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 (10)矿井充水水源 (10)矿井充水通道 (10)1121工作面充水特征分析 (11)4 疏放水可行性分析 (12)疏水可行性判别标准分析 (12)疏放水可行性分析 (14)疏水方式选择 (14)1121工作面涌水量预测 (16)5 1121工作面顶板水疏放工程设计 (21)目的和任务 (21)钻孔布置的原则与依据 (21)钻探工程设计 (23)5.3.1钻孔布置 (23)5.3.2钻孔结构 (23)钻孔参数 (26)钻探技术要求 (28)5.5.1地面观测孔技术要求 (28)5.5.2水文测井 (30)5.5.3井下钻孔技术要求 (31)5.5.4钻孔施工顺序 (31)6 疏降实验设计 (33)目的与任务 (33)疏降实验步骤和操作程序 (33)疏降实验方案 (34)疏排设施准备 (34)疏降实验进程安排 (34)疏降实验观测时距 (34)疏降实验组织系统 (35)疏降实验预期功效 (35)7 排水能力评价 (36)水仓有效容量 (36)顶板疏放进程排水方案 (36)排水设备及管路排水能力 (37)8 安全保障办法 (38)9. 附表 (39)疏降实验观测记录表 (39)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记录表 (42)钻孔水位观测记录表 (43)观测资料处置结果汇总表 (44)附图:神华宁煤集团红柳煤矿1121工作面顶板水疏放工程布置图(比例尺1:2000)1前言红柳井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东部地域,行政区划隶属灵武市宁东镇和马家滩镇管辖。
毕节市垭关煤矿1121回风探煤巷安全技术措施掘进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矿长:编制人:范孝虎2012年6月 20日1121回风探煤巷安全技术措施会审主持人:会审时间:会审地点:参加会审单位及人员:会审意见:1121回风探煤巷安全技术措施1121回采工作面现正在回采期间,为加大煤炭资源回收,经矿研究决定对风巷上帮煤柱进行回收,具体为:在回风巷进口30米左右上帮的钻场处开口,往上延30米再左转掘进80米,采用迈步后退式回采。
为确保安全顺利回采,特补充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掘进支护措施1、采用单体支柱腿加工字钢梁进行支护,巷道高1.8米,净宽2.1米。
排距800mm(顶板破碎时应适当缩小排距为500mm),直至掘进完毕。
2、单体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棵,初撑力不小于60KN/棵,并使用好防倒绳及防倒钩。
3、掘进工作面支架质量要求时时合格,发现不合格者立即整改,整改时应先敲帮问顶再加固支护。
4、支柱要迎山有力,支柱迎山为巷道坡度的1/6。
5、工作面放炮后,等半个小时以上方可进入工作面,以便完全吹走炮烟。
6、巷道要及时支护顶板,炮后最大空顶距离不大于1.6米,及时使用两根4.5米长9#工字钢(或单体支柱)前探梁临时支护,使用前探梁空顶距离不大于0.2m,掘进期间顶板不完整的,要重新过顶并接实背严。
7、巷道爆落的煤采用溜槽运输。
8、背顶半圆木直径不低于0.2m的半圆木,严禁使用腐朽变质及受损的半圆木。
9、背帮背顶必须用厚度不低于2厘米的方板,且棚与棚之间用3根撑木撑好。
二、工作面顺槽冒顶、煤壁片帮时装顶措施1、底板松软点柱钻底超过0.1m的区域支柱必须穿鞋,减少支柱下沉量提高支柱的支撑力。
2、漏液卸载支柱是工作面的一大隐患,必须及时更换。
3、严格控制开帮高度,避免架前空顶冒顶,造成倒架,若工作面煤壁片帮或断裂时应支设贴帮支柱。
4、工作面上使用的所有单体支柱都必须使用防倒设施,坏柱梁及时外运,多余支柱必须竖放整齐牢固。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样本格式)作业规程编制说明概述作业规程的编制主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技术操作规程、上级及集团公司有关文件规定以及采区设计、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等。
一、封面内容要按标准填写工作面编号、施工单位名称、编制日期、即投产日期。
二、附页内容填写要求1、作业规程编制完毕,必须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地质、通防、机电、运输、煤质、安监等部门技术人员进行集体会审。
编制人员根据会审后的意见对作业规程进行修改补充,并经会审人员、采煤副总工程师和生产矿长审查签字后,由矿总工程师批准生效。
2、对作业规程、措施审查意见不一致时,执行总工程师提出的结论性意见。
第一章概况本章的编写依据是地质说明书和采区设计方面的有关内容。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开采影响一、采煤工作面平面图(附井上下对照图)回采工作面平面图由地质部门提供蓝图。
回采工作面平面图标注的基本内容:1、比例:1:1000,制图人、审核人、地质科长、总工程师签字。
2、图例3、坐标及指北方向。
4、煤层底板等高线。
5、地面村庄、河流、建筑物、铁路、公路等的投影位置。
6、两巷煤层揭露小柱状(当煤层稳定时,每隔50米一个,煤层不稳定时,每个20米一个)。
7、巷道名称、标高及导线点(应注明变坡处标高)及四邻采掘情况。
8、主要生产系统的流向、通防设施布置等。
9、构造、断层地质要素、注明断层性质、落差和倾向。
10、工作面范围内钻孔及储量。
11、设计停采线位置。
12、煤层及顶底板综合柱状图(顶板厚度不小于8倍采高,标明煤岩名称、柱状、厚度、分层厚度、煤岩特征、顶底板类级)。
二、工作面位置与毗邻关系1、以井田水平、采区上下山为参照点叙述工作面位置。
2、毗邻关系是指工作面空间的相邻关系,包括上、下、左、右的相邻区域及顶(底)部的开采情况。
3、写明开采上下限标高。
三、工作面地面投影位置按实际比例填写受开采影响范围的地表建筑物、村庄、河流、公路、铁路等。
四、工作面开采对地表建筑物、主要井巷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主要写明工作面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范围,地表变形预计值(包括水平变形和下沉量);开采对工作面上、下部主要井巷的影响范围。
修文县天治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巷道名称:14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施工单位:掘进队编制:日期:2012年月日审批记录贯彻记录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二章编写依据第三章煤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第四章掘井方式、巷道布置及支护规格第五章施工方式与爆破第六章劳动组织及循环作业图表第七章主要生产系统第八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第九章避灾路线附图1:K4煤层顶底板岩性柱状图。
附图2:1402工作面布置平面图。
附图3:井下主要供电系统图。
附图4:炮眼布置图附图5:1402工作面通风系统图。
附图6:1402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图。
附图7:循环图表。
附图8:1402支护断面图。
附图9:工作面运输系统图附图10:工作面压风、供水系统图附图11:工作面防尘系统图附图12:工作面避灾路线图第一章概况一、巷道位置、用途及掘进的时间:(附平面图)第二章编写依据一、批准的设计或采掘计划已审批的天治煤矿(变更)《开采方案设计》、《安全专篇》。
二、其它技术规范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行业管理部门的文件精神、本矿采掘实际、煤矿安全评价条件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编制。
第三章煤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巷道围岩、煤层特征K4煤层位于龙潭组(P312)中下部,较稳定,厚度1.8~2.2m,平均2.00m,结构单一。
顶板:直接顶板为灰色泥质粉砂岩,强度低。
间接顶板为含黄铁矿结核的泥质粉砂岩,煤层上部0.30m呈块状;中下部为粉煤。
底板:直接底板为浅灰色粘土岩,强度较低,水稳性差。
煤层情况表附图: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2、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掘进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根据地质资料及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该区内无采空区水,无断层水;但掘进过程中可能遇少量裂隙水。
因此该项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单,无断层水,老窑水。
3、煤层的自燃性、爆炸性与瓦斯等级:据连续三年的瓦斯鉴定资料,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8]1540号)《对贵阳市煤矿200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能源发[2009]313号,关于贵阳市煤炭管理局《关于审批贵阳市煤矿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请示》的批复;黔能源发[2010]835号,关于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审批贵阳市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请示》的批复;本矿从2008—2011年连续四年都鉴定为低瓦斯,本次为低瓦斯矿井。
目录一.工程设计概况---------------------------------3 二.巷道支护选型设计-----------------------------4 三.地质说明书-----------------------------------5四.施工方法和作业方式-------------------------6五.巷道掘进-----------------------------------7六.作业图表、劳动组织、经济指标------------------8七.避灾路线--------------------------------------9八.通风方式、风量计算及风机选型------------------9九.供电和通讯------------------------------------10十.安全技术措施----------------------------------10 (一)、现场施工安全责任人员的确定------------------10 (二)、防瓦斯事故措施------------------------------10(三)、顶板管理及工程质量--------------------------11 (四)、防水、防火管理措施--------------------------14(五)、放炮管理措施--------------------------------15(六)、机电设备管理--------------------------------17(七)、提升、运料、运输措施-----------------------18(八)、防尘措施------------------------------------22(九)、其它----------------------------------------22一.工程设计概况1.设计概况1012风巷位于大湾子煤矿一采区西南翼,在1600运输石门石1点以南50米西帮为中开窝,按213°跟煤层顶板掘进,按3‰坡度掘进3m,3m后按同一中线方位板严格跟煤层顶板掘至一采区边界,巷道设计全长800m,巷底标高1599.742—1602.142,该巷道用于探煤及回风。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况概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于,运输巷标高~米,回风巷标高~米,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
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水平名称水平采区名称采区地面标高+ 米井下标高——米地面相对位置回采对地表的影响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走向长度m倾斜长度m面积㎡第二节煤层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4号煤层,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工作面范围内,4号煤赋存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厚度在~㎡之间,具体情况见表2。
煤层情况表2煤层厚度 m煤层结构煤层倾角()°开采煤层 4 硬度较硬煤种瘦煤稳定程度较稳定煤层情况描述4号煤层层位属二叠系附图1:地层综合柱状图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情况表3顶底板岩性厚度(米)特征基本顶粉砂岩、中~细粒砂岩10~15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细砂岩直接顶粉砂岩5~10深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泥岩伪顶无直接底粘土岩 5 浅灰色粘土质泥岩基本底粉砂岩、砂岩5~10浅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砂岩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及对回采的影响根据现有巷道揭露资料的勘探资料分析,开采范围内小型正断层较发育,掘进中共发现落差劲米以上断层3条,风巷切眼往外66米和166米处,分别发育一条小断层,落差分别为1米和1.5米,对回采影响不大.从掘进施工情况分析,开采范围内煤层顶板裂隙较发育,断层附近顶板岩性较破碎,预计在回采过程中还会出现隐伏小断层.断层情况分析表断层名称走向(° ) 倾向(° ) 倾角(°) 性质落差(米) 对回采的影响 F1 正有一定影响F2 正较大F3 正有一定影响二、褶皱情况及对回采的影响根据现有巷道揭露资料的勘探资料分析,开采范围内煤层形态为单斜构造,走向N50°E,倾向SE,倾角22°.第五节水文地质开采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未发现有滴水,淋水现象,相邻的采空区内基本无积水。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瓦斯高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m³/min,相对涌出量m³/min。
小山煤矿1121采面作业规程一、概况工作面编号1121采面储量(万吨)0.1工作面位置860西翼运输大巷340m处的12#煤层走向长度35m 煤层厚度 1.4m~1.8m 倾斜长度20m 煤层倾角200~350采煤方法走向短壁后退式落煤方法放炮落煤运输方式采面用刮板机运输、平巷用矿车接煤,人力推车支护形式DW16-30/100单体液压支柱最大控顶距 4.2m 最小控顶距 3.2m 采空区处理全部跨落式采面配风量424m3/min作业方式综合工作,分段作业劳动组织三班生产,边采边准针对性措施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加强顶板管理、必须及时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3、加强采面及上、下巷的特殊支护,确保支护齐全可靠。
二、回采地质说明书采区一采区工作面名称1121回采工作面与邻近采区及地面关系1121采面西翼为采空区,上下煤层未采动工作面特征走向长35m 开采煤层12#层倾斜长20m 可采储量0.09万吨储量预计平方面积700m2可采量0.09万吨回采率90%煤层情况厚度最大1.7m最小1.2m煤层小柱状倾角最大350最小200煤层结构结构较复杂煤的物理性质煤质较硬煤层顶底板岩性该煤层为倾斜煤层,倾角变化较大,结构较简单,直接顶为粉砂岩,厚度在6m~8m之,中厚层状结构中等稳定。
老顶为粉砂岩,厚度一般在10m~15m之间,中厚层状结构中等稳定。
底板为黑色泥岩,厚度一般在1m~2m之间,中等偏软岩层。
水文地质及其说明该工作面主要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雨,经裂隙渗入。
地质结构较简单。
瓦斯煤尘及自然瓦斯:1、经资质单位鉴定,该采面的C12煤层无瓦斯突出危险性。
2、经资质单位在2007年作瓦斯鉴定,该煤层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0.11m3/min,经掘进施工实践,该煤层瓦斯含量较低,本采面邻近地表较近,预测该采面瓦斯涌出量在2m3/min以下煤层:经资质单位鉴定,该煤层无爆炸危险性,由于煤质坚硬,故粉尘较少。
xx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掘2012 [01} 掘进工作面名称:1121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编制人:施工队队长:掘进科长:总工程师: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会审意见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机电矿长:年月日掘进科长:年月日安全科长:年月日通风科长:年月日后勤科长:年月日施工队队长:年月日调度室主任:年月日编制:年月日总工程师批准意见: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6)第一节编制依据 (6)第二节巷道布置 (6)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7)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7)第二节岩层赋存特征 (7)第三节地质构造 (8)第四节水文地质 (8)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 (10)第一节巷道断面 (10)第二节支护设计 (11)第三节支护工艺 (11)第四节轨道及道床 (11)第五节巷道排水沟及梯步 (12)第六节巷道管线布置 (12)第七节矿压观测 (12)第四章施工工艺 (12)第一节施工方法 (12)第二节凿岩方式 (13)第三节爆破作业 (13)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5)第五章生产系统 (16)第一节掘进通风 (16)第二节掘进压风 (20)第三节瓦斯防治 (20)第四节综合防尘 (20)第五节防灭火 (21)第六节安全监控 (21)第七节供电 (22)第八节排水 (23)第九节运输 (23)第十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23)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3)第一节劳动组织 (23)第二节循环作业 (24)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6)第一节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26)第二节顶板安全技术措施 (26)第三节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27)第四节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30)第五节机电安全技术措施 (31)第六节装载、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31)第七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33)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3)第一节避灾措施 (33)第二节避灾线路 (34)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编制依据一、1121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施工设计。
二、 1121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三、《煤矿安全规程》。
四、xx市通川区xx煤矿编发的《掘进工种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五、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节巷道布置巷道名称、位置及其用途,工程量、坡度、服务年限、开(竣)工时间等见表1-1-1所述。
表1-1-1 施工巷道一般情况表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井上下对照关系表第二节岩层赋存特征一、本巷道在T3xj5-1细砂、泥岩中施工掘进,岩石硬度系数为f=4~6。
二、本巷道瓦斯绝对涌出量:0.437m3/min。
三、岩层特征表:第三节地质构造本巷道岩层产状稳定,附近无大的地质构造。
第四节水文地质一、巷道与地表铅垂距离较大,地表水对该巷影响较小。
二、T3xj5-1细砂岩为弱含水层,有一定的导水性,因此在本巷道掘进过程中也得加强对水害的防治和治理。
附图1:煤层综合柱状图(见下页)xx煤矿掘进作业规程矿区含煤地层柱状图插图2xx煤矿掘进作业规程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第一节巷道断面1121工作面回风巷施工断面图第二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永久支护1121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支护形式采用11﹟矿工钢梯形支架支护第三节支护工艺一、11﹟矿工钢梯形(刚性)支架支护工艺:1、按800mm棚距架设支架,对使用的支架材料必须全面检查符合要求的才许使用。
架设支架应先按中、腰线、按设计规格找腿窝,腿窝挖深200mm见实底,支架岔角80°。
2、架棚式支架的架设“亲口”要严密合缝。
棚口要设置木质垫板。
以增加可塑性和加强稳固性,防止滑动而掉梁伤人或失效。
棚平面与巷道中线要垂直,水平巷道支架的前倾、后仰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偏差正负1°(1m垂线不大于17mm) 。
优良:偏差正负0.5°(1m垂线不大于9mm) 。
3、在架设棚梁时要搭设上梁工作台上梁。
工作台要设置稳固、安全可靠。
工作人员要互相协同动作,齐心协力上梁,防止碰、砸伤人员。
4、棚梁、棚腿架设好后,要严格背好帮顶,并设置好拉杆、撑杆,保证棚子的稳定性,防止松散围岩漏顶,造成各支架受力不均或失效而压坏支架,发生冒顶。
第四节轨道及道床一、按规定位置和深度铺设好轨枕,后摆道,并边钉道边量轨距。
按巷道的中心线及轨道中心线的相对位置将轨道找平、找直、钉牢、填实。
二、轨道质量要求:轨道构件齐全,螺丝紧固有效;轨道严格按设计参数铺设,且必须平直;轨距为600mm;枕距800mm;轨道接头间隔为≯5mm,高低、内错差≯2mm。
轨道型号为15kg/m,道床高度为320mm。
第五节巷道排水沟及梯步水沟布置在巷道下帮。
第六节巷道管线布置电缆悬挂在巷道的右帮,距轨面1.4m。
电缆用吊钩悬挂,吊钩间距为2m。
风、水管布置在架空人车吊挂横梁上靠巷道的上帮。
风筒吊挂在架空人车吊挂横梁上靠巷道的下帮。
第七节矿压观测一、观测对象:所施工巷道的顶板。
二、数据处理:生产科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处理,监测数据与支护设计不符时,应重新计算、改进设计。
第四章施工工艺第一节施工方法1121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施工方法为一次成巷施工方法。
所谓一次成巷,就是把巷道施工中的掘进、永久支护、水沟掘砌三项分部工程(包括永久轨道铺设和管路的安装)看成是一个整体,统筹安排,进行最大限度的同时施工,做到一次成巷,不留收尾工程。
本工程巷道围岩稳定,采取掘进与永久支护顺序作业方式。
1、掘、支间距为10~20米。
即先将巷道掘进一段距离(10~20米),然后停止掘进,边拆除临时支架,边进行永久支护工作。
2、水沟掘砌与基础同时进行。
3、永久轨道铺设紧跟永久支护之后进行,后移80~100米左右。
第二节凿岩方式一、采用YT28风钻湿式凿岩。
二、施工工序:打眼→装药→爆破→装矸→支护。
第三节爆破作业一、掏槽方式采用扇形掏槽,如下图炮眼布置正面图、俯视平面图、剖面图所示。
二、炮眼装填结构采用正向装填,联线方式采用串联联线,如图所示,要求每个炮眼必须装填水炮泥,水炮泥数量不得少于一个。
15、1m)19)炮眼布置正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第四节装载与运输一.装载与运输方式掘进的矸石由耙斗机装入矿车经:1121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碛头→+578m 水平回风平硐→地面二.装载、运输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安全设施的安设方式、运输距离等。
第五章生产系统第一节掘进通风一、工作面通风方式:压入式。
二、掘进工作面供入掘进巷道的实际需要风量计算1、按沼气涌出量计算Q掘=100/(1-C)QCH4kCH4=100/(1-1%) ×0.2×2=40.4(m3/min)2、根据《煤矿矿井设计手册》,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的计算公式计算Q掘=25A=25×3.84=96(m3/min)3、按最多工作人员数量计算Q掘=4N=4×15=60(m3/min)4、根据煤矿规定: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风筒出口风量(Q)不得小于96m3/min。
5、按最低风速和最高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低风量:1)、按最低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小风量:Q小=60×V低×S=60×0.15×4.7 =42.3(m3/min)2)、按最高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大风量:Q大=60×V高×S=60×4×4.7 =1128m3/min)Q小<Q掘<Q大符合。
3)、按掘进工作面温度和炸药量验算:掘进工作面温度和炸药量对应风量表掘4)、按有害气体的浓度验算。
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 1%;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100×QCH4/Q掘=100×0.11/81.25=0.135<1% 符合QCH4——掘进巷道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Q掘——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根据以上验算可知,本巷确定风量为600m3/min符合要求。
故本巷设计所需风量为600m3/min。
式中:Q掘------局扇风筒出口有效量,m3/minN ------同时进入工作面的最多人数,取15QCH4------掘进工作面绝对沼气涌出量,取0.11 m3/minC ------掘进工作面允许最高沼气浓度,1%KCH4------掘进工作面沼气涌出不均衡系数,取2.0V ------掘进工作面回风风流流速,m/sS ------巷道的净断面积,取4.7m2t------ 掘进巷道的通风时间,取30分钟A------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炸所用的最大炸药量,取3.25KgL -----掘进巷道到起爆点的距离,取最长200mV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允许最低风速,0.15m/sV高-----《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允许最高风速,4m/s三、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全风压供给风量计算:1、根据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吸入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巷口之间的风量计算,则Q掘2=V×S=0.15×60×8.5=76.5 m3/minQ掘2―――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吸入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巷口之间的风量(以不发生循环风为原则或风速不得低于0.15m/s),m3/minV---《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允许最低风速,0.15m/sS---局部通风机吸入口巷道的净断面,8.5m22、根据掘进工作面风筒漏风量计算,则Q掘3=P×L=5/100×600=19.842 m3/minQ掘3――掘进工作面风筒漏风量,m3/min。
P--掘进工作面风筒百米漏风率,P取5m3/100m。
L---掘进工作面风筒长度,m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全风压供给风量:Q全=Q掘1+Q掘2+Q掘3=592.5+76.5+19.842=688.842 m3/min根据局部通风机全风压供给风量688.842m3/min ,选用JBT52-2型局部通风机,在炮掘工作面时配风量不小于688.842m3/min,故局部通风机在安装地点配风量设计为700m3/min。
四、局部通风机选型计算1、局部通风机风量的确定:Q f = Qj/Φc=600/(95/150×100%)= 380 m3/min式中:Qf——局部通风机风量,m3/minQj——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Φc——风筒的有效风量率,%2、局部通风机风压的确定:hft = RQfQa+Qa2/D4= 628×(150/60)×(600/60)+(600/60)2/0.5= 15900Pa式中:hft——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Pa;R——风筒风阻,风筒直径为500mm时,取628N·S2/m4;Q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s;Qa——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风筒出口风量),m3/s;D4——风筒出口直径,取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