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就业与维权(2020一轮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19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2讲《生产、劳动与经营》1.2考点定位:复习策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本课主要回答了为什么要生产以及生产的宏观背景。
从为什么要生产看,主要立足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重点强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的宏观背景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本单元主要阐明了为什么要生产,靠谁来生产,怎样生产的问题。
所以复习此课时必须把握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消费与就业的关系,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从整个教材看,必须认识消费与收入分配,消费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
本课的主线是“为什么要生产”,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中央和地方实施扩大内需措施,特别是扩大农村需求的措施,认识消费的作用。
②结合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对比,认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③结合公有制经济领域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开放政策,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④结合市场经济中对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分析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第五课企业与生产者本课主要阐述了一个核心、三个主体。
一个核心就是生产。
三个主体是生产的两个微观主体——企业和劳动者,以及宏观参与者——国家。
企业主要阐述了企业的类型、结构、特点和经营措施。
劳动者主要阐明了就业的意义、就业形势、就业途径和维权。
同时教材又暗中穿插了国家这一宏观主体的作用,从企业经营到促进就业都包含了宏观调控的知识。
主要阐明了靠谁生产的问题,所以立足企业,我们必须分析价值规律与企业生产的关系,国家宏观政策与企业生产的关系,消费者需求与企业生产的关系,对外开放与企业生产的关系。
立足劳动者,我们必须分析就业与消费的关系,就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就业与财政的关系。
本课的主线是“靠谁生产”,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对上市公司的了解,区分公司的类型。
②结合著名公司的经营措施,学会分析公司如何经营。
③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兼并与重组,认识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意义。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考点展示]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核心考点一公司及其经营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1)公司的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出资者对公司承担的责任都是有限的。
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股份有限公司能够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股筹资。
技巧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能发行股票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能上市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
(2)(3)公司制的地位和作用: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
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1)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利润。
(2)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和经营;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等命题点1 企业经营与发展措施典例1 (2011·安徽高考)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联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品牌?答案面向市场,生产高质量商品,提供优质服务。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形成竞争优势。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效应。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企业打造知名品牌的措施,需要我们联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从面向市场、自主创新、科学管理、诚信经营、对外开放等多个角度回答,题目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只要言之有理均可,但上述措施是最主要的,不可遗漏。
命题点2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典例2(2012·新课标全国卷)2012年1月,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S公司宣布,将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P公司100%股权。
一、选择题1.关于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③说法正确;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④说法正确;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应区分企业的性质,公有制企业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而非公有制企业则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①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其他收入则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②说法错误。
答案:D2.2018年年底,赵某一家人盘点一年来的家庭收入。
赵某自己承包了责任田,收入3万元;赵某的妻子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吃店,收入4.5万元;赵某的儿子是水利局职员,除工资、奖金、津贴收入8万元,还投资债券,赚了2万元;赵某的女儿在某国企担任工程师,除了工资收入9万元,还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收入3万元。
赵某一家按劳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的收入各为()A.20万元5万元B.17万元 4.5万元C.17万元3万元D.20万元3万元解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赵某自己承包了责任田,收入3万元;赵某的儿子是水利局职员,工资、奖金、津贴收入8万元;赵某的女儿在某国企担任工程师,工资收入9万元,这些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所得,共20万元;赵某女儿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收入3万元,这是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答案:D3.某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农民出土地、出劳力,民营企业出资金、出技术,把农村作为第一生产车间,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了产与销、企与农的有机对接。
第五课时企业与劳动者【分析考情扫描考向】1.类型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2.机构决策机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执行机构(经理)、监督机构(监事会)。
3.优点组织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有效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科学性。
点一点: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的或能发行股票的或能上市的,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
考点二企业的经营与发展1.直接目的:利润。
2.成功因素考点三劳动和就业的意义1.劳动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就业考点四正确的择业、就业、职业观考点五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七项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
选一选:(2017年4月新高考,12)某公司拖欠68名员工共计55万元的劳动报酬。
员工因此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报,并在后者的干预下,从公司领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劳动报酬。
由此可见,劳动者享有()①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休息休假的权利③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④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某公司拖欠员工劳动报酬,员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报,领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劳动报酬,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答案 D考点六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1.前提劳动者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
2.要求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权保证;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3.途径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
想一想:《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有什么重要意义?提示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发展。
考向一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例1】(2018·金华模拟)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商品和服务。
专题05 企业与劳动者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企业经营与企业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一、企业及其经营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措施角度阐释经营战略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一家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竞争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诚信经营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兼并破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要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社会责任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其他措施企业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要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经营;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等1.从经济生活看,我国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的原因(1)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我国重视就业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解决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2.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1)从深层次看,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2)从国家角度看,国家应积极调节就业。
党和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知识概括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8、生产与花费(1)生产决定花费(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所决定)生产决定花费的对象——花费什么生产决定花费的方式——如何花费的问题生产决定花费的质量和水平——花费得如何生产为花费创建动力——跟着生产的发展,花费的对象、水平易方式总会或迟或早、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花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花费对生产起侧重要的反作用,合理花费的发展促使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增添。
花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被花费了,该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后达成)花费调理着生产。
花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花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花费热门的出现常常能带动一个家产的出现和成长花费为生产创建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踊跃性。
19、如何划分两个“动力”比较生产为花费创建动力花费是生产的最后目的和动力性质决定作用反作用表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花费是生产的目的现价钱降落,刺激花费生产改良商品性能等,刺花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激花费欲念着导向作用生产发展使得收入增添,花费为生产创建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提高花费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踊跃性作用花费水平提高,生活改良生产发展,经济增添结果20、社会重生产(1)社会重生产包含生产、分派、互换、花费这样互相联系的四个环节。
(2)社会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①生产决定花费。
生产决定花费;花费对生产有反作用,花费能拉动经济增添,促使生产的发展。
②生产决定分派。
生产是分派的前提和基础;分派影响生产。
分派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劳动者的花费水平,从而影响到劳动者生产的踊跃性。
③分派影响花费。
从公民收入的角度看,公民收入分派能否合理,会影响社会整体花费水平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个人收入的角度看,个人花费品分派能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家庭收入,从而影响到居民的花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