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形颜色(1)
- 格式:ppt
- 大小:5.32 MB
- 文档页数:58
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与汽车色彩的象征意义可以满足人们追求时尚、体现个性的需求。
一、汽车外形行驶在道路上的汽车外形各有不同,而确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即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机械工程学要求动力性好,操纵稳定性好等;人体工程学要求驾乘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舒适性好;空气动力学要求汽车外形应该具有良好的流线形。
所谓流线形,是指空气流过不产生旋涡的理想形状,流线形应用的最高境界是飞机的机翼.目前汽车的外形均是流线形的变化形.从1886年开始,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汽车技术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富特色、最有直观感的当数车身外形的演变。
1.马车形车身1886年,德国戴姆勒和本茨分别试制成功第一辆汽车,但当时汽车车身基本还是沿用马车造型(图1-43a,b,c)当时的马车形车身与我国古代的兵车车身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不过是在车轮上加上坐椅,车身上部敞开或川活动篷布来避雨挡光。
这样的车身难以抵挡强烈的风雨侵袭,对于乘坐者仍然有极大的不便.2。
箱形车身由于马车形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二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它很像一个大箱子,箱子上部装有门窗,实际上只是将原来的马车车身上做了局部的改进,人们把装有这类车身的汽车称为箱形汽车(图1—44 a、b)。
说起箱形车身,不由让人想到我们现在乘坐的客车,现在的客车车身不论是豪华型还是普通型,也不论车身内饰和外形如何变化,供乘客使用的空间不过是一个长方体的箱形空间,也就是说,箱形车身延续至今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生命力.箱形汽车的行驶阻力妨碍了汽车高速行驶,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新的车形。
3。
流线形车身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首先采用了流线形的车身外形。
1936年福特公司研制成功林肯和风牌流线形汽车。
此车散热器罩颇具动感,俯视整个车身呈纺锤形,很有特色(图1-45a,b,c,d)。
1933年德国波尔舍把甲壳虫的自然美如实地、天才地运用到车身造型上,设计出了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会滚动的小汽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交通工具》,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会滚动的小汽车”。
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小汽车的构造,认识小汽车的滚动原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小汽车的形状、颜色和滚动状态。
2. 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细节的能力,理解小汽车的滚动原理。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汽车的滚动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小汽车的形状、颜色,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汽车模型、卡片、挂图、教学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小汽车玩具,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小汽车的形状、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卡片和模型,讲解小汽车的构造和滚动原理,让幼儿动手操作小汽车模型,观察滚动状态。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制作小汽车,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制作的小汽车。
4.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分享制作过程和成果,讨论小汽车为什么能滚动。
六、板书设计1. 小汽车的形状、颜色2. 小汽车的滚动原理3. 幼儿制作的小汽车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的小汽车,并用语言描述它的形状、颜色和滚动状态。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红色的小汽车,它的形状是长方形,四个轮子可以滚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制作、讨论等环节,让幼儿了解小汽车的构造和滚动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描述,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其他交通工具,了解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运行原理,培养幼儿对交通工具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小汽车的滚动原理。
2.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汽车的形状、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