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冶金原理:6-晶界与相界
- 格式:pptx
- 大小:16.69 MB
- 文档页数:77
金属组织结构的基本轮廓(晶粒、晶界、亚晶、晶体结构)1. 引言1.1 概述金属组织结构是材料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涉及到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其他领域,因此深入了解金属组织结构对于提高材料性能、改进加工工艺以及开发新型高性能金属具有重大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晶粒、晶界、亚晶和晶体结构四个方面来介绍金属组织结构的基本轮廓。
首先,我们将探讨晶粒的定义、特征以及形成机制与生长过程;其次,我们将详细研究晶界的定义、分类以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我们将介绍亚晶的定义、形成机制、观测方法以及研究进展;最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晶体结构,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晶格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金属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探讨其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晶粒、晶界、亚晶和晶体结构的详细讨论,读者将能够了解金属材料中微观组织的形成原理以及不同组织结构对材料性质(如强度、塑性、导电性等)的影响。
这将为材料科学工作者和工程师提供有力的指导,以优化金属材料的设计和应用。
2. 晶粒晶粒是金属材料中的基本组织单位,它由大量的原子或分子有序排列而成。
每个晶粒内的原子结构和取向相对稳定,在固态材料中晶粒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特征。
2.1 定义与特征晶粒是由同一种晶体结构组成的半球或多面体区域,在结构上呈现出高度有序、周期性和规则性。
它们在材料中是随机分布的,并且相邻晶粒之间以边界进行分割。
每个晶粒具有自己独特的取向和晶格结构,这使得不同的晶粒在外部场合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2.2 形成机制与生长过程初始时,金属材料以液态或气态形式存在。
当冷却或凝固时,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并开始形成初生晶核。
这些初生晶核会通过吸收周围溶质进行长大并扩张,直到与其他固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晶体。
这个过程叫做再结晶或冷却结晶。
2.3 晶粒大小与材料性能的关系晶粒的大小对金属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基本概念回顾v自由度:体系的总变量数减去独立方程数的式,为 独立变量数,也即体系的自由度。
----计算方法冶金物理化学—相图体系总变量数为:(m-1)r+2(考虑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其中:假设体系有m个组元,存在r个相,则其中m-1个组元应为独立组 元。
则变量数为:(m-1)r独立方程数:(r-1)m 故自由度: f=m+2-r相律:若C表示组元的数量,P表示相的数量,则 相律常写为f=C-P+2。
冶金物理化学(相图)基本概念回顾 几个定义:v组元:组成系统的独立化学组成物。
合金中元素 视为组元,陶瓷中某一化合物视为组元。
v相:在一个多相体系中由界面分开的物质的均匀 部分,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晶体结 构。
v自由度:平衡状态下,在不改变相的类型和数目 时,可以独立变化的状态函数的数量。
冶金物理化学(相图)二元相图的类型v十二个基本类型1、具有最低共溶点或称简单共晶; 2、具有稳定化合物或称同分熔点化合物; 3、具有异分熔点化合物; 4、具有固相分解的化合物; 5、固相晶型转变; 6、液相分层; 7、形成连续固溶体; 8、具有最低点或最高点的连续固溶体; 9、具有低共熔点并形成不连续固溶体; 10、具有转熔反应并形成有限固溶体; 11、具有共析反应; 12、具有包析反应。
冶金物理化学(相图)二元相图的几何元素---面、线v 二元相图由曲线、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组成,这些 线把整个图面分成若干区域 区域,形成若干交点 交点。
从而形成相 图中的基本几何元素点、线、面。
v二元相图的几何元素---线二元相图的垂直线:是两组分形成化合物的组成线,可以是 稳定化合物也可以是不稳定化合物。
在化合物的熔点温度,液相和固相有相同的组成,此种化合物 即为稳定化合物,又称同分熔点化合物 同分熔点化合物;若化合物没有固定熔点 仅有分解温度,作为分解产物的固相和液相组成都与原固相化合 物不同,此化合物即为不稳定化合物,也称为异分熔点化合物 异分熔点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