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与统战工作的相融合
- 格式:docx
- 大小:28.08 KB
- 文档页数:5
统战文化方案统战文化方案一、引言统战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旨在团结和凝聚各个社会阶层的力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而统战文化,则是统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文化交流和传播来巩固团结的纽带,促进各方力量的凝聚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和推动统战文化,以期更好地实现团结稳定和共同进步。
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既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统战文化应当立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以中华优秀文化为纽带,通过培养和推广中华传统艺术、音乐、舞蹈等形式,传达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优良道德风尚,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凝聚力。
三、开展多元文化交流统战文化的核心就是通过文化交流来促进各方力量的共同发展。
在开展统战文化工作中,我们应当倡导多元文化,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存在,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演出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邀请各方代表参与,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共享。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在线文化交流,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四、培养和引导公民文化素养公民的文化素养是统战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通过教育和宣传,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提高文化素养。
可以通过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让每个公民都接触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和文化体验课程,增强公民的文化参与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统战文化的建设中来。
五、加强统战文化队伍建设统战文化工作离不开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素养的队伍。
我们应当加强统战文化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和优秀的统战文化工作者。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统战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其更好地担负起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任务。
六、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是统战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统战文化工作,可以形成多方共治的格局。
把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融于统战工作之中(2)
把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融于统战工作之中
(五)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尊重、博爱、诚信、包容的道德精神,正确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等等,求同存异,以正视、承认并尊重差别存在为前提,进而通过不同要素的不同力量之间的整合,实现社会各界、各方面之间的尊重、理解、沟通与合作,实现统一战线整合社会、巩固基础、扩大参与、促进民主、强化协商、建设文明的执政方略。
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日益成为我国社会中一支有活力的力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寓统战工作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广泛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物质世界以及自然界,深深渗透并作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每个中华儿女内心都怀抱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激情与敬意”,以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国度里,都能转化为一种炽烈情愫,正是由于这种挚爱之心,每个中国人都对今天的中华民族充满豪迈的信心。
我们统一战线工作要抓住这根筋,把好这个脉,用好这种情,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融于统战工作之中,不断推进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顺利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No.l Jan 2021第1期2021年1月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利用和合文化推进新时代统战工作刘恋(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01)摘要:传统的和合文化观的思想精髓是“和而不同”,统战文化正是对这种理念的传承和发扬。
新时期要进一步弘扬和合文化精神,包容差异、注重人情味、恪守诚信,推动统战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和合文化和而不同统战工作中图分类号:C91-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18 ( 2021 ) 01-0022-0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然会受到观念中固有的约束和规范的影响,同时也会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和现实启示。
认识到这一规 律,我们在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中,就要确立起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 代统一战线工作中“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
中华传统的和合文化观蕴含着建立统一战线的 思想精髓。
善于运用和合文化,创新思维方式,对于推动统战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_、和合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和合概念自汉字初期就已经具备,现存的 甲骨文和金文中都能找到和、合这两个字。
先秦诸子百家时期和合便是研究争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
曰:“礼之用,和为贵。
”道家也认为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后来传入的佛教的中土化,主要也就是体现在和合这一方面。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和合文 化不仅融入了释儒道三教,而且对这三教本身也产生出和合作用,构成一种“和而不同”的精神结构。
(一)和合的基础是“真”有不同才有和合,这是朴素又基本的哲学道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 便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思想。
包含了个人的内外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多个层面。
与统战工作的契合点-回复统战工作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它的契合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统战工作与国家发展的需要相契合统战工作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团结各方力量,实现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国家的发展。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政的领导,更需要各个阶层的共同参与和贡献。
统战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团结广大社会力量,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一员,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统战工作与社会矛盾的化解相契合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统战工作通过加强对各种社会力量的联系和沟通,使不同的利益主体能够相互倾听、相互理解,从而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通过多方协商和合作,可以寻求共同利益点,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三、统战工作与社会文化的传承相契合统战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更是着眼于长远的社会发展。
社会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统战工作可以通过与各个社会力量的合作,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参与教育、传媒、艺术等领域的合作,可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统战工作与社会稳定的维护相契合社会稳定是国家的基石,而统战工作则是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
统战工作的核心就是促进各方力量的团结和协作,推动社会各界和睦相处。
通过加强对社会各界人士的引导和管理,可以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矛盾的出现,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
统战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它可以在社会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统战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体现在促进国家发展、化解社会矛盾、传承社会文化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
统战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手段,更是一个全面推动社会进步的工作,它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统战工作的双向赋能作者:李艳霞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年第07期【摘要】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是统战工作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统战工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双向赋能”的紧密联系。
具体而言,“天下为公”思想有利于提升统战工作的战略定位,“和合文化”观念有利于深化统战工作的理念原则,进而从多个维度提升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势能”。
在实践中,认同主体价值观念的代际变迁推进统战工作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性元素,认同建构空间的扩展促使统战工作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内涵,进而从多个角度赋予统战工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强大“动能”。
新时代的统战工作必将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域。
【关键词】文化认同统一战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赋能【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4.07.011中国共产党在统战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中积累的丰厚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凝聚化育人心,整合团结力量,培育文化自信的磅礴伟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涵养文化认同基础,创新运用文化认同资源是深化海内外中华儿女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思想保障,也是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共同工作核心。
本文旨在以文化认同为理论视角分析党的统战工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在逻辑;并在实践层面细致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傳承创新如何赋能统战工作有效推进,统战工作何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为新时代统战工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双向赋能、协同共进提供理论参考。
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与统战工作的相融合
胡锦涛同志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
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具有很多时代的新特点。
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创新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以适应这些新特点的需要。
今天我们提出文化统战,正是为适应这种新特征进行统战工作方法的创新。
即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其合理的、进步的思想内核、传统美德、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等等,使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力量,成为维系中华儿女的情感纽带,推动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
(一)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文化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的民本理念,不断强化统一战线。
坚持以人为本,团结人、培养人、尊重人、引导人的统战理念,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优势,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强大的智力支持。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归宿点,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
原本,以人为基本,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这是中华文化的基调。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弟要亲、朋友之间要讲义气、讲诚信,强调重民,“民为帮本,本固帮宁”。
这些思想理念和文化精神对于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统战工作以文化的传统精神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对减少和避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冲突有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张自强不息、勤奋刻苦、刚健有为、鞠躬尽瘁的拼搏精神,发挥统战整合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和组织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的成员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为建设强盛、富裕、现代化的祖国贡献力量。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就是,天体的运行是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人的活动也应该效法天体,应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沧海可填、大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每个人都要有伟大理想、远大志向,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志向奋斗终身。
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这种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种文化精神一直在鼓舞中华儿女不懈奋斗,净化自己、充实自己、表现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统战工作要因势利导,发挥统一战线文化亲和力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
大统战成员的积极性,投入经济建设之中,把自己的智能发挥到极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大有希望。
(三)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统一,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利益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引导各阶层人士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的统一,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分裂祖国,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
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过夏、商、周三个王朝,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分权制,但名义上毕竟是三个拥有“天下共主”的统一王朝,只有在周后期出现列国的政治局面,而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则是国家统一、法度统一的理想社会。
《诗经》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尽管后来有分有合,但在中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人民反对分裂,抗击入侵者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
正是因为这种崇尚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历经侵犯,仍保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我们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中华儿女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共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最后实现祖国统一。
(四)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的“和合”思想,实现统战工作有效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社会各界的和谐,形成最广泛的团结的工作目标。
中华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根深蒂固,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和”作为哲学范畴,是指对立面的统一,中庸之道。
“和实生物”只有“和”万物才得到生长,天下才能太平,国家才能兴旺。
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
“和”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而又彼此不冲突。
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取向,从“和为贵”的贵和精神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求同存异、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和衷共济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历经磨难而薪火相传。
“和”的思想是构建和谐统战,促进各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各团体之间、各宗教信仰者之间人们的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化基础。
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实现统战“团结联合”的思想主题、“和衷共济”的价值取向、“政通人和”的目标追求。
(五)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尊重、博爱、诚信、包容的道德精神,正确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等等,求同存异,以正视、承认并尊重差别存在为前提,进而通过不同要素的不同力量之间的整合,实现社会各界、各方面之间的尊重、理解、沟通与合作,实现统一战线整合社会、巩固基础、扩大参与、促进民主、强化协商、建设文明的执政方略。
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日益成为我国社会中一支有活力的力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致富思
源、富而思进,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寓统战工作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广泛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物质世界以及自然界,深深渗透并作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每个中华儿女内心都怀抱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激情与敬意”,以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国度里,都能转化为一种炽烈情愫,正是由于这种挚爱之心,每个中国人都对今天的中华民族充满豪迈的信心。
我们统一战线工作要抓住这根筋,把好这个脉,用好这种情,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融于统战工作之中,不断推进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顺利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太原晋源有限公司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