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14.91 MB
- 文档页数:207
1500例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分析目的:观察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外围血细胞形态检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6月进行血细胞形态检验的患者1500例,对其外周血细胞形态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1500例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中,1150例为形态异常和350例形态正常。
形态异常中白血病35例,有3例血液根系结果正常,其假阴性为8.6%;形态正常中有40例血液分析结果异常,其假阳性为11.42%。
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是一种能简单、快捷、准确检验患者病情的方法,在临床诊断治疗中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标签:血细胞;光学显微镜;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外周学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类。
通过外周血细胞检验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并做出正确的治疗[1];是临床血液检验的一项重要项目,对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院将外周血细胞形态进行检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5月—2013年6月就诊并进行血细胞形态检验的患者中选取1500例。
男性790例,女性760例,年龄20岁--75岁;平均(44.2±4.1)岁。
所有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比较等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症状均表现为血常规异常、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等。
150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过程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验方法抽取患者静脉血液1—2ml,EDTA—k2抗凝,并制作有头体尾分布良好的的血片2张。
采用BC5800血球计数仪对EDTA—K2抗凝血标进行血常规检查分析。
将用BSAO瑞特染色后的血片置于光学显微镜油镜下于尾部开始观察全片,同时在血片染色良好体尾部计数100个白细胞。
1.3观察指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形态,并间接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有无血液寄生虫[2]。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
外周血细胞形态报告单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是临床血液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下面将对外周血细胞形态报告单进行详细解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1.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为4.0-10.0×10^9/L,本次检查结果为6.5×10^9/L,属于正常范围内。
2.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范围为3.5-5.5×10^12/L,本次检查结果为4.2×10^12/L,属于正常范围内。
3. 血红蛋白(Hb),正常范围为115-150 g/L,本次检查结果为130 g/L,属于正常范围内。
4.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本次检查结果为180×10^9/L,属于正常范围内。
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
1. 白细胞形态,各种类型的白细胞比例正常,未见异常细胞。
2. 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大小、形态均匀,未见异常红细胞。
3. 血小板形态,血小板分布均匀,未见异常血小板。
三、结论。
根据本次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各种类型的细胞形态均匀,未见异常细胞,提示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正常,无明显异常。
四、临床意义及建议。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临床血液学中常规的检查项目之一,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本次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正常,提示患者目前没有明显的血液系统疾病,建议定期复查以了解血液状况的变化。
五、注意事项。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取全面的诊断信息。
在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时,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因外界干扰或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结果的误差。
六、结语。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临床血液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特点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特点是指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的特征。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应该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但在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下,红细胞形态会发生改变。
一、正常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特点正常情况下,外周血红细胞呈圆盘状或椭圆形,直径约为7.5-8.5μm,厚度约为2μm左右。
其表面光滑平整,无核、无线粒体、无内脏器官等结构。
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呈现出明亮的双折射现象。
同时,在Giemsa染色后可见其呈现出淡紫色。
二、异常的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特点1. 红细胞性贫血:此种贫血类型是由于缺乏铁元素所致。
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大小不规则且较小,并且表面不平整,有许多凸起和凹陷,甚至呈现出锯齿状。
这些红细胞的寿命较短,容易被破坏。
2. 非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此种情况下,红细胞的形态变得不规则、大小不一,并且表面粗糙、有许多棘突。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
3. 圆锥形红细胞:此种情况下,红细胞呈现出圆锥形或者尖头形。
这种异常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
4. 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此种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正常,但是大小不规则、呈现出球形,并且表面光滑平整。
这种异常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
5. 溶血性贫血:此种贫血类型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红细胞被过早地破坏所致。
在这种情况下,外周血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同时红细胞形态也发生了改变。
这些红细胞通常呈现出充血、缩小、变形等异常现象。
总的来说,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特点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因此,医生在进行疾病诊断时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特点,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同时,患者也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影响红细胞形态的因素,以保持身体健康。
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2篇文章一: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外周血液中各种细胞在形态、数量、比例等方面的变化,辅助诊断多种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肿瘤、贫血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外周血细胞形态分类外周血细胞形态分类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类型,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
1、红细胞:正常人的红细胞呈圆盘状,直径为7.2-7.5微米,厚度为2.2-2.5微米,中央凹陷,内有胞质色素。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诊断贫血有很大的帮助。
2、白细胞:正常人的白细胞数量为4000-11000个/μl,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都有所差异,可以根据它们的比例和数量来判断人体对感染的反应以及肿瘤等疾病的情况。
3、血小板:正常人的血小板数量为150-400×10^3个/μl,它们是无肌肉、无核的小片状细胞,主要功能是在血管损伤处形成血栓,以保护身体。
二、外周血细胞形态变化的意义1、白细胞增多:当人体感染入侵病原体或出现炎症等状况时,白细胞会增加。
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而淋巴细胞数量也会增加,但比例不如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增多也可以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造成的。
2、白细胞减少: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病情时,白细胞会减少。
减少的白细胞包括多种类型,以淋巴细胞减少为主。
3、中性粒细胞增多:当人体感染或出现炎症时,中性粒细胞会增多。
增多的中性粒细胞可以估计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感染细菌的种类。
这种情况发生在肺炎、腹腔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中。
4、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在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情中常常发生。
5、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和淋巴组织肿瘤疾病等情况中。
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报告摘要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描述血液中各类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准备样本在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之前,首先需要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样本。
通常,医生会在患者的肘部内侧或手背的静脉附近进行采血。
采血时,需要使用无菌技术,以避免样本污染。
采集到的外周血样本通常需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2. 细胞涂片制备将外周血样本送至实验室后,需要制备细胞涂片以供观察。
制备细胞涂片的步骤包括:取一滴外周血样本,将其均匀涂布于玻璃载玻片上,然后用另一片载玻片将其横向涂开。
制备完毕后,将载玻片晾干。
3. 染色制备好的细胞涂片需要进行染色,以增强细胞形态的对比度。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Wright染色、Giemsa染色等。
染色液可以根据实验室的标准制备或购买。
将细胞涂片浸入染色液中,一般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时间,然后取出并用水冲洗。
4. 镜检观察经过染色的细胞涂片可以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观察时,可以使用低倍镜(如10倍或20倍)进行初步扫描,然后再切换到高倍镜(如50倍或100倍)进行详细观察。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识别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5. 形态分析在观察细胞时,需要注意细胞的大小、形状、颜色、核形态等特征。
例如,红细胞的正常直径约为6-8微米,呈双凸形,中间凹陷,颜色为淡红色;而白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则因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过比对细胞的形态特征与正常值的对比,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6. 结果分析根据细胞形态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例如,红细胞形态异常、白细胞数量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形态异常等都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
医生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7. 注意事项在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采血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以防止样本污染。