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
种子休眠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中植物种子有一种休眠期,它们不能立即发芽或结出植物。
问题是想要什么方法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呢?
第一种方法是改变温度。
种子在休眠期会保持一个比较低的温度,只有在达到一定温度才
能使种子萌发。
因此,只要改变温度即可打破种子休眠期。
但常用的方法是把种子烘烤在
高温环境中,或者在水中加热它们。
第二种方法是改变湿度。
大多数种子在高湿度时更容易发芽,所以可以使它们发芽以打破
休眠期。
在一定湿度下,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水中,或者使用一块布给种子擦拭水分。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化学的辅助方法来打破种子休眠。
这种方法包括使用激素、硝酸钾、碳
酸氢钠等来激活种子,使其能够快速发芽,打破休眠期。
但这需要专业技术,且有可能会
损坏种子,因此一般不推荐使用。
以上就是如何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介绍。
在种子休眠期,可以通过改变气温和湿度,或者
使用化学的辅助方法来打破休眠。
不过这些方法都时效性,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损坏种子,所以在使用时需要更谨慎。
种子发芽与休眠解除方法发芽一般种子操作注意事项1.刚买来或采收之种子,因为杂质可能会很多,此等杂质会影响到种子粒数的估算,因此需要先经过清理。
2.种子经常保存在干燥低温状态,不常用者置于-20℃冷冻柜,常用者分装后置于5℃冰箱;这些种子需要用胶袋或铝箔带紧密包装,并在包装内、外分别注明:1、购入(采收)日期,2、(品)种名,3、来源,4、发芽率,5、千粒重,6、含水量。
3.种子包装后置于密封罐之中,再置低温储藏。
从冰箱拿出种子后,须将密封罐置室温下若干时间,俟种子回温后才能打开取出包装,否则种子易吸水气。
拿到所需要的量后马上再密封装罐放回冰箱,勿放在室温下太久。
一般播种方法播种于土中土地整平,加水湿润后,先决定穴播或条播,然后挖穴或沟,务使播直。
播种深度常为1cm,微小种子常为3-5cm,但以各种植物的推荐深度为准,而且每粒的深度要一致。
播完覆土,并略加压使种子与土粒接触。
育苗选择适当的容器与培养土。
一般合适的培养土是2份腐植土、2份砂土与1份壤土。
培养土适度给水后放入容器内压实。
种子平均播于土面,然后用蛭石或粗砂粒拌培养土盖在种子上。
细小种子如四季海棠者,种子与细沙相拌后一齐播种,不用另盖土。
为防止培养土水分快速丧失,可用透明塑料纸封口。
一般发芽试验1.样品若无法立刻做发芽试验,需先置于冰箱内。
2.以卷纸法,进行发芽试验。
纸卷法是两张吸水纸在下,一张在上,种子平均铺于其中,然后如包春卷法卷起,再放入塑料带内,塑料带封口封上后,直立置于温箱中。
纸卷下端需折起,以防种子掉落。
纸卷内、外皆需置写标签,以防混淆。
吸水纸在使用前需先吸足水,然后拧干,直到整卷纸不再滴水。
3.发芽期间可能因水份蒸散而抑制发芽,因此每约三至七天,宜做观查,若水份不足时,宜略喷水,唯仍不可过量,特别如豆类种子等,所吸收水量甚多,需于卷纸后半天或一天后,马上观察是否要加水。
4.自卷纸那天起,通常七天后观察一次,十四天后再观察一次,共观察两次。
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无法发芽,即处于休眠状态。
为了破除种子的休眠并促进其发芽,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种子处理:有些种子需要特殊的处理才能破除休眠。
例如,硫酸浸泡法可用于某些硬壳
种子,将种子放入稀硫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种类),然后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
2.冷热水浸泡法:对于某些种子,冷热水浸泡法也可有效破除休眠。
将种子放入冷水中浸
泡数小时,然后转移到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最后再次用冷水冲洗干净。
3.磨砂法:通过研磨种子表面来破除休眠。
可以用砂纸或砂轮轻轻磨擦种子表面,去除外
层硬壳或表皮的一部分。
4.发芽刺激剂:使用化学性质的发芽刺激剂,如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3)或乙烯
(Ethylene),可以帮助破除种子休眠。
5.冷处理:有些种子需要经历寒冷条件才能打破休眠。
将种子置于低温环境中,模拟冬季
条件,一段时间后再转移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发芽。
请注意,不同种子对于破除休眠的方法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在尝试以上方法之前,最好先了解特定种子的特性和适宜的处理方式。
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也对种子的发芽起到重要作用。
破除小麦种子休眠的方法小麦种子休眠是对种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适宜的生长条件不满足时,种子会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延长种子的寿命并保护种子健康。
不过,对于种植者来说,这种休眠机制可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破除小麦种子的休眠。
一、冷处理法将小麦种子放入温度为4℃的冰箱中,保持10到14天。
这样可以破除种子的休眠状态,并促进种子发芽和成长。
但是,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小心掌握加温的时间和温度,否则有可能会对种子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
二、化学预处理化学物质可以帮助小麦种子破除休眠状态,促进种子的发芽。
普遍采用的化学品是硫酸氢钾,将小麦种子放入含有1%硫酸氢钾的水中,浸泡4-6小时后取出,用水洗干净。
这样可以促进种子的吸水率,增加发芽率。
三、人工伤害手动研磨小麦种子的外壳,增加种子的氧气和水分吸收,更有利于发芽和生长。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用植物保护剂来消毒处理受伤的种子,避免病原菌和真菌对种子造成影响。
四、种子处理剂利用种子处理剂可以促进小麦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在购买种子时,可以选择带有种子处理剂的产品,或是自己在家中制作,将种子浸泡在种子处理剂的水中,进行预处理。
这种方法需要根据产品说明或制作方法进行操作。
五、良好的环境条件除了以上的破除休眠的方法外,还需要为小麦种子提供生长所需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包括土壤的肥沃和湿度、气温、阳光等因素都会影响小麦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因此,种植者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情况,制定适合小麦种植的计划和方法。
总之,小麦种子休眠虽然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对于种植者来说,会影响产量和质量。
因此,采用上述方法破除休眠状态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从而增加产量。
但是,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小麦品种和生长环境,种植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播前破除草种休眠的化学处理法
有些种子到品种固有的大小、色泽和硬度,但又不发芽,被专家称为种子休眠,我们采用化学处理法来解决。
(一)无机化学药物处理法。
利用无机化学药物酸、碱等溶液浸种,使种子的种皮腐蚀开裂,透气透水性增强,使与种子中的抑制物质作用解除抑制,从而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快速萌发。
如用48%的浓硫酸浸泡草木樨种子30分钟,发芽率由4.5%提高到92.5%,用7%的氢氧化钠浸泡结缕草种子15分钟发芽率由55.6%提高到82.8%
(二)有机化学药物处理法。
用硫脲、甲醛、乙醇、丙酮、二氯甲烷、对苯二酚、秋水仙精、酒石酸、羟氨等处理种子均有破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
(三)植物激素处理法。
如经过氢氧化钠浸泡过的结缕草种子发芽率为80%,再用160毫克/公斤青霉素处理,发芽率可提高到89.5%。
这是因为青霉素能取代种子完成生理后熟中对低温的要求和喜光种子对光线的要求而促进种子萌发。
乙烯利可刺激休眠的紫花苜蓿、三叶草种子的萌发。
(四)气体处理。
如三叶草种子,只要用2.5%的二氧化碳,就可以将休眠打破。
提高氧气浓度可使透性差种子解除休眠。
种子播前应行处理,打破休眠后方在播种,就可以减少杂草的发生。
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
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无法发芽的一种自然保护机制。
为了提高种子
的发芽率和生长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除种子的休眠。
1. 脱水处理:通过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然后将其晾干,再次浸泡后晾干,反
复几次,可以破坏种子表面的坚硬保护层,促进水分的吸收,从而加快萌发。
2. 手动破坏外壳:钝化种子表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轻轻用砂纸磨去一部分
外表面,使用锤子小心地轻击种子外壳或用刀片轻轻割开一部分种皮,以便水分更容易进入种子内部。
3. 冷处理:将种子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中,模拟寒冷条件,可以刺激种子的休眠
解除。
此处理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低温处理的植物种子。
4. 浸泡处理:将种子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使其发泡或浸泡在一段时间后,然后
更换清水,并持续进行此过程几天,有助于除去呼吸抑制剂,加速种子进入发芽期。
5. 酸碱处理: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处理种子,可以破坏种子外壁或种皮,刺激
种子发芽。
但要注意,不同种子对酸碱度的要求不同,应根据种子的特性和种类进行合适的酸碱处理。
6. 可水煮处理:将种子放入沸水中,迅速烫煮一段时间,然后剪开种皮,可以
促进种子迅速吸水,加速发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每种植物的种子,解除休眠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尝
试以上方法之前,最好先进行一些背景知识的了解,查阅相关的植物手册或网上资源,以确保正确地解除种子休眠并提高发芽率。
种子休眠技术的破除奇招
种子休眠是影响发芽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有生理性休眠、抑制物质、硬实种子三种类型,现分别介绍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
一、破除生理性休眠的方法
(一)干燥储藏法有些种子生理休眠期短或休眠期虽长,但生长季节允许,如很多生态区的麦类种子均可将种子于干燥处储藏一段时间,休眠可自然消失。
(二)低温法即预先冷冻法。
农作物、蔬菜和花卉种子在5-10℃下于湿润发芽床上处理数日或更长时间,可解除生理性或不成熟休眠,如小麦5-10℃处理3天;树木类种子则通常在1-5℃条件下处理、4天至1年。
(三)高温法即预先加热法。
将发芽试验的每个重复种子放在同期良好的条件下,摊成一薄层,在适当的高温下干燥。
如花生40℃处理14天,水稻40℃处理7天,大麦和小麦30、40℃处理3-5天,高梁30℃处理2天,棉花40℃处理1天,大豆30℃处理10-12小时,黄瓜、芹菜、西瓜、胡萝卜30℃处理3-5天。
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方法种子休眠的概念:给予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仍不能萌发的现象称种子休眠种子休眠又分为: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静止状态(强迫休眠):由于外界环境不适宜而使种子的生长处于暂时停顿状态,这些种子称为静止状态种子。
静止状态种子只要给予适宜的(非特异性)萌发条件,如足够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就可以迅速萌发。
因此,静止状态又称为强迫休眠●生理休眠:休眠往往起因于内部的生理抑制或种皮的障碍,称为生理休眠,通常情况下休眠主要是指生理休眠种子休眠对植物本身来说是一种自身保护的生物学特性,是植物经过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对环境条件及季节性变化的生物学适应性。
这种能力对于植物本身的生存、种族的繁衍都是至关重要的。
种子休眠的原因1)种子未完成后熟有些种子采收后尚需经过一段继续发育的过程,或者完成形态建成,或者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达到真正的成熟,才能萌发,这就是后熟作用●1.种子脱离母株时果实或种子虽完全成熟,但胚的发育尚未完成,因而处于休眠状态。
例如,银杏、人参、冬青、当归和欧洲白蜡树等植物的种子或果实,胚的体积很小,分化不完全,结构不完善,必须在后熟期间使种胚继续发育完全后才能达到可萌发的状态。
后熟期间胚乳的物质能向胚运输转化,促进胚发育完全●2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尽管胚在形态上已经发育完全,但种子仍不能萌发,要萌发还必须在内部发生某些生理生化变化种子休眠的解除办法机械破损。
常用擦破、切伤种皮及去除种皮等方法促进萌发温度处理。
常用的是加热法,某些植物种子经日晒和用温水处理能促进萌发化学处理1.酒精处理可增加种皮的透性。
2.硬实浸入甘油可促进萌发。
3.可用浓硫酸处理,以增加种皮透水透气性。
4.GA处理能有效地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清水冲洗。
多数植物种子外壳上含有萌发抑制剂,播前反复冲洗,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层积处理。
要使需要后熟的种子能够萌发,温度条件十分重要。
后熟对温度的要求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在常温下,种子含水量较低,经干藏后种子才能萌发●二是对许多需后熟的种子来说,低温常是更重要的因子,这些种子要求在湿润条件下(如湿砂)预先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然后才能萌发。
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种子休眠是指在适合的条件下,种子暂时停止发芽和生长的现象。
这种休眠现象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解除,以促进种子更快地发芽和成长。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种子休眠解除方法。
1.手动处理对于一些种子来说,手动处理是解除休眠的常见方法。
首先,将种子放入湿润的沙子或纸巾中,然后将其放入一个带盖的容器中,以保持湿度。
然后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检查一次种子的情况。
当种子开始发芽时,它们可以被移植到适当的介质中继续生长。
2.温度处理温度对于解除种子休眠至关重要。
许多种子需要经历寒冷或热处理才能打破休眠状态。
寒冷处理是将种子置于低温下,通常在冷藏库中保存一段时间。
寒冷处理可以模拟季节变化,促使种子开始生长。
热处理则是将种子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以有助于打破休眠状态。
3.勾勒处理勾勒处理是通过人工方法划伤种子外皮来解除休眠。
为了实现此目的,可以使用刀片或砂纸轻轻刮擦种子的外皮。
刮砂的部分取决于种子的特性和种类。
勾勒处理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促使种子开始萌芽。
4.化学处理一些种子需要特殊的化学物质处理来解除休眠。
例如,硫酸和盐酸等酸性物质可以起到破除种子外壳的作用,促使休眠状态的解除。
液体处理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种子的特性和要求来确定,以避免损害种子。
5.水处理水处理可以帮助种子吸收水分,刺激其发芽。
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通常需要几个小时至几天的时间,以便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
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种子的外壳硬化或内部含水量不足的情况。
6.发芽激素处理有时候,向种子添加适量的植物生长激素,如激素类似物质GA3(赤霉素)或IAA(吲哚-3-乙酸),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
这种激素处理可以刺激种子产生生长激素的反应,从而解除休眠状态。
7.种子预处理有些种子需要特殊的预处理方法来解除休眠。
例如,将种子浸泡在沸水中,然后迅速转移到冷水中,可以帮助打破外层外壳,促进发芽。
另一种方法是将种子暴露在火焰或熔蜡中一小段时间,以促进休眠的解除。
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
1 . 机械破皮
这种方法用于改变硬的或不透水的种子。
擦伤种皮, 改变其透气性, 增加种子的透水、透气能力, 从而促进发芽。
可在砂纸上磨种子, 用锉刀挫种子, 用锤砸种子, 也可使种子与沙子、碎石等混合搅拌, 在进行破皮时注意不应使种子受伤。
2 . 水浸种
多数园林树木种子用水浸种后可以软化种皮, 除去抑制物, 缩短种子发芽时间。
不同树种应采用不同的水温进行水浸, 同时要注意水浸的时间不宜过长。
3 . 酸碱浸蚀
这种方法用以改变硬的或不渗透的种子的种皮。
浸在腐蚀性的酸碱溶液中, 经过短时间的处理, 使种壳变薄, 增加透性, 促进发芽。
4 . 沙藏处理
有些园林种子需要通过低温休眠, 种子才能发芽。
因此, 通过沙藏层积处理, 使这些种子在低温和湿度条件下完成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 消除种子内的抑制物质, 促使种子处于可发芽状态。
此外, 生产上常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发芽前的联合处理, 克服种皮的不透性和胚的休眠,促进休眠胚的种子发芽。
如可采用先用水浸种后沙藏或先酸碱处理后再沙藏等方法。
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摘要: 本文概述了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方法。
种子休眠是指有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而不能萌发的现象。
种子休眠主要有两种休眠类型即由种皮引起的休眠和由胚引起的休眠。
解除休眠的方法大体可分为物理解除、化学解除和生物解除三类。
干燥后熟、层积、变温和其它一些物理处理, 激素和其它化学物质溶液浸泡均可解除一些植物种子的休眠。
了解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休眠性的变化, 有利于及时采集种子和播种前处理种子。
关键词: 种子; 休眠成因; 解除方法种子休眠通常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发芽)的现象,是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以保持物种不断发展与进化的生态特性。
[ 1~3 ]。
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可归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胚本身的因素,包括胚的形态发育未完成、生理上未成熟、缺少必须的激素或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
第二类是种壳(种皮、果皮或胚乳等)的限制,包括种壳的机械阻碍、不透水性、不透气性以及种壳中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等原因。
种子休眠是由种子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但环境因素也影响种子的休眠,如未休眠的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离体胚置于潮湿的粘土或其它低氧气压条件下,种胚会休眠;豆科植物种子过度干燥,导致硬实率的提高;低浓度的氧气也诱导非休眠的苹果种子的胚休眠[ 3, 4 ]。
解除种子休眠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1物理方法1.1 干燥后熟高含水量的种子休眠期较长,适当降低种子含水量可以缩短或打破种子休眠。
许多种子刚成熟时具有程度不一的休眠性,但是在干燥的状况下, 休眠逐渐消失[ 5~6 ]。
许多胚休眠的种子采用干燥后熟往往有显著的效果。
干燥后熟的速度因植物种类、温度和种子含水量而异,与氧的供应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温度越低,干燥种子休眠维持的时间越久。
1.2机械处理通过机械的方法擦破种壳可提高种壳的透性,因而可打破因种壳透性不良而引起的休眠。
对硬实种子粒大者可以采用机械破皮法,小粒者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甘草(Glycyrrhiza uralrnsis)可机械划破种皮,更方便的方法是用3~4倍沙子混合后轻捣或轻辗,即可划破种皮[ 9]。
采用机械去皮和切除胚乳可显著提高兰引Ⅲ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种子的发芽率],去除种皮可显著提高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种子的发芽[11]。
类似的实验也证明硬实扁桃去除内种皮后可以大大缩短层积时间而促进萌发[10]。
1.3 层积作用1.3.1低温层积采用低温层积可打破种子休眠,这是目前广为使用的一种技术。
层积时种子必须混合水苔、砂、蛭石和泥炭土等介质,温度以5~10℃为宜。
低温层积能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促进种子发芽整齐度和苗木早期的生长发育;扩大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降低种子发芽时对光的需求;减少种子因处理、加工损伤或发芽环境不良等所造成发芽上的差异。
低温层积有三个要件,即适宜的种子含水量、低温以及氧的存在。
给水量不宜太多,否则氧气的供应受到影响,湿冷处理就可能失效[ 2, 4, 8]。
松柏等裸子植物、胚休眠的蔷薇科和种壳休眠的一些草本植物,在经过一段时间1~10℃湿冷处理后,休眠逐渐消失。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华山松(Pinusarm andii) 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等,经5℃低温层积处理后皆能提高发芽率,且发芽迅速整齐。
大多数植物种子经湿冷处理解除休眠后,需要移到较高的温度才会发芽,这是因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较高;若萌发所需的温度低则可直接在湿冷床上发芽,如蔷薇科一些植物的种子[ 1~4, 7]。
种子低温层积处理所需时间因植物种类而有很大的差异。
许多禾谷作物栽培种子仅须2~3 d即可,蔷薇科种子常需3~4月之久[ 3~4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种子若先经5℃层积3~4个月,然后再用过氧化氢处理,发芽率可再提高20%左右。
另外,即使是同种植物的种子,种源不同,通常对层积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也有差异。
1.3.2变温层积变温层积也称为湿温/湿冷作用。
有些植物种子需要较高的温度使胚后熟或胚根长出,然后需要低温打破胚芽生长,因此种子在湿冷处理前还需要先行一段高温吸湿的处理,才能解除休眠[ 9 ]。
如一些百合、牡丹及Viburnum的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在15℃以上的高温下约2~6个月,胚根逐渐发芽长出,可是上胚轴仍然无法生长,此时若将幼苗放在5℃下1~4个月, 地上部就可以正常地生长[ 3, 4, 9 ]。
研究发现暖温层积阶段,若采用变温如30~20℃或25~15℃,最后发芽效果皆较恒温为佳;在低温层积阶段,5℃被认为是最方便获得,具有与其它低温(10℃以下)同等的效果[ 2, 4 ],因此5℃被认为是低温层积处理的理想温度。
1.4 变温处理用变温(温度交替和温度变换)处理种子可解除休眠,因为变温有利于改变种皮的伸缩性而引起种皮破裂,并刺激种子代谢。
许多作物、禾草、花卉,特别是野生植物种子在日夜变温时的萌发比在恒温下更好。
交替温度是一个复杂的因子,至少有9种属性:高低温、温差、高温和低温持续期、升温和降温速率、循环次数和吸涨开始后变温循环起始时间。
温差通常用来检测变温的有效性,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变动才会打破休眠[ 4, 5, 9 ]。
高低温持续的时间影响种子休眠的打破,欧洲笋种子在低温下持续16 h比8 h效果要好。
此外,在各种温度下所经历的时间明显影响温差的有效性,如果每天用高温处理苦酸模种子16 h,要诱导90%的种子萌发,温差至少要10℃,而当每天用高温处理仅8 h,温差则只需5℃。
增加交替温度的次数,也利于打破种子的休眠。
1.5 其它物理方法处理热水浸泡可以软化种皮,去掉种皮表层的蜡质和油脂,增强种皮透性并能浸出发芽抑制物质,从而促进萌发[ 13 ]。
浸种的时间视种子大小、种皮厚薄及水温而定, 一般种粒小、种皮薄、水温高,种子吸水快,浸种时间要短,反之则长。
流水淋洗或漂洗、深井吊种均可去除部分种子特别是种皮中的抑制物质,可解除部分甚至全部种子的休眠[ 4, 9 ]。
电离辐射、静电场、磁场和超声波处理均可减轻或打破一些植物种子的休眠,如用适量C射线处理甘草、黄瓜和番茄种子加速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5, 7, 10 ];未经浸种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种子用场强为- 100KV静电场处理5min,发芽率比对照高37%,种子活力指数比对照提高3.3倍;用输出功率为250W、频率为1615 Hz的超声波发生器处理水稻种子5~10min,可以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2化学方法2.1 激素处理一些休眠种子可经由乙烯、赤霉素(简称GA)、细胞分裂激素(简称CK)、萘乙酸和乙烯利等植物激素处理而发芽。
GA能诱导产生水解酶,使种子中的贮藏物质从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如淀粉水解为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从而为胚所利用,促进胚后熟,有利于萌发。
已经证明,种子在GA中浸渍可以促进包括光敏种子在内的浅生理休眠种子的萌发,在去除种壳后,GA对打破中等强度的休眠也有效。
CK不影响胚的后熟,却促进胚的萌发。
CK仅对少数林木种子有的效果,对大部分种子作用不明显。
对休眠的卫矛(Euonymus fortunei)、人参和槭树种子,单独使用CK是无效的,但GA和CK联合处理种子可使种子萌发。
乙烯或乙烯利能刺激初生休眠的植物种子如花生、苜蓿、独脚金(Strigalutea)、苍耳和二次休眠的植物种子如莴苣和芹菜等种子的萌发, 对毛核木(Symphoricarp ossinensis)和药鼠李(Rhamnus Purshiana) 等木本植物和其它一些杂草的休眠种子也有显著的效果。
用激素处理时,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通常会改变处理的效果[ 2, 4 ]。
2.2 化学物质处理浓硫酸、高锰酸钾、次氯酸盐和过氧化物等氧化剂能解除种子休眠[ 3,4 ]。
浓度的氧气能解除许多植物种子的休眠;次氯酸钠打破野燕麦和卷茎蓼(Polygonum convolvulus)等种子的休眠;硬粒种子一般采用浓硫酸浸泡15~30min;利用过氧化氢解除樟树种子休眠是最近被发现的好方法。
硫脲、羟胺、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能刺激许多禾本科植物和双子叶杂草种子的萌发。
氰化物和H2S等硫氢化合物、迭氮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呼吸抑制剂对于种皮强迫休眠的大麦和莴苣等种子以及胚休眠的苹果种子都有作用。
烟熏法解除水稻种子的休眠效果显著, 40%以上的CO2浓度也能减弱莴苣等种子的休眠。
甲醇、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甲醛、对苯二酚等有机溶剂和丙氨酸、谷氨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等有机酸,一旦用于处理休眠种子,也会诱导萌发。
2.3综合法许多植物种子的休眠都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所以采取相应的综合方法,效果更为显著。
如:结缕草种子在选用10%NaOH分别浸种15min后,再加0.04~0.16g/L的赤霉素或1.0g/L乙烯利浸种24h的综合处理,解除休眠的效果较单一的好,并将平均发芽天数缩短了5~6d[12]。
桃(Prunus persica)种子为综合休眠,用赤霉素浸泡12或24h后再低温层积15d才能使其休眠解除[4]。
山桃种子采用400mg/L赤霉素处理并层积15d对发芽促进作用大,不仅能打破种子休眠,而且能有效促进茎伸长[13]。
3生物处理除了植物自身能合成的激素之外,其它一些生化物质, 如壳梭孢(菌)素、Cotylenol、Cotylenin E、独脚金醇(Strigo)等植物和真菌的产物, 能打破种子的休眠。
动物对有些植物果实的采食有利于种子萌发,赤麂取食南酸枣(Choerosp ondias axillaris)吐出果核,使果肉与种子分开, 免除了果肉对种子的抑制作用[ 7 ];对于有些硬实种子, 经过动物的啃咬、咀嚼等会破坏部分种皮,增加透水透气性;经过胃肠时, 消化液中的稀酸和酶等在一定程度上均会软化种皮,减弱种子的休眠性[ 7, 8 ],因此动物的取食对硬核的果树种子萌发是有利的。
4总结种子休眠对农业生产、造林和苗圃经营者而言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不同的休眠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打破, 结构休眠可利用割伤、磨破或部分切除等解除休眠, 或用硫酸和其它氧化剂处理;未成熟胚休眠可利用暖温层积解除休眠,而生理休眠则利用低温层积法。
对许多植物种子来说, 由于种子休眠是综合休眠, 打破休眠的方法也必须采用复合方法来处理。
由于不同方法之间的可替代性, 通常对于一种植物种子而言, 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有多种[ 2~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