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古镇古街考察报告--宽窄巷子、锦里、洛带、安仁、黄龙溪
- 格式:pptx
- 大小:12.85 MB
- 文档页数:31
宽窄巷子的调查报告宽窄巷子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宽窄巷子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处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作为成都市的著名景点之一,它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目光。
本篇调查报告旨在对宽窄巷子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对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影响。
二、历史渊源宽窄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这里原本是成都城内的一条老街,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川西民居。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改造,宽窄巷子逐渐被遗忘并面临拆迁的命运。
直到2003年,成都市政府决定对宽窄巷子进行保护和修复,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三、文化内涵宽窄巷子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这里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川西和川北的特色,体现了成都的历史和文化。
在宽窄巷子中,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四合院、砖木结构和青砖瓦片等建筑元素。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茶馆和餐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四、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宽窄巷子的修复和开发对当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许多人在宽窄巷子的商店和餐馆工作。
其次,它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此外,宽窄巷子周边的商业区也得到了发展,各种文创产品和特色商品的销售也带动了当地的商业活动。
五、对旅游业的影响宽窄巷子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使其成为成都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除了游客,宽窄巷子还吸引了许多摄影师和艺术家,他们通过镜头和画笔记录下这里的美丽瞬间。
因此,宽窄巷子的发展也带动了成都市整体旅游业的繁荣。
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然而,宽窄巷子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宽窄巷子的环境和设施也面临着压力。
垃圾处理、交通拥堵和游客行为等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管理和解决。
其次,商业化的影响也让一些人担忧宽窄巷子正在失去其原有的文化魅力。
因此,如何在保护和发展之间寻找平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成都古镇旅游调查分析报告摘要:《成都古镇旅游营销整合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成都周边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古镇进行调查,针对的对象主要为古镇游客和古镇居民两类人群,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整理、分析,本文提出了对发展、整合成都古镇旅游资源,注重旅游产品特色,重组旅游市场营销行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成都古镇旅游营销调查《成都古镇旅游营销整合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4~6月期间,由课题组讨论确定了调查的目的和方式,设计了调查问卷,由两位老师分别带领两个调查小组对成都附近具有代表性的4个古镇进行了调查。
通过本次调查,为课题组下一步对古镇营销整合的方案策划奠定了基础。
调查情况及分析如下:1 调查对象成都古镇游客和成都古镇居民。
2 问卷调查内容(1)从游客的角度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游客基本情况、成都古镇的知名程度、已游览过的成都古镇、满意的成都古镇、古镇的魅力之处、对古镇不满意之处、获得古镇信息的渠道、能承受的消费水平、旅游天数及总体满意度评价等方面。
(2)从成都古镇居民角度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古镇居民基本情况、古镇居民对古镇旅游资源的认知度、古镇居民对古镇旅游建设态度等方面。
3 调查方式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对位于成都以西、西南、东南的4个古镇的游客和居民进行了调查。
游客调查共发出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70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557份,有效问卷率97.7%;古镇居民调查共发出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68份,回收率95.7%,其中有效问卷258份,有效问卷率96.3%。
游客问卷调查和古镇居民问卷调查符合预定要求,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分布的均匀性。
4 调查分析4.1 成都古镇游客问卷调查分析4.1.1 成都古镇游客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古镇游客主要来自成都市及四川省其他市县,其中成都市游客占55.05%,四川省其他市县占33.89%;游客年龄结构主体为青年和中年,其中20岁以下占27.02%,20~30岁占39.12%,30~40岁占14.85%,40~50岁占10.92%;游客出游方式主要是朋友出游和家庭出游,以公交车和自驾车作为主要工具,其中朋友出游占56.10%,家庭出游占32.33%,交通工具公交车占57.12%,自驾车占39.24%。
调查报告
题目:古镇黄龙溪
内容来源:○1采访当地居民○2实地考察○3查资料及地图
报告内容:
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川西古镇黄龙溪,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边缘。
镇区距成都市区42公里,交通便利。
锦江自北由成都流入并贯穿黄龙溪镇域,并在黄龙溪镇区东面纳入支流鹿溪河,组成镇域内的主要水系。
黄龙溪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古镇和国家4A旅游风景名胜区,全国十大古名镇之一。
黄龙古镇历史悠久,是古代商贾繁荣的水陆码头,唐代诗圣杜甫的千古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船”从成都出发的第一夜便是宿黄龙溪,所以,也形成“朝出锦官城,夜宿黄龙溪,日有千人恭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繁华景象。
具有典型川西古镇风格的黄龙溪古镇,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与古榕树、古崖墓浑然一体,古色古香,与现代大都市形成鲜明的对比。
黄龙溪最美的时候,是那种时雨时雾的天气,烟雨迷蒙,极具诗意。
黄龙溪古镇的正街、新街、横街、上河街、下河街、复兴街、等6条老街刚进行了一年的闭关维修改造,全部铺上了红石街面,两侧建筑也恢复了本色,古朴典雅。
黄龙溪古镇至今还保持着深厚淳朴的川西民俗文化,源于南宋的烧火龙为中国一绝,由茶马古道而兴起的茶文化,传承至今的打更以及狮灯、牛儿灯、幺妹灯、放生会、龙舟会等。
另外,黄龙溪的农耕文化也独具特色,如陈家水碾、罗家水碾和古佛堰等。
黄龙溪古镇于199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宽窄巷子考察报告篇一:宽窄巷子调研报告宽窄巷子开业调查报告作者:梁国武来源:梁国武发布日期:20XX-6-27开街---观宽窄巷子雨中开街有感锦官仲夏震渐尽,宽窄巷子迎雨开。
悠悠庭院酿古韵,熙熙游客享开怀!一、项目概况1、项目规模(1)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44000㎡(地上35000㎡、地下停车场11000㎡);(2)整个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明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组成,院落以一层为住,局部二层,均带天井,院落面积173~1100㎡不等,主要集中在400~800㎡。
2、运作模式租赁为主,出售少量资产3、运作单位成都文旅少城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4、总体定位宽窄巷子项目总体定位:最具典范性成都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区中国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体验区成都城市怀旧和深度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5、商业定位宽窄巷子商业定位:时尚生活街区6、文化定位二、项目分析1、总体布局宽窄巷子项目由三条步行街组成,且中间用通道连通,实现了人气、商气的互动,也显得非常人性化。
另外,在宽巷子两端分别设置了东广场和西广场,起到聚集人气、提供促销场地等作用。
步行街长约400米,宽巷子宽度以6~7米居多,窄巷子宽度多为4米,街巷距离适宜集聚人气。
2、商业规划整体上来看,为突出项目“时尚生活街区”和“体验街区”的定位,项目商业规划考虑得较为充分,将宽巷子定位为“闲生活”,窄巷子定位为“慢生活”,井巷子定位为“新生活”,既便于吸引各种业态的进驻,又使得整个项目层次分明;既保留了老成都的文化内涵,又融入了西方文化,在实现中西合壁的同时给老巷子赋予了新内涵。
从建筑产品来看,整个项目显得空间层次舒适而人性化,建筑高度、街巷宽度、庭院宽度的尺度显得和谐,由街到巷到门厅、院落的空间层次也非常清晰。
整个街区以巷子为中心,以院落为单位,局部2层,宅院式酒店以2层为主,局部3层。
锦里的调查报告锦里的调查报告近日,笔者对成都市锦江区的著名景点——锦里进行了一次调查。
锦里位于成都市中心,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街巷,也是成都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这次调查中,笔者深入了解了锦里的历史文化、商业发展以及游客体验,并就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一、历史文化的传承锦里作为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了解,锦里始建于西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锦里曾是成都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清朝时期,锦里更是成为了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如今,锦里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二、商业发展的现状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锦里的商业发展也日益繁荣。
如今,锦里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集旅游、购物、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
在锦里的街道两旁,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商店、餐馆和特色小吃摊位。
这些商家不仅满足了游客的购物需求,也为锦里增添了一份繁华和活力。
然而,也有人担忧商业化的发展会对锦里的历史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
三、游客体验的评价在调查中,笔者对锦里的游客进行了访谈,了解了他们的游览体验和感受。
大部分游客对锦里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这里的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建筑风格独特,使人仿佛穿越时空。
游客们还对锦里的商业氛围表示赞赏,认为这里的商店和餐馆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使他们的旅行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也有部分游客对锦里的人流拥堵和商业气息过重提出了一些质疑。
四、问题与改进在调查中,笔者也发现了锦里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锦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涌入,导致人流拥堵。
其次,锦里的商业气息过重,使得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被商业化包装,丧失了原有的韵味。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游客管理,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人流拥堵。
二是加强对商家的管理,鼓励他们保护和传承锦里的历史文化,提供更加具有特色和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五、展望与建议锦里作为成都的重要旅游景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街子古镇实习考察报告古镇旅游是一种新兴火热的旅游类型,成都周边的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因此目前已经成为成都旅游业的一个热点。
此次跟随老师走入街子古镇考察,试着用书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去看待生活中的实例,析其精妙,探其深邃,取得了极大的收获,于我们的专业学习大有裨益。
街子建镇有一千多年历史,五代后蜀设永康县,这里是县治所在地,也曾有过一段辉煌岁月。
我们于星期六到此地进行了一天的实习考察,与意料不不同的是,游人出奇的少,整个古镇显得十分冷清。
此外,笔者还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现象,总结如下。
成都周边各镇雷同性的表现在建筑风格和景观与邻近古镇的雷同。
从笔者此前在黄龙溪、洛带等古镇的见闻及对成都周边古镇的了解来看,成都周边古镇的主要建筑均按照川西民居风格来打造,青石板铺设道路,街道两边商业店铺林立,装饰都为红灯笼和古朴风格的店招,新修的仿古建筑与修缮的木质建筑参差交错,整个古镇缺少较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与公共休憩场所,在游客公共接待设施上尤为欠缺。
当游客初到一古镇时,觉得还有些味道,但当游客在周边一圈古镇都参观后却感觉这些古镇建筑风貌千篇一律,无不似曾相识。
游乐活动雷同。
成都周边古镇所提供的游乐活动多为旅游者参观古街古民居,在茶馆喝茶、打牌;逛一逛商店,或是在古镇的小吃店里尝点小吃等,一般游客花十几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参观古镇街道和建筑以后,除了喝茶打牌以外,就没有其他娱乐节目可供选择。
街子古镇所能提供的娱乐活动更是乏善可陈,除了一个如欢乐谷等游乐园都能提供的鬼屋和一家碰碰车店,就只有河边的农家乐了。
由于娱乐方式单调,所以游客的停留时间较为短暂,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没有更深入的体验和感知。
长此以往,古镇口碑必将越来越差。
旅游商品的雷同。
笔者在黄龙溪看到的川剧脸谱,锦里有卖,洛带有卖,街子古镇仍然在卖,连大小型号商标都一样。
宽窄巷调研报告【宽窄巷调研报告】宽窄巷子是位于中国四川成都市的一个历史街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以下是关于宽窄巷的调研报告。
一、概述宽窄巷街区是成都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它由三个平行的巷子组成,分别是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
这些巷子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布局,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巷子里有许多传统的成都民俗文化,如川剧、蜀绣等。
近年来,宽窄巷街区经过改造和开发,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商业投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二、游客数量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宽窄巷街区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
尤其是节假日和周末,人流量更是高达数十万。
这使得巷子里的商业店铺和餐馆忙碌起来,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然而,过多的游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交通拥堵、环境脏乱等问题。
三、商业发展宽窄巷街区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地方,有许多文创产品和特色小吃。
街区内有各种各样的商铺,如手工艺品店、茶馆、美食街等,并吸引了一些高端品牌的入驻。
商业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给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
四、文化保护宽窄巷街区是成都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文化保护十分重要。
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街区需要保持其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
我们注意到,街区的一些古建筑有些年久失修,需要更好地保养和修复。
同时,当地居民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保护中,使得街区的文化传承更加健康可持续。
五、环境问题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宽窄巷街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巷子里的垃圾处理和清洁工作需要更好地协调和管理,以保持环境的整洁。
此外,一些商家的扩建和装修对周边建筑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规范管理。
六、交通拥堵问题由于大量游客和商家的涌入,宽窄巷街区的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巷子的交通状况需要改善,以提供更好的交通出行和服务。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投入,提升交通设施和管理水平。
七、总结宽窄巷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发展潜力的地方。
2014年四川古镇景点考察报告一、考察基本情况本次考察共组织集团公司领导、文化提升办、资产经营部、酉州商管,一行考察旅游地5处:成都宽窄巷子、成都锦里、黄龙溪古镇、洛带古镇、阆中古城。
涉及原始风貌古城(古镇)、旅游地产开发旅游项目、新旧结合古镇三大类别旅游景区。
二、感受一是旅游产业体系完善、旅游消费品质高。
考察地的旅游产业化已具规模,吃、住、行、游、购、娱、信息等产业要素完备。
古镇古城内具有特色旅游商品、小吃摊位、客栈、酒吧、本地餐饮、互动体验娱乐项目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
旅游经验者经验能力、创造能力已具高水平,能为游客提供较为满意的品质服务,进而影响游客对景区的评价,形成良好的整体口碑。
二是文化特色鲜明,独具风格。
成都锦里的主打秦汉文化、蜀国精神,成都宽窄巷子主要展示老成都风情,阆中主打三国文化、码头文化;管理者对主题文化的引导非常到位,旅游从业人员能充分理解主题文化内涵及商业价值,并极具文化创意匠心,开发了不同种类的旅游商品。
三是景区定位、管理、营销方向明确。
各景区结合自身设施条件、区位优势、历史文化因素、旅游市场环境等制定了相应的营销方向;例如黄龙溪和洛带着力于周末客群周末游,宽窄巷子倾向高端游客及本地高端消费客群,锦里旅游元素丰富着重大众游客,阆中专注两日游。
定位、管理、营销的准备给几个古镇古城都带来了人气、商气、财气。
四是景区规划到位。
商业方面几个景区均存在管理者引导式业态布局,也有市场自由调节业态落位;景观景点方面同样由管理者根据主题文化打造核心景点和引导游览线路,鼓励旅游行业经营者协调制造小品类景点。
感触较深锦里为游客设计了一条先看、再购、再玩、再吃、再购、再离开的线路;宽窄巷子将昼夜生活合理分区;特别是阆中古城,有意识弱化标示标牌,巧妙的设置停车场及游览线路,让游客长时间步行,从而从简单的过境游、一日游变成二日游。
三、建议一是打造酉州古城这个城市名片。
成都街子古镇调查报告篇一:街子古镇报告课程实习报告实习正文:一、实践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了解街子古镇历史文化,用田野调查和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去看古镇的开发,让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二、实习内容:XX年10月29日早上8点整,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和10级历史、博物、民族学的同学们在新星剧场乘上校车,向此次的实习地点——街子古镇快乐出发。
(一)街子古镇概况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的街子镇,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
它既得山灵水秀之惠,又有以唐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
街子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
境内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故居,有神奇传说的古龙潭、五柜沱、云雾洞等,全镇各种文物古迹二十余处。
(二)具体过程经过近3小时的行驶,约11点的时候,校车在街子古镇停了下来。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此次课程实习。
初入古镇,第一感觉就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其青石板路镌刻着风雨飘摇的如烟铅华,其古老民居记录着朝代变迁、人文传承的悠悠血脉。
千亩原始森林里,千年银杏、古楠、古柏、古杉参天蔽日;入云古塔,清代遗风,刻画着白蛇成仙、人间眷侣的婵娟故事;唐求故里,一瓢诗人,颂扬着这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传神经典。
如今的街子镇经历了XX年地震重建后,其形其神其韵返璞归真,发出了熠熠闪光的盛世升平的景象。
进入街道,两边是青瓦褐墙的商铺、茶馆和酒肆,中间贯穿一水沟,溪流澹澹,芳草凄凄。
水沟的石质盖板上,堆放着别致精美的盆景、花卉,一派闲情人家的感觉。
到了街子核心,是街子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与遗存:石质牌坊,上书“唐求故里”;字库塔,高150米,五层,呈六方体形,清道光年间用石条、石墩和青砖建成;几棵穿天入云的古银杏树,虽值秋,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宽窄巷子考察报告篇一:宽窄巷子调研报告宽窄巷子开业调查报告作者:梁国武来源:梁国武发布日期:20XX-6-27开街---观宽窄巷子雨中开街有感锦官仲夏震渐尽,宽窄巷子迎雨开。
悠悠庭院酿古韵,熙熙游客享开怀!一、项目概况1、项目规模(1)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44000㎡(地上35000㎡、地下停车场11000㎡);(2)整个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明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组成,院落以一层为住,局部二层,均带天井,院落面积173~1100㎡不等,主要集中在400~800㎡。
2、运作模式租赁为主,出售少量资产3、运作单位成都文旅少城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4、总体定位宽窄巷子项目总体定位:最具典范性成都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区中国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体验区成都城市怀旧和深度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5、商业定位宽窄巷子商业定位:时尚生活街区6、文化定位二、项目分析1、总体布局宽窄巷子项目由三条步行街组成,且中间用通道连通,实现了人气、商气的互动,也显得非常人性化。
另外,在宽巷子两端分别设置了东广场和西广场,起到聚集人气、提供促销场地等作用。
步行街长约400米,宽巷子宽度以6~7米居多,窄巷子宽度多为4米,街巷距离适宜集聚人气。
2、商业规划整体上来看,为突出项目“时尚生活街区”和“体验街区”的定位,项目商业规划考虑得较为充分,将宽巷子定位为“闲生活”,窄巷子定位为“慢生活”,井巷子定位为“新生活”,既便于吸引各种业态的进驻,又使得整个项目层次分明;既保留了老成都的文化内涵,又融入了西方文化,在实现中西合壁的同时给老巷子赋予了新内涵。
从建筑产品来看,整个项目显得空间层次舒适而人性化,建筑高度、街巷宽度、庭院宽度的尺度显得和谐,由街到巷到门厅、院落的空间层次也非常清晰。
整个街区以巷子为中心,以院落为单位,局部2层,宅院式酒店以2层为主,局部3层。
成都锦里古街观察报告一、项目概略历时三年打造的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之称的锦里风俗休闲街于 2004 年 11 月 1 日正式开市,对各地旅客开放。
古街位于成都市武侯祠旁,是成都市首座以传统川西古镇为建筑风格的旅行休闲街区,锦里跟武侯祠连为一体,进入锦里不需要买门票。
街区全长350余米,有茶坊、旅馆、酒楼、酒吧、戏台、各种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等等,集旅行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其在深沉风俗文化基础上创建出的休闲氛围更值得细细回味。
二、锦里古街的管理模式“锦里”是依靠成都武侯祠而打造的一个蜀地风俗文化“博物馆”,它的建成,丰富了武侯祠品牌文化内涵,表现了川西古街民居建筑风采及三国蜀汉文化特点。
“锦里”采纳由武侯祠控股企业化运作模式,引进经营管理人材进行市场管理。
据统计,该街自2004 年 10 月 31 日开街到现在,已招待国内外旅客400 余万人,实现销售收入3500 余万元,拉动周边经济上亿元,为社会供给近千个就业岗位,形成了成都风俗旅行休闲文化的一个亮丽品牌。
2004 年 11 月 18 日,“锦里”被文化部命名为“文化家产示范基地”。
针对锦里古街项目博物馆成立成都武侯祠锦里旅行文化经营管理有限企业,此中社会资本占40%,武侯祠博物馆和职工分别占企业的40%和 20%股份,实现了控股。
三、锦里古街的规划设计“锦里”位于武候祠一般保护区内,南北长约 330 米,东西宽最窄处约 20 米,街道宽度最宽处 6 米,均匀宽度为 3-4 米,对齐集人流起到了重点作用,地块呈狭长条状,总用地 9235 平方米(约 14 亩)。
此地西靠武候祠刘备殿、三义庙、荷花池等,环境优美;东、北临611研究所,为一般现代多层建筑,环境视觉欠佳;南面紧接物候祠大街,交通便利。
古街以蜀汉文化为主线,使更多的人们认识、熟习蜀汉文化,进而深入了解蜀汉文化的连续、发展,同时也能达到旅行者观光、购物、食宿并参加相关文化活动,规划中的建筑采纳清朝风格,全部视觉范围内的内容,均拥有古朴的、历史的情味。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成都历史文化街调查心得体会成都历史文化街调查心得体会今天的成都,秉承祖先气度恢宏、兼容并包的传统,正意气风发地走向世界。
成都最古老,到现在也保持古代集市风貌的文化街。
其中成都历史文化街包括锦里、宽窄巷子等。
它们位于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的行列,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锦里【锦里设计】锦里一条街建成后映衬锦官城的格局,锦里一条街是武侯祠的一部分,总投资1000多万元,是以三国文化为依托,集参观、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民俗休闲区,与上海的新天地等省外步行街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小巧玲珑,但体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锦里一条街长350米,宽2-4米,层高只有一二层,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既体现了蜀汉时期的文化内涵,在入口处保留了一些汉代的建筑特点,又带有典型的成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与武侯祠主建筑的主体风格相一致。
特别是在装饰上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全部是使用小青瓦,加上青砖铺地,更为古朴、真实,有亲切感。
锦里的明清式建筑风格看起来并不宏伟,却浓缩了一种生活格局,这种小巧的设计方式更亲近寻常百姓的心理,感觉很温馨。
因此有游人觉得,锦里更适合平民游览、娱乐。
【锦里功能分区】锦里一条街从功能上划分为餐饮文化区、客店府第文化区、锦绣文化区、民间艺术展示区,四个区动静分明,其中的蜀锦文化区是核心部分,中心区设有锦里广场、锦绣馆、戏楼和诗词艺术墙,旁有濯锦溪,两边水池作涤锦之用,代表古蜀文化的精华,也寓意成都在古代又被称为“锦官城”。
这里,四川特色的名小吃、工艺品、川茶、川菜、川酒、川药、川戏和蜀锦等代表蜀古文化的东西应有尽有,张飞牛肉、煮酒坊、皮影戏、诸葛连弩等有个性的东西比比皆是,再加上小商小贩、糖画、锅盔、蒸蒸糕等各种地道的成都小吃,不仅吸引外地游客,还会让本地人前来消费。
可以说,真正是在打一张响亮的“文化牌”,市场前景看好。
【锦里消费市场】站在消费的角度,锦里肯定是“平民化”的消费,针对旅游这个大市场,不会贵得离谱。
成都古街调查报告成都古街调查报告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找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街,这些古街不仅见证了成都的发展历程,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将对成都的几条著名古街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历史、文化和现状。
一、宽窄巷子宽窄巷子是成都最著名的古街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胡同之一。
这条古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曾经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
如今,宽窄巷子已经修复并开放给游客,成为了一个集文化、商业和旅游于一体的地方。
在宽窄巷子里,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四合院和老字号商店。
这些四合院保存了古老的建筑风格,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而老字号商店则展示了成都传统手工艺和美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宽窄巷子也面临着商业化和保护问题。
一些商店开始迎合游客口味,失去了传统的味道,而一些古建筑也面临着破损和破坏的风险。
二、琴台路琴台路是成都另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街,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而吸引着许多人。
这条古街位于成都市中心,被誉为“书香之地”。
在琴台路上,可以看到许多书店、茶馆和文化艺术机构。
这里聚集了许多文艺青年和书法爱好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琴台路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传统四合院为主,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推进,琴台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些古建筑被拆除或改建,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这些改变引发了对于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讨论。
三、文殊院街文殊院街是成都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这条古街位于成都市中心,以其众多的佛教寺庙和文化遗产而闻名。
在文殊院街上,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佛教建筑和供奉佛像的庙宇,吸引了许多信徒和游客。
文殊院街的发展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建筑和文化传统。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文殊院街也面临着商业化和保护问题。
一些商家开始经营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商品,但却缺乏真正的内涵。
川西民居建筑考察报告1、川西古镇民居:黄龙溪古镇、安仁古镇、上里古镇。
2、川西藏寨:甲居蔵寨、梭坡碉楼3、成都:宽窄巷子、博物馆通过对川西古镇和川西藏寨的考察,重点了解川西古镇和川西藏寨的规划、建筑的空间结构布局、建筑材料、建筑细节、建筑装饰等等,并通过实地的考察与生活体验,充分了解建筑与当地自然条件、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的关系,比较川西民居和川西藏寨与中原民居的差异化并总结其特点。
10月24日从武汉出发10月25日到成都10月26日至黄龙溪古镇、安仁古镇考察10月27-28日至上里古镇考察10月29-30日至新都桥,考察塔公寺、塔公草原等10月31-11月1、2日至甲居藏寨、梭坡碉楼考察11月3、4、5日到成都考察宽窄巷子、博物馆等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四川川西考察日记时间:20xx 年 10月24日地点:武汉——成都的火车上日记内容同学们背着或多或少的行李开始了这次川藏考察之旅,我们的第一站是成都。
面对需要乘坐十九个小时的火车,同学们除了兴奋之外没有任何的倦意。
下午4:50我们坐上了火车。
看着飞速倒退的景色,我才意识到真正的旅行开始了。
时间:20xx 年10月25日地点:成都锦里日记内容坐了n长时间的火车,中午我们到达了第一站——成都。
简单的休息之后,我们去了锦里,一个为清末明初的仿古建筑,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
青砖灰瓦,还有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创意小饰品,使锦里在保有古朴风格的同时增添了些许文艺气质。
成都印象——表面看似“陈旧”的城市,其实是这里的人对生活态度。
多一点对生活“悠闲”的享受,少一点对名利的追求。
时间:20xx 年10 月26 日地点:安仁古镇黄龙溪日记内容乘车早晨到达了黄龙溪古镇,这里清代风格的街肆建筑仍然保存完好。
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拄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
下午到达安仁古镇,始建于唐朝,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子清末民初时期,尢以民国年间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最多,风格中西式样结合,庄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