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变保护配置
- 格式:ppt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13
变电站常见接线方式及主变保护配置一、变电站常见接线方式1.单母线单母线变电站是指一组电容电抗器及配电变压器所在的变电站,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与母线相连接,低压侧供给负荷。
单母线变电站具有线路灵活性高、投资经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2.双母线双母线变电站是指通过两条独立的母线组成的变电站,高压侧两条母线相互独立,低压侧各自由配电变压器供给负荷。
双母线变电站的优点是可随时采用断路器刀闸隔离进行检修和维护,同时工作电容电抗器的校验对比也方便。
3.半导体接地半导体接地是指采用半导体元件来接地,使得接地电阻小、容量小,绝缘电阻高,接地点可选用任何地点。
半导体接地还可以实现无延时故障处理和局部故障区域自动隔离,防止电流增强造成的电气火灾,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4.反并联接法反并联接法又称“Y-△变换”,是指将三相电感等分成Y形和△形两组并联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降低接地系统在三相短路时的故障中发生零序电流的可能,减小故障电流,也可以降低电压三相不平衡时产生的零序电流。
二、主变保护配置主变保护是指为保护变压器在运行中免受故障的干扰,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变压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1.绕组保护绕组保护是指在变压器的绕组中采用CT电流互感器,对变压器高压和低压绕组的电流测量并比较,以判断绕组是否发生了短路或过载等故障。
绕组保护还包括过流保护、正序反序保护、微分保护等保护方法。
2.油位保护在变压器的油箱中安装有油位指示器,当油位下降到一定阈值时,触发油位保护,防止变压器在缺油的情况下继续运行并损毁。
3.过载保护过载保护是指在变压器电流超过额定值一定时间后,触发保护装置,断开故障电路,保护变压器不被损毁。
4.油温保护油温保护是指在变压器油温达到一定阈值后,触发保护装置,防止变压器油温过高导致损毁。
变电站常见的接线方式有单母线、双母线、半导体接地和反并联接法,而主变保护包括绕组保护、油位保护、过载保护和油温保护等。
主变保护配置及整定原则第3页共48页 1. 变压器的故障类型有哪些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内部和外部故障两种。
变压器的内部故障指变压器油箱里面发生的各种故障。
油箱内故障包括各相绕组之间发生的相间短路、单相绕组部分线匝之间发生的匝间短路、单相绕组或引出线通过外壳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以及铁芯的烧损等对变压器来说这些故障都是十分危险的。
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弧将引起绝缘物质的剧烈气化从而可能引起爆炸。
这些故障应立即加以切除。
变压器的外部故障是指油箱外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
内部故障主要靠瓦斯和?疃 ;ざ 髦鞅浔;づ渲眉罢 ㄔ ?第4页共48页切除变压器外部故障一般情况下由差动保护动作切除变压器。
速动保护瓦斯和差动无延时动作切除故障变压器而在变压器各侧母线及其相连间隔的引出设备故障时若故障设备未配保护或保护拒动时则由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延时跳开相应开关使变压器脱离故障。
2.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有哪些1由外部相间、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2中性点过电压3超过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4漏油引起的油面降低5冷却系统故障及因此而引起的温度过高6大容量变压器的过励磁和过电压问题等。
对于大容量变压器由于其额定工作时的磁通密度相当接近于铁芯的饱和磁通密度因此在过电压的作用下还会发主变保护配置及整定原则第5页共48页生变压器的过励磁故障。
3.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配置原则为了防止变压器在发生各种类型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连续运行变压器应装设以下保护1、针对变压器内部的各种短路及油面下降应装设瓦斯保护其中轻瓦斯瞬时动作于信号重瓦斯瞬时动作于断开各侧断路器。
带负荷调压变压器充油调压开关亦应装设瓦斯保护动作于跳闸。
2、应装设反应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的多相短路及绕组匝间短路的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瞬时动作于断开各侧断路器。
3、对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主变保护配置及整定原则第6页共48页电流根据变压器容量和运行情况的同以及对变压器灵敏度的要求不同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负序电流和单相式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带时限动作于跳闸同时可作为变压器内部短路及相应母线及出线的后备保护。
简述110kV主变压器保护的基本配置【摘要】本文主要从运行的角度,对主变保护的基本原理、接线、装置空开配置、装置硬压板配置做了简单的概述,理顺主变保护的配置,对装置接线、空气开关、硬压板有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主变保护;空开配置;压板配置1 概述随着电力系统一体化管理的全面展开,对变电站运行人员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个人业务技能水平的要求会更加苛刻,不学习就满足不了现在的运行要求,就不能保证安全的运行,学习势在必行。
作为变电站的核心设备,主变压器我们不但需要懂得一次部分的维护,也需要知道二次部分的基本保护配置及原理,为此下面就对主变保护基本配置进行简单的梳理。
主变保护根据反映参数不同,可分为电气量保护和非电气量保护;而根据保护的不同作用分为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具体是:重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构成了主变的主保护,而主变各侧配置相应的后备保护。
2 主变差动保护差动保护即是主变的主保护之一,是归属于电气量保护,以各侧的电流为参数,用于保护变压器内部、套管及引出线上的各类故障,保护范围为三测电流互感器之间,差动保护动作后跳开三侧断路器,一般配有专门的差动保护装置。
差动保护装置具体有差动速断和比率差动,还会配置有各侧的过流保护(一般不投),具体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Id为差动电流,Id =︱I1+ I2+ I3︱I r 为制动电流,I r =0.5﹡(︱I1︱+ ︱I2︱+ ︱I3︱)ICDSD为差动速断电流定值,ICDQD为差动启动电流定值(与比率差动有关)。
KB1、KB2为制动系数,与比率差动有关。
由于差动保护是完全以三测电流值为唯一的判断依据,如发生任一侧的CT 断线均将导致差动保护闭锁,保护拒动,应特别重视CT断线对其保护的影响。
差动保护装置因只需取入各侧的电流,无需电压,装置仅有一个二次空开,即差动保护装置装置电源空开。
差动保护装置压板有三个出口压板:跳高压侧断路器压板、跳中压侧断路器压板、跳低压侧断路器压板;功能压板有:投差动保护压板、投过流保护压板(一般不投)。
主变保护一、主变压器保护的配置1、主保护配置:(1)二次谐波制动和波形制动相配合的比率差动保护;(2)差流速断保护;2、后备保护配置:零序电流、零序过电压;3、非电量保护:主变重瓦斯、轻瓦斯;主变温度;机组负序电流、电压;失灵保护引入等。
二、主变压器保护的特点1、为了保护机组,必须实现主变高压侧开关全部三相跳闸后,立即联跳主变低压侧开关。
2、高压侧零序过流设两段时限,分别动作跳高压侧开关和低压侧开关。
但是两段时限必须整定为相同的时间定值:即t1=t23、间隙零序电流保护只设一段时限,短延时跳两侧开关:t=0.5s4、本装置不仅有启动失灵保护的回路,还具有失灵保护动作出口本保护装置的回路。
5、装置通过主变中性点地刀辅助接点信号,判断中性点直接接地零序保护和间隙接地保护。
三、保护动作条件及后果1、差动保护:反映主变内部相间短路,高压侧单相接地短路及主变匝间层间短路故障。
上述故障突变量电流分量大于或等于整定值保护瞬时动作出口,跳两侧开关。
2、差流速断保护:当任一相差动电流大于差动速断整定值时瞬时动作出口,跳两侧开关。
3、重瓦斯保护:反映主变器内部故障时,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弧使变压器油和其他绝缘材料分解,而产生的大量可燃(称瓦斯气体)气体。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瓦斯气体越多,流速越快。
瓦斯保护就是利用变压器油受到热分解所产生的热气流和热油流来动作保护,保护动作瞬时出口,跳两侧开关。
4、变压器油温过高保护:由于各种原因,如水冷式变压器冷却水中断、循环油泵电源中断、风冷式风机电源中断、负荷不平衡以及过负荷等致使变压器油温上升到整定值,并经一定延时(极限温度外)保护动作出口,跳两侧开关。
5、零序保护:作为变压器内部接地短路故障的近后备保护和外部接地短路时的远后备保护。
保护由两种方式构成:反映接地短路后出现的零序电流和反映接地短路后出现的零序过电压。
此保护是在主保护拒绝动作的情况下经过一定的延时动作出口,跳两侧开关。
110kV主变压器保护技术条件保护配置(一)主保护(1)纵联差动保护:装置应满足包含主变高低压侧差动功能,包括差动速断、比率差动保护,保护变压器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故障,保护动作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设有CT二次回路断线检查告警信号或闭锁差动保护(不包括差流速断)的功能。
(3)主保护启动跳开高压侧、低压侧断路器。
(二)后备保护1、110kV侧后备保护(1)复合电压闭锁过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
第一段带方向,方向可整定,设两个时限。
第二段不带方向。
第一时限跳开高压侧断路器,第二时限跳开高压侧、低压侧断路器。
第二段不带方向,延时跳开高压侧、低压侧断路器。
(2)零序过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
第一段带方向,方向可整定,设两个时限,第一时限跳开高压侧断路器,第二时限跳开高压侧、低压侧断路器。
第二段不带方向,延时跳开高压侧、低压侧断路器。
(3)中性点间隙电流保护、零序电压保护。
延时跳开各侧断路器。
(4)过负荷保护。
带延时动作于信号,无人值守动作于信号与跳闸。
(5)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功能。
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接点开入后,应经灵敏的、不需整定的电流元件并带50ms延时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35kV侧后备保护(1)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保护为二段式,第一段第一时限跳开分段断路器,第二时限跳开本侧断路器;第二段第一时限跳开分段断路器,第二时限跳开本侧断路器,第三时限跳开主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限时速断过电流保护,设一段二时限,第一时限跳开本侧断路器,第二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3)过负荷保护:动作于发信号。
(三)非电量保护非电量保护:包括本体轻/重瓦斯保护、压力释放、油温升高/过高、绕组温度升高/过高、油位异常保护等,保护动作于跳闸和信号。
跳闸型非电量瞬时或延时跳闸,信号型非电量瞬间发信号。
跳闸型非电量保护出口继电器动作时间范围为10ms~35ms,当其动作电压低于额定电压55%时应可靠不动作。
变电站保护配置及基本原理1. 变电站的保护类型变电站的保护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继电保护、线路保护、母线保护以及主变保护。
- 继电保护:这是一种自动装置,能够检测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通过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来响应。
- 线路保护: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其配置取决于变电站的性质、电压等级和供电负荷的重要性等因素。
- 母线保护:例如,在220kV变电站中,母线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而在110kV变电站中,一般不设专用母线保护。
- 主变保护:220kV/110kV主变保护按双套配置,包括电量保护(如差动保护和后备保护)和非电量保护(如重瓦斯、压力释放等)。
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在于能够区分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与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找出存在差别的特征量。
这些特征量包括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变化、电压电流间的相位角变化、出现序分量(如零序和负序分量)、差流的存在与否,以及非电量信号(如瓦斯、压力释放、过热等)的变化。
3. 继电保护的配置要求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应满足以下两点基本要求:1. 任何电力设备和线路,在任何时候不得处于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
2. 任何电力设备和线路在运行中,必须在任何时候均由两套完全独立的继电保护装置分别控制两台完全独立的断路器实现保护。
4. 主变保护的配置和原理主变保护包括瓦斯保护和变压器纵连差动保护。
瓦斯保护通过检测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产生的气体和油流速度来动作,轻瓦斯时发出信号,重瓦斯时跳闸。
变压器纵连差动保护则通过循环电流原理来区分变压器内、外故障,并瞬时切除保护区内的故障。
总结变电站保护配置及基本原理涵盖了多种保护类型和配置要求,每一种保护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动作原理。
继电保护作为核心,通过检测电气量的变化来保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些保护措施确保了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安全,防止了故障的扩大,保障了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简述110kV主变压器保护的基本配置刘朝东摘要:本文主要从运行的角度,对主变保护的基本原理、接线、装置空开配置、装置硬压板配置做了简单的概述,理顺主变保护的配置,对装置接线、空开、硬压板有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主变保护空开配置压板配置1、概述随着电力系统一体化管理的全面展开,对变电站运行人员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个人业务技能水平的要求会更加苛刻,不学习就满足了现在的运行要求,就不能保证安全的运行,学习势在必行。
作为变电站的核心设备,主变压器我们不但需要懂得一次部分的维护,也需要知道二次部分的基本保护配置及原理,为此下面就对主变保护基本配置进行简单的梳理。
主变保护根据反映参数不同,可分为电气量保护和非电气量保护;而根据保护的不同作用分为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具体是:重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构成了主变的主保护,而主变各侧配置相应的后备保护。
2、主变差动保护差动保护即是主变的主保护之一,有归属于电气量保护,以各侧的电流为参数,用于保护变压器内部、套管及引出线上的各类故障,保护范围为三测电流互感器之间,差动保护动作后跳开三侧断路器,一般配有专门的差动保护装置。
差动保护装置具体有差动速断和比率差动,还会配置有各侧的过流保护(一般不投),具体原理如图1、图2所示,其中:I d为差动电流,I d =︱I1+ I2+ I3︱I r为制动电流, I r =0.5﹡(︱I1︱+︱I2︱+︱I3︱)K B1、K B2为制动系数,与比率差动有关。
差动保护装置因只需取入各侧的电流,无需电压,装置仅有一个二次空开,即差动保护装置装置电源空开。
差动保护装置压板有三个出口压板:跳高压侧断路器压板、跳中压侧断路器压板、跳低压侧断路器压板;功能压板有:投差动保护压板、投过流保护压板(一般不投)。
3、主变后备保护主变后备保护就是当差动保护和重瓦斯保护不动作或者三侧断路器拒动时,用于切除故障的备用保护,对差动保护而言作为近后备保护,对相邻元件保护(下级出线保护)作为远后备保护。
变电所主变保护的配置及计算第一节、主变保护的配置一、电力变压器保护配置原则1、对电力变压器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该按本节的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a、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b、绕组的匝间短路;c、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d、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e、过负荷;f、过励磁;g、油面降低;h、变压器温度及油箱压力升高和冷却系统故障。
2、0.8MVA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和0.4MV A及以上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壳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产生大量瓦斯时,应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带负荷调压的油浸式变压器的调压装置,亦应装设瓦斯保护。
2、对变压器的引出线、套管及内部的短路故障,应按下列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作为主保护。
保护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的各侧断路器。
3.1、对6.3MV A以下厂用工作变压器和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以及10MV A以下厂用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当后备保护时限大于0.5S时,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3.2、对6.3MV A及以上厂用工作变压器和并列运行的变压器。
10MV A以上厂用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的变压器,以及2MV A及以上用电流速断保护及灵敏性不符合要求的变压器,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3.3、对高压侧电压为330KV及以上变压器,可装设双重差动保护。
3.4、纵联差动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能躲过励磁涌流和外部短路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b、应在变压器过励磁时不误动。
c、差动保护范围应包括变压器套管及其引出线。
如不能包括引出线时,应采取快速切除故障的辅助措施。
但在某些情况下,纵联差动保护可以利用变压器套管内的电流互感器,而对引出线可不再采取快速切除故障的辅助措施。
3.5、对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应按下列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保护动作后,应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主变保护配置的保护及保护范围主变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其作用是保护主变压器免受故障和损坏。
主变保护配置的保护及保护范围涉及到多个方面,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讨论。
主变保护的配置包括过流保护、差动保护、欠频保护、过温保护等。
过流保护是主变保护的基础,它通过检测主变压器的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的主变保护方式,通过比较主变压器两侧电流的差值来确定是否存在故障。
欠频保护主要用于检测主变压器的供电频率是否低于额定值,以防止过负荷运行。
过温保护是通过监测主变压器的温度来判断是否存在过载或短路故障。
主变保护的保护范围包括主变压器的各个部分,如高压侧绕组、低压侧绕组、中性点等。
过流保护通常应覆盖主变压器的各个绕组,以便及时发现绕组的短路或过负荷故障。
差动保护则需要将主变压器的两侧绕组都纳入保护范围,以确保对故障的准确判断。
欠频保护通常只需覆盖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绕组,因为低压侧绕组通常受系统负荷的影响较小。
而过温保护应覆盖整个主变压器,包括油箱、绕组、冷却器等部分,以避免主变压器因过载而损坏。
主变保护的配置还需要考虑主变压器的不同工作模式。
例如,在主变压器的冷态启动过程中,由于冷油的粘度较大,电流会出现瞬时过流现象,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过流保护延时。
在主变压器的热态运行过程中,由于油温的升高,电流会出现一定的热稳态过流现象,因此需要设置适当的过流保护定值。
主变保护的配置还需要考虑主变压器的运行环境和特殊要求。
例如,在污染严重的地区,主变保护应增加油位保护和油色谱保护,以避免因污染引起的绝缘击穿和绝缘老化。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的降低,主变压器的绝缘强度会降低,因此需要增加闪络保护。
主变保护配置的保护及保护范围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过流保护、差动保护、欠频保护、过温保护等。
保护范围包括主变压器的各个部分,如高压侧绕组、低压侧绕组、中性点等。
配置主变保护还需要考虑主变压器的不同工作模式、运行环境和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