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4海水中的元素 鲁科版必修1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39
第四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二课时)溴和海水提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思考”和“活动、探究”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氯、溴、碘单质的物理性质,探究其氧化性强弱的比较方法,了解溴单质及溴的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和方法: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来设计实验,探究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述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素质。
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人类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情感,激发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三、教学分析: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过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氯气是氧化性很强的非金属单质;在第二章学过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还原剂与所含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另外,学生在初中已学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道活泼性强的金属(具有还原性)能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海水是化学元素的宝库,并认识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主要用途,以及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和方法。
所有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课时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通过分析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及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把氯与溴、碘单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对比,并引导学生明确“可根据物质颜色的特殊性来检验物质的存在”的基本实验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也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四、教学媒介及教学素材:教材:化学1(必修)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教学媒介:PPT五、教学过程:[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镁单质的提取原理及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海洋元素”的元素-溴,[板书]:三、溴和海水提溴[问题]:同学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这样认为吗?[学生看书后回答]:因为地球上99%的溴元素是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第1课时 镁与海水提镁(1)金属镁属于有色金属中的轻金属。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Mg 与O 2反应:2Mg +O 2=====点燃2MgO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②Mg 与盐酸反应:Mg +2HCl===MgCl 2+H 2↑。
③MgCl 2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MgCl 2+2NaOH===Mg(OH)2↓+2NaCl 。
④Mg(OH)2与盐酸反应:Mg(OH)2+2HCl===MgCl 2+2H 2O 。
⑤电解MgCl 2:MgCl 2=====电解Mg +Cl 2↑。
一、海水——化学元素的宝库 1.海水中的元素元素⎩⎪⎨⎪⎧常量元素(11种):如氯、钠、镁、硫、钙、钾、碳、 锶、溴、硼、氟。
微量元素:锂、碘、铀等。
2.海水中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1)食盐是人体的必需物质,并对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都有着重要作用。
(2)幼儿缺碘易患呆小症,成人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瘤。
碘过量也能引起甲状腺肿大。
(3)在食用盐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 3)以确保人体对碘的摄入量。
二、镁及海水提镁 1.海水提镁(1)工业流程步骤:①加碱沉淀;②过滤、加盐酸;③结晶、过滤、干燥;④电解。
(2)主要反应:①MgCl 2+Ca(OH)2===Mg(OH)2↓+CaCl 2。
②Mg(OH)2+2HCl===MgCl 2+2H 2O 。
③MgCl 2(熔融)=====通电Mg +Cl 2↑。
2.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 密度 硬度 熔、沸点 银白色较小较小较低(2)化学性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1)海水中的常量元素有Cl 、Na 、S 、I 等。
(2)海水的主要成分是水,除能得到淡水和食盐外无其他用途。
(3)微量元素是指1 L 海水中的含量低于1 mg 的元素。
(4)微量元素含量太小,无多大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