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单人心肺复苏术评分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226.50 KB
- 文档页数:2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日期监考人得分项目技术要求分值扣分细则扣分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2解释不全扣1分未解释全扣准备1.着装:衣帽整洁,仪表端庄。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2.用物:治疗盘、盖缸(内盛大纱布)、弯盘、血压计、听诊器、木板、复苏安妮、手电筒、秒表。
6缺一件扣1分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评估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患者意识和运动及呼吸:呼叫患者,轻拍患者双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无运动、呼吸停止或仅有叹息样呼吸。
3.同时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近侧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确认无脉搏。
整个判断时间小于10秒钟。
10未确认扣2分拍打部位不正确扣1分未看胸廓扣1分评估不全扣5分未作评估全扣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操作步骤一人操作法1.立即呼叫他人协助抢救,记录呼救时间。
2未呼叫扣1分未记录时间扣1分2.立即去枕仰卧,卧于硬板床上或地上,或普通床加木板,枕头横立于床头,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3 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3.立即解开病人衣扣、裤带、暴露胸腹部。
2 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4.即刻行胸外心脏按压:(1)、定位准确,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贴紧胸骨的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另一手手指交叉握住)。
②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内收,前臂与胸骨垂直,借臂、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下陷5cm以上,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按压30次,(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频率100次/分以上。
20定位手法不正确扣2分双手不平行扣2分双肘未伸直扣2分位置不正确一次扣2分手掌离开一次扣1分动作过猛扣2分频率不正确扣2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5.检查并取下义齿,头偏一侧,置弯盘于口角旁,用纱布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心肺复苏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人)
考生姓名: 日期: 成绩: 考官: 项目
评分内容
分值 扣分 实得分
着装整齐(工衣、头帽) 1 器械准备(呼吸面罩、单向吹气阀)缺一扣1分
2 评估环境
2 准 备
记录开始时间
2 1.拍肩对双侧耳呼喊检查患者神志 5 2.大声呼救 5 3.摆放体位 5 4.检查颈动脉搏动 5 恣势、定位(不正确每项扣2分) 4 5.按压30次 速度、深度(不正确每项扣2分) 4 6.开放并清理气道
2 7.口对面罩吹气2次
2 按压操作恣势不正确,每个循环扣2分
8 每轮按压前正确定位(不正确每个循环扣2分)
8 速度至少100次/分钟(不正确每个循环扣2分)
8 深度>5cm (不正确每个循环扣2
分)
8 人工呼吸使用面罩动作不规范,每个循环扣1分
4 无每次吹气前开放气道,每个循环扣1分
4 8.按30:2
按压吹气
四个循环
无保持胸廓隆起1秒,每个循环扣1分
4 操 作 过 程 (步 骤)
9.再次检查颈动脉搏动、呼吸、全身反应、瞳孔及做好记录。
(缺一项扣1分)
5 总体评估
开始按压后至复苏成功,中途有中断按压超过10秒扣分(有一次即扣完)
10 总分
100
注:总得分低于90分不合格。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评分标准(100 分)序号1 2 3 4 5 6 7项目技术操作要求操以徒手操作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作和意识,抢救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口述)目的环操作者扫视现场,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双手境两侧平举、大声说“现场环境安全”。
评估操作者双膝跪于病人右侧,左膝平病人肩部(操意作者双膝与双肩同宽)。
识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同时呼叫病人“同志,你怎判么了?”,根据患者无反应判断病人意识断确定意识丧失,大声说“病人无意识”。
这位女士(男士且手臂伸直指向被求助者),快呼打 120!记录时间。
救颈操作者一手食指和中指指腹沿患者气管正中部位动向旁滑移 2-3cm,至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判断颈脉动脉搏动,判断时间 5-10 秒,小于 10 秒,小声搏数数计时 1001,1002,1003,1004,1005,1006, ⋯⋯动(计时 5~ 10 秒)及触摸动脉搏动的同时,看(胸部有无起伏)、听呼(耳朵贴近病人面部,听呼吸音),感觉(有无吸气流冲击面部),以判断有无呼吸判未扪及颈动脉搏动,无呼吸,大声说“颈动脉无断搏动,无自主呼吸”。
病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地面上,必要时垫复苏人板(硬板)。
口述:患者平卧于地面,双手放两体侧,身体无扭曲位解开衣领,放松腰带,暴露胸部。
确定按压部位:胸骨下三分之一,定位方法:两乳头连线中点。
胸按压方法:左手掌根放胸骨上,右手掌根放左手外背上,右手五指扣住左手,左手五指上翘,双臂心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
脏按压深度及频率:胸骨下陷5~ 6cm(成人),儿按童、婴儿至少下压胸部前后径的1/3,青少年压5-6cm,儿童 5cm,婴儿 4cm,迅速放松,掌根不离开胸骨,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同,按压频率100~ 120 次 / 分。
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2无目的扣 2 分漏 1 项扣 1 分,不2符合要求扣 1 分2221项不符合要求扣3 1 分,不记录时间扣 2 分1项不符合要求扣82分无动作扣 1 分 1 项4不符合要求扣 1 分2无动作扣 1 分1项不符合要求扣102分1项不符合要求扣82分1按压注意事项: 30 次为一组,按压的同时清晰计数,“第一组,一压,二压、三压、四压、五压、⋯⋯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第二组,一压、二压,⋯⋯二九、三十”先检查颈椎有无损伤,口述:颈椎无损伤清理呼吸道:检查口腔,头偏向一侧,清除异物开及分泌物;若无异物,需大声报告“口腔无异物,8放无活动性义齿” 。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人)姓名:得分:监考人:时间口腔护理【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的变化,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
表1-3 口腔护理操作规程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关爱患者,动作轻柔,边操作、边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对于凝血功能差得患者,要防止碰伤口腔粘膜及牙龈。
2、昏迷患者严禁漱口,需用开口器时,应从磨牙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助其张口)。
擦洗棉球不宜过湿,以防患者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擦洗时须用血管钳夹紧棉球,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操作前后要清点棉球数,有活动义齿应取下,浸入清水中保存。
3、对于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应观察口腔粘膜有无真菌感染。
漱口溶液的选择:1.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等渗盐水、2%-3%硼酸液、0.02%呋喃西林液。
2.轻度口腔感染朵贝尔溶液。
3.口腔感染、口臭1%-3%过氧化氢溶液。
4.真菌感染1%-4%碳酸氢钠溶液。
5.绿脓杆菌感染0.1%醋酸溶液。
肌内注射法【目的】l.需迅速发挥药效或不能经口服的药物。
2.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3.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的药物,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药效者。
表1-10 肌内注射操作规程总分:100分【部位的选择】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及大血管较远的部位。
以臀大肌为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定位方法】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向右侧一水平线,再从髂脊最高点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中心管道给氧法【目的】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表1-13 中心管道给氧操作规程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
2018年“心肺复苏术”技能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一、环境评
做好自我防护:观察周围环境(
估(2分)
二、判断与
1、快速到达患者右侧身旁,拍患者双肩(1分),分别对双耳呼喊(1分):2准备(15
喂!你怎么啦?重呼轻拍。
分)2、判断病人:正确触摸颈动脉:以患者喉结为定点标志(2分),食指10和中指沿甲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
检查有无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2-3cm,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2分),10秒(2分)。
同时判断呼吸:耳听有1分)。
口述病人情况(21分)。
1分),解开患者上衣,121分),口述:环境安全(1分)。
2操作要求分值扣分得分无呼吸音(1分),眼睛观察胸廓有无起伏(3、立即大声呼救:“快来人啊,抢救病人”(4、体位:置患者仰卧位于硬质平面上,可口述(暴露前胸(1分)。
三、胸外心分):患者无意识,颈动脉搏动消失,无正常呼吸,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定位方法正确(10分):方法: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点。
脏按压
按压手法、姿势正确:双手掌完全重叠(
(37分)
心手指翘起(4分)、两臂关节伸直并按压部位呈垂直方向(工呼吸比30:2(3分)。
四、开放气
算帐口腔及咽部: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道(25分)中指缠好无菌纱布伸入口内挖出污物(
分)。
1分),左手扒开嘴巴,右手食指、2分),如有活动假牙一并清除(23分)。
按压深度5-6cm(6分);按压频率100-120次/分(6分);胸外按压与人4分)、十指相扣(4分)、掌1030
5。
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科室: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项目评分细则:1.仪表端庄,衣帽整洁。
若不符合要求,扣2分。
2.用物齐全:纱布2块、弯盘2个、听诊器、手电筒、简易呼吸器及一次性无菌麻醉面罩、50ml注射器1个、手消液、治疗车、利器盒1个、标准四头带、储氧袋、吸氧装置。
若少一样,扣1分。
同时,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各1个。
3.检查简易呼吸器:各部件连接正确,气囊无漏气,麻醉面罩充气并连接。
若少一样,扣1分。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1.评估周围环境,判断意识:拍患者肩部,并双侧耳旁呼唤“喂!你怎么了?”看患者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
若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呼叫医生,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备抢救车、除颤仪或AED,记时间。
若不符合要求,扣1分。
3.判断颈动脉是否消失:操作者食指和中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位置)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同时检查呼吸是否正常,时间6~10秒,站于患者右侧肩部,解开患者衣领及裤带。
若少一项,扣2分;判断时间过短或超时,扣1分。
4.体位:将患者去枕平卧位在硬板床上或地上,解开患者衣领及裤带。
5.胸外心脏按压1)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男患者两连线中点。
2)方法: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手重叠其上,指量指交又,双臂伸直并与患者胸部呈垂直方向,用上半身重量标及肩臂力量向下用力按压,力量均匀、有节律。
按压间隙手可以放在胸上,但不能有力量。
频率100~120次/分,按压准与放松比1:1,按压时胸骨下陷,成人5~6cm;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手臂与患者身体垂直,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
若按压部位不正确,不得分;方法不正确,扣2分;按压深度不够、频率过快或过慢,各扣3分;或按照计数器显示1次不成功,扣0.5分。
6.畅通呼吸道:检查并口述颈部有无损伤,必要时头偏向一侧,清除患者口鼻咽污物,取出义齿。
若少一项,扣2分;清理口鼻咽污物少1个部位,扣1分。
柳州市中医医院
单人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心脏按压的定位,剑突上两横指或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由一只手的食指从两乳头划横线,另一手的食指定位在中点处)均为正确(贺主任发)
二、报警参数
1心率:自身心率上下的10%-20%。
下限不得低于40次/分,上限不得高于150次/分。
波速25mm/s。
2 血压:根据医生医嘱要求的设定范围,如果没有具体要求,根据正常范围设定SBP90-140mmHg,DBP60-90mmHg,MAP70-110mmHg 。
例:高血压. 颅脑手术.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医生医嘱进行设置。
波速25mm/s
3指脉氧饱和度:报警上下限设为90%~100%;或根据病情设置。
例:COPD 患者设为85%~100%。
波速25mm/s。
4呼吸:自身呼吸上下的10%—20%。
呼吸正常者,下限不得低于8次/分,上限不得高于30次/分。
波速 6.25mm/s。
三、注意:
1) 3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 导联心电图。
2) 5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A VR.A VF.A VT.V 导联心电图。
3) 最常用的是II 导联心电图。
4) 感知呼吸的电极I 导联时:RA 和LA;II 导联时:RA 和LL 。
单人心肺复苏评分标准一、操作前准备(10 分)1、环境评估(2 分)迅速观察周围环境,确保现场安全,无危险因素威胁施救者和患者。
2、患者评估(8 分)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喊(2 分),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同时触摸颈动脉(位置准确,时间 5-10 秒)(4 分),确认无动脉搏动。
观察呼吸,确认呼吸停止(2 分)。
二、操作过程(70 分)1、胸外按压(30 分)体位: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地面,施救者位于患者一侧(2 分)。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4 分)。
按压手法:双手交叠,手指翘起,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4 分)。
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但不超过 6 厘米(6 分)。
按压频率:100 120 次/分钟(6 分)。
按压与放松时间比:1:1(4 分)。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中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4 分)。
2、开放气道(10 分)仰头抬颏法:将一只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4 分),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6 分)。
3、人工呼吸(20 分)口对口呼吸: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孔(4 分),深吸一口气,双唇包绕患者口部,用力吹气,使胸廓隆起(6 分)。
吹气时间:每次吹气持续 1 秒以上(4 分)。
吹气量:见胸廓起伏(6 分)。
4、按压与呼吸比例(10 分)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 30:2(5 分),进行 5 个循环(5 分)。
三、操作后评估(20 分)1、复苏效果评估(10 分)再次触摸颈动脉(位置准确,时间 5-10 秒)(4 分),观察有无动脉搏动。
观察患者呼吸、意识恢复情况(4 分)。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2 分)。
2、整理与记录(10 分)整理患者衣物,将患者置于舒适体位(5 分)。
准确记录复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复苏效果(5 分)。
四、总体要求(扣分项目)1、操作过程中手法粗暴,导致患者损伤,酌情扣 5 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