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新常态课堂”课件:ji的变化规律final
- 格式:ppt
- 大小:495.50 KB
- 文档页数:28
第06讲 变化规律①学习了解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①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③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和、差的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0m ≠一个加数()a另一个加数()b和()cm ±不变m ±不变m ± m ±m ±m不变被减数()a减数()b 差()cm ±不变m ±不变m ±mm ±m ±不变乘、除变化规律见下表()0m ≠被乘数()a 乘数()b 积()c ×÷m 不变 ×÷m 不变 ×÷m ×÷m ×÷m÷×m不变被除数()a 除数()b 商()c ×÷m不变×÷m教学目标知识梳理我们学习了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这一周,我们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典例分析考点一:和、差的变化规律例1、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9,另一个加数减少9,和是否发生变化?【解析】一个加数增加9,假如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就增加9;假如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9,和就减少9;和先增加9,接着又减少9,所以不发生变化。
例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0,要使和增加6,那么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解析】一个加数增加10,假如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就增加10。
现在要使和增加6,那么另一个加数应减少10-6=4。
例3、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8,减数也增加8,差是否起变化?【解析】被减数增加8,假如减数不变,差就增加8;假如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8,差就减少8。
两个数的差先增加8,接着又减少8,所以不起什么变化。
例4、两数相减,被减数减少8,要使差减少12.减数应有什么变化?【解析】被减数减少8,假如减数不变,差也减少8;现在要使差减少12.减数应增加12-8=4。
从“课改”到“改课“,直面课堂“新常态”——“千课万人”学习体会11月17日,我有幸和本校7位教师一起,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观摩了“千课万人”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新常态课堂”,时间只有短短四天,在这四天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也感悟到了许多。
借此,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什么是新常态课堂?当前的新常态课堂具有什么特征?《千课万人》这本书是这样解说的:一、在课改上指向上的“新常态”。
由传统得形形式式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堂形态,开始转向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生命健康成长的”新常态”。
二、在课堂模式上的“新常态”,由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线,转向以学生为主线。
课堂不能以“教”为本,“教”虽然很重要,但“教”又必须以“学”为本。
因为没有学生主体的努力,别人是无法教会的,所有看似教会的东西,从本质上说,都是学生自己学会的。
三、在教学内容上的“新常态”。
教学文本是规定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师既定教材的执行者,又是超越文本的创造者。
教师既要立足文本、运用文本,又要超载文本,实行”超文本“教学。
四、在教材选择上的“新常态”。
由使用、开发好规定教材到发现、启用更多的优质新教材,不仅有益于调动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也有助于促进现行教材的择优选用,以促进教材建设上的新陈代谢。
五、在教学方式上的“新常态”。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改课”最具有标志性的景观。
如“学习单”的全程运用;变“预学”为“先学”的机里转化;“小组讨论”的高效展开;“体验”教学的落地生根;“学习共同体”的组建;“随堂作业”的百花齐放;…….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为“把握教学重点”并不是什么难事。
第一,一般在阅读了教材内容之后,本节课的重点就可以有个大体的把握;第二,现在每一本教材都有教参,教参中的重难点也是可以参考的资源。
但是经过这四天的听课,我否定了自己原先的想法。
要把教材读透读精,要把教学重点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理解重点内容,掌握重点内容,实非易事。
2024年《千课万人,新常态课观摩会》学习心得2024年,《千课万人,新常态课观摩会》是我参与的一次学习盛会,本次活动旨在分享和交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
在这次观摩会上,我有幸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们一起学习,互相借鉴,对于学习的心得体会我将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一、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本次观摩会上,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多元化教学理念的实践案例。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在观摩环节中,我看到有些教师将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
他们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一些教师还介绍了在线教育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经验。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服务,满足学生不同程度和不同需求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多元化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创新的教学手段本次观摩会上,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是虚拟实验技术的应用。
通过虚拟实验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不仅能够减少实验设备的使用成本,还能够提供更加安全和精确的实验数据。
通过虚拟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其次是游戏化学习的应用。
游戏化学习是将游戏元素融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竞争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观摩会上,我看到有一些教师将游戏化学习应用到了语言学习中,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