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声音的采集与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7.66 MB
- 文档页数:7
“软”“硬”兼施打造高品质声音--解析《我是歌手2》总决赛的声音制作何彪;薛云霞【摘要】The writer introduced the main point about Audio Production of IAmASinger2 final, including system composi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team, sound effect and TV broadcast.%介绍电视节目《我是歌手2》的声音制作要点,包括系统组成、设备选用、音响团队、声音效果以及电视播出等。
【期刊名称】《演艺科技》【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6页(P60-65)【关键词】声音制作;音响系统;设备选型;团队合作;电视节目【作者】何彪;薛云霞【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我是歌手2》总决赛以同时段收视第一的成绩精彩落幕,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殿堂级的音乐盛宴。
之所以有如此高品质声音的呈现,不仅仅归功于实力派歌手的投入演唱,也渗透了幕后音响制作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笔者从广大读者关注的几个方面深入解析《我是歌手2》总决赛的声音制作。
1.1 节目模式《我是歌手》的节目模式来自韩国MBC的同名节目,由湖南卫视引进其版权,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录制并播出了第一季和第二季。
该节目定位于“明星对决真人秀”,选择的歌手都是业界公认的实力派,都拥有自己的作品,但只有节目首场可以演唱,第2期开始以翻唱歌曲表现实力。
另外,《我是歌手》的赛制采用每两期综合一次票数,末位淘汰制,新的歌手会在下一期顶替上来,且每位歌手都有一位湖南卫视的节目主持人作经纪人,与歌手签约并共进退,增加了紧张气氛,也增加了节目看点。
节目将重点放在了比赛的纪实段落和歌手唱歌的环节上,给观众一个看到“真实”歌手的平台,用纯粹的声音来打动观众。
不仅如此,中国版的《我是歌手》中出现了“复活赛”,既弥补了部分观众的遗憾,又增添了新的悬念。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教学反思《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教学反思通过《声音的采集与加工》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声音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呈现和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方法;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对声音信息进行采集;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声音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
由此,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到声音采集、加工、表达的方法与技能,还培养学生通过多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思想。
通过分析,高中的学生对声音的采集和加工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有少数学生还掌握了一些声音处理的基本方法,但大多数学生对声音的录制技巧、声音格式的转换、声音的合成等知识与技巧了解得不多。
要掌握好录制声音的方法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本节课我就设计了一个情景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前后同样画面,但不同配音的视频,揭示声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由学生自荐或集体推荐一名学生朗诵一段文章,并将其录下来,老师再进行声音的简单加工并与背景音乐合成。
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声音加工的基本方法,也消除了学生的胆怯心理,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我们选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选修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声音文件的存储格式”、“声音的采集”、“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声音的加工”四个部分,各个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独立,这样学生不容易对知识和技能灵活地综合应用。
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充分体验声音信息的获取、加工和表达的全过程。
通过探究学习和同桌相互协作,自主学习声音加工的技巧,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诗歌、散文、故事、新闻等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录音(或者自己动作制作一个个人电子相册,并为相册配音),并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与录音合成。
这样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容易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体现了本次教学开放日“有效教学”的主题。
五、声音、动画、视频的采集与加工内容提要:5.1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文件格式文件大小优点缺点适用范围示例WA V大通用性强音质较好容量过大多媒体作品的解说、特殊音效等shenzhou6.wavMP3小质量高、文件小、对声卡要求低Win98的录音机无法播放多媒体作品集网页的背景音乐shaonv.mp3MIDI最小文件非常小要求声卡性能高多媒体作品集网页的背景音乐等monk.mid二、声音的采集方法1、录制声音:(1)硬件设备(2)了解常用的录音软件:Windows的“录音机”、GoldWave等2、获取现成的声音文件,可以通过网上或光盘获取需要的声音文件3、从CD上获取声音:很多的播放软件及声音处理软件都带有从CD抓取音乐的功能,例如Windows 媒体播放器9.0以上版本、RealPlayer10.0、超级解霸、金山影霸、GoldWave等。
4.利用一些乐谱制作软件我们还可以自己作曲,一尝作曲家的滋味,制作MIDI文件的工具软件为数不少,例如Cakewalk、作曲大师等作MIDI文件。
三、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能够处理声音文件的软件一般都带有声音文件格式转换,例如:GoldWave、CoolEdit、另外还有专门用于声音文件格式转换的小软件,例如All Converter等,我们还是以GoldWave为例处理声音文件的格式转换,方法是先打开一个声音文件,然后通过文件菜单的另存为命令,在选择目标文件及其格式就可以了。
四、声音的处理1、声音剪辑声音的剪辑包括删除、剪贴声音片段等,通过声音的剪辑可以实现重组声音的顺序,把若干段声音连接成一个声音文件。
2、添加特殊效果在GoldWave中可增加声音的混响时间、生成回声效果、改变声音频率、制作淡入淡出效果等,从而使声音的效果更丰富。
3、声音的合成声音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合在同一个文件中。
5、2动画的的制作一、动画的分类:一般动画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素材的采集方式和工具;2.掌握声音素材的加工方法和技巧;3.能够使用采集工具和软件进行声音素材的采集和加工;4.培养学生对声音素材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声音素材的采集方式和工具介绍:a.采集方式:采用便携录音设备、手机录音器或者电脑录音软件进行采集;b.采集工具:便携录音设备、手机录音器、电脑录音软件等;c.采集注意事项:避免背景噪音、合理控制录制距离、避免采集时的震动等。
2.声音素材的加工方法和技巧:a.剪辑和拼接:使用剪辑软件进行声音素材的剪辑和拼接,保持流畅和连贯的效果;c.音频效果处理:使用音频特效软件进行音效的添加和处理,如混响、回声、均衡器等;d.声音速度和音高调整:使用音频处理软件进行声音速度和音高的调整,达到需要的效果;教学步骤:第一步:声音素材的采集方式和工具介绍(15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素材的采集方式和工具的重要性;2.展示不同采集方式的设备和工具,并进行说明和示范;3.强调采集注意事项,帮助学生避免一些常见的采集错误。
第二步:声音素材的采集实践(30分钟)1.分组让学生进行声音素材的采集实践;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采集,如风声、雨声、交通声等;3.学生使用采集工具进行采集,并记录采集过程中的问题和体会。
第三步:声音素材的加工方法和技巧介绍(2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素材的加工方法和技巧;3.强调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保留原始素材备份、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噪音等。
第四步:声音素材的加工实践(40分钟)1.分组让学生进行声音素材的加工实践;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采集的素材进行加工,如剪辑、去噪、添加音效等;3.学生使用加工工具进行加工,并记录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和体会。
第五步:声音素材的展示和评价(15分钟)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采集和加工的声音素材;2.全班学生对展示的素材进行评价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建议;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
大家平时接触的音乐来自哪些途径?……电视MP3或MP4
网络
磁带或CD
获取数字化音频信息的方式
从视频中截取
从磁带中转换而来
其他途径
现场录制
如何获取声音素材一)、录制法常见的声音输入输出设备都有哪些?常见的声音输入设备有麦克风、录放机、磁带机、电子乐器等,常见的输出设备有音响和音响设备等。
录制前的准备1)首先要对显卡进行设置,调出小喇叭管理器观察小喇叭是否被静音
调节音量
选择播放,并把麦克风音量打上勾
1、使用Window“录音机”录制声音。
2、使用cooledit进行录制(首先导入背景音乐,然后再进行录音)
选择将你的人声录在音轨2,按下“R”按钮。
按下左下方的红色录音键,跟随伴奏音乐开始演唱或朗诵录制自己的原声。
录音完毕后,可点左下方播音键进行试听,看有无严重的出错,是否要重新录制。
然后进行保存
3、从因特网上获取免费的共享声音素材
4、从CD中获取声音片段。
使用音频制作软件自己制作如audition、cooledit、moviemake等音频制作软件进行创作。
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
CD格式天籁之音
WAV无损的音乐
MP3流行的时尚
WMA功能强大
MIDI作曲家最爱
音频信息的加工—歌曲串烧
音频信息的采集—录音。
第一课声音的采集与加工1. 引言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听到的语言、音乐和自然声音都是通过声音的采集与加工得到的。
本文将介绍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技术,包括声音的采集设备、数字音频接口和声音处理技术。
2. 声音的采集设备声音的采集设备主要包括麦克风和录音设备。
麦克风是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常见的麦克风有动圈麦克风、电容麦克风和半导体麦克风等。
录音设备可以用于将声音信号记录下来,如磁带录音机、数字录音机和计算机声卡等。
3. 数字音频接口数字音频接口是用于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设备,常见的接口包括USB音频接口、FireWire音频接口和PCI音频接口等。
这些接口可以将声音信号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数字设备上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处理。
4. 声音的存储与传输声音的存储与传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中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WAV格式:WAV是一种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它能够以高质量保存声音数据。
WAV格式的文件通常较大,适用于对音质要求较高的场景。
•MP3格式:MP3是一种压缩音频格式,它能够将声音数据压缩到较小的文件大小,适用于网络传输和存储空间有限的情况。
•Streaming:流媒体技术可以将声音数据实时传输,在网络直播和在线音乐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5. 噪音的去除与增强在声音采集和传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环境噪音的干扰。
为了提高声音质量,需要进行噪音的去除与增强处理。
•噪音的去除:去除噪音的方法主要有滤波和降噪算法。
滤波可以通过消除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来减少噪音,而降噪算法则通过数学模型来估计噪音并将其从原始信号中去除。
•噪音的增强:噪音的增强可以通过信号处理算法来实现,例如通过增加信号的幅度或改变信号的频谱分布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可听性。
6. 声音的效果处理除了噪音的去除与增强,声音的效果处理可以进一步改变声音的特性和风格。
•混响效果:混响效果可以使声音在空间中产生回音,增加声音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大“话”西游—-声音的获取与加工■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7单元音视频获取与编辑第1节声音的获取与加工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初一下学期最后来讲解,与第2节视频的获取与加工结合在一起,目的是为初二上学期将要学习的第9单元《制作多媒体作品》中获取声音、视频素材做铺垫,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了解声音文件的获取途径与方法,能正确选择适合的声音文件格式,并初步掌握声音文件的播放、转换和编辑,培养版权意识.■学情分析教授对象是初一学生,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已经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有良好的操作基础,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有趣的、实用的,动手操作部分比较多,比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音频文件的类型及获取方法。
(2)学会使用GoldWave软件进行简单的音频编辑(删除空白多余、混合、特殊音效)。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通过给动画片《大闹天宫》片段分角色配音为主题,分析声音作品的一般制作过程与方法。
同时通过任务分析—实践操作-知识小结的过程,强化和升华知识点,使学生主动构建起加工音频文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主动运用多媒体处理工具加工和表达信息;(2)关注声音文件的版权问题,尊重知识产权。
4.行为与创新以学生通过给动画片片段配音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将学生提交的作品展示并投票,实现学生作品之间的互评而不是老师唱“独角戏”式的单一评价。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音频文件加工的流程。
(2)GoldWave的基本功能。
2.教学难点(1)根据任务利用软件做有效的剪辑。
(2)掌握音频修饰的重点,使得所掌握的技巧为主题服务。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前准备网络多功能教室、学习网站■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7单元内容,我在教学设计时主要从学生兴趣入手,通过给《大闹天宫》动画片配音配乐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声音处理的一般过程,学会使用GoldWave软件进行声音的采集、有效剪辑和混音操作方法,中间穿插基础知识:声音的获取途径和方法、常用声音文件格式、利用软件对声音文件进行格式转换。
歌唱合成技术算法
歌唱合成技术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已有的人声样本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机算法对其进行建模和合成。
以下是其大致步骤:
1. 采样和分析:通过录制和采集真实歌手的人声样本,获取具体的歌唱声音数据。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例如音高、音色、音量等。
2. 建模: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由各种合成参数组成的模型。
这些参数包括共振谐波、声道形状、咬合等,用于模拟真实的人声。
3. 合成:根据建立的模型和参数,通过计算机算法生成合成声音。
这一步通常涉及到对原始声音样本的修改和优化,以产生更自然、更富有表现力的合成声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歌唱合成技术算法相关书籍或咨询该领域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软”“硬”兼施打造高品质声音--解析《我是歌手2》总决
赛的声音制作
何彪;薛云霞
【期刊名称】《演艺科技》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介绍电视节目《我是歌手2》的声音制作要点,包括系统组成、设备选用、音响团队、声音效果以及电视播出等。
【总页数】6页(P60-65)
【作者】何彪;薛云霞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打造企业安全文化重在"软""硬"兼施 [J], 马少平
2.扬州"软""硬"兼施打造石油化工产业链 [J], 周则男;李颖江
3.大型直播音乐类晚会的多套电视声音制作——解析2016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电视声音制作系统 [J], 夏冰岩;许潇天
4.重庆:“软”、“硬”兼施打造学生健康新形象——建造1000块塑胶体育场,每周上4节体育课 [J], 李小伟;董梦也
5.绿色数据中心专栏之五“软、硬兼施”打造绿色数据中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