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筛查方案及其实践_郑树
- 格式:pdf
- 大小:261.65 KB
- 文档页数:5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减轻人群疾病负担的关键所在。
但目前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率偏低,积极推动规范的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是进一步改善我国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一、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趋势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新发病例数在全世界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3位及第2位,死亡病例数在全世界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4位及第3位[1]。
发达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已跃居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33.17/10万),死亡率第4位(15.98/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19.71/10万)和死亡率(9.68/10万)第5位[2]。
结直肠癌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3.88/10万和15.65/10万、中部地区为24.79/10万和12.54/10万、西部地区则为24.78/10万和12.21/10万[3]。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
美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已达到64%左右;欧洲如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也超过60%。
近年来中国的结直肠癌总体5年生存率也有了很大提高,结肠癌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57.6%,直肠癌5年生存率为56.9%,但仍低于欧洲和美国,也低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4],原因是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总体偏低。
美国结直肠癌诊断病例中Ⅰ~Ⅱ期占39%,Ⅲ期和Ⅳ期分别占32%和24%[5]。
虽然我国37家三甲医院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患者Ⅰ期占13.9%,Ⅱ期占26.7%,Ⅲ期和Ⅳ期结直肠癌分别占34.6%和23.7%[6]。
我国由于各个地区和医院诊治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占比约20%~30%,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是中晚期。
大肠癌筛查宣传活动小结第一篇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来跟大家聊聊咱们刚搞完的大肠癌筛查宣传活动。
这活动一开始啊,大家那叫一个热情高涨!我们准备了好多宣传资料,印得花花绿绿的,可吸引人啦。
活动现场,那真是人头攒动。
我们的小伙伴们扯着嗓子给大家讲解大肠癌的危害和筛查的重要性。
有个大妈走过来,一脸疑惑地问:“这大肠癌能有多可怕呀?”我们就耐心地跟她解释,说大肠癌要是发现得晚,那可不好治,还得受好多罪。
但要是早发现、早治疗,那就完全不一样啦,治愈率高,生活质量也不受影响。
大妈听了,连连点头,直说:“哎呀,原来这么重要,我可得回去跟家里人说说。
”还有个年轻小伙子,一开始觉得自己年轻,跟大肠癌沾不上边。
我们就告诉他,现在这病可不分年龄,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小伙子听了,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还主动拿了些资料,说要好好看看。
活动中,我们还设置了咨询台,好多人围过来问这问那。
我们的专家们也是忙得不亦乐乎,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回答,嗓子都快冒烟啦,但看到大家这么关心自己的健康,心里那叫一个甜。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效果不错,让好多人对大肠癌有了新的认识,也知道了筛查的重要性。
希望以后能多搞这样的活动,让大家都健健康康的!第二篇哈喽呀,朋友们!今天跟你们唠唠咱们的大肠癌筛查宣传活动。
活动当天,阳光那叫一个灿烂,就好像在给我们加油打气。
我们早早地就把场地布置好了,横幅一拉,展板一摆,嘿,还挺有模有样的。
不一会儿,就有人围过来了。
我们赶紧迎上去,递上宣传册,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有位大叔听得特别认真,还不时地提问。
我跟他说:“大叔,您可别不当回事,大肠癌这玩意儿,早发现就能早解决,晚了可就麻烦啦!”大叔拍拍我的肩膀说:“小姑娘,你们这活动办得好,让我们知道了这些重要的知识。
”还有一群阿姨们,凑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
“哎呀,以前都不知道还要筛查这个。
”“就是就是,多亏了这次活动。
”听到她们这样说,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活动中,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小礼品,只要答对关于大肠癌的问题,就能拿走。
内镜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筛查早诊早治核心技术作者:潘锋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8年第14期“2018海军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3月29-30日在北京举行,多位来自消化领域的知名学者针对消化病研究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发表了专题演讲。
本次会议得到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的支持,由海军总医院消化内科承办。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教授向记者介绍了我国消化内镜专业的发展情况。
他指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内镜筛查是“消灭”中晚期癌症的必由之路。
肿瘤筛查取得初步成果王贵齐教授说,我国是胃肠癌高发地区,胃癌和结直肠癌均位列前五大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分列第2位和第5位。
胃肠癌严重影响人民健康,每年导致近100万患者死亡,消耗医疗费用近千亿元。
为降低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科学家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肿瘤筛查取得了初步成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7 年,河南省林县负责人在“国务院全国山区工作会议”上向党中央汇报了林县路不通、水不通、食管不通的“三不通”现状,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林县解决了路不通和水不通的问题,但食管不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1960年,原河南医学院沈琼教授用其发明的“双腔管带网气囊”在林县开展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了大量早期食管癌患者并使他们得到根治,这一食管癌筛查早诊早治技术从此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食管癌早诊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现实。
此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引进了内镜+碘染色+指示性活检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内镜的诊疗效果;胸部外科与胸部肿瘤学专家黄国俊院士通过创新手术方法,明显提高了早期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内镜下早期食管癌手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5年生存率超过90%的效果。
网络出版时间:2019 -8-12 17 :32 网络出版地址:htt u ://kns. enki. net/kems/deTil/34. 1065. R. 20190812. 1006. 032. html粪便潜血试验及粪便DNA 检测对结直肠癌筛查的比较研究金水―*2,王亚雷1,衡苗S 李仁君2,路亮2,朱道明2,方海明32019 -05 -23 接收基金项目:安徽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联动计划项目(编号:15011d04043)作者单位: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合肥2300222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消化内科,巢湖2380003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合肥230601作者简介:金水,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王亚雷,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责任作者,E-mai a :a aei416@ 163. com摘要 选取2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胶体金法、噗噗管法、数值化免疫法和数值化免疫法联合粪便DNA ( FIO-DNA )法在结直肠疾病筛选中的差异。
结果显示,FIO-DNA 法在鉴别结直肠癌# CRC )、癌前病变和高危腺瘤方面的敏感度和阳 性率均显著高于其彳方法;其对正常大肠和其他性质病变的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方法。
表明FIO-DNA 法可以作为筛查结直肠病变的首选工具。
关键词数值化免疫法联合粪便DNA ;结直肠癌;高危腺癌中图分类号 R 446. 1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1492(2019)09 -1485 -05 doi : 10. 19405/j. enki. issn1000 - 1492. 2019. 09. 032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 CRC )的发病率在 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35.3%),占新癌症病例的 13. 4% ;在男性三大常见癌症中排第3,分别为前列腺癌(27. 0% )、肺癌(16.6% )和 CRC ( 13. 8% )[1];每年约有140万新病例和70万死亡病例[2]。
浅谈大肠癌早筛\早诊与早治的方法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进行大肠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文将对我国目前大肠癌早期筛查的对象、诊断的方法和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进行综述。
标签:大肠癌;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
以英国著名病理学家Morson和日本学者Muto为代表提出了“腺瘤-癌”顺序的理论中[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肠腺瘤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50岁的人群每年检查一次粪便隐血(连续3 d),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
1.2高风险人群1.2.1无大肠癌症状的高风险人群①既往有过大肠癌病史或大肠腺瘤史;②一级亲属患有大肠癌或家族性息肉者;③溃疡性结肠炎或Crohn病不愈10年以上;④胆道疾患及胆囊切除>10年;⑤慢性阑尾炎病史;⑥下腹部放疗史>10年。
1.2.2有大肠癌症状的高风险人群①腹痛(不明原因的腹痛,特别是不明原因的下腹疼痛);②便血(指肉眼可辨认的血);③腹泻;④肛门下坠感;⑤便秘;⑥贫血(男性血红蛋白5 Kg);⑧腹部肿块。
2大肠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于大肠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方法主要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肛门指检。
2.1实验室检查2.1.1粪便隐血试验包括传统的粪便试验(愈创木脂试验)和改进的免疫法潜血试验。
该检查易受饮食及其他病变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干扰,假阳性率高,但因价格低廉,无创,故是普通人群筛查的最常见的方案。
2.1.2粪便DNA检测粪便DNA检测是收集1 g左右的受筛者粪便标本,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粪便中微量来自于肠壁脱落细胞的DNA,假如肠壁脱落细胞中存在肿瘤细胞,则结直肠肿瘤细胞的特异的基因突变或表观遗传的改变可被灵敏的PCR方法所扩增而检测到。
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本项目在大肠癌高发区浙江嘉善、海宁开展大肠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筛查对象为40-74岁的当地居民(包括40和74岁)。
采用危险因素数学模型评估问卷调查及粪便潜血(FOBT)检测做为初筛,结肠镜检查作为进一步检查的筛查方案进行大肠癌筛查。
所有病变的诊断及转归的判定以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
以早诊率,死亡率为最终评价指标进行筛查效果的评价,同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以对大肠癌的筛查方案作一全面评价,并进一步完善筛查方案,提高早诊率,降低死亡率。
具体筛查人数:浙江嘉善6000人; 浙江海宁6000人,连续筛查3年,累计筛查人次共计36000。
一、人群的选择(一)队列的建立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早诊早治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就要明确筛查人群以及对照人群。
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目标人群、对照人群的总人口并建立数据库,并随之开展项目覆盖县(区,乡)全人群的全死因监测。
在全死因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登记质量按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各项标准进行。
(二)筛查人群的选择在参加筛查的2个地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各选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区(乡)和街道作为目标人群。
筛查对象为40-74岁的当地常住居民(入选条件:无其他严重疾病,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一般40-74岁居民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32%左右,按人群参与率70%计算,该筛查应覆盖人群数为26800人。
两地区筛查覆盖人群合计53600人(估算过程见图1)。
图1 筛查覆盖人群样本估算流程图(三)对照人群的选择对该地区全人口进行以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为主的全死因监测,以便最终评价筛查的绩效。
同时在各筛查点分别选择一与筛查人数相当的对照区人群,以死亡率为最终评价指标与筛查区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筛查效果。
对照人群的各种情况(饮食习惯、社会经济状况等)应尽可能与目标人群一致。
对照人群应该与干预人群同时开展基线调查和危险因素的监测。
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结直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针对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够有效提高人群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为进一步规范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提升结直肠癌防治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流行病学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51.71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0.7%。
结直肠癌死亡病例24.00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9.3%。
全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6.63/10万和17.00/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将使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
结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饮酒、吸烟、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癌家族史等;主要保护因素包括摄入膳食纤维和乳制品,合理体育锻炼等。
二、高风险人群(一)散发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综合年龄、性别、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吸烟和体重指数(BMI),对散发性结直肠癌风险进行评分,原则如下:1.年龄:≤49岁(0分),50-59岁(1分),≥60岁(2分)。
2.性别:女性(0分),男性(1分)。
3.吸烟史:无(0分),有(1分)。
4.BMI:<23kg/m2(0分),≥23kg/m2(1分)。
5.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确诊结直肠癌:无(0分),有(1分;其中,如有1个一级亲属<60岁时被确诊为结直肠癌,或者2个一级亲属确诊结直肠癌4分)。
以上各项累计评分≥4分者,认定为高风险人群。
(二)遗传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具有林奇综合征或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的人群。
三、筛查(一)筛查对象1.散发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无结直肠癌病史,推荐筛查起止年龄在40~74岁之间。
其中,有1个一级亲属小于60岁时确诊为结直肠癌,或者2个及以上一级亲属确诊结直肠癌,推荐从比一级亲属中最早确诊结直肠癌者诊断年龄提前10岁开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不对筛查起始年龄做限制。
软乙状结肠镜初筛法在大肠癌普查中的应用
王颢;傅传刚;孟荣贵
【期刊名称】《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26)11
【摘要】软乙状结肠镜初筛法指用软乙状结肠镜检查筛选大肠癌高危人群,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全结肠,是将两种检查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该方法既节省大规模结肠镜检查所需的人力、物力,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软乙状结肠镜检查的不足。
本文回顾了软乙状结肠镜初筛法在大肠癌普查中的应用现状,评析了软乙状结肠镜初筛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总页数】3页(P1297-1299)
【关键词】软乙状结肠镜初筛法;结直肠肿瘤;大肠癌
【作者】王颢;傅传刚;孟荣贵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通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4
【相关文献】
1.纤维乙状结肠镜在大肠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附3359例检查结果分析) [J], 邱培林;郑树
2.序贯法粪隐血试验在大肠癌初筛中的应用:102800无症状人群普查结果 [J],
3.青年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和hMLH1/hMSH2表达缺失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
癌初筛中的应用 [J], 杨磊;丁彦青;李国新;余江;王瑜;周军;杨红军;张进华
4.胃癌三步普查法:电脑初筛十胃动态X线缩影十内镜活检 [J], 陈九如;史奎雄
5.乙状结肠初筛法在结直肠肿瘤人群中应用的危险性分析 [J], 肖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州城市社区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查实践蔡善荣;郑树;周伦;张苏展【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年(卷),期】2006(21)2【摘要】目的在城市社区自然人群中开展大肠癌筛查,探索开展城市居民恶性肿瘤二级预防措施。
方法应用中国癌症基金会推荐的筛查试行方案,以结合免疫法FOB 和问卷调查为初筛,肠镜为复筛的方法对杭州一城市社区40岁以上居民开展大肠癌的筛查。
结果在实际筛查的6 089人,FOB阳性157例,阳性率为2.6%,问卷调查阳性859,阳性率为14.1%。
免疫法FOB合并问卷总阳性率为16.7%,大肠癌筛查方案可浓缩高危人群至15%左右。
在FOB阳性的157例中,28例进行了进一步的肠镜检查,发现了5例结肠癌,8例结直肠腺瘤和息肉,12例慢性肠道疾病。
在检出的5例大肠癌中,1例未手术,Dukes A期和Dukes C期各2例。
结论大肠癌筛查方案可明显浓缩高危人群,大大降低筛查的工作量。
免疫法FOB能比较有效地从无症状的城市居民中检出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
【总页数】2页(P177-178)【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诊断;结直肠肿瘤/预防和控制;普查;潜血;免疫法;结肠镜检查【作者】蔡善荣;郑树;周伦;张苏展【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肿瘤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R735.37【相关文献】1.城市社区大肠癌筛查的实践效果与启示 [J], 翟连芳2.在社区自然人群中筛查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简易模型的研究 [J], 信中;华琳;原晶;马亚红;赵蕾;杨金奎3.某社区大肠癌筛查中危险评估单独阳性人群的流行病学状况及认知水平分析 [J], 王琛;李望;姚欣人;路瑞峻;张晓琼;陈林波4.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查方案的比较研究 [J], 许岸高; 余志金; 钟旭辉; 甘爱华; 刘集鸿5.广州市大东街2015—2019年大肠癌人群筛查及伺机性筛查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 [J], 田唤;苏启英;袁茂华;黄瑾;赵德坚;罗思敏;万德森;方淯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惠州市大肠癌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钟旭辉;许岸高;姜泊;余志金;张晓慧;徐永成;何伟锋;钟选芳;罗秋云;熊理守【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06(023)0z1【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居民大肠癌流行状况,为预防和治疗大肠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的调查方法:①问卷调查:样本区常住全人口接受问卷调查,内容参考李世荣和郑树的调查表,以确定高危人群和症状人群;②粪隐血试验:样本区常住全人口进行免疫法粪隐血试验(胶体金检测试纸法);③全大肠镜检查:高危人群、症状人群和粪隐血试验阳性者接受全大肠镜检查;④大肠癌登记报告:样本区医院建立大肠癌诊断和死亡登记报告制度;⑤样本区建立人口死亡原因登记制度:公安部门完成.[结果]样本区常住全人口共50 552人,实际调查人数33 921人,普查应答率为67.10%;粪隐血阳性1 521例,阳性率4.48%.需内镜检查1 920人,实际镜检1 465人,镜检应答率为76.30%.镜检结果:大肠癌4例、大肠腺瘤89例、其他息肉308例、细菌性痢疾11例、阿米巴痢疾5例、结肠孤立性溃疡3例、结肠黑变病2例、结肠憩室2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痔疮129例、肛裂3例.[结论]样本区大肠癌患病率为15.46/10万.【总页数】2页(P142-143)【作者】钟旭辉;许岸高;姜泊;余志金;张晓慧;徐永成;何伟锋;钟选芳;罗秋云;熊理守【作者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科,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科,广东,惠州,51600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科,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科,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科,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科,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科,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科,广东,惠州,51600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4【相关文献】1.2015年广东省惠州市城乡抑郁症患病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疗效分析 [J], 欧秋明;邓思灵;翟伟光2.重庆地区脊柱结核耐药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 [J], 吴铮;张泽华;许建中3.广东省惠州市大肠癌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 [J], 钟旭辉;许岸高;姜泊;余志金;张晓慧;徐永成;何伟锋;钟选芳;罗秋云;熊理守4.四川南充地区社区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 [J], 谭娟;黄熠;蓝杨;王令;贺绍月;刘新;王晓明;China-ADNI5.四川南充地区社区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 [J], 谭娟; 黄熠; 蓝杨; 王令; 贺绍月; 刘新; 王晓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