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制图规则及工作流程 (1)
- 格式:ppt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65
设计院工作基本流程一、设计准备阶段:1、建筑专业调整平面方案先交本专业总工审定方案,再由其他专业制图人确定各自专业设计方案,最后填写方案审定单并由各专业总工审定方案。
(注:方案审定单中应详细标明设计阶段参考的资料)。
2、各专业反提条件,由建筑专业完善方案交付项目负责人。
3、项目经理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编制设计任务委托书。
4、项目经理将设计任务委托书提交各专业总工审定,补充相关内容(结构专业需注明钢筋级别)5、项目经理将整理完整的设计任务委托书及确认的方案图交由甲方签字确认。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1、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某一专业如遇到牵扯其他专业的变动需填写方案审定单并报本专业总工审定,同时通知项目经理。
如改动较大需告知甲方,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2、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各专业总工应在专业角度全程监督制图人员,保证出图质量。
3、各专业应做到最大化的为甲方考虑节约造价,必要时提供多种方案供甲方选择。
三、审图出图阶段1、各专业应做好施工图审定、审核以及校对工作,按要求填写校审记录单,制图人员除按要求改图外要逐条答复校审记录单中的各项问题。
2、审图工作结束后,由制图人制作出图文件(PDF格式),整理本专业的计算书。
四、在一个建筑工程当中参与的单位分为:建设单位(甲方、业主)设计单位(设计图纸单位)监理单位(甲方聘用的)施工单位(承包方、施工队、乙方)注:设计单位中分:方案组、效果图组、建筑施工图组、结构组、暖通组、给排水组、电气组,有些设计院会另外有动力专业组。
五、通常来讲,设计院是由这些设计专业组成的:工艺、化验、环保、储运、配管、管道材料、管道机械、外管、自动控制、设备(静设备)、机械、工业炉、总图、给排水、暖通、电气、电信、热工、测量、建筑、结构、技术经济、工程经济等等。
六、主要的过程包括:布局、设计、土建、配套、电气、仪表以及对应的设施建设。
当然,这里面呢,还有现在高科技的辅助工具,比如: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翻译、图书管理等等。
设计院绘图标准(讨论稿)为了使我公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特制订本标准。
以保证制图质量,提高绘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
今后,凡我公司承接的各类设计任务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时,均需依照本标准进行。
公司各专业各设计人员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需要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及资料提交总工办,以便今后对本标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1、工作目标(1).规范化——有效提高工程设计的工作质量;(2).标准化——提高工程设计的工作效率;2、工作范围本标准是我公司CAD制图的统一规则,适用于我公司建筑物、构筑物、非标设备制造及相关领域中的CAD制图。
3、一般规定工程制图除本标准规定外,严格遵照国家相关制图规范制图,要求所有图面的表达方式均保持一致。
绘图软件推荐使用天正或理正(理正建筑、天正建筑7.0),为保证与其他单位交流的方便,保留AutoCADR2004o4、图纸字体除投标及其特殊情况外,图纸均应采取以下字体文件。
图中汉字均采用简化的仿宋字,本单位采用样式FSD(英文V小字体>定义成mon.shx,大字体定义成fsd.shx,宽高比为0.80),字高以毫米为单位就是字号。
图纸名称样式FSD,字高8.0mm宽高比0.8说明文字标题样式FSD,字高5.0mm宽高比0.8标注文字样式FSD字高3.5mm宽高比0.8说明文字样式FSD字高4.0mm宽高比0.8总说明样式FSD字高5.0mm宽高比0.8标注尺寸样式FSD字高3.0mm宽高比0.8注:文字标注建议使用天正内部命令,保持中西文字体高度一致。
说明文字一般应位于图面右侧。
5、图纸幅面5.1 图纸幅面:mm5.2比例6、图纸编号一个工程中,整套图纸所注写的场地、构筑物、建筑物、道路、设备等名称要统一,各专业、各设计阶段的上述名称和编号应一致。
图号表述方式:图签中图号编法说明:以2003-100S-J-Ol・(Bl)-02-A为例说明如下:为方便查阅,采用如上形式的图号编法,其中2003为工程年份』OOS中100为该项目序号(表示该年的第几个项目)S为项目类型。
设计院绘图规范一、总则1、工作目标2、工作范围3、工作风格二、制图1、制图规范2、图纸目录3、图纸深度4、图纸字体5、图纸版本及修改标志6、图纸幅面7、图纸幅面8、图层及文件交换格式9、门窗表和材料表10、补充说明前言自1995年以来,我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推广下得到了全面普及,其应用已达到一定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使我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我们组织了总工办等设计人员,通过对我院近年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的经验、提炼和总结,制订本标准。
今后,凡我院承接编制的各类设计任务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均需依照本标准进行。
全院各设计人员在其具体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需要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及资料,提交给总工办,以便今后对本标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一、总则1、工作目标1.1规范化——有效提高建筑设计的工作质量;1.2标准化——提高建筑设计的工作效率;1.3网络化——便于网络上规范化管理和成果的共享。
2、工作范围本标准是建筑CAD制图的统一规则,适用于我院房屋建筑工程和建筑工程相关领域中的CA D制图及软件开发。
3、工作风格本标准为形成设计院绘图表达的风格的统一,不提倡个人绘图表达风格。
建筑制图的表达应清晰、完整、统一。
二、制图1、制图规范工程制图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建筑制图规范制图,要求所有图面的表达方式均保持一致。
2、图纸目录各个专业图纸目录参照下列顺序编制:建筑专业:建筑设计说明;室内装饰一览表;建筑构造作法一览表;建筑定位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楼梯;部分平面;建筑详图;门窗表;门窗图。
结构专业:结构设计说明;桩位图;基础图;基础详图;地下室结构图;(人防图纸);地下室结构详图;楼面结构布置;楼面配筋图;梁、柱、板、楼梯详图;结构构件详图。
电气专业:电气设计说明;主要设备材料表;平面图;详图;系统图;控制线路图。
大型工程应按强电、弱电、火灾报警及其智能系统分别设置目录。
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流程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流程:从规划到出图的完整过程一、背景介绍设计院作为建筑领域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为城市建设提供优质设计服务的使命。
在 design-build 过程中,施工图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详尽的指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设计院施工图设计的流程。
二、施工图设计流程概述设计院的施工图设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规划设计方案、绘制施工图、审查施工图、修改完善施工图以及出图。
每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确保最终的设计成果符合项目要求。
三、具体步骤1、规划设计方案:在规划设计方案阶段,设计院将根据项目需求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布局、空间需求、材料选用等。
2、绘制施工图:在绘制施工图阶段,设计院将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深化设计,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纸。
这一阶段需要考虑空间布局、细节处理、标高、比例尺等因素。
3、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图是确保设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建筑设计标准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阶段,设计院将对施工图纸进行内部审核,查找潜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正。
4、修改完善施工图:在审查完成后,设计院将对施工图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个阶段可能需要进行多次修订,以确保设计满足项目需求。
5、出图:最后,设计院将确认设计图纸的质量和格式,并编写目录和总结等。
最终的施工图纸将提交给施工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依据。
四、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设计院施工图设计的流程,包括规划设计方案、绘制施工图、审查施工图、修改完善施工图以及出图等阶段。
这个过程需要设计院的专业技术和严谨态度,以确保最终的设计成果符合项目需求,为城市建设提供优质的设计服务。
施工图设计流程施工图设计流程是确保建筑设计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在这个流程中,设计师们将概念设计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并确保其安全性。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施工图设计流程的各个阶段。
一、方案设计阶段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们主要进行的是对建筑项目的整体规划和概念设计。
建筑设计绘操作规程一、引言建筑设计绘操作规程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图纸质量和设计效果,统一绘图标准和规范操作流程的文件。
本规程旨在规范建筑设计绘图工作的各项要求,提高绘图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建筑设计过程中所有的绘图工作,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施工图等。
三、绘图软件要求1.采用专业的建筑设计软件进行绘图,如AutoCAD、SketchUp等。
2.确保使用的软件版本与团队内其他成员一致,以免出现兼容性问题。
四、绘图比例1.根据具体图纸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比例进行绘图。
2.常用比例有1:100、1:200、1:500等,根据设计需求确定。
五、图纸规范1.图纸尺寸: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大小进行绘制,如A0、A1、A2等。
2.图纸边框:包括图纸名称、设计单位、比例尺、图号等必要信息,并且符合国家标准。
六、绘图流程1.基础图纸绘制: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基础图纸。
2.详图绘制:在基础图纸的基础上,细化绘制各个构件的详图,包括柱子、梁、墙等。
3.标注和图例:对绘制的图纸进行标注,标明各个构件的尺寸、材料等信息,并添加图例说明。
4.图纸审查:由专业人员对绘制的图纸进行审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七、绘图注意事项1.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
2.标注清晰易读,避免模糊不清或混淆的情况。
3.使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保证整体的协调性。
4.图纸颜色使用规范,尽量避免多余的颜色和线条。
5.图纸保存和备份,确保绘图文件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八、总结本建筑设计绘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绘图工作,提高绘图质量和效率。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减少错误和纠正成本,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建筑设计绘操作规程是建筑设计流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院制图规则及工作流程图纸一、设计院制图规则1. 标准:制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要求,标准的名称、编号及工作内容必须明确。
2. 布局:图纸上必须合理布局,视觉清晰。
不同部分之间须有明显的分隔线。
3. 字体:字体大小应当适宜,字迹清晰,不得使用别拉字、快乐体等不规范字体。
4. 工具:制图必须使用规范的绘图工具,必须进行检查、维护。
制图人员必须掌握常用的绘图方法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技巧。
5. 画线:应采用规范的画线方法、画线顺序和线宽,不允许重迹、错迹、断续等不合规范的画线方式。
6. 符号:要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符号,符号的大小、线宽、线型和粗细应该合理。
7. 标注:标注语言必须简练、准确、规范。
标注位置应该正确,不得遮挡关键部位。
8. 比例:比例应该根据图纸的实际大小设定。
在制图、打印过程中要保证比例正确。
9. 图例:各类图例符号的用法,应按照相关规定规范使用。
10. 标题:必须对图纸进行定义。
必须标明图纸的名称、比例、绘图日期,并签名、盖章确认。
二、设计院制图工作流程图纸设计院制图工作流程图纸包括五个部分:资料收集、制定设计方案、设计评审、绘制图纸、图纸审核。
以下是详细流程。
1. 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是制图的第一步,了解客户需求和相关规定和标准,建立合理的图纸设计方案。
2. 制定设计方案制定设计方案是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标准和规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可行性设计方案。
3. 设计评审设计评审是将设计方案提交给设计师进行检查,审查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设计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验证方案。
4. 绘制图纸绘制图纸是根据设计方案细化而来。
在绘图的过程中,需遵循标准、规范进行绘图。
5. 图纸审核图纸审核是由专业的审核人员,对绘制完毕的图纸进行审核。
包括语言、比例、符合要求和规范等方面的审核。
审核结束后,提示审核结果,图纸合格才能交付客户。
以上是设计院制图规则及工作流程图纸的内容,必须严格遵守,确保质量和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信誉度。
设计院的绘图规则(好全)[本站推荐]第一篇:设计院的绘图规则(好全)[本站推荐]设计院绘图规则内容摘要:一、总则1、工作目标2、工作范围3、工作风格二、制图1、制图规范2、图纸目录3、图纸深度4、图纸字体5、图纸版本及修改标志6、图纸幅面7、图纸幅面8、图层及文件交换格式9、门窗表和材料表10、补充说明前言自1995年以来,我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推广下得到了全面普及,其应用已达到一定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使我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我们组织了总工办等设计人员,通过对我院近年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的经验、提炼和总结,制订本标准。
今后,凡我院承接编制的各类设计任务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均需依照本标准进行。
全院各设计人员在其具体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需要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及资料,提交给总工办,以便今后对本标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一、总则1、工作目标1.1规范化——有效提高建筑设计的工作质量;1.2标准化——提高建筑设计的工作效率;1.3网络化——便于网络上规范化管理和成果的共享。
2、工作范围本标准是建筑CAD制图的统一规则,适用于我院房屋建筑工程和建筑工程相关领域中的CAD制图及软件开发。
3、工作风格本标准为形成设计院绘图表达的风格的统一,不提倡个人绘图表达风格。
建筑制图的表达应清晰、完整、统一。
二、制图1、制图规范工程制图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建筑制图规范制图,要求所有图面的表达方式均保持一致。
2、图纸目录各个专业图纸目录参照下列顺序编制:建筑专业:建筑设计说明;室内装饰一览表;建筑构造作法一览表;建筑定位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楼梯;部分平面;建筑详图;门窗表;门窗图。
结构专业:结构设计说明;桩位图;基础图;基础详图;地下室结构图;(人防图纸);地下室结构详图;楼面结构布置;楼面配筋图;梁、柱、板、楼梯详图;结构构件详图。
电气专业:电气设计说明;主要设备材料表;平面图;详图;系统图;控制线路图。
设计院制图规则及工作流程讲解设计院制图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出具体的施工图纸,以供施工使用。
制图规则和工作流程是设计院制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详细讲解。
一、制图规则1. 符号规范:建筑设计中存在许多特定的符号和标记,这些符号和标记需要按照规范使用。
通常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作为制图符号的参考。
2. 图幅规范:图幅规范是指制图纸的尺寸、比例和刻度规范。
常用的图幅规范包括A0·, A1·, A2·, A3·, A4·等常规纸张尺寸。
3. 字体规范:字体规范是指在制图纸上使用的字体、字号和排版方式规范。
通常要求字迹清晰,字体大小要与制图范围相匹配。
4. 尺寸规范:尺寸规范是指制图纸上所标示的尺寸必须准确清晰。
制图时应保证所有的尺寸准确无误,并避免重复。
5. 比例规范:比例规范是指制图纸所标示的图形和尺寸与实际尺寸的比例。
通常采用1:100或者1:50等比例。
6. 标注规范:标注规范是指必须标明设计的相关信息,如地面高程、建筑材料、施工方式等。
并且,标注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二、工作流程1.方案设计:在项目初期,需要进行方案设计,明确项目需求,并制定相应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功能,制作出相应的设计图、方案图、构造图等。
这个阶段,主要职责是设计团队,包括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
2.设计确定:方案设计后,需要进行设计确定,明确设计方案,制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这个阶段主要职责同样是设计团队。
3.施工图设计:设计确定后,需要进行施工图设计。
建筑结构和设备的细节应该在这个阶段进行最终的设计和规划。
这个阶段的主要职责是项目经理和绘图人员。
4.审核:在绘制完施工图后,需要进行审核。
审核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和项目要求,对施工图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核对。
审核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设计水平,有熟练的审图技能。
5.批准:施工图审核通过后,需要进行批准。
设计院出图流程设计院出图流程是指在设计院内部进行图纸设计、审核、修改、批准和发布的一系列流程。
设计院出图流程的规范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因此设计院出图流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是设计院工作的重要保障。
首先,设计院出图流程的第一步是设计任务下达。
设计任务下达是指由设计负责人向设计人员下达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设计范围、设计内容和设计标准等,确保设计人员明确任务目标,明确设计要求。
接下来,设计人员进行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指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初步设计,并形成初步设计图纸。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设计要求,保证设计方案合理、经济、美观、实用。
然后,进行设计审核。
设计审核是指设计人员将初步设计图纸提交给设计负责人进行审核,设计负责人对初步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包括设计内容、设计标准、设计要求等方面的审核,确保初步设计图纸符合设计要求。
接着,进行设计修改。
设计修改是指设计负责人对初步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设计人员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并形成修改后的设计图纸。
设计修改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确保设计图纸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进行设计图纸批准和发布。
设计图纸批准和发布是指设计负责人对修改后的设计图纸进行最终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批准,并将批准后的设计图纸进行发布,确保设计图纸得到有效的应用。
在整个设计院出图流程中,设计负责人起着重要的监督和指导作用,设计人员则是流程中的主要执行者。
设计院出图流程的规范和高效性需要设计负责人和设计人员共同努力,确保设计图纸的质量和工程进度。
综上所述,设计院出图流程是设计院内部的重要工作流程,规范和高效的设计院出图流程是设计院工作的重要保障。
通过设计任务下达、方案设计、设计审核、设计修改和设计图纸批准和发布等环节的有机衔接,确保设计图纸的质量和工程进度,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